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汉朝皇帝为何宁与“舅爷”共治天下也不信同姓?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62
转发:0
评论:0
汉朝皇帝为何宁与“舅爷”共治天下也不信同姓?,当一个伟大时代刚刚开启时,那些对未来遐思无限、自信满满却又经验全无的创始者们

  当一个伟大时代刚刚开启时,那些对未来遐思无限、自信满满却又经验全无的创始者们,往往会由于惯性思维的桎梏,或妥协于当时技术之局限,故而鬼使神差地在帝国运行程序中埋设下一堆低级错误。当程序运行到某一节点时,这些初始BUG就会诱发一系列程序错误,导致帝国彻底死机、被迫重启。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众建同姓王,企图与兄弟子侄“共天下”。殊不料祸根深种,到高祖孙景帝时,关东刘氏诸侯王便企图凭“大家都姓刘”的血统资本抢班夺权,发动“七王之乱”,一时天下震惶。

  眼看同姓兄弟靠不住,抓狂的汉景帝只好放宽一步,以姑表兄弟窦婴督军平叛,外戚干政从此滥觞——兄弟分家的闹剧逼得刘皇帝“牵羊悔亡”,于是与同姓共天下的国策,转变为与舅爷共天下。

  到景帝之子汉武帝刘彻时,与舅爷共天下之风更烈。他先后以卫青、霍去病、李广利等裙带亲戚统大军驰骋塞外,后又遗诏以霍去病弟霍光辅政。从此,凭藉着“大将军”(或大司马)名号掌控军权的外戚,逐渐压倒丞相领导的政府,成为西汉中后期的头号政治力量。

  然而无论是与同姓共天下,还是与舅爷共天下,都是不折不扣的“家天下”,利益独占的背后是风险独担,帝国公司经营搞不好,天下怨府就要独集于统治者家族。西汉自武帝之后,世家豪族势力渐强,阶级分化所导致的社会矛盾日渐激烈。无奈斯时民智未开,虽不满于帝王统治,却仍然撇不开英雄崇拜——他们最激烈的呼声不过是请刘皇帝让贤,另换个“有能力”的新人来干皇帝而已。绵羊们泣求豺狼退位,诚邀狐狸登台。

  “篡汉”的王莽,就出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

20140902205238_WGmVB.jpg

网络配图

  王莽之姑母王政君为汉元帝之后、汉成帝生母。故从成帝朝起,王家先后九人封侯,五人拜大司马,前后执掌朝政数十年之久,地方官如郡太守、国相、州刺史也多为王家关系人。

  虽然裙带沾光,但成就王莽之崛起的,却不尽靠这些上层因素。和他那帮唯知奢侈享乐的堂兄弟比起来,王莽有明确的社会理想和清醒的政治头脑——他知道谁是自己的潜在支持者,也明白如何争取他们的支持,更清楚自己想把这个帝国引上什么样的新轨道。

  他争取政治同盟军的策略是:交接当时尚属边缘政治势力的儒生寒士,靠走炒作路线起家。

  即便出自敌对势力之手,《汉书》仍不无褒扬地记载:“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

  王莽早年拜沛郡陈参为师习《礼经》,衣食住行与同学儒生一般无二,不搞特殊化。此后他爵位愈尊,节操愈谦,出手也愈大方,“散舆马衣裘,振施宾客,家无所余”,自己的妻子竟至“衣不曳地,布蔽膝”,被来访的公卿列侯夫人当成是僮仆。

2010112411394418983.jpg

网络配图

  王莽这种简朴亲民不端架子的作风,赢得了当时左右政治的儒生寒士集团支持。

  这些下层出身的士人,多靠钻研学术起家。无奈当时科举未兴,寒门知识分子要想挤入庙堂只能靠鼓唇游说,靠撞大运博取上层人物的青睐和支持。眼见王莽以舅爷党的显赫出身,却肯放段与己结交,还很实在地倡导和实践儒家道德纲常,自令这群书呆子大喜过望,深以朝堂中的政治代言人相期许。而在这帮政治的营造者和操控者的卖力炒作宣传下,王莽的政治正确指数飙红上蹿——至少,让人们看到的都是光辉的一面:

