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上“高富帅”刘表为何会失掉荆州
徽钦二帝,北宋这对着名的“亡国皇帝父子”,在国内从来不失“九五之尊”风度,而一到了敌营,没等人逼迫他们,双膝就自动弯曲下来,口称“罪臣”,主动向敌将下跪……历史在哀叹这段国耻的同时,却忽略了这样一个深层问题——如此窝囊的父子皇帝,为什么在大宋国内,却无“篡位”之虞?尤其是宋徽宗赵佶,这个书画家皇帝,显然不是个合格的政治家,但竟高居皇位25年之久。皇帝的宝座犹如粘在屁股上一般,凭什么如此“牢靠”、“稳定”?
网络配图
世人均赞北宋政治“宽柔”,不杀“”的知识分子,但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北宋是皇权最集中的朝代之一,在皇帝“专权”方面,比之后来废掉丞相的明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宋朝的建制,由中央到地方,完全实行“一元体制”的“垂直管理”。皇帝不仅直管军队,而且直接参与地方司法工作,委吏处理地方狱讼;这一整套“垂直管理”使决策权高度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由于宋朝皇帝的权力“什么都管”,北宋百姓丢口猪都要找圣上解决查办。
这是一段正史记载——宋太宗时,有“京畿民牟晖击登闻鼓,诉家奴失牡豚一,诏令赐千钱偿其值。”一位首都居民通过敲登闻鼓的方式,向皇帝控诉自己的家奴弄丢了一头母猪,宋太宗于是下令赐给他千钱作为补偿。丢猪直接向皇帝报案,这可能是中国百姓“告御状的最高境界”。事无巨细,连丢母猪的事情都捅到皇帝这里来,皇帝不烦吗?大宋的皇帝就喜欢这样,不仅不烦反而觉得这是“皇帝应该做的”。宋太宗为此,还说过一句“感动中国”的话:“似此细事悉诉于朕,亦为听决,大可笑也。然推此心以临天下,可以无冤民矣。”
宋太宗的意思是说,这样的事情也找我这个皇帝来解决似乎很可笑,但是,如此一来,让天下百姓都知晓这样的直接诉讼的渠道,就不会有不可解决的冤情郁结于民间了。这话听起来很动人,但是却掩盖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皇上什么都管了,臣子们手中没有一点实权,他们还能干什么呢?“垂直管理”愈发决定了国家的前途皆由皇帝的素质所决定,好皇帝,或许也可能有好大臣,譬如北宋前期,太祖、太宗、仁宗、真宗、神宗手下,也产生了赵普、寇准、王安石等着名贤相,但若皇帝昏庸,大臣就不可能再生优良品种,大臣教皇帝学好的“缓冲的空间”荡然不存,因为大臣没有任何对皇帝反震慑的权力空间。在昏君登场后,北宋政坛的官员们只剩下一件事可做:拍马屁。这是在皇权高度集中的宋廷,官员们唯一可以想象的“发展空间”。
网络配图
看看宋徽宗身边的“权臣”,从蔡京到高俅,再到童贯,不是文化流氓,就是市井混混,再不就是身心残缺的废人。他们与其说是国家的股肱之臣,不如说是皇帝的玩伴和马仔,这等小人谋到国家大臣的位子已是做梦都想不到,哪里还有更大的“野心”,追求“九五之尊”呢?宋徽宗在任25年,任命了12名宰相,从曾布到王黼,其中无一人堪称贤相,悉数“文化流氓”之嘴脸。他们的最高理想是做个被主子“提拔”的奴才,这样的红人,最终只能拥有一个奴才的宿命。如蔡京,主子一换就,那么大的“太师”竟斗不过乳臭未干的小儿宋钦宗。
网络配图
宋钦宗与宋徽宗的无能,对内对外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胆量还是内外有别的,对外他们懦弱无能,但对内,他们无能却不懦弱。即便是宋钦宗这个儿皇帝,即位之后还大胆杀威,首先拿无用的蔡京开刀祭旗。宋钦宗不顾太上皇宋徽宗的反对,贬蔡京,发配岭南。在蔡京发配的一路之上,沿途商家百姓不卖给蔡京一粒粮,一滴油,一根菜。昔日皇帝第一红人,活活饿死在发配路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