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年头最久的太上皇 这个位置还是他自愿当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53
转发:0
评论:0
年头最久的太上皇这个位置还是他自愿当的?,太上皇,这名字听起来霸气,皇上之上,那得牛成啥样;但是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一

  太上皇,这名字听起来霸气,皇上之上,那得牛成啥样;但是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一个词看上去很美,但是实际上太骨感。历史上的诸多太上皇,没几个是自己愿意当的,比如唐高祖李渊,唐玄宗李隆基,基本上都是被逼让位;当然,还有朱祁镇这种想要皇位人家不还的太上皇。不过今天要说的这位,是自己哭着喊着要当太上皇,这丫有病吗?

  绍兴三十二年(1162)五月,宋高宗突然提出要禅位,右相朱倬认为“靖康之事,正以传位太遽,盍姑徐之”,意思是说,北宋的灭亡,与当年宋徽宗匆忙传位,致使朝政陷入混乱、金兵趁机而入有着莫大的关系,传位一事应当慎重,更应当从长计议。对于朱倬的合理建议,宋高宗不理不睬。六月十日,宋高宗以“老且病,久欲闲退”(《宋史》)为由,下诏传位皇太子赵眘,自称太上皇帝,移居德寿宫。六月十一日,赵眘即位,是为宋孝宗。

0366e7a206d1220bb2a8521eadce80ec.jpg

网络配图

  宋高宗一向身体强健,禅让时不过才五十六岁,而且当时身体并没有不适,后来又当了二十五年太上皇帝,直到八十一岁才寿终正寝,所以自称“老且病”显然是饰词。再者,宋高宗禅位前,南宋军队刚刚在采石之战中大败金人,迫使金帝完颜亮为部将所杀,造成金国一度政局动荡不安;而南宋却边境寝宁,国内安稳,人心振奋,民呼万岁,并不存在迫使宋高宗禅位的外界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宋高宗主动禅位,既让人纳闷,也催人深思。

  有人认为,宋高宗固然贪恋权势,却又苦于国事忧勤,所以愿意以太上皇帝的身份继续享受皇帝的尊荣,却又可以免于国事的困扰。然而,事实上,宋高宗禅位后,并没有就此躲在深宫,颐养天年,不问朝政,而是一到关键时刻,大至对金和战,小至官吏任命,他都会出面干涉,多方牵制,寸步不让,说明他还是愿意为国事忧勤,还是对权力狠抓不放,并非他所讲的“久欲闲退”。笔者认为,宋高宗盛年禅位,有着不可告人的深层次原因。

  众所周知,历代皇帝传位,都会选择一个对自己感恩戴德之人作为接班人。宋高宗生平只有一子,名叫赵旉。建炎三年(1129),三岁德赵旉受到惊吓而死。此后数年,宋高宗一直未再生子,而朝野上下主张确立“根本”的呼声却越来越高。不得已,绍兴二年(1132),宋高宗以宋太祖的裔孙赵眘(初名赵伯琮)为养子,并当作内定的储君来培养。到了绍兴三十二年(1162),赵眘已经在皇宫生活了三十年,明知皇位非他莫属,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未必不着急。岁月催人老,宋光宗就曾因等到胡子白了而怨恨赵眘不及早传位于他。亲生儿子尚且如此,养子可想而知。如果等到宋高宗临终时再传位,赵眘很可能年过半百甚至年过花甲,这样不仅不会对宋高宗有感激之情,反而会产生怨恨,宋高宗盛年禅位有施恩之意。

timg.jpg

网络配图

  再者,宋高宗属于宋太宗一支,亲生儿子赵旉夭折后,按照血缘关系远近,他应该将皇位传给宋太宗的其他裔孙,毕竟符合条件的大有人在。然而,宋高宗却经过再三斟酌,最终选择了宋太祖的裔孙赵眘为接班人。这种改弦更张,舍近求远,置宗室利益于不顾的行为,势必会招来种种非议,特别是会引起宋太宗一支的不满。再者,以太祖子孙继位,打破传统惯例,也势必要遭到统治集团中许多因循守旧之人的反对,甚至产生变故。所以,宋高宗只有生前禅位,再以太上皇帝的身份压阵,才能确保传位计划的顺利执行,才能确保南宋政治稳定。事实证明,宋高宗以太上皇帝身份作为赵眘的后台震慑朝政,赵眘以非嫡长子的身份即位,朝野上下风平浪静,没有一人敢有半点异议,这在宋朝历代皇帝传位中是极其罕见的。

