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荆轲刺秦的背后:燕太子丹和秦王嬴政的恩怨情仇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49
转发:0
评论:0
荆轲刺秦的背后:燕太子丹和秦王嬴政的恩怨情仇,随着荆轲的一刺成名,刺杀行动的策划者太子丹,也从历史的幕后走到了台前。对

  随着荆轲的一刺成名,刺杀行动的策划者太子丹,也从历史的幕后走到了台前。

  对太子丹的评价,历来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他是为国着想、孤注一掷,还是为泄私愤、铤而走险?他是深谋远虑、大智大勇,还是才能平庸、贪生怕死?他执意刺秦的背后,还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他前后判若两人的表现,又是如何迷惑着人们寻找真相的双眼?

  一:刺秦背后,恩怨情仇

  说起来,太子丹与嬴政还是关系不错的发小,但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最终演变为互相仇杀。

  据《史记》记载,太子丹,姓姬名丹,是燕王姬喜的儿子。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了取得相互信任,往往把一个王子作为人质抵押给对方,以保证两国协约的贯彻落实。太子丹就是承担了这样的使命,少年时曾被燕王派到赵国作人质。就在赵国,太子丹结识了秦王嬴政。

  嬴政出生在赵国,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也许是相同的命运与遭遇,让他们成了好朋友。按照司马迁的记载,“太子丹与王善”、“秦王少时与丹欢”,一个“善”字,一个“欢”字,说明他们的关系是相当的不错。

荆轲

网络配图

  后来,嬴政回国继承王位,成了秦国的国王。由于太子丹小时候曾与秦王友好,燕王深思熟虑之下,为了交结秦国,又把太子丹派往秦国作人质。

  尽管西去之路漫长,但太子丹想到与当年的发小又要见面,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但是,他却想错了。当他兴冲冲地到达秦国之后,却被昔日好友泼了一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也许是贵为国王有点高傲,也许是担心太子丹说出自己的身世,总之,秦王面对太子丹时,完全没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反而是一脸的冷漠和歧视,史书记载,“秦王不礼。”

  秦王的无礼,让太子丹感受到一种莫大的屈辱。想当年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看如今冷酷无情,相对无语。既然你无情,别怪我无义,于是,太子丹多次请求秦王放他回国。但秦王却百般刁难,故意不让他走。据王充《论衡·感虚》及无名氏《燕丹子》记载,面对太子丹的请求,秦王甚至冷嘲热讽说,要走可以,只要“天上下小米,乌鸦头变白,骏马长双角,木象长肉脚”,你就可以回去,这简直是欺人太甚。继而又在太子丹回国的必经之桥上设置弓弩机关,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要杀害太子丹。

  虽然这些记载有所夸大其词,但有一点不容置疑,那就是太子丹的归国历程充满了千辛万苦,备受秦王的折磨和煎熬。

  因此,从个人角度出发,逃回燕国的太子丹恨透了秦王。难怪有人说,太子丹派出刺客名义上是保家卫国,实质上是出于私人恩怨的刻意报复。

  二:志大才疏,落荒而逃

  其实,从策划刺秦行动的过程中,人们就对太子丹有不少看法,比如他斩断美人双手讨好荆轲的那种变态,担心荆轲不愿刺秦的那种疑忌,不停催促急于求成的那种浮躁等等。而刺秦之后发生的事,也愈加暴露出他的无能、自私与懦弱,引起了后人的无情指责与嘲讽。

荆轲

网络配图

  荆轲走后,太子丹只是一味焦急的等待消息,并没有认真地在燕国边界构筑一道坚固的军事防线。他应该想到,无论荆轲成功与否,如狼似虎的秦军都会如期而至,踏破燕国,都会取走他的项上人头。

  荆轲的匕首代表燕国的力量,也许那把号称天下最锋利的匕首离秦王只有几厘米,但最终行刺失败。果不其然,惊魂未定的秦王大怒,一声令下,几万秦军向燕国扑来。

  公元前226年,秦国大将李信率领先遣部队最先抵达易水河畔。当初在易水河畔,太子丹派出一名刺客,如今却引来数万秦军,这是他不愿看到的。

  在易水河对岸,太子丹指挥燕军以逸待劳,严阵以待。而太子丹在战争中的无能表现,更是不值一提。

  李信挥鞭一指,国骑兵铺天盖地冲杀过来是,弱小的燕国军队怎能是秦国的对手?一触即溃,全线败退。那时的太子丹并没有表现出不成功便成仁的气概,而是率领残兵败将,一路狂逃到燕国都城蓟城。

