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吕不韦成功“投资帝王” 顺利弃商从政坐上丞相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72
转发:0
评论:0
吕不韦成功“投资帝王”顺利弃商从政坐上丞相,《史记·吕不韦列传》上说:“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史记·吕不韦列传》上说:“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就是说,吕不韦者,是个大富商。《史记》的注释说,根据《周礼》的说法,“行日商,处曰贾”。原来古人说“商”“贾”还有这么一点分别。往来走动,经营货物往来的,叫做商;固定一处售货的,叫做贾。

  不过二者的职能实在很难分开,所以商、贾之分,以后不见得明显。《史记》上说吕不韦这个大贾人,同时又是“往来贩贱卖贵”的。又是贾,又是商。

1.jpg

网络配图

  《史记》上描写的这个大商人,又是古书上一个很重要的商人形象。这个商人,不只是买卖货物,他把投资的范围大大地扩大了,不只把这一地的货物运到哪一地去卖好价钱,还会观察整个社会上,哪一样项目会给你最大的利益,不惜在那上面作大投资,作长远投资。

  他抓住了一个大投资项目:投资未来帝王。他的投资,就是扶助后来成功的秦始皇。这件事在历史上很出名,但他真是作为买卖来做的。

  现在的宫闱戏很多,往往主题就是谁做太子,将来做君主。吕不韦时,秦国是个强国,秦昭王在位,太子是安国君。安国君又有二十多个儿子,都可能成为第三代的继承人。

  安国君的二十多个儿子中,有一个儿子,叫子楚,作为秦国的质子去赵国。秦赵常打仗,子楚的地位、处境都不好。

2.jpg

网络配图

  吕不韦到邯郸做生意,见到子楚,有点同情他,同时,也想到,这是一笔生意,可以在子楚身上投资,他日可得大利。《史记》上清清楚楚的写:“子楚……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吕不韦的算盘是,他可以拿出一笔钱来,帮助子楚成为继承人,将来成为秦国的君主。子楚很高兴,说:“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你的计策真成功了,我与你分享秦国)。

  吕不韦这个商人很有手段,他知道安国君最喜欢华阳夫人,就教子楚一步步取得华阳夫人的欢心。华阳夫人自己没有生儿子,也需要将来有一个听话的儿子辈,于是华阳夫人在安国君面前极力说,“子楚贤”,就立了子楚作为适嗣,继承人。

  这之后的事情是:秦昭王五十六年,去世。安国君为王,但一年就去世了。太子子楚立,就是庄襄王。果然给了吕不韦很大的好处:“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雒阳十万户”。

d.jpg

网络配图

  从秦昭王四十年(公元前二七五年)到秦庄襄王元年(前二四九年),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是很长时间的投资。这投资的回报很大,但并非必定成功。吕不韦这个商人的确够魄力也够眼光。

