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皇帝临终前托付他的一件事 让他自责了一辈子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42
转发:0
评论:0
皇帝临终前托付他的一件事让他自责了一辈子,范质总结自己做宰相心得时有一句名言:“人能鼻吸三斗醇醋,即可为宰相矣。”他把

  范质总结自己做宰相心得时有一句名言:“人能鼻吸三斗醇醋,即可为宰相矣。”他把宽容作为一个好宰相的必要条件,认为作为一个宰相,要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能容难天下容之人,在斡旋上下、协调左右、平衡利益、维护稳定中雍容大度、海纳百川。

  不过,宽容也有其多面性。一种宽容有原则性,小事宽容,大事严格,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一种宽容无原则性,好也好,坏也好,你好我好大家好;还有一种宽容心里有原则、表面无原则,面对谄上欺下的丑行、面对贪赃枉法的恶行、面对明火执仗的暴行无可奈何,往往以隐忍的方式求和,以委屈的方式求全,以妥协的方式求稳。而范质的所谓宽容,便是心里有原则、表面无原则的宽容,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以致让他常常陷入深深的自责而不能自拔。

0366e7a206d1220bb2a8521eadce80ec.jpg

网络配图

  在历史的画廊中,范质风度翩翩,是个帅哥。不过,他既有君子的风度,也有书生的软弱,宽容而不果敢,仁慈而不决绝,一句话:心太软。范质一生,五朝为官、两朝为相,一路风风雨雨,他总是本着慈让之心,宽厚之怀,容易感动,颇为顺从。后汉时他是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刘知远父子昏聩,郭威起兵夺天下,他躲避战乱,藏匿民间,后来被郭威找到,当时天下大雪,郭威脱上的袍子给他披上,他一感动就归顺了郭威,成了后周的宰相;“陈桥兵变”后,赵匡胤从陈桥回到京城,一见到他就呼天抢地、痛哭流涕,边哭边向他诉说将帅们威逼利诱、迫使自己“”的种种无奈,范质心一软,就率王溥、魏仁浦等同事向赵匡胤行了君臣之礼。其实,当时最有资格与赵匡胤叫板的就是范质,因为他是顾命大臣、第一宰相,地位比赵匡胤高,朝中文武几乎都看他的眼色行事,尽管他对于赵匡胤谋权篡位的行径心里不耻,但还是宽容了,顺从了。他一顺从,朝中其他反对派便势如破竹,使赵匡胤得以不损一枪一炮而夺取皇位。

  有时候宽容是要付出代价的,良心的自责就是一种。

  宋初,虽然赵匡胤仍然任命范质为宰相、首辅,但范质丝毫也没有欣慰之感。人家沐浴新朝,欢天喜地,他却郁郁寡欢,一直忍受着良知的问责与道义的鞭笞。士大夫最看重的是什么?名节也!周世宗柴荣临终前将妻儿老小全托付给他,把他作为唯一可以依靠的顾命大臣,希望他辅佐少帝、照顾皇族,他却在关键的时刻置自己的誓言于不顾,因为赵匡胤几滴虚假的眼泪而丢弃责任与道义,卑躬屈膝,俯首称臣,甚至没作一丝一毫的抗争。这种有悖纲常、伦理、道德的行为,同僚会怎么看?坊间会怎么说?后世会怎么评?也许,他的忍让,是不希望宫廷流血、同志互戮,不希望柴氏孤儿寡母成为宫廷政变的。但千理由、万理由,毕竟在他作为精神归依的孔孟之道里,牺牲事小,失节事大啊。有人因失节而一辈子人前抬不起头、人后直不起腰,他范质以君子自勉,却因为自己的所谓宽容、所谓忍辱负重,而牺牲了人格与道义。

timg.jpg

网络配图

  相对于五代末宋朝初的宰相冯道与赵普,范质有着迥然不同的内心感受和心路历程。相对于“长乐老”冯道那沾沾自喜的小人嘴脸,范质脸皮没那么厚,有自知之明;相对于为赵匡胤出主意、想办法、策划兵变谋反的赵普,范质与后周皇室关系过密,与赵匡胤之间隔了一层肚皮,在服务过程中难免、顾虑颇多。因此,他处理起事务来,不象冯道那般精明老到、游刃有余,也不象赵普一样雷厉风行、肆无忌惮。甚至他的宽容,也始终笼罩着一层软弱和悲凉的色彩,他的自责与愧疚,如同大山一样压在他身上,让他不堪负重,他希望得到精神上的自我救赎。

