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历史上的刘墉做官为何能够做的风生水起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77
转发:0
评论:0
历史上的刘墉做官为何能够做的风生水起,据史书记载,刘墉机敏绝伦、忠君爱民、正直不阿,是一个清官。当下清宫戏盛行,刘

  据史书记载,刘墉机敏绝伦、忠君爱民、正直不阿,是一个清官。当下清宫戏盛行,刘墉也因此为人所知。不过,清宫戏向来有胡编乱造的成分,刘墉其人,早已被刻画得面目全非了。

  但可以确认的一点是,刘墉是清代乾嘉年间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他在乾隆朝,先后任知府、巡抚、左都御史、尚书、总督、协办大学士等职。在嘉庆朝,他又因向乾隆帝要回传国玉玺,以及协助清除和珅,受到嘉庆帝倚重,成为大学士兼太子少保,有“定册元老”之称,权力和地位居汉臣之首。  

1_副本.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墉出身于山东诸城刘氏宗族,这个宗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经过科举走上仕途的人很多。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为顺治年间进士,祖父刘棨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父亲刘统勋更是一代名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

  乾隆帝评价刘统勋“遇事既神敏,品性复刚毅,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死后朝廷赠谥“文正”,这是古代对于文官的最高称誉。有清一代,得此赞誉的也不过八人而已。

  乾隆四十七年间的“国泰案”,可以说是刘墉仕途的一个转折点,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刘墉与和珅的第一次交锋。

  这一年,御史钱沣弹劾山东巡抚国泰“贪纵营私,所属多亏空。”刘墉奉旨同和珅一起赴山东审理此案。 

  然而,此时皇妃已为国泰说情,有的御史也从旁附和,和珅亦有意袒护国泰,一路拖延时间。而国泰知道自己贪赃案发,遂凑集银两,妄图掩饰罪行。

  刘墉以民间查访所获证据,历数国泰罪行,据理力争,终使国泰伏法。此案一结,刘墉算是为山东的老百姓们做了件大好事。  

2_副本.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来,他在此案中不畏强权、秉公办案的事迹被写进了通俗小说《刘公案》,让他的声名在老百姓之间传播开来。

  此后,刘墉也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兼管国子监事务、工部尚书等职位,并任上书房总师傅,仕途由此顺畅了起来。

  刘墉人生最大的辉煌,乃是在嘉庆朝查办和珅案。嘉庆四年三月,刘墉加太子少保,后奉旨办理文华殿大学士和珅植党营私、擅权纳贿一案。

  刘墉奉旨查明和珅及其党羽横征暴敛、搜刮民脂、贪污自肥等罪行20条。但在处理和珅时,刘墉不仅没有落井下石,反而还曾为和珅向嘉庆求情。和珅下狱之后,清廷官员纷纷上奏,要求将和珅处以凌迟。但此时刘墉却表现得十分宽容,也是为了考虑先皇脸面,他请求赐令和珅自尽,保其全尸。为防止有人借和珅案打击报复,避免案件扩大化,刘墉等人又及时向嘉庆帝建言,妥善做好善后事宜。刘墉是饱读史书之人,他自然明白,历史上的任何酷吏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嘉庆九年(1804年)十二月二十五,刘墉在北京驴市胡同家中逝世,享年85岁。去世的当天,他还到南书房当值,晚上曾设宴招待客人,“至晚端坐而逝 ”。  

3_副本.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墉一生,文化上名传后世,政治上几番风雨,最终却屹立不倒,可称国之栋梁。虽然未能位极人臣,后世仍以“宰相刘罗锅”称之。

  其实据看到刘墉遗骨的人说,他腿骨极长,生前想必高大威猛。再者说,清代科举入仕者,才貌皆不可缺,罗锅之说当是附会。而且,最初称刘墉“驼子”的乃是嘉庆皇帝,其时刘墉已是80多岁,自然弯腰弓背了。