  但喘息未定,另外一路秦军在大将军王翦的率领下,兵临蓟城,并立即展开进攻。燕王姬喜和太子丹眼见城池不保,只好放弃蓟城,又向辽东逃跑。

  秦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席卷燕国,而当年号称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竟然没有组织起一次像样的抵抗。

  踌躇满志、计定天下的太子丹,如今只是抱头鼠窜,落荒而逃。

  三:贪生怕死,藏匿小岛

  太子丹千里狂逃,真有点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味道,他自以为逃到辽东,便有了喘息之机。

  但秦军可不这么想,要打就打你个落花流水,人仰马翻。李信率领几千骑兵,日夜不停,紧追不舍。

荆轲

网络配图

  看到秦军不依不饶、毫不罢休的样子,燕王姬喜慌了手脚,他急忙向代王赵嘉求救。赵国灭亡之后,赵嘉带着一些宗族逃亡到代县,被立为代王,与燕国联合抗秦。赵嘉哪有能力派兵救援,但他给燕王姬喜出了一个注意,说秦军之所以追得这么紧,就是想得到太子丹。如果大王能杀了太子丹献给秦王,燕国或许就能保住。但燕王姬喜犹豫再三,不忍下手。

  按理说,一人做事一人当,如果此刻太子丹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命保全燕国,那么历史对他的评价绝对重写。但太子丹实在令人失望,国破家亡之际,他全然没有为燕国慷慨赴死的勇气和责任担当,反而贪生怕死,只是为自己寻找避风港,带着一些手下逃到衍水,隐藏在衍水中间的桃花岛上,惶惶不可终日。

  在国家最需要他的时刻,他选择了逃避和隐藏。说太子丹是为了保存实力,卷土重来,只是后人为他开脱的借口。对于行刺的幕后主使太子丹,秦王绝不会再给他任何活命的机会。

  果然,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秦将李信见无法搜到太子丹,便下书列举太子丹的罪行,直接向燕王要人。这让燕王十分恐惧,无奈之下,只好派人杀了太子丹。按《东周列国志》的说法,“燕王大惧,佯召太子丹计事,以酒灌醉,缢杀之,欲以献给王翦。

  太子丹死后,人们把衍水改称太子河,以示纪念。从易水到太子河,太子丹留给人们的只是可悲可叹。曾经的慷慨陈词,不过是书生意气;此前的悲壮激昂,无非是哗众取宠。荆轲抱着“士为知己者死”的承诺,上演了千古壮烈的历史大剧,但可惜的是,从太子丹的种种表现来看,他无论如何也配不上“知己”这两个字。