  如,姑表兄弟淳于长犯法,因王莽检举而伏诛。

  亲儿子王获杀死奴仆,王莽将他痛责一番,逼令其自尽偿命。

  这些举措,在那个豪强阶层气焰方张,奴仆贫民利益无所保障的时代里,自然使一向被草菅利益乃至生命的草根阶层,深将王莽视为自身权益的保护者。

  公元2年,郡国发生蝗、旱灾,王莽带头献钱一百万,田三十顷赈灾;又废皇家苑囿为安民县以安置灾民。他还利用公权为民服务,在首都长安城中大造公租房五个社区两百套房子,让无立锥之地的贫民有了安身立命之所。

  公元前1年,王莽出任大司马录尚书事。掌握西汉王朝政治上的最高职权后,他立刻以王、侯、关内侯等爵位大封刘氏宗亲、汉兴以来功臣子孙及现任在朝官僚,同时也相应封赐王氏死党亲信数百人以贵族爵位。此举不但令在位权贵有狗得骨之喜,而意料之外的恩露均沾,更让一帮早已靠边站的和老革命后代感恩戴德。

  由于“克己复礼”的政治路线正确,加之大众宣传得力,“得道多助”的王莽仕途润滑顺畅,在群众呼声中一路飙升:

  公元前1年,哀帝崩。王莽以援立平帝功,晋为大司马,平帝时年仅九岁,委政于王莽。

  公元1年,王莽被封为太傅、安汉公。

12400ee0679b6e1e-2094a0f0ae2b28f2-a316f759e536e580563ea95f821d7b88.jpg

网络配图

  公元4年,王莽号宰衡,位上公,加九锡。

  公元5年底,平帝崩,孺子婴立。在一片民意声中,王莽的姑妈、元帝后王政君封其为“假皇帝”,行代理皇帝之职。

  公元8年底,由于王莽之“功”在西汉体制内已无可酬庸,于是天意民心之呼声,只好转而要求他篡汉。

  公元9年元旦,王莽顺天应人,“即真”为“真皇帝”,国号“新”,成功完成篡汉大业。

  从甫登政治舞台,到公元9年元旦篡汉立新,王莽以不同利益手段争取社会各阶层,以神一般的捭阖手腕获得了全胜,成功地把概念股炒成了龙头股。

  然而概念和承诺,终究是需要兑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汉朝皇帝宁与“舅爷”共治天下也不信同姓?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众建同姓王,企图与兄弟子侄“共天下”。殊不料祸根深种,到高祖孙景帝时。关东刘氏诸侯王便企图凭“大家都姓刘”的血统资本抢班夺权,发动“七王之乱”,一时天下震惶。眼看同姓兄弟靠不住,抓狂的汉景帝只好放宽一步。以姑表兄弟窦婴督军平叛,外戚干政从此滥觞——兄弟分家的闹剧逼得刘皇帝“牵羊悔亡”。于是与同姓共天下的国策,转变为与舅爷共天下。到景帝之子汉武帝刘彻时,与舅爷共天下之风更烈。他先后以卫青、霍去病、李广利等裙带亲戚统大军驰骋塞外。后又遗诏以霍去病弟霍光辅政。从此,凭藉着“大将军”(或大司马)名号掌控军权的外戚。逐渐压倒丞相领导的政府,成为西汉中后期的头号政治力量。然而无论是与同姓共天下,还是与舅爷共天下。都是不折不扣的“家天下”,利益独占的背后是风险独担。帝国公司经营搞不好,天下怨府就要独集于统治者家族。西汉自武帝之后,世家豪族势力渐强,阶级分化所导致的社会矛盾日渐激烈。无...
· 汉朝皇帝为何宁与舅爷共治天下也不信同姓
当一个伟大时代刚刚开启时,那些对未来遐思无限、自信满满却又经验全无的创始者们,往往会由于惯性思维的桎梏,或妥协于当时技术之局限,故而鬼使神差地在帝国运行程序中埋设下一堆低级错误。当程序运行到某一节点时,这些初始BUG就会诱发一系列程序错误,导致帝国彻底死机、被迫重启。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众建同姓王,企图与兄弟子侄“共天下”。殊不料祸根深种,到高祖孙景帝时,关东刘氏诸侯王便企图凭“大家都姓刘”的血统资本抢班夺权,发动“七王之乱”,一时天下震惶。眼看同姓兄弟靠不住,抓狂的汉景帝只好放宽一步,以姑表兄弟窦婴督军平叛,外戚干政从此滥觞——兄弟分家的闹剧逼得刘皇帝“牵羊悔亡”,于是与同姓共天下的国策,转变为与舅爷共天下。到景帝之子汉武帝刘彻时,与舅爷共天下之风更烈。他先后以卫青、霍去病、李广利等裙带亲戚统大军驰骋塞外,后又遗诏以霍去病弟霍光辅政。从此,凭藉着“大将军”(或大司马)名号掌控军权的外戚,...