  但无论如何,刘墉是为人臣子、文化学者的成功典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历史上的刘墉做官为什么能够做的风生水起呢?
据史书记载,刘墉机敏绝伦、忠君爱民、正直不阿,是一个清官。当下清宫戏盛行,刘墉也因此为人所知。不过,清宫戏向来有胡编乱造的成分,刘墉其人,早已被刻画得面目全非了。但可以确认的一点是,刘墉是清代乾嘉年间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他在乾隆朝,先后任知府、巡抚、左都御史、尚书、总督、协办大学士等职。在嘉庆朝,他又因向乾隆帝要回传国玉玺,以及协助清除和珅,受到嘉庆帝倚重,成为大学士兼太子少保,有“定册元老”之称,权力和地位居汉臣之首。图片来源于网络刘墉出身于山东诸城刘氏宗族,这个宗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经过科举走上仕途的人很多。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为顺治年间进士,祖父刘棨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父亲刘统勋更是一代名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乾隆帝评价刘统勋“遇事既神敏,品性复刚毅,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死后朝廷赠谥“文正”,这是古代对于文官的最高称誉。有清一代,得此赞誉的也不过八人而已。乾隆四十七年间的...
· 刘墉做官为何能够做的风生水起?让我们来看看他的职场之路吧
据史书记载,刘墉机敏绝伦、忠君爱民、正直不阿,是一个清官。当下清宫戏盛行,刘墉也因此为人所知。不过,清宫戏向来有胡编乱造的成分,刘墉其人,早已被刻画得面目全非了。但可以确认的一点是,刘墉是清代乾嘉年间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他在乾隆朝,先后任知府、巡抚、左都御史、尚书、总督、协办大学士等职。在嘉庆朝,他又因向乾隆帝要回传国玉玺,以及协助清除和珅,受到嘉庆帝倚重,成为大学士兼太子少保,有“定册元老”之称,权力和地位居汉臣之首。刘墉出身于山东诸城刘氏宗族,这个宗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经过科举走上仕途的人很多。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为顺治年间进士,祖父刘棨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父亲刘统勋更是一代名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乾隆帝评价刘统勋“遇事既神敏,品性复刚毅,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死后朝廷赠谥“文正”,这是古代对于文官的最高称誉。有清一代,得此赞誉的也不过八人而已。乾隆四十七年间的“国泰案”,可...
· 刘墉做官的经历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刘墉被任命为山西太原知府。乾隆三十年(1765年),升任冀宁道台。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刘墉因失察所属阳曲县令段成功贪侵国库银两,按律革职被判极刑,但乾隆皇帝爱其才,加恩诏免,仅发配军台效力赎罪,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被赦免,释还,在修书处担任行走。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刘墉因父亲的缘故被重新起用,授予江宁知府。刘墉十分珍视这次机会,为政公正清廉,声名远播,百姓叹服刘墉的品行,将其比为宋朝的包拯。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刘墉调任陕西按察使。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刘统勋病故,刘墉辞官回家服丧。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刘墉服丧期满,还京,清廷念刘统勋多年功绩,诏授刘墉内阁学士,任职南书房。十月又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并派办《西域图志》及《日下旧闻考》总裁。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七月,充江南乡试正考官,不久后复任江苏学政。在任期间...
· 刘墉为什么做官
乾隆十六年(1751年),刘墉因为父亲关系,以恩荫举人身份参加当年会试和殿试,考中二甲第二名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在散馆担任编修,不久又升迁为侍讲,成为其步入仕途的起点。乾隆二十年(1755年)十月,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因为办理军务失宜被下狱,刘墉受牵连也被惩治。后来父子得到宽释,刘墉被降为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六月,刘墉担任广西乡试正考官。十月,被提拔为安徽学政。刘墉前往安徽赴任前,乾隆还特意召见并赐诗,其中有“海岱高门第,瀛洲新翰林”之句,意思是希望刘墉能够不辱门楣、有所建树。刘墉在任期间针对当时贡生、监生管理混乱的状况,上疏“请州县约束贡监,责令察优劣”,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补救办法,得到皇帝肯定。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月,刘墉调任江苏学政,赴任前乾隆皇帝仍有诗相赠,可见其对刘墉抱有厚望。刘墉也不辱使命,为政严肃认真,出任学政时按试扬州,因为把关严格,使得一些想以作...
· 正直不阿的刘墉为何能够在官场位居汉臣之首
据史书记载,刘墉机敏绝伦、忠君爱民、正直不阿,是一个清官。当下清宫戏盛行,刘墉也因此为人所知。不过,清宫戏向来有胡编乱造的成分,刘墉其人,早已被刻画得面目全非了。但可以确认的一点是,刘墉是清代乾嘉年间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他在乾隆朝,先后任知府、巡抚、左都御史、尚书、总督、协办大学士等职。在嘉庆朝,他又因向乾隆帝要回传国玉玺,以及协助清除和珅,受到嘉庆帝倚重,成为大学士兼太子少保,有“定册元老”之称,权力和地位居汉臣之首。图片来源于网络刘墉出身于山东诸城刘氏宗族,这个宗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经过科举走上仕途的人很多。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为顺治年间进士,祖父刘棨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父亲刘统勋更是一代名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乾隆帝评价刘统勋“遇事既神敏,品性复刚毅,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死后朝廷赠谥“文正”,这是古代对于文官的最高称誉。有清一代,得此赞誉的也不过八人而已。乾隆四十七年间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