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三让天下的他为何能赢得司马迁的赞誉?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29
转发:0
评论:0
三让天下的他为何能赢得司马迁的赞誉?,太伯乃勾吴国之始君王、吴文化之始祖。司马迁借用孔子的话赞曰:“太伯可谓至

  太伯乃勾吴国之始君王、吴文化之始祖。

  司马迁借用孔子的话赞曰:“太伯可谓至德也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孔子为何称颂太伯为“至德”?

  太伯三让天下!

网络配图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译文:

  太伯、仲雍二人是亲兄弟,生父即周太王。王位应传嫡长子,太伯为嫡长子,故太伯是当仁不让的继位人。但是太伯看到父亲特别喜欢三弟季历,且有意传位于他,而三弟本人也确实贤能。为了成全父亲的心愿,太伯决定主动让位。

  父亲病重,太伯带着二弟仲雍假借采药之名,远走荆蛮(后为吴国)。父亡,为让三弟顺利继位,作为长子的太伯拒不回去发丧。为表让贤决心,他进而文身断发,以示决绝之意,以此大不孝的行为来完成对父亲的孝道。

  太伯让位举动感动了当地百姓,大家纷纷投靠跟随。太伯自号“勾吴”,故后来周天子为嘉奖太伯义举封他为吴王,吴国自此始。

  太伯让位为何只做不说

  按常理,太伯可以直接跟父王说,自己无意王位,请父王传位于三弟。但他为何只做不说呢?

  1.不好明说

  父亲没有直接表示想要传位给季历和他的儿子姬昌,更没有表示要把王位传给太伯,太伯不好明说。

  2.不必明说

  中国人相信做而不是说,别人不会轻易相信太伯说的话,因此太伯选择只做不说。

网络配图

  3.决心已定,用行动证明

  做成这件事比说一百句来得更实在,太伯是真心想让位,所以选择做而不说。

  为何一直只做不说

  太伯的做法很决绝,不惜背上不孝罪名,这在尊崇孝道的古代是非常严重的毁誉,那他为什么要用反复、坚持不懈的行动给自己“抹黑”,而不点到即止呢?

  1.要别人相信你,持续用行动说话

  太伯是想用持续不断的行动告诉天下他的选择。推而广之,企业的愿景,仅通过一次运动就想深入人心是不可能的。企业家需要持续用行动证明自己的信念,才能感染激励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

  2.做任何一件事,只有持续才能成功

  太伯“三让天下”一次比一次坚定决绝,最终成全了父亲的心愿。这样一个义举、这样一桩美事,只能如此“曲求”,可见任何事想要成功并不容易。

  真心要做才能成功

网络配图

  历代君王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夺得江山当上皇帝,但比这更难的是,面对到手的皇位而毫不动心。人最大的困难是克服自己的贪欲。太伯恰恰做到了这点。能够推动他做到这点的是他的初心:他是真心让贤。

  有趣的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十九代之后吴的后人诸樊再次面临同样的问题,他的父亲想立弟弟季札,而嫡长子是诸樊,尽管知道太伯让贤的故事,诸樊却有“让”言无“让”行,让位不成。

