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扬州叛乱被平定原因竟是武则天称帝后深得民心?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71
转发:0
评论:0
扬州叛乱被平定原因竟是武则天称帝后深得民心?,扬州叛乱是发生于公元684年,参战双方分别是唐朝和叛军。那时正当武则天登上政

  扬州叛乱是发生于公元684年,参战双方分别是唐朝和叛军。那时正当武则天登上政治高峰感到的愉悦感的时候,一些忠诚于李唐的人对她开始心生反感,背后议论纷纷。就在扬州,有几个胆大的文人借着酒劲就曾说了一些出格的话,于是酝酿出了震惊朝野的扬州叛乱。下面就来了解一下扬州叛乱背景。  

1_副本5.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扬州叛乱之所以能够成功上演,也并不是偶然的事件。关于扬州叛乱背景大致是发生在公元684年9月时期,武则天已是61岁的高龄,她自知年事已高,于是在洛阳加快了改朝换代的步伐。为了能够早日称帝,她做了4件事。也正是这四件事情,使得一股反对她的势力正在暗中酝酿叛乱,最终导致扬州叛乱的出现。这四件事情分别是:

  第一:囚禁皇帝,临朝称制。那时是在嗣圣元年的二月六日,她将自己的三儿子李哲拉下皇位继而扶立了最小的儿子当皇帝。但他的小儿子并不比他的哥哥幸运,他平时都被在偏殿,正殿上的龙椅上空无一人,而武则天则坐在龙椅后的纱帘中。

  第二:逼杀废太子李贤。由于李显不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再加上他又是众多皇子中能干的一位,于是武则天害怕他将来会策反,于是就杀了他。

  第三:追尊武氏先人,提拔武氏子弟。在武则天称朝之后,大肆的提拔武氏家族,男的都封为王,女的则为王妃,并且还开创了外戚干政的先河。

  第四:改各种名号。首先,她先改年号;其次改旗帜;第三是改都号。 

  扬州叛乱经过

  一场惊天动地的扬州叛乱,起源于一次饭桌上的聚会,李敬业等失意的文人政客,对武则天的独断心怀不满,再加上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悲,于是就像通过发动叛乱来改变现状。对于这场扬州叛变,其声势浩大,令武则天措手不及,甚至对武则天的政治生涯都起到了一定的影响。那么扬州叛乱经过又是什么样子的?  

2_副本5.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在发动叛乱之初,由于眉州刺史英公李敬业和他弟弟令李敬猷等人都因犯了事而被获罪,甚至几乎都被罢了官降了职。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聚会于扬州,在酒桌上表示自己失去官职的不满情绪,于是开始谋划,并借以挽救恢复庐陵王的帝位为借口,正式发动了叛乱。

  得知事情的武则天像裴炎询问对策,他却对武则天说:“皇帝已经长大,若太后能够将政权交还皇帝,那么事情自然就会平定。”后来经过大臣的进言说裴炎恐有图谋之心,于是武则天命人将他逮捕入狱,最终被杀于洛阳都亭。

  再者就是李敬业攻陷了润州,并抓获刺史李思文,想要用李宗臣取代他。而被抓的李思文是李敬业的叔父,早先就知道李敬业的阴谋,于是事先就派遣使者向朝廷报告了叛乱事件,但最终还是力竭而城被攻陷。后来武则天就派重兵将领进行平息,最终将叛乱的几人抓获,并处以重刑,像余常唐之奇、魏思温等人被捕获后斩首示众,还将他们的脑袋被送往神都。 

  扬州叛乱结果

  关于历史上的扬州叛乱这一事件,在电视剧《武则天秘史》中可以说是至今展示扬州叛乱最完整的一版剧了。在公元684年九月份的时候,在远离国都洛阳的扬州几个文人竟然在一夜之间拉起了十万人马发动了针对武则天的叛乱,那么这一次突如其来的扬州叛乱结果究竟是怎样的?  