  庄襄王也短命,只做三年君王。接下来的就是秦王政,是后来的秦始皇。吕不韦的地位继续很高。那时是亦商亦政了。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一笔生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糜竺:弃商从政玩转型
导言:中国自古以来就鄙视商人,“士农工商”四大行业中,商人的身份最卑微的。许多朝代甚至立法限制商人从政,压制、打击商人。一些商人即便富可敌国,但是没有政治地位,依然抬不起头做人。到了现在,大家对钱看得重了,商人的地位也提高了,可是做官依然是老百姓最主要的梦想。有钱人不一定有权,有权的却一定有钱。于是很多企业家、公司老总都会努力让自己成为某某代表,某某委员,提高自己的身价。可是,政坛不同商场,风波更加险恶。在商场最多不过倾家荡产,在政坛却有可能死无全尸。三国时期的糜竺,却是一位弃商从政,登上政坛巅峰的传奇人物。糜竺是怎么做到的呢?糜竺本是东海人,就是现在的江苏连云港地区,祖祖辈辈都是大商人,到糜竺手上的时候有奴仆、食客上万人,家中的财产亿万。我们批评有钱人的时候,经常会用一个词语,叫做为富不仁,那糜竺如何呢?有这样一个神话故事,挺有意思。一次糜竺从洛阳回家,在距离家里还有几十里的时候,在路边...
· 外商直接投资
影响直接投资的因素供给因素:生产成本、后勤、资源的可获得性与获得关键技术。需求因素:接近用户、市场营销优势、进一步利用已有的竞争优势与客户迁徙。政治因素:规避贸易壁垒与经济发展优惠政策。资源的可获得性比如中国石油公司赴海外寻求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获得关键技术比如宏碁收购硅谷的公司。主要国家的外国投资状况俄罗斯联邦外国投资法1991/9/1此投资法是俄罗斯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外国向俄罗斯投资的形式、范围和享受的优惠政策等。根据该法,在俄罗斯的领土上不仅可以按外国投资者所选定的法律组织形式创建外国投资企业,还可成立这些企业的子公司和分公司。该法并规定,若俄罗斯法律条款与在俄罗斯境内现行的国际条约有相违之处,则以国际条约为准。1994成立外资协商委员会,负责制定税收和外汇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及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改善吸引外资形象工作,并强化经济部在吸引外资方面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实施各项政策。另...
· 吕不韦大手笔投资帝王将“唯利是图”发挥到极致
吕不韦《史记・吕不韦列传》上说:“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就是说,吕不韦者,是个大富商。《史记》的注释说,根据《周礼》的说法,“行日商,处曰贾”。原来古人说“商”“贾”还有这么一点分别。往来走动,经营货物往来的,叫做商;固定一处售货的,叫做贾。不过二者的职能实在很难分开,所以商、贾之分,以后不见得明显。《史记》上说吕不韦这个大贾人,同时又是“往来贩贱卖贵”的。又是贾,又是商。《史记》上描写的这个大商人,又是古书上一个很重要的商人形象。这个商人,不只是买卖货物,他把投资的范围大大地扩大了,不只把这一地的货物运到哪一地去卖好价钱,还会观察整个社会上,哪一样项目会给你最大的利益,不惜在那上面作大投资,作长远投资。他抓住了一个大投资项目:投资未来帝王。他的投资,就是扶助后来成功的秦始皇。这件事在历史上很出名,但他真是作为买卖来做的。现在的宫闱戏很多,往往主题就是谁做太子,...
· 吕不韦的故事:老谋深算的投资大家
吕不韦是濮阳人,濮阳是战国时代卫国的首都,故址在现在的河南省濮阳市南。所以,以国籍而论,吕不韦应当算是卫国人。卫国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不过,到了吕不韦的时候已经衰落得只剩下濮阳一座孤城,政治腐败,前景黯淡。国内无望,吕不韦于是出国寻求发展的道路。由于家业的关系,他最先选择的事业是经商,从事国际贸易。吕不韦离开卫国以后,在韩国的旧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大获成功,成为天下数一数二的豪商,被称为阳翟大贾,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以阳翟为总部的商界大鳄。阳翟大贾时代的吕不韦,大概也就三十岁左右,家累千金,富可敌国,往来行商于各国之间,贱买贵卖,事业蒸蒸日上,前途一片光明。大约是在公元前262年,也就是秦昭王四十五年的这一年,吕不韦为生意上的事情来到邯郸,偶然结识了子异。子异的身世处境,立刻引起了他的兴趣。史书记载了吕不韦初次见到子异时的感慨。这个感慨只有一句话,就是已经成为汉语成语的“奇货可居”。奇货,...
· 秦国丞相吕不韦生平简介
秦国丞相吕不韦生平简介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早已形成一条叹为观止的长河,在这条长河中,经历了无数朝代的更迭,在乱世中展现出无数的英雄人物,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这就是时势造英雄,乱世出英雄了吧。吕不韦画像其中影响到了朝代更替的人物,更是不胜枚举,如战国时期的吕不韦、唐朝的武则天及杨贵妃、宋朝的赵匡胤、明朝的吴三桂、清朝的孝庄等等。那么今天,我们先来说说吕不韦。吕不韦,他出生的历史背景是战国时期,准确来说是战国末期,身份是一介儒商,他出生在现今的河南省,在当时被称为卫国,但经商地点却不限于在卫国,而是遍布全国。他和秦襄王的相逢地点在赵国,那真算得上是一次偶遇,当时的秦襄王还不是王,只是一枚被秦国放弃的棋子,用来稳定秦、赵国的政局关系。子楚(秦襄王)当时的境况真可谓穷困潦倒、饥饿交加,在这种情况下,他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贵人,吕不韦。吕不韦,作为一个商人,以他独特的投资眼光看中了子楚,像是对待所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