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防变:朱元璋是如何从娃娃抓起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88
转发:0
评论:0
反腐防变:朱元璋是如何从娃娃抓起的?,明太祖朱元璋,起自布衣,虽然后来当了皇帝,却仍能体察民间疾苦。尤其是亲身经历

  明太祖朱元璋,起自布衣,虽然后来当了皇帝,却仍能体察民间疾苦。尤其是亲身经历了元朝末期,由于皇帝的荒淫无道,朝廷的官吏腐败,而导致天下大乱的整个过程后,遂得出结论:若要使朱明王朝江山永固,必须从皇子们“防变”的基本教育工作抓起。所以,在明朝初始日理万机的情况下,朱元璋仍然亲自狠抓对皇子们的读书教育管理。因此,在有关明太祖“严教子、严治家”这方面留下的记载就比比皆是了。

  朱元璋除了以最正宗的儒家思想为教育内容外,对诸皇子的择师,亦慎之又慎。《明史.太祖本纪》载:“明初,特重师傅。既命宋濂教太子,而诸王傅亦慎其选。”这些被慎重选择的老师,均能笃诚职守,坚持教学原则。诸皇子若有不听教训者,不仅会严加斥责,甚至还会进行体罚。其中,有个叫李希颜的老师,就以“规范严峻”著称,诸皇子中有顽劣不学的,就“或击其额”。这不是一般的打打手板,而是用板子敲他的脑壳,少年时的朱棣,就有过这方面的教训,这可有点儿冒犯皇家尊严了。起初,朱元璋也有点儿难以接受对皇子的如此惩戒,不过,最终他还是理解了李希颜管教的目的在于严教。于是,老师非但没被撤换,反而升了职。

朱元璋

网络配图

  朱元璋除了让诸皇子从书本和老师那里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外,还以多种形式培养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经常命诸皇子出城下乡,接触农村生活,了解民间疾苦。这情景,比如今学校用搞军训“拉练”之类的把戏,来锻练学生所谓“不怕苦”的精神,不知要强多少倍。而皇子们搞“拉练”,最远的时候,是要从南京一直行至老家临濠(今安徽凤阳)的。洪武八年(公元1376),朱元璋在送诸皇子出城“拉练”时说:“今使汝等于旁近郡县,游览山川,经历田野;因道途之险易,以知鞍马之勤劳;观小民之生业,以知衣食之艰难;察民情之好恶,以知风俗之美恶;即祖宗陵墓之所,以访父老,问吾起兵渡江时事,识之于心,以知吾创业之不易也。”

  可见,朱元璋对皇子们的“防变”教育,不惟抓得紧,也确实有自己的一套。这些办法既使放到今天,也不算落伍,也值得人们,尤其是那些掌权的人们学习。他曾亲率儿子们走访农家,察看农民的居住条件、饮食状况和日常生活;他还在大内辟地种菜,并召来诸皇子进行现场教育,告诫他们:“此非不可起亭馆台榭,为游观之所,今但令内使种蔬,诚不忍伤民之财,劳民之力耳。”告诫的目的就是要让皇子们从小养成爱惜民财民力的好习惯;他有一次外出,路遇一小僮,见其小小年纪便供人役使,奔来跑去,汗流不止,于心不忍,遂将小僮带回宫中。回宫后,召来诸皇子,指着小僮说:“此子与尔等年相若,己奔走服役,尔曹不可持年幼,怠惰不学。”看,朱元璋多么有心,就用穷人家与皇子们年龄相仿的孩子,己辛苦劳作的现身说法,来教育在皇宫中养尊处优的皇子们,必须好好学习。

朱元璋

网络配图

  朱元璋为使诸皇子习于勤劳,不滋骄惰之性,曾命内侍特制草鞋若干,分发给皇子们。并规定,只要出城走稍远一点的路,皇子们就只能乘马行其中三分之二的路程,另外三分之一必须穿草鞋步行走完。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几十个王朝中,这样来搞皇家教育的,恐怕只有明太祖朱元璋一人。

