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明朝开国大将耿炳文为何最后选择在家中自杀?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66
转发:0
评论:0
明朝开国大将耿炳文为何最后选择在家中自杀?,在燕王朱棣起兵谋反的时候,起初朱允炆是派耿炳文这个老将来守城的,可是后来耿炳

  在燕王朱棣起兵谋反的时候,起初朱允炆是派耿炳文这个老将来守城的,可是后来耿炳文为什么被换成李景隆呢?  

1_副本.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按理来说,耿炳文作为一个老将,可谓是身经百战,曾为朱元璋守张士诚更是守了十年之久,那么为什么朱允炆派耿炳文守城,他一开始就败下阵来了呢?史书上曾记载燕王朱棣起兵之后,朱允炆派老将耿炳文带领三十万大军前去燕军,由于耿炳文并没有防范朱棣的埋伏,再加上副将的背叛才使得明军大败,后来朱允炆也把耿炳文换成了李景隆。这也是耿炳文为什么被换的原因。 

  耿炳文一开始就是守城大将,他最为擅长的也是守城,所以选择主动攻击燕军本就是个错误,若耿炳文一心守城燕军或许还不那么容易得手,再来朱允炆说是派了三十万大军前去,可是实际人数只有十三万,而军队出发的时间又是中秋时节,这些士兵难免有些不愿。人数虽然是耿炳文失利被换下的一大原因,但是更为主要的原因却是副将的背叛以及他没有防范朱棣的埋伏,这一点一直都让后人想不通,因为作为老将,以耿炳文的经验应该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2_副本.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耿炳文为什么被换的原因一个是耿炳文打了败仗,另一个是朱允炆信任李景隆比较多一些,正好那时李景隆也立下过大功,比起已经打了败仗的的耿炳文来说,朱允炆还是比较相信李景隆的,其二朱允炆并不知道耿炳文最擅长的就是守城,因此他派耿炳文前去的这一决策也是有问题的,所以后期换掉耿炳文也是非常正常的了。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之后杀了不少早期跟随他的有功之臣,就是担心这些功臣的功绩太高,威胁到自己的皇位。耿炳文也是跟随朱元璋建立明朝的首要功臣之一,那么耿炳文怎么死的呢?他是否也是死在朱元璋手上呢? 

  根据历史记载,耿炳文的功绩在跟随朱元璋的众人中是非常高的,但是朱元璋在斩杀功臣的时候,耿炳文这样一个最能威胁到他地位的功臣竟然奇迹般的存活了下来,也就是说耿炳文并不是朱元璋杀的,那么耿炳文怎么死的呢?其实耿炳文是死在朱棣手上的。  

3_副本.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朱元璋死后,将皇位传给了皇长孙朱允炆,但是朱允炆的叔叔朱棣却不甘心,一直密谋篡位,并在几年之后成功了。但是在他篡位期间,朱允炆曾派耿炳文朱棣的叛军,虽然耿炳文没有成功,但是二人之间的仇却结下了。朱棣登上皇位后,虽然表面上没有下令杀了耿炳文,但是耿炳文的结局却是注定了的。