  虽然后来他为了成全自己的美名,要求自他始,王位必须要传给弟弟,让未得王位的季札有机会登上宝座,但因“让”心不纯、“让”心不诚,依然未成功。此举也为吴国的灭亡埋下了无可挽回的祸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皇后赢得了天下赞誉,最后却死在权臣妻子的手上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病已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辛亥革命后,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中国结束,其中有过大大小小几百个皇帝。这些皇帝其实绝大部分都是的经历都很相似,都是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之后,继承了江山。当然,开国皇帝却不一样,他们需要身先士卒,披坚执锐,获取了天下。然而,有一位皇帝却非常另类,他不是开国皇帝,却有着更为特殊的经历——坐牢。这个皇帝就是汉宣帝刘询,也叫做刘病已。他坐牢的资历之老,令人咂舌。当他还是襁褓中的婴儿时,就至郡邸狱,而下令的人,却是他的曾祖父汉武帝刘彻。婴儿当然不会犯罪,刘询坐牢是因为他的祖父刘据因为被人诬陷,被迫起兵,兵败后自杀。虽然情非得已,但的确是有作乱的嫌疑,刘询因而被株连。刘病已入狱就是四年,直到大赦才被放出。汉武帝临终前,还是记得这个后人,命令将他收入宗籍,并让他进入掖庭生活。掖庭其实就是皇宫中罪人苦役居住的地方,鱼龙混杂,以刘询的身份...
· 吴再勤――用真情赢得患者赞誉
吴再勤,贵州黄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副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3年以来,一直用真情诠释着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赢得了病人及家属的赞誉和尊重。用温馨搭起医患沟通的桥梁“病人的需要,就是我们服务的目的。”吴再勤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6年2月7日,各家各户都沉浸在祥和的新年中,吴再勤正在值班,一位重度昏迷的孕妇被抬进病房。当时患者家属看到医护人员少,加上病人又重度昏迷,便大声喝斥……看到此景,她与值班医生不与孕妇家庭计较,立即投入到急救中,从晚上九点到凌晨四点,终于保住了这对母子的生命,按理说,吴再勤可以休息一下了,但她却继续给病人倒尿、观察生命体征、监视病情,主动为产妇煮饭,空闲时还帮忙照顾孩子。看到此景,病人家属非常感动,再三地感谢道歉,一场差点要发生的矛盾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亡了。用微笑冰释患者心中的怒火“给病人一个笑容,会冰释掉患者心中很多的怒火。”对于患者,吴再勤都会以真诚的笑容,详细...
· 阮元为何能得到道光皇帝“完人”的赞誉?
阮元是清朝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大臣,他历经乾隆爷、嘉庆帝、道光帝三朝皇帝,地位却屹立不倒。最为重要的是,这三朝的皇帝都非常地欣赏和重视他。在阮元生平简介中可以看到,阮元的一生几乎是平步青云,仕途非常的通畅。图片来源于网络阮元生平简介中提到阮元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拿到今天来说也就是阮元本身就是一个高干子弟,他有着良好的家教,为他后来的建功立业打下了坚实地基础。阮元的祖父是武将,从小教他武学方面的知识。父亲也在朝为官,让他熟读《资治通鉴》,教他谋阵布略之功。母亲则教他诗歌、经学方面的知识,因此,从小他就在家人的熏陶下有着良好地素养和知识文化。阮元生平简介中提到,阮元年级轻轻就被点了翰林,后来又当过各地的学政大人,也就是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省教育厅厅长一类的级别。后来,又到各地当总督大人、最后升任大学士、少傅,可谓福泽深厚,一生官运亨通。他无论在哪个地方当官,都极为勤勉和清廉,总是要先将当地治理平稳,...
· 董仲舒为何能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改造的儒家思想生而逢时!
董仲舒为何能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改造的儒家思想生而逢时!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非打造了一台精密高效的强国利器,由他的同窗李斯挥舞着辅佐秦始皇气吞八荒,包举宇内,然秦不逾二世即亡,何也?贾谊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仁义?这不是韩非笔下最虚伪、最没用的东西吗?最没用的才是最有用的。血缘的组带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斩断的,氏族宗法社会的根本也不是轻易就能动招的。“文革”猛不猛?十年就歇菜。千百年来,我们习惯了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亲情再淡薄也不能没有亲情。事实上,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建立在法家那种极端利己主义的基础之上,更何况这个有着悠久氏族社会传统的文明古国。不管你喜不喜欢,你不得不承认,神州大地的土壤从一开始就是为儒家这颗种子所准备的。这也是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味帝王心术,无视社会现实。暴秦的对立面是奉行黄(黄帝)老(老子)无为之术的汉朝。多年的与民休息使泱決大汉积攒了强盛的国力,有为青年汉武...
· 哪位官员被康熙皇帝赞誉为“天下清官第一”?
清康熙年间,就有这样一位“不取民一钱”的清官廉吏,不仅百姓歌颂之,皇帝也称之为“天下清官第一”。他就是清代名臣张伯行(1651-1725)。唐太宗曾经指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人才难得,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循吏更难得!清康熙年间,就有这样一位“不取民一钱”的清官廉吏,不仅百姓歌颂之,皇帝也称之为“天下清官第一”。他就是清代名臣张伯行(1651-1725)。廉洁自律:不取属地民众一钱一物清官之难,难在身正。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只是张嘴大喊清廉,自己及家人却照贪不误,就无法约束部下,遏制。张伯行一生历任督抚要职,任所多在富庶繁华之地。但他生活简朴,衣服饮食,始终保持寒儒本色,不取属地民众一钱一物,有些做法,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网络配图康熙四十六年,张伯行初任福建巡抚,当地官员按照老规矩,给他的官邸布置一新,锦绣帷幕,金银器皿,奢侈豪华,不仅没有获得赞许,反而受到严厉批评。张伯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