· 揭秘:古代皇帝为何要与“偏房”共天下?
本文原载于《百家讲坛》(红版)2010年第5期,原题为:“皇帝为何要与“偏房”共天下?”中国人以前很讲究名分,因为名分是权力的合法性源泉。比如在一夫多妻制时代,男人有正室,还有偏房。在名分上,正室为尊,偏房为卑,元配享有支配侍妾的正当权力。实际上,侍妾也可能凭借年轻貌美、受丈夫宠爱而得势,甚至在家庭中取得支配性地位。妻妾争权只是官场故事的一个隐喻,因为帝王对国家权力的分配,也存在着“正室—偏房”的复式权力结构,“正室”指以宰相为首的官僚系统,他们在名分上是国家权力的正式代理人;但帝王往往又在正式官僚系统之外,另起炉灶,另立“偏房”,代行权力。那么,“偏房”是些什么人呢?《清稗类钞》记录了晚清开明官僚郭嵩焘的一则史论:“汉、唐以来,虽号为君主,然权力实不足,不能不有所分寄。故西汉与宰相、外戚共天下;东汉与太监、名士共天下;唐与后妃、藩镇共天下;北宋与奸臣共天下;南宋与外国共天下;元与奸臣、番...
· 王与朱共天下
?所幸阳明心学已经大明于天下,嘉靖二年的会试也开始用心学出题,放在以前这是不敢想象的。而归越以后的讲学又使阳明收了平生最后两个高徒,这两个关门弟子给他的讲学生涯画上了完满的句号。钱德洪和王畿。钱德洪的开场白是:“我就出生在你出生的那幢楼里。”阳明一愣,反应过来他说的是瑞云楼。钱德洪确实跟阳明投缘,他的性格跟徐爱很像,优柔寡断却又忠心不二。他资质平庸,在学术上没有其他王门弟子那么超凡的见解,却处处恪守师说,端正心学;外在事功方面也只当到刑部员外郎这样的中层。那么他作为王门高足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是《王阳明年谱》,是《传习录》,是有关王阳明的一切。所有的资料都是他整理编撰的,难道这还不够吗?而王畿正好相反,他是王门弟子中智商最高的,没有之一。这个后来让内阁首辅夏言都颇为忌惮的人当时年仅二十,还是个裘马轻狂的秀才。跟那个年代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他迷恋的是戏曲小说、实用技艺;诗酒流连、瓦肆勾栏。而且,...
· “王与马共天下”中王与马分别是指的是谁?王与马共天下起因
王与马共天下的意思有人不清楚“王与马共天下的意思”,其实在字面上理解王与马共天下的意思是非常的简单的。这是指当时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和皇帝力量势均力敌,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由此可见当时琅琊王氏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晋元帝司马睿王与马共天下起因西晋末年八王之乱皇族争权,重臣王衍却打着自己的如意小算盘。他为自己精心营造了一个退路,推荐弟弟王澄为荆州刺史,族弟王敦为青州刺史。并对王澄、王敦说:“荆州有长江汉水的坚固,青州有背靠大海的险要。你们两个镇守外地,而我留在京师,就可以称得上狡兔三窟了。”不过这一举措,并没有使王衍保全性命,最后还是被石勒所杀,但是狡兔三窟之计却对以后的东晋局势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后来琅邪王氏在东晋声势显赫,一时号称“王与马,共天下”,不能不说跟王衍没有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政治局面呢?晋元帝司马睿与琅邪王氏之间,是有着历史渊源的。从司马睿的祖父被封为琅邪王开始,自然是要结交辖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