3_副本5.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事实上,在扬州叛乱中,扬州失陷后,主导者徐敬业则带着自己的妻子儿女逃往镇江,打算从海路逃往高丽国。可后来李孝逸进入扬州后,分兵追击徐敬业。最终徐敬业被部将王那相斩杀,王那相则带着徐敬业、徐敬猷和骆宾王的脑袋向李孝逸投降。也就是这样历时一个多月的“扬州叛乱”最终的结果还被武则天。

  当初徐敬业等人在占据扬州后,下令征发整个扬州城的兵马,准备自称匡复府上将,领扬州大都督,没到几天就已经聚集了将近十余万人的士兵。薛仲璋劝说徐敬业,“金陵有王气,而且有长江天险”,徐敬业听后认为很有道理,于是挥师南下,但最终扬州被攻破,徐敬业兵败身死,其余的几人的下场都已惨状收场。

  尽管这一事件过去了这么多年,但在扬州所引发的热议至今没有停止过。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帝,武则天称帝后自然引来了许多唐朝旧臣的不满,其中的徐敬业就是因为反对武则天临朝称制,囚禁李氏皇子,遂然在扬州起兵叛乱。但是历史资料中所记载的相关史实表明,在这段尘封千年的历史背后,还有着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隐藏在背后。 

  扬州叛乱被平定原因

  正当武则天临朝称制,除旧布新,准备为大唐江山的巩固与发展、为黎民百姓的安乐与幸福大干一场时,一场由唐朝勋旧大臣的后代发动的叛乱爆发了。对勋旧势力的叛变,虽然武则天是有预料和准备的,但她万万也没有料到叛乱会发生得如此之快。值得她庆幸的是叛乱最终得以平定。那么扬州叛乱被平定原因是什么呢?  

4_副本.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相关资料的记载,这次的扬州叛乱被平定的原因主要有四点,如下:

  第一个原因,政治优势:在叛乱指出,李敬业就打着一个巳死的废太子的旗号来进行叛乱,可想而知,这并起不了什么作用,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他丧失了原有的政治优势。

  第二个原因,军事优势:当初徐敬业联合他人在攻陷扬州之后,曾下令征发整个扬州城的兵马,并自称是匡复府上将,领扬州大都督,结果没到几天的时间就聚集了将近十余万人的士兵。但是从武则天所派的军队来说,共有将士30万多人。与之相比,徐敬业的十几万乌合之众和武则天的30万正规军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因此,徐敬业战败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第三个原因,知人善任:在这场叛乱之中,武则天选择了李孝逸和魏元忠,这两位忠臣,从而这个行为最终决定了她平定叛乱的胜利。