  晚年的朱元璋,面对诸皇子,对自己是如何当皇帝的?是一个怎样的皇帝?亲口做出如下自我鉴定:“吾持身谨行,汝辈所见。吾平日无优伶瞽近之狎,无酣歌夜饮之娱,正宫无自纵之权,妃嫔无宠幸之昵。或有浮词之妇,察其言非,即加诘责,故各自修饬,无有妒忌。至若朝廷政事,稽于众议,参决可否,惟善是从。若燕闲之际,一人之言,尤加审察,故言无偏听,政无阿私。每旦,星存而出,日入而休,虑患防危,如履渊冰,苟非有疾,不敢怠惰,以此自持,犹恐不及。故与尔等言之,使知持守之道。”

  朱元璋上述的自我鉴定,除了关于朝廷政事之词或有争议之外,其余部分,则可说并无夸饰之词。太祖在位三十一年,不玩,不溺,夙兴视朝,日高始退,至午复出,迨暮而回;白日所决事务,退朝后仍默坐审思,如觉不当者,虽中夜而不寐,必筹虑停当,方肯就寝。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当皇帝,除了为巩固朱氏大明江山,而努力做个好皇帝外,与想做一个好父亲、好榜样大约也不无关系。朱元璋希望通过亲身垂范,教导子孙,守成不易,需时时“防变”,方能皇图永固。

