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明朝第一救时宰相于谦:土木堡后成为大明支柱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71
转发:0
评论:0
明朝第一救时宰相于谦:土木堡后成为大明支柱,五百四十多年前的明代,北京发生了一场异常惨烈的北京保卫战。在金戈铁马、刀光剑

  五百四十多年前的明代,北京发生了一场异常惨烈的北京保卫战。在金戈铁马、刀光剑影中,拯救国家于危难之时、力挽狂澜的人,却是一位书生——于谦。这场战争成为于谦人生中的一次壮举、一个巅峰。也成就了他“救时宰相”的美誉。

2.jpg

网络配图

  于谦,汉族。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与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与他最有名的事是“土木堡之变”。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了进士。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诗篇:“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写出了他人生的追求。

  正统十四年秋,明京军主力在土木堡之战中溃败,明英宗被俘,蒙古瓦剌军乘胜进攻京师。在此关头,于谦反对迁都,力主抗战,升任兵部尚书,率军击败瓦剌军,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1.jpg

网络配图

  战后,他首创团营军制,加强边戍,委任名将镇守。主张以战求和,多次击败瓦剌军的进攻,迫使其首领也先释放英宗回朝。景泰八年正月中旬,英宗借夺门之变重登帝位。二十二日,于谦遭诬陷被害。后沉冤昭雪,赠太傅,谥肃愍,又改谥忠肃。遗有《于忠肃集》。

  于谦外出巡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他上疏奏报陕西各处官僚骚扰百姓,诏令派御史逮捕他们。皇帝知道于谦可以承担重任,当时刚要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接派驻省的巡抚,于是亲手写了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于谦到任后,轻装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访问父老,考察当时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并立即上书提出。一年上书几次,稍有水旱灾害,马上上报。

  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

3.jpg

网络配图

   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吗?"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两袖清风”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闾阎就是里巷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免得被人说长道短。此诗写成后远近传诵,成为一时佳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朝第一救时宰相于谦:土木堡后成为大明支柱
五百四十多年前的明代,北京发生了一场异常惨烈的北京保卫战。在金戈铁马、刀光剑影中,拯救国家于危难之时、力挽狂澜的人,却是一位书生——于谦。这场战争成为于谦人生中的一次壮举、一个巅峰。也成就了他“救时宰相”的美誉。于谦,汉族。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与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与他最有名的事是“土木堡之变”。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了进士。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诗篇:“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写出了他人生的追求。正统十四年秋,明京军主力在土木堡...
· 明朝名臣于谦:土木堡后成为大明支柱
五百四十多年前的明代,北京发生了一场异常惨烈的北京保卫战。在金戈铁马、刀光剑影中,拯救国家于危难之时、力挽狂澜的人,却是一位书生——于谦。这场战争成为于谦人生中的一次壮举、一个巅峰。也成就了他“救时宰相”的美誉。网络配图于谦,汉族。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与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与他最有名的事是“土木堡之变”。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了进士。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诗篇:“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写出了他人生的追求。正统十四年秋,明京军主力...
· 大明第一救时宰相于谦为何被杀?于谦怎么死的?
于谦是明英宗明代宗时期大臣,为人刚正不阿,清廉为民不畏权贵,受明代宗重用,有大明第一救时宰相的美誉。何谓“救时宰相”?便是救得危机局势,保住大明江山。当初明英宗被王振蛊惑亲征瓦剌,留钺王朱祁钰监国,然后便带着士兵草率出征,结果在土木堡惨败。明英宗堂堂一国之君,成了瓦剌的阶下囚,瓦剌还挟持英宗直指京都。皇帝被别人俘虏了,敌军又马上要兵临城下,许多大臣们害怕不已,认为城破是早晚的事情。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纷纷上奏请求迁都南京。如此行为,无异于将北京拱手让出。此事遭到于谦的强烈反对,他以宋南渡灭国为前例,建议死守京都。朱祁钰和太后认同了于谦的建议,任命于谦为总兵,调兵遣将,布置防御。如果不是于谦等人的坚决反对,如果明朝真的南迁,那么明朝的国灭恐怕要提前将近两百年。瓦剌俘虏明英宗之后,大臣们曾筹措银钱想要赎回明英宗。也先拿了钱之后反而胃口大开,不仅没有将明英宗送回,反而进一步索要赔款割地。于谦深...
· 于谦与土木堡之变的关系土木堡之变真相
于谦与土木堡之变之前有什么关系呢?于谦是土木堡之变后保家卫国的功臣,也是挽救明王朝和弥补明英宗兵败被俘的人之一。于谦生平经历极其丰富,其年少时期就非常有才华,在其入宫后曾随明宣宗巡按江西,平反冤狱数百起,宣德五年被派遣巡抚晋豫,上报水旱灾情况。于谦一生为官清廉,连皇帝身边宦官王振也对其无可奈何。正统十三年于谦被召回京,任命为兵部左侍郎。他在任期间保卫京师,铲除奸党众多,辅助朝纲并在夺门之变和土木堡之变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以上事件中不可缺少的人物之一。于谦与土木堡之变还有什么关系呢?土木堡之变中于谦功不可没,最大原因是于谦辅助孙皇后和新皇帝收拾了土木堡之变后的残局。背景是土木堡之战战败后,明英宗被瓦剌俘虏,残兵败将跑回京城,朝中大臣得知此消息后,朝政一片混乱,有的大臣趁机溜之大吉。面对朝中无人抵挡一面的情况,孙皇后站出来主持朝政,于谦辅佐出谋划策,制定策略安抚朝廷内外,辅助新皇帝登基治理国家大...
· 于谦与土木堡之变的关系土木堡之变真相介绍
于谦与土木堡之变之前有什么关系呢?于谦是土木堡之变后保家卫国的功臣,也是挽救明王朝和弥补明英宗兵败被俘的人之一。于谦生平经历极其丰富,其年少时期就非常有才华,在其入宫后曾随明宣宗巡按江西,平反冤狱数百起,宣德五年被派遣巡抚晋豫,上报水旱灾情况。于谦画像于谦一生为官清廉,连皇帝身边宦官王振也对其无可奈何。正统十三年于谦被召回京,任命为兵部左侍郎。他在任期间保卫京师,铲除奸党众多,辅助朝纲并在夺门之变和土木堡之变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以上事件中不可缺少的人物之一。于谦与土木堡之变还有什么关系呢?土木堡之变中于谦功不可没,最大原因是于谦辅助孙皇后和新皇帝收拾了土木堡之变后的残局。背景是土木堡之战战败后,明英宗被瓦剌俘虏,残兵败将跑回京城,朝中大臣得知此消息后,朝政一片混乱,有的大臣趁机溜之大吉。面对朝中无人抵挡一面的情况,孙皇后站出来主持朝政,于谦辅佐出谋划策,制定策略安抚朝廷内外,辅助新皇帝登基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