  谈到宋高宗盛年主动禅位,还有一个因素往往被人们忽视,即宋高宗的一贯贪生怕死。南宋建立后,面对金人多次寇掠,谈金色变的宋高宗从南京跑到杭州,从陆地跑到海上,特别是完颜亮南侵,差点又让他浮海远遁。一次次的逃生经历,使宋高宗认识到,皇帝虽然显赫,但同时也是金人追击的靶子,一旦遇有危难,以皇帝的身份逃窜很扎眼,也很不方便;如果当了太上皇帝,关注度会大大降低,逃命要容易的多,也安全的多。当年,面对金人咄咄攻势,已经退位的宋徽宗可以从容地“如亳州,百官多潜遁”,宋钦宗也想“出襄、邓”,却被“李纲谏止之”(《宋史》)。宋高宗主动当太上皇帝,显然是在效仿父亲宋徽宗。事实证明,隆兴元年(1163),也就是宋高宗禅位的第二年,南宋军队被金兵打败,消息传来,宋高宗“日雇夫五百人立殿廷下,人日支一千足,各备担索”(《朱子语类·高宗朝》),已经做好了逃命的架势。如果不是已经禅位,他岂能说跑就跑。所以,便于逃跑也是宋高宗盛年禅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1.jpg

网络配图

  此外,宋高宗主动禅位,也与宋金议和失败和全国抗金形势有关。当年,宋高宗为了促成议和,为了偏安一隅,曾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掉了抗金英雄岳飞,致使亲者痛,仇者快,也造成了日后南宋对金战争的被动局面。此后,金兵对南宋的军事进攻依旧。想到岳飞生前所说的“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宋史》),想到岳飞的先见之明,想到金人出尔反尔,贪得无厌,撕毁和约,频繁剽掠,一心坚持投降路线的宋高宗脸上是有些挂不住的。赵眘即位后,同年年底便为岳飞昭雪。这种涉及宋高宗声誉的政治敏感事件,如果不是得到了宋高宗默许,一向以孝著称的赵眘是无论如何也不敢造次的,所以赵眘在诏书中一再强调是“太上皇帝念之不忘”,自己不过是“仰承圣意”而已。应该说,宋高宗在位时早已有心为岳飞平反,但又放不下皇帝说一不二的架子,索性及早禅位,让急需人气、急需威望、急需朝野支持的赵眘当这个好人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赵构才56岁为什么就自愿退位当太上皇?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赵构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古代帝王对权力看得极重,没上位时使尽手段,恨不得把所有竞争者都铲除,上位之后又担心有人篡位夺权,整日提心吊胆疑心重重,连自己的亲骨肉也提防着。所以,几乎鲜少有人愿意提前放权,去当那个可怜的太上皇。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宋高宗赵构就心甘情愿地做了这个这个太上皇,56岁就让位给宋孝宗赵眘,难道他就不贪恋权位吗?赵构不贪权?那显然是不可能的,若他真不贪权,当年也不会授意秦桧,将一心忠国的岳飞冤屈而死。其实他提早放权是别有深意的。赵构在历朝历代的皇帝里,算是长寿皇帝,足足活了81岁才驾崩。56岁退位时他给出的理由是“倦政”,简单的来说就是累了不想干了,这个借口看似没问题,但并不能代表他所有的想法。赵构当了三十年的皇帝,大半辈子可以说都不安生,他于靖康之变时临危受命,随后便在金兵的追赶下四处逃亡,不...
· 李瑁竟把杨玉环让给父亲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
寿王李瑁是唐玄宗的儿子,其排位为18位,他的母亲是唐玄宗曾经非常宠爱的武惠妃。他出生在开元7年,在他之前,他的母亲已经生育了三个孩子,但是这三个孩子最终都早年夭折。因此当他出生的时候,皇家很是重视这件事情,不敢将其交给母亲武惠妃来抚养,只能将其交给唐玄宗的大哥大嫂来抚养。直到李瑁7岁的时候,他才被接回宫。因为他的母亲得到了唐玄宗的宠爱,因此他也是唐玄宗非常宠爱的儿子。图片来源于网络寿王李瑁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就是杨玉环,他第一次见到杨玉环是在姐姐咸宜公主的婚礼上。随后,武惠妃请求唐玄宗赐婚,杨玉环就成为了李瑁的妻子。在开元24年的时候,李瑁失去了较为疼爱他的母亲。而之后,他的父亲唐玄宗更是爱上了他的妻子杨玉环。最终,唐玄宗使用各种方法和杨玉环走到了一起,寿王的性格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杨玉环离开之后,寿王李瑁一度非常失落。当时他的养父宁王去世,寿王更是为宁王守丧三年时间。之后,唐玄宗对他也...
