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和尚皇帝梁武帝宣扬佛法为何反而饿死于僧寺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88
转发:0
评论:0
和尚皇帝梁武帝宣扬佛法为何反而饿死于僧寺,梁武帝萧衍,身世显赫,自出身就带有传奇色彩,而后一路坎坷,成为南梁帝皇,成为

  梁武帝萧衍,身世显赫,自出身就带有传奇色彩,而后一路坎坷,成为南梁帝皇,成为皇帝后更是勤政爱民,大肆宣扬佛法,兴建寺庙,广积功德,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不该有污点的帝皇,最后死在了台城,更有学者认为,梁武帝是被生生饿死在台城的,这实在让人好奇个中缘由。  

1_副本3.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萧衍成为皇帝后,三番两次的出家做和尚。对自己的要求几乎严苛,有史料记载,梁武帝每天只吃一顿饭,一件衣服可以穿好多年,更是不吃荤,一心向佛。最后一次出家,做了三十七天的和尚,国不可一日无君,最后由大臣集资一亿将他赎回。古人云,走火入魔,萧衍不是成佛,而是入魔,至于借着佛法想要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其次,我们知道最是无情帝王家,信仰佛教已经有些走火入魔的萧衍,开始“菩萨心肠”,但是仅对自家人慈悲。萧衍护短,研究历史的学者都知道。但是自家人不一定对萧衍慈悲,所以祸起萧墙,但是萧衍仍不吸取教训,仅仅只是罢免官职,面壁思过。君王的法度和权威被萧衍破坏,自此,朝纲大乱。  

2_副本3.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元547年的时候,东魏的大将侯锦来降,梁武帝自认为自己法度无边,感化了世人,所以接纳了他,还封他为大将军。当时世人都知道侯景此人不可靠,纷纷劝谏梁武帝,梁武帝不听劝告,还封侯景为大将军,最后导致“侯景之乱”!侯景之乱后,都城失守,梁武帝被困台城,因为缺衣少粮,最后竟被活活饿死,贻笑大方。 

  梁武帝因信奉佛学,主张世人应有包容之心。朝中如果有人犯了错,他只是略施小惩来警告。梁武帝晚年间,更是屡次进入寺庙来修行,不顾朝中政事,王孙贵族和奸臣们借机以下犯上。当时,有个名叫侯景的将士,他来投靠梁武帝。  

3_副本3.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朝中大臣都劝告梁武帝不要接纳侯景,此人是位反复无常不折不扣的小人,梁武帝不但接纳了侯景,还封任侯景为河南王。当时,梁武帝的侄子萧渊明被东魏俘虏了,为了解救侄子,梁武帝决定与东魏讲和。侯景知道后,担心会危急自己的性命,便决定起义反抗南梁朝。梁武帝知道后,便派遣萧正德率兵平反叛乱。萧正德是梁武帝的养子,是个凶残有野心的人。侯景借机联合萧正德反叛,并承诺萧正德说,推翻梁武帝之后,会拥护萧正德为皇帝。萧正德信以为真,便给侯景贡献物质,并在暗地里偷偷帮助侯景。