  难道策划刺秦行动,只是为了挽回当年被侮辱的尊严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嬴政传——荆轲刺秦王
?荆轲临行前,姬丹就已给嬴政去了封信,信中说:“我派一个使者去见你,他带了这个世界上你最喜欢的两样东西,至于是什么,你看到就知道了。保证不会让你失望。我祝你永远年轻。”这话背后的意思是,你就别想活到老了,我就让你的生命定格在年轻时。嬴政收了信,冷笑道:“该来的终于来了,李斯,你有什么看法?”李斯说:“我和大王您的看法一样,搞恐怖袭击,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嬴政点头表示同意,他说:“这个姬丹啊,从小就蠢,我在赵国时,他办的那些蠢事,很难让人相信他是一国的太子。这个叫荆轲的,也蠢,他难道不知道有来无回吗?”李斯还没有说话,秦国最有冲劲、最容易激动的将军李信脱口而出:“大王,干脆他一入境,我就让人宰了他得了。”嬴政板起脸来,看着李信说:“我堂堂大秦,怎么可以不给人机会,让他来,我看他有多大本事!”李斯急忙敲边鼓:“我从来就不相信那些耍把式的,全是花拳绣腿,别说大王如此勇武,就是他来刺杀我,都未必能...
· 荆轲刺秦:太子丹的不信任使荆轲刺秦注定失败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被杀死。荆轲拜会樊於期的一段文字,非常精彩。荆轲此人,虽然剑术平平,但是辩才无双。荆轲对樊於期说:“秦国对将军您真是太狠了。我知道自从将军您离开秦国之后,秦王竟然杀掉了将军全家。现在还悬赏天下,用千金和万户侯来追捕您。我真是为您感到痛心啊。”樊於期听到荆轲说起往事,内心悲痛。而荆轲的言语之间对自己的深深同情,又让樊於期很是感动。樊於期和荆轲说出了压抑在心中多日的话,“先生,其实我每天都会想到这些事情,经常骨髓都是痛的。可是,我一个人流浪在外,根本不知道又什么方法可以报仇啊。”荆轲上前一步,说:“樊将军,现在我有...
· 荆轲刺秦王失败后,刺客之一太子丹的下场如何呢?
把中国历史上最有名气的刺客之一荆轲派去刺杀秦始皇失败后,太子丹的下场如何呢?燕国太子丹作为一个国家的太子,他的地位和身份都很尴尬,甚至可以说他这个太子做得很窝囊,被父王随意差遣到诸侯国做人质,先是在赵国做人质,年长又是秦国,他是燕国败绩的一块遮羞布,是燕国向其他国家委曲求全的保障。太子丹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做人质身上。早在幼年的时候,燕王喜就很放心地将这个儿子送到了赵国做人质,在赵国邯郸这个地方,太子丹结识了他童年时期的好伙伴,这个人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嬴政。此时,太子丹和嬴政两人的关系还不是对立的,他们也并没有代表着燕国和秦国的利益,在没有任何世俗的缧绁下,嬴政和太子丹就仅仅是两个幼年时期的伙伴,他们整日在一起玩耍,彼此都视作是对方的知己。但是这样的一种状态似乎没有持续多久,他们因为各自国家的需要而离开了这个地方,两人的情谊即画上了句号。两人在之后的日子里并没有交集,直到太子丹作为人质又到...
· 荆珂刺秦王的疑问:太子丹送别荆轲难免节外生枝
荆珂刺秦王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没几个人不知道。然则看到一本书,当中写古人重义轻死,并以荆珂为例,咱却突然觉得哪里不对。于是翻看《史记》。《刺客列传》,记曹沫、记专诸、记豫让、记聂政、记荆珂,其中以荆珂着墨着重,差不多占了篇幅的一半。足见司马迁对荆珂的重视。当然,亦有可能,是荆珂之事,距汉武时甚近,因而有很多资料可供参考,因而能写出更多细节。但,这却是个有漏洞的故事。不消说刺秦王乃是极机密之事,亦可从太子丹与田光的对话中看得出来。当田光告知自己已不复当年之勇,无法完成那等重任时,太子丹“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原先生勿泄也’”。所谓戒曰,就是特别叮嘱,国之大事,不要泄露。田光也是个直人,既不可泄,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肉体消失。加之又欲激将荆珂,于是自刎,如此一来,就无泄密可能了。之后,荆珂几句话使得樊于期甘愿奉上首级;再之后,“求天下之利匕首”——这动作很大,派出去的人...
· 荆轲刺秦王
秦始皇秦王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燕国的太子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政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燕国报仇。但他既不操练兵马,也不打算联络诸侯共同抗秦,却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他把家产全拿出来,找寻能刺秦王政的人。后来,太子丹物色到了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名叫荆轲。他把荆轲收在门下当上宾,把自己的车马给荆轲坐,自己的饭食、衣服让荆轲一起享用。荆轲当然很感激太子丹。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过了两年,秦国大将王翦(音jiān)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一直向北进军,逼近了燕国。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荆轲。太子丹说:“拿兵力去对付秦国,简直像拿鸡蛋去砸石头;要联合各国合纵抗秦,看来也办不到了。我想,派一位勇士,打扮成使者去见秦王,挨近秦王身边,逼他退还诸侯的土地。秦王要是答...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