· 宋高宗赵构,年龄超过80,是历史上当太上皇时间最久的皇帝
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掳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同年五月,赵构在南京(今天的河南商丘)即位,定都临安(今天的浙江杭州)。赵构是宋徽宗的第九子,即位前封康王。1279年,年仅九岁的小皇帝赵昺被陆秀夫背着在崖山跳海自杀,宋朝灭亡。从1127年到1279年共153年时间,这段历史被称为南宋,共产生过9个皇帝。宋高宗赵构,享年81岁,在位36年。宋孝宗赵眘,享年68岁,在位28年。宋光宗赵惇,享年54岁,在位6年。宋宁宗赵扩,享年57岁,在位31年。宋理宗赵昀,享年60岁,在位41年。宋度宗赵禥,享年35岁,在位11年。宋恭帝赵显,生年不详,在位4年。宋端宗赵昰,享年11岁,在位3年。卫王赵昺,享年9岁,在位2年。这9位皇帝,除去赵显生年不详外,平均年龄46.9,略低于唐代(唐代皇帝平均年龄47.2岁)。南宋的第一个皇帝宋高宗赵构享年81岁,在中国高龄皇帝名单中占有一席之地。赵构生于公元1107年...
· 明太祖当皇帝的第八个年头天象为何出现异常
公元1375年,朱元璋当皇帝的第八个年头,天象突然出现异常,谓之曰“星变”。那时候的人不懂科学,便认为这是上天对人间的警告,标志着将有大难,要不就是天下有不平之事,比如重大冤案啥的。最高领导朱元璋心想,看来在下无意中做了不该做的事。到底是什么他也不知道,就下诏让全国人民给他提意见,指出他在政治上的得失。网络配图一个叫叶伯巨的读书人真的信了,马上上书指出:“当今之事,所过者有三:分封太侈也,用刑太繁也,求治太速也。”叶伯巨指出的这三点,正是当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理说朱元璋应该高兴才对——既然他号召全国人民指出他的错误,现在真的有人指出来了,有什么理由不高兴呢?可是他就是不高兴!读了叶伯巨的《奉诏陈言疏》,朱元璋勃然大怒,气得大呼小叫:“这小子离间老子的骨肉,速速逮来,老子要亲手射死他!”朱元璋如此生气的原因,是因为叶伯巨的奏疏条条击中了要害,尤其是第一条“分封太侈”,更是朱元璋最大的“软肋”...
· 他篡了自己孙子的皇位,还让孙子当了太上皇
篡位,在中国历史上已经不算罕见的事情了,从曹操协天子以令诸侯,最后自己儿子篡汉建魏,到李渊篡隋建立大唐,这些篡的都是他人的,最亲近的篡位可能就是武则天篡了自己老公的位置,建立了周,不过后来她又还回去了,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他抢了自己孙子的皇位,并且称呼自己孙子为太上皇,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这种荒唐事也只有他一个了吧公元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给自己,改国号为晋,并于公元280年灭取东吴统一了全国,结束了长达近百年的战乱。司马炎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经济,使长期战乱的社会得到休养生息,社会也逐渐出现一片片繁荣景象,这个黄金时期历史上称为“太康之治”。不过司马炎这么一位有大作为的君主却在选择继承人一事上犯了大糊涂,司马炎有26个儿子,但却偏偏选择了唯一智力不健全的儿子司马衷继承皇位。司马衷继位时虽然已经31岁,但其智力水平还是不如一个小孩。有一次民间发生严重的饥荒,百...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