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大唐第一清官:死后无媳无房无后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00
转发:0
评论:0
大唐第一清官:死后无媳无房无后,元德秀,字紫芝,河南郑州人。品质敦厚,很少修饰。年少孤贫,孝顺母亲,考中进士之后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郑州人。品质敦厚,很少修饰。年少孤贫,孝顺母亲,考中进士之后,不忍心离开母亲身边半尺。刚当了官,母亲就死了。筑草庐在母亲墓侧,吃饭不加盐,睡觉没草席。

元德秀由于母亲活的时候没有娶上媳妇,所以母亲死了之后决定不再娶媳妇。人们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九泉之下怎么见你父母,他说,我哥哥也有儿子,没有断了香火,我还娶啥老婆。原来他哥哥早死,给他留下一个襁褓中的小侄儿,靠他抚育成人。

3.jpg

网络配图

他没钱给这个孩子请奶妈,只好自己亲自哺乳,几天后就有奶流出来,直到这个孩子能吃饭为止。孩子长大后,想给他娶个媳妇,可惜家里太穷,只好向朝廷申请给个县令当当。由于他以前坐车伤过脚,见了上司不能趋拜,太守待以客礼。

监狱里关着一个盗贼,正好赶上当地虎灾猖獗,盗贼就跟元县令毛遂自荐,以往出去抓住老虎戴罪立功,缩短刑期。元县令答应了他。属下说,您被他骗了。这是他的诡计,现在肯定逃走了,您要受牵连的。元县令说,我已经答应了他,不能悔改。如果他真的逃跑了,我一人做事一人当,绝不牵连你们。第二天,盗贼带着老虎的尸体回来了。

举县嗟叹。

李隆基在洛阳,命令三百里之内的县令、刺史各贡声乐。当时社会上传言李隆基就靠这个看当地县令的政绩,看看该提拔谁贬黜谁。于是一个太守用步辇送了几百个声妓上来,穿着绫罗绸缎,瑰谲光丽。只有元德秀上贡乐工数十人,联袂歌《于蒍于》。《于蒍于》是元德秀自己作词作曲的一首歌。蒍的意思为芦苇花。

2.jpg

网络配图

李隆基听了,大为叹异,这真是贤人才能说出来的话啊。一年下来,只剩一匹绸缎。不为自己修院子盖房子,家里也没有佣人和奴婢,赶上饥荒年月,有时候一天吃不上饭。/p>

元德秀每月所得奉禄,都赈济了孤苦无依的老人和孩子。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人们送他酒肉,不管谁送,不管什么身份地位,一定要坐在一起尽欢而散。

元德秀善文辞,作《蹇士赋》以自况。蹇士就是忠直之士。

宰相房琯每次看见元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

1.jpg

网络配图

名士苏源明常语人曰:"吾不幸生衰俗,所不耻者,识元紫芝也。"

天宝十三载,元德秀去世,家里唯一的遗物就是枕履箪瓢。

他的族弟元结给他办了丧事,哭之恸,说,我哥不固执,不专断,父母早死,己死无后。大多数人喜欢的讨厌的沉溺的东西,我哥都没有。生六十年未尝识女色,未尝有十亩之地、十尺之舍、十岁之僮,没有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没有吃过一顿美味可口的饭食。

我哭我哥,以戒荒淫贪佞、绮纨粱肉之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无后为大
【成语】无后为大【成语】无后为大【拼音】wúhòuwéidà【解释】没有循守后辈之责,是最大的不孝。【出处】《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关于“孝”与“无后”的辨析
[内容摘要]在倡导社会主义生育文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一番研究辨析,不可人云亦云地统称为孔孟之道而一概论之。具体就“孝”与“无后”而言,应在深入研究辨析的基础上,还儒家学说“孝”的本源。[关键词]“孝”;“无后”;辨析《孟子・离娄上》中有这样一句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的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所说的孝其实与孔子所说的孝,不论在内涵上还是外延上均有很大的区别。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有别乎?”可见,儒家的鼻祖孔子在关于孝的规定中并没有涉及“不孝有三”和“无后”的问题,而是富有人性化地提出晚辈对长辈的“敬”与“养”的概念,并且认为敬是前提,养随其后。总之,无论是敬还是养,都与“无后”无关。既然孔子已经给孝下了以“敬”与“养”为主要内涵的明确概念,那么继承孔子衣钵的孟子为什么却提出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
· 关于“孝”与“无后”的辨析
[内容摘要]在倡导社会主义生育文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一番研究辨析,不可人云亦云地统称为孔孟之道而一概论之。具体就“孝”与“无后”而言,应在深入研究辨析的基础上,还儒家学说“孝”的本源。[关键词]“孝”;“无后”;辨析《孟子・离娄上》中有这样一句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的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所说的孝其实与孔子所说的孝,不论在内涵上还是外延上均有很大的区别。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有别乎?”可见,儒家的鼻祖孔子在关于孝的规定中并没有涉及“不孝有三”和“无后”的问题,而是富有人性化地提出晚辈对长辈的“敬”与“养”的概念,并且认为敬是前提,养随其后。总之,无论是敬还是养,都与“无后”无关。既然孔子已经给孝下了以“敬”与“养”为主要内涵的明确概念,那么继承孔子衣钵的孟子为什么却提出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
· 被误解千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并不是指没有子嗣
我们平时经常都会听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很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为“不孝的事情有三样,其中没有后代为不孝之最”。其实这是误读,无后为大的意思是是没有尽到作为后辈的责任,是最大的不孝。古人认为孝有三,分别为“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出自曾子《礼记》;而不孝有三则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先来说说“三孝”,“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这句话的意思是,孝顺父母有三个层次:最高的层次是从内心深处尊敬父母,使父母打从心底里感到高兴;其次是为父母争光,不使父母蒙受耻辱;而仅仅让父母吃饱穿暖,那是最低的层次,也是最起码的要求。孟子的原话中并没有讲明其他的两种不孝是什么,“无后为大”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话。传说中,舜帝的父母不贤,导致舜帝一直没能娶妻,舜帝最后只好不告知父母,自行娶妻。这样做究竟对不对,历来存在着...
· 史说嵇姓(2)嵇康无后,原本姓奚
我们解读过“稽”(详见史说嵇姓1),自然要解说“嵇”。“稽”的源出早于“嵇”,东夷有会稽山(《史记》),漠北有浚稽山(《史记》)、稽落山(《汉书》)。这在国史中可以找到清晰的记录。“嵇”与“稽”没有渊源,“嵇”不是古汉字,而是汉末新造字。但某《嵇姓宗谱》所谓“唐序”却记载“嵇”源自“稽”,那篇文章的第一句话是这样写的:“按嵇氏之来也,夏后少康(大禹之后)封子季杼于会稽(今绍兴)。遂为稽氏。秦有大夫稽熊,秦之贤大夫也;汉有博士稽叔年,书年之后有稽康者,字叔夜,晋之异士也,避怨徙上虞移谯郡铚县,铚有嵇山,家于其侧,因始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嵇姓源自稽姓,晋朝有一个异士叫稽康,因为避难,从上虞(即绍兴)迁到安徽铚县,铚县有嵇山,稽康的家就安置在嵇山之侧,故而改为嵇姓。”是这样的吗?还是让我们翻开国史仔细寻找真实的答案。某地谱书所谓685年唐序且从汉字的由来说起。传说,汉字由仓颉造创造,仓颉是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