  从范质后来的一系列表现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这种行为取向。他在宋初首辅多年,始终廉洁自律,从来不收受下级的馈赠,得到的俸禄与皇帝的赏赐,也大都送给了孤遗贫弱,他死后,家里一贫如洗;他平时吃的都是粗茶淡饭,所谓“食不异品”,穿的也是粗布衣服,严于律己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他成人之美,推荐后进,把吕馀庆、赵普等部下推荐到了更加重要的岗位;他谦虚谨慎,埋头著作,撰写《范鲁公集》、《五代通录》百余卷;临终前,他还反复告诫儿子,自己死后不得向朝廷请封谥号,不得刻墓碑,这在历代宰相中绝无仅有。

u=843753379,759132383&fm=23&gp=0.jpg

网络配图

  后来,宋太宗赵光义说:“宰辅中能循规矩、慎名器、持廉洁,无出质右者”(《宋史•范质传》),给了他相当高的评价。唯一一次看到他发怒,是当有人主张剪除柴氏孤儿寡母以绝后患、赵匡胤以商量的口气征求他意见时,他言辞激烈地表示反对,他说既是禅让,您对待人家太后,也应该象母亲一般尊敬,怎么反而威胁他们母子生命呢?于心何忍?让赵匡胤无地自容。种种迹象表明,范质一直在进行着自我灵魂救赎,希望从心灵深处得到道义上的平衡与良心上的解脱。