  第四个原因,深得民心:因为在武则天称政以后,就先后制定了很多有利于农民的政策,因此老百姓不愿意打仗,真心诚意愿意拥护她。而这场州叛乱就是对武则天的一次严峻考验,很显然,武则天经受住了考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扬州叛乱的影响:为何武则天能平定这次叛乱
李敬业起兵反武却被武则天所平定,史称扬州叛乱。武则天在扬州叛乱中取胜的原因有四:其一,政治优势。李敬业打着一个巳死的废太子的旗号,丧失了原有的政治优势。第二,军事优势。十几万乌合之众和30万正规军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其三,知人善任。武则天选择了李孝逸和魏元忠决定了她最终的胜利。其四,深得民心。武则天参政以后,制定了很多有利于农民的政策,老百姓不愿意打仗,也真心诚意拥护她。44天的扬州叛乱是对武则天的一次严峻考验。武则天经受住了考验。陈岳认为徐敬业不用魏思温的谋略,而妄图金陵王气,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评价说:“敬业苟能用魏思温之策,直指河、洛,专以匡复为事,纵军败身戮,亦忠义在焉。而妄希金陵王气,是真为叛逆,不败何待!”王夫之评价说:“李敬业起兵讨武氏,所与共事者,骆宾王、杜求仁、魏思温,皆失职怨望,而非果以中宗之废为动众之忱也。敬业以功臣之裔,世载其奸,窥觎闲隙,朝权不属,怀忿以起,观其取润州...
· 扬州叛乱简介:女皇武则天派兵平定李敬业叛乱
唐则天后光宅元年(684年)十月至十一月,皇太后武则天派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率军在扬州(治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地区,平定李敬业等起兵反对武后擅政的战争。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病逝,中宗李显继位。次年二月,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更立豫王李旦为睿宗,但政事皆由自己裁决。武后集团推行剪除异已之策,使唐宗室与亲唐臣僚人人自危。时因受贬的原故司空李勣(本姓徐,赐姓李)之孙眉州刺史、英国公李敬业和其弟盩匡令李敬猷、给事中唐之奇、长安主薄骆宾王、詹事司直杜求仁及被罢黜御史职的魏思温,会集于扬州,各怀怨恨,遂密谋决定以匡复庐陵王为号召,讨伐武后,于光宅元年九月二十九日据扬州起兵。谋主魏思温使其党羽监察御史薛仲璋(内史裴炎外甥)要求奉使江都(今江苏扬州),令其党羽韦超向仲璋密告扬州长史陈敬之“谋反”,仲璋收敬之下狱。数日后,敬业乘传车而至,矫称扬州司马来上任,诡称奉密诏,募兵讨伐谋反的高州...
· 扬州叛乱经过:武则天是如何平定李敬业叛乱的
武则天执政前期,武氏亲属掌权,唐皇族人人自危,大家心中悲愤惋惜。正好眉州刺史英公李敬业和他弟弟令李敬猷、给事中唐之奇、长安主薄骆宾王、詹事司直杜求仁都因事获罪,李敬业被降职为柳州司马,李敬猷被免官,唐之奇被降职为栝苍令,骆宾王被降职为临海丞,杜求仁被降职为黟县令。杜求仁就是杜正伦的侄子。魏思温曾任御史,再次被罢黜。他们都聚会于扬州,各自因失去官职心怀不满,便阴谋作乱,以挽救恢复庐陵王的帝位为借口。魏思温充当谋主,指使他的党羽监察御史薛仲璋要求奉命出使江都,然后让雍州人韦超到薛仲璋处报告,说“扬州长史陈敬之阴谋造反”。薛仲璋逮捕陈敬之入狱。数日后,李敬业乘驿车到达,伪称自己是扬州司马前来赴任,说“奉太后密旨,因高州酋长冯子猷谋反,要发兵讨伐。”于是开府库,命扬州士曹参军李宗臣到铸钱工场,驱赶囚徒、工匠发给他们盔甲。将陈敬之在监狱斩首;录事参军孙处行抗拒,也被斩首示众,扬州官吏再没有敢反抗的。...
· 栗平定叛乱
永兴二年(410年),当时关东各地盗贼纷纷起事,西河反叛。同年二月初一日,明元帝拓跋嗣派遣于栗率领骑兵一万人前往征伐,所到之处全部平定。明元帝于是下诏命令于栗率领骑兵、步兵一万镇守平阳。改任镇远将军、河内镇将,赐封爵位为新城男。于栗安抚刚刚平定的地区,很有政绩。
· 扬州叛乱
?永淳二年(683年)唐高宗去世和第二年唐中宗李哲的被废,是武则天政治生涯的分水岭,从此武则天开始了真正独断朝纲的时代。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当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品尝着登上政治高峰的胜利果实的时候,远在扬州一个小酒馆里的一次聚会,竟然引发了一场唐前期最严重的内乱。这次内乱声势浩大,令武则天措手不及,也对武则天的政治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酒馆里的密谋为什么会发生叛乱呢?第一个原因就是武则天改朝换代的步伐加快了,引起了部分官员的警觉和反感,朝野上下弥漫着一种紧张微妙的气氛。我们上集说过,嗣圣元年(684年)二月六日,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李哲,刚刚当了三十六天的皇帝,就被赶下台了。他被废黜之后,武则天又改立了自己的幼子、二十二岁的李旦当皇帝,改元“文明”。看到几个哥哥的悲惨下场,李旦吓坏了。他是一个温顺驯良的好孩子,他非常明白,自己完全没有从政经验和政治资本,根本没办法和母亲斗。事实上,他也没有机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