朱元璋

网络配图

  可令明太祖朱元璋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他去世四年后,他那个儿时不爱读书的第四子燕王朱棣,就以“清君侧”的名义,发起了“靖难之役”,并从他孙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篡夺了皇位。可见,面对皇权的,仅靠儒家的道德伦理教育是不够的。但令朱元璋仍可欣慰的是,从朱棣在位二十二年,勤于国事,未敢片刻懈怠的表现来看,明太祖对儿子的“防变”的教育又是成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朱元璋教子治家皇家防变
唐朝三位“李”姓大诗人中,李贺可以肯定为皇室后裔,李商隐似乎也与皇室沾亲带故,那么李白与皇室有没有关系呢?李白自己认为与李唐王室关系很密切。在与李唐王室中的一些不太重要的人物交往时,诗人经常理直气壮地称他们为族叔、族兄、族弟、族侄等等。李白曾经给唐太宗的曾孙吴王李祗写过三首诗,名为《寄上吴王三首》,毫无愧祚地自称“小子忝枝叶,亦攀丹桂丛”,意思是他也是老李家这颗大树上的枝杈,与那些金枝玉叶是同气连枝。据说吴王并没有异议,默认了他为同宗。那么,李白如何与李唐王室叙谱连宗的呢?大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捕入浔阳狱,八、九月间,经宣慰大使崔涣和御史中丞宋若思的营救出狱,十月左右病卧于宿松山。此时,正逢宰相张镐率军东征睢阳(在今河南境内),平定安史叛军,李白就写了《赠张相镐》诗二首给他。在第二首中,李白叙述了自己祖先的功业:网络配图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
· 朱元璋教子治家 皇家反腐防变(图)
朱元璋[注:大明太祖高皇帝(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为大明朝的开国皇帝,姓朱,讳元璋,汉族。是继汉高祖刘邦以来第二位平民出身的君主。]自视为最勤勉、最努力、最负责任的君主。关于这一点,他无数次对子女和臣下自夸,很为骄傲。而且,他还自视为天底下最善教子治家的严父。他特别喜爱以伟大父亲自居,在这方面留下的记载比比皆是。他以最正宗的儒家思想[注:儒家思想,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或称为儒教但并非指宗教,或以其为宗教而称之为儒教。儒家思想奉孔子为宗师,所以又有称为孔子学说,]为教育内容,为诸皇子择师亦慎之又慎。《明史》说:“明初,特重师傅。既命宋濂教太子,而诸王傅亦慎其选。”这些教师笃诚职守,原则性很强,诸皇子若不听教训,不仅会严加责备,甚至敢于体罚其中有个叫李希颜的教师,就以“规范严峻”著称,诸皇子顽劣不学的,“或击其额”——不是一般地打打掌心,竟敲其脑袋,未免有犯皇家尊严,朱...
· 朱元璋教子治家 皇家反腐防变(图)
朱元璋自视为最勤勉、最努力、最负责任的君主。关于这一点,他无数次对子女和臣下自夸,很为骄傲。而且,他还自视为天底下最善教子治家的严父。他特别喜爱以伟大父亲自居,在这方面留下的记载比比皆是。他以最正宗的儒家思想为教育内容,为诸皇子择师亦慎之又慎。《明史》说:“明初,特重师傅。既命宋濂教太子,而诸王傅亦慎其选。”这些教师笃诚职守,原则性很强,诸皇子若不听教训,不仅会严加责备,甚至敢于体罚。其中有个叫李希颜的教师,就以“规范严峻”著称,诸皇子顽劣不学的,“或击其额”——不是一般地打打掌心,竟敲其脑袋,未免有犯皇家尊严,朱元璋起初都难以接受,不过,他最终尚能理解李希颜目的在于严教,反升了他职位。诸皇子除从书本和老师那里接受正统儒家教育,朱元璋还以多种形式培养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当代人所能想到的似乎也不过如此。他经常命诸皇子出城下乡,接触农村生活。那情形,很像我这代人小学时光常常搞的“军事拉练”,...
· 中国古建筑是如何防水的?
中国建筑防水历史可追溯到上万年前,成为灿烂的华夏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祖先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建筑防水经验,比如,“以排为主,以防为辅”,“多道设防,刚柔并济”等等建筑防水设计理念,直到今天仍被世界各国的建筑师们所采用。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今天要认真汲取和发扬光大的历史精华。【做坡设沟以排为主】房屋渗漏,水为患根,屋面存水,地下水困,必然致漏,尽快排出就减少80%的渗漏率。所以创造坡屋面,并加大坡度以利排水。靠近屋脊两侧的坡度超过60°,而在檐部的坡度不足30°,利用陡坡使水急下,再巧用惯性冲出檐外。地下建筑的设计也是注重排水,地宫财边设盲沟通向远方更低的沟壑,不汴积水围困地宫,仅是防潮而已。【瓷铜铁锡制瓦防水】石器时期的茅草屋顶不能杜绝渗漏,更不能小坡大跨度,必须创造新的防水材料。瓦的诞生使屋面发生巨大的变革,建筑跨入新时代。但是,早期的瓦吸水率很高,洇...
· 考试堤防官二代,古代是如何做的?
打开二十四史,家族腐败史不绝书。民间流传了几千年的古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可以视为家族式腐败的一个最为通俗的注解。然而,家族式贪官只不过是家族式腐败的冰山一角。家族式腐败有两种情形,一是身居要职的官员,家族的全部或大部分成员依仗权势侵吞国家、社会财富,形成贪官家族;一是有些腐败家族不只贪财,还企图控制政权甚至取而代之。为了做好有效防控,保卫帝王这一小家,针对不同类型的家族势力,出现了不同的做法和制度。外戚之家,以“祖宗成规”制之外戚者,皇后、皇太后一姓之亲戚也。“祖宗成规”成为制约外戚的重要法宝。东汉时,“后宫之家,不得封侯与政”。宋代为皇帝选皇后,特意“选于衰旧之门,庶免他日或挠圣政”。所以,宋代“女子之防尤严”,不允许后妃预政。个别得宠后妃,恃宠干政,皇帝一旦发现,也予以严裁。这些“故事”,被固化为“祖宗遗训”,深入人心,转化为朝野人士的共识和自觉,是对后妃势力的最有力的制裁。宋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