  他解脱了吗?我看至死也没有,否则就不会交待儿子不请谥号、不刻墓碑了,难道他也象武则天一样,希望留下一个任由后世评说的“无字碑”吗?关于范质的评价,前文所述赵光义的话,其实后面还有一句:“但欠世宗一死,为可惜尔”,意思是宰相中论讲规矩、讲礼仪、讲廉洁,没有能超过范质的人,只不过他欠周世宗一死,不能誓死效忠罢了!赵光义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自己不也曾经自诩为周世宗的忠臣吗?何况,倘不是范质的软弱好欺与忍辱负重,倘不是他“欠世宗一死”,这天下是不是姓赵那还很难说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皇帝临终前托付他的一件事竟让他自责一辈子
范质总结自己做宰相心得时有一句名言:“人能鼻吸三斗醇醋,即可为宰相矣。”他把宽容作为一个好宰相的必要条件,认为作为一个宰相,要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能容难天下容之人,在斡旋上下、协调左右、平衡利益、维护稳定中雍容大度、海纳百川。不过,宽容也有其多面性。一种宽容有原则性,小事宽容,大事严格,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一种宽容无原则性,好也好,坏也好,你好我好大家好;还有一种宽容心里有原则、表面无原则,面对谄上欺下的丑行、面对贪赃枉法的恶行、面对明火执仗的暴行无可奈何,往往以隐忍的方式求和,以委屈的方式求全,以妥协的方式求稳。而范质的所谓宽容,便是心里有原则、表面无原则的宽容,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以致让他常常陷入深深的自责而不能自拔。网络配图在历史的画廊中,范质风度翩翩,是个帅哥。不过,他既有君子的风度,也有书生的软弱,宽容而不果敢,仁慈而不决绝,一句话:心太软。范质一生,五朝为官、两朝为相,一路风...
· 他牛!他八句话让皇帝终于明白了谁是奸臣
汉元帝时,中国出了一位超级算命先生,也是一位学者,名叫京房。京房(前77—前37年),西汉学者,本姓李,字君明,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京房在占卜方面有很高的悟性,他先前那套占卜之法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造,创造性地总结出一套五行、干支运算法则,把易占从一门哲学变成一门数学,极大地降低了易占的门槛,普通百姓也很容易接受,从而开创了今文《易》学之“京氏学”,令人耳目一新,故驰名于中国学术史。除了占卜,京房还善于观察天象,并巧妙地把灾异与政治联系起来,从而制造影响、忽悠皇帝,达到干政的目的。汉元帝初元四年(前45年),三十三岁的京房开始走上仕途。不久,“西羌反,日蚀,又久青,亡光,阴雾不精”,京房趁此机会,“数上疏,先言其将然,近数月,远一岁。所言屡中,天子悦之”(《汉书·京房传》)。通过讲灾变,京房很快就获得了元帝的信任。元帝刘奭“柔仁好儒”,身体也不好,不能经常上朝理事,熟稔事务、精...
· 年羹尧本可活命,但他做了一件事让雍正不再留他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年羹尧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从近些年来火热的清宫影视剧中,观众们对清朝历史也有了几分了解,虽然大部分剧情是虚构的,但朝廷重臣一般都是再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比如年羹尧,从皇帝还未继位之时,他考中进士后,便为之效劳,而等到雍正继位后,他更是带兵立下赫赫战功,一时间成为朝廷中最重要最厉害的大臣,此后他的行为和态度都不是很本分,在权力中迷失了自我,这才让皇帝想要除掉他。《雍正王朝》算是历史正剧了,对于清朝朝廷的刻画入木三分,剧中曾有一个情节,在雍正还未继位的时候,年羹尧已经是位提督了,他带领着军队血洗了江夏镇,面对毫无反手之力的妇孺老人也丝毫不手软。这虽然没有在正史中记载过,但空穴来风,年羹尧能够做出如此残暴之事,或许便是他给世人的性格一向如此。雍正是夺位中的胜利者,历史由他书写,年羹尧是他的手下,这场事件被隐瞒了也是很有可能的,剧中虽然没有说明准确的数目,但胤禛和张伯的对...
· 他仅凭一件事就敢预言曹丕短寿:居然还应验了
话说古代的人一般都比较迷信,特别是当权者,更是信奉神灵护佑。如果有人敢口出狂言说自己短寿或自己的王朝命不久矣,岂不是要酷刑伺候,五马分尸都不为过。可是就有智者敢以小见大,一斑窥豹,很不幸的是还真应验了。网络配图此事还要从曹操的死说起。当年,曹操去世,第二天曹丕掌权,不久他就迎来了自己的生日,为了庆祝,让人准备了酒席,让手下将士和当地百姓尽情享用。当时,地方官员和百姓纷纷前来祝寿,好不热闹。网络配图可是就在此时,有个叫孙盛的智者通过这件事就预言曹丕一定是一个很难长寿的人,他手下的魏国也将不能长久。孙盛自小多才,专门研究历史,所以他知晓很多历史事实,联系到曹丕的作法,才出此断言。网络配图其实,孙盛的担忧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古人对于守孝是极其看中的,而曹丕在父亲去世没多久就大摆筵席,,说明风气已经开始败坏,一个风气败坏的朝政,自然是活不久的。果然,孙盛一语成戧。
· 藩王向皇后求救,皇后答应了后又立马让皇帝除掉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彭越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有很多人都为韩信叫屈,其实那时被杀的功臣远不止他一个,最惨的就是彭越。由于他在刘邦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劳苦功高,为此也被封为了梁王。当时的异姓藩王,除了他就是韩信和英布,可见他当时的地位。不过这并不代表刘邦对他充满信任,相反一直是心存忌惮,总想找个理由把他废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此时的彭越安于现状,终日里只顾安逸享乐,甚至刘邦都无法号令这个只懂得推诿扯皮的藩王。当时的刘邦除了要面对北部的匈奴入侵,国内的反叛此起彼伏,就希望彭越能够分担一些。看到对方屡屡拒绝之后,刘邦心里的怨气就越来越大了。在平定陈豨叛乱时,刘邦就要求彭越率军前来助阵,后者虽然不敢公然违抗,但只是派了大将统兵前来,自己根本没有前来恭迎皇帝。战事把刘邦折腾得焦头烂额,原本就对彭越一肚子意见,这次再也忍不住,就特意派使臣,到梁国痛骂了彭越一顿。看到皇帝真的生气...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