  果然,不久之后,有大臣弹劾耿炳文在家中私藏龙袍、玉玺等皇室物品,这一切物品无不表示耿炳文想要造反。果然,朱棣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大怒,派人到耿炳文的家中搜寻,耿炳文一听这个消息害怕极了,虽然他明知道这是有心人士陷害他却无力反驳,最后在只能家中自杀了。所以说,耿炳文的死其实在他带兵朱棣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即使他当时是奉朱允炆的命令,但不能否认的是,他依旧触犯了朱棣的威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耿炳文
简介元朝末年,他与其父耿君用随朱元璋渡过长江。耿君用在救援宜兴时,与张士诚交锋,力战而死。耿炳文承袭其父的管军总管之职,继续统领其部众。至正十七年(1357年)二月初一耿炳文从广德攻长兴州,张士诚守将赵打虎以三千精兵迎战失利,逃往湖州。初三,炳文攻陷长兴,获战船三百多艘。朱元璋改长兴为长安州,在县署内设立永兴翼元帅府,炳文任总兵都元帅。炳文纳儒士温祥卿于幕下,协助策划防守。炳文固守长兴十年,前后历数十战,多次打败张士诚。朱元璋向张士诚全面进攻时,炳文带兵攻克湖州,围平江(苏州)。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炳文在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长兴侯,食禄千五百石。明太祖朱元璋晚年杀戮功臣颇多,而耿炳文是少数幸存者之一。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爆发靖难之役时,朝廷仅能派65岁的耿炳文率兵北上讨伐,佩大将军印,号称30万人。炳文军13万人在八月到达真定,徐凯率兵驻河间,潘忠、杨松率兵驻鄚州(今河北任丘)...
· 明朝出名的大将军盛庸,最后在监狱自杀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盛庸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相信我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听到这样的一些话,也就是说一个人可能本身没有什么样的才能,但是因为他的父亲或者是他整个家族有很大的势力,所以到了很多这个方面的恩惠。在前几年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词,叫做拼爹,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还有印象。其实我们非常容易理解这种现象。因为毕竟我们在生活中,都是凭借自己的本事来,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源。但其实这也是靠依赖家里的人脉关系,进行一个运转。我们并不能认为他们的做法有种错误。只能说他们所获得的一些东西是我们所没有的,所以难免会引起我们的嫉妒。但是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就是说并不是家里面给他们留的一些东西,完全都是好的。因为家里面给他留下的东西,在以后的生活中吃了很多苦头。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关于这样的一些历史,在明朝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开国皇帝非常的有名,那就是朱元璋。他其实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虽然...
· 【耿氏古代名人】耿炳文 
耿炳文(1334-1403),明将领。濠州(今安徽凤阳)人。父君用,随从朱元璋军渡长江,积功为管军总管。援宜兴,力战死。炳文袭职,领其军。攻克长兴,留炳文守。十年间,他以寡敌众,大小数十战,战无不胜。吴平,升大都督府佥事。从征中原,镇守陕西,疏通泾阳洪渠,百姓得利。升秦王左相都督佥事。洪武三年(1370)封长兴侯。从出塞远征,破元军。随同傅友德征云南,随同兰玉北征,至捕鱼儿海。为朝廷所看重。燕王起兵反朝,命为大将军率军北伐,时年六十五。战败,被解兵权。永乐元年(1403),御史陈瑛等弹劾他僭用帝王服饰。惧,自杀。
· 平定七国之乱的大将周亚夫为何最后选择自杀了
在《汉武大帝》电影开始的时候,汉景帝被匈奴的大肆深深地惹恼了,这时候国家内部也出现了动荡,汉景帝最终实施晁错为他献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汉景帝忍受匈奴的,开始着手平定内乱。这时候大汉帝国内的军队都已经是散兵游勇了,根本没有作战的可能。然而,当汉景帝视察周亚夫的细柳营时却发现,这里的士兵各个骁勇威武,顿时汉景帝就有了打退七王之乱的信心。就在细柳营视察的时,周亚夫见到汉景帝的时候,以军营之名和军旅装束的名义,不向汉景帝行跪拜礼,只是以军礼响应。当时正是用人之际,汉景帝也没有很多的计较。还有一次周亚夫行便装和太子刘彻一起视察军营,穿便装的周亚夫一声令下,下面的士兵都是大喊大将军威武。就在汉景帝即将离世的时候还对刘彻说你能驾驭得了他吗?网络配图特别是在七王之乱的时候,周亚夫手握兵符,掌握全军大权,他率先出击当时的齐国,想对七国叛军形成反包围,不料当时的七国对当时汉景帝的亲兄弟梁王大肆攻击,虽然...
· 朱元璋为什么没有除掉明朝开国功臣的耿炳文?
作为开国功臣的耿炳文,最终却没有被朱元璋除掉,原因何在。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朱元璋作为明朝的缔造者,他身边有不少富有才能的文臣武将一路主持他,但是在开国之后没多久,朱元璋却开始对这些拥有众多功劳的开国大臣,痛下杀手。以至于最后,在开国之处的那些文臣武将,没过多久就几乎全都被朱元璋给杀掉了,但是在众多有功之臣中,有一个却逃过了朱元璋的魔爪,存活了下来,这个人就是耿炳文。耿炳文虽然没有徐达、常遇春等人那么有名气,但实际上,耿炳文也为朱元璋立下了许多战功,尤其是和张士诚的各种周旋。在耿炳文一举打败张士信之后,就占领了长兴这个地方,而长兴对于当时的张士诚来说有着重要的军事意义。所以,张士诚就和耿炳文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拉锯战,在这十年间,张士诚曾经无数次的攻打长兴,但是不管怎样,耿炳文都能轻松化解张士诚的每一次进攻,甚至多次以少胜多。除此了和张士诚进行了数十年的拉锯战,在明朝建立之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