  侯景率兵进驻了建康,他担心梁武帝下达军事命令,便让军队包围了台城。居住在台城的梁武帝看着窗外一片混乱的景象才知道为时已晚。当时,没有人赶来救驾,任凭侯景将梁武帝关在台城之中。此时,梁武帝已经有八十六岁的高龄,他被幽禁在台城,没有食物来填充肚子。几天之后,梁武帝便这样活活饿死了。后人说,梁武帝是作茧自缚,他以“菩萨心肠”来饶恕官吏们的一切罪行,这才让大臣们更加放肆和张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和尚皇帝”梁武帝为何饿死于僧寺?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作,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南朝佛教的兴盛。网络配图南北朝时,佛教大盛,南朝梁武帝萧衍是位吃斋信佛、极力倡导发展佛教的皇帝,他曾四次舍身到同泰寺(今南京鸡鸣寺)当和尚。所谓舍身,一是舍资财,即把自己的所有身资服用,舍给寺庙。还有一种是舍自身,就是自愿加入寺庙为众僧服役。梁武帝于公元527年、529年、547年三次舍身。舍身第一次是4天,最后一次长达37天。而每一次都是朝廷用重金将其赎回。寺庙因他又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他在位时,佛教在梁朝盛极一时,光当时的建康城内外就有佛寺500多所,僧尼10万余人。公元504年,他亲自率领僧俗2万人在重云殿的重云阁,撰写了《舍道事佛文》。网络配图梁武帝一心崇佛,荒废了朝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梁武帝早年无子,过继侄儿萧正德为嗣子做太子,后来梁武帝生了个儿子,取名萧统,随即被立...
· “和尚皇帝”梁武帝究竟为何饿死于僧寺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作,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南朝佛教的兴盛。南北朝时,佛教大盛,南朝梁武帝萧衍是位吃斋信佛、极力倡导发展佛教的皇帝,他曾四次舍身到同泰寺(今南京鸡鸣寺)当和尚。网络配图所谓舍身,一是舍资财,即把自己的所有身资服用,舍给寺庙。还有一种是舍自身,就是自愿加入寺庙为众僧服役。梁武帝于公元527年、529年、547年三次舍身。舍身第一次是4天,最后一次长达37天。而每一次都是朝廷用重金将其赎回。寺庙因他又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他在位时,佛教在梁朝盛极一时,光当时的建康城内外就有佛寺500多所,僧尼10万余人。公元504年,他亲自率领僧俗2万人在重云殿的重云阁,撰写了《舍道事佛文》。网络配图梁武帝一心崇佛,荒废了朝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梁武帝早年无子,过继侄儿萧正德为嗣子做太子,后来梁武帝生了个儿子,取名萧统,随即被立...
· 揭秘:“和尚皇帝”梁武帝为何饿死于僧寺?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作,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南朝佛教的兴盛。南北朝时,佛教大盛,南朝梁武帝萧衍是位吃斋信佛、极力倡导发展佛教的皇帝,他曾四次舍身到同泰寺(今南京鸡鸣寺)当和尚。所谓舍身,一是舍资财,即把自己的所有身资服用,舍给寺庙。还有一种是舍自身,就是自愿加入寺庙为众僧服役。梁武帝于公元527年、529年、547年三次舍身。网络配图舍身第一次是4天,最后一次长达37天。而每一次都是朝廷用重金将其赎回。寺庙因他又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他在位时,佛教在梁朝盛极一时,光当时的建康城内外就有佛寺500多所,僧尼10万余人。公元504年,他亲自率领僧俗2万人在重云殿的重云阁,撰写了《舍道事佛文》。网络配图梁武帝一心崇佛,荒废了朝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梁武帝早年无子,过继侄儿萧正德为嗣子做太子,后来梁武帝生了个儿子,取名萧统,随即被立...
· 励精图治的和尚皇帝缘何最终饿死于僧寺?
南北朝时期,民族混战,天下分裂,北方少数民族屡屡南下,汉族朝廷偏安江南,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佛教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并在一片混战的局势中迅速传播开来,贫民百姓将它当作乞求来生的期望和寄托,达官贵族将它当作逃避现实的借口和托辞,朝廷更是屡屡将佛教定为国教,广建寺庙,重金资助,从而造成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兴盛局面,僧尼数量也大大增加。其中,梁朝的萧衍皇帝堪称推崇佛教的典型,他不仅倾巨资支持佛教事业的发展,经常请大批和尚到宫中讲解佛法,一住就是几个月,期间连朝事也不再过问,甚至亲自出家做和尚,潜心研究佛法,成为历代皇帝中最为特立独行的一个。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崇信佛教的皇帝,最后却饿死于内宫,不禁让人惊诧万分。萧衍(公元464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曾任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乘齐内乱,起兵夺取帝位,建立梁朝,是为梁武帝。萧衍夺取帝位后,曾改定“...
· 揭秘:励精图治的和尚皇帝缘何最终饿死于僧寺?
南北朝时期,民族混战,天下分裂,北方少数民族屡屡南下,汉族朝廷偏安江南,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佛教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并在一片混战的局势中迅速传播开来,贫民百姓将它当作乞求来生的期望和寄托,达官贵族将它当作逃避现实的借口和托辞,朝廷更是屡屡将佛教定为国教,广建寺庙,重金资助,从而造成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兴盛局面,僧尼数量也大大增加。网络配图其中,梁朝的萧衍皇帝堪称推崇佛教的典型,他不仅倾巨资支持佛教事业的发展,经常请大批和尚到宫中讲解佛法,一住就是几个月,期间连朝事也不再过问,甚至亲自出家做和尚,潜心研究佛法,成为历代皇帝中最为特立独行的一个。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崇信佛教的皇帝,最后却饿死于内宫,不禁让人惊诧万分。萧衍(公元464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曾任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乘齐内乱,起兵夺取帝位,建立梁朝,是为梁武帝。萧衍夺取帝位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