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揭秘:清朝史上谁误把乾隆当哥们惹来杀身之祸?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93
转发:0
评论:0
揭秘:清朝史上谁误把乾隆当哥们惹来杀身之祸?,一切从一个叫李禧的人身上说起。这是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的农历九月十一日

  一切从一个叫李禧的人身上说起。这是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的农历九月十一日,25岁的弘历,即乾隆皇帝,刚登上清帝国最高元首的位置才八天,雍正永远离开了他的大清帝国也才两个多星期,李禧来找这位新皇帝了。

  李禧是什么人?是个比较大的官,当时驻扎在北京的八旗兵,按照部队所在地区的方位,分为东西两翼,又称为左右两翼,每翼四个旗。李禧居然管着西翼的三个旗,手里有三个番号的部队,人道是“三旗都统”。

  李都统这天去找新皇帝,时机似乎不太好,朋友们也劝过他,副都统耿韬说:“大哥,十一日是先帝的灵柩从乾清宫南庑移到雍和宫去的日子,你没什么要紧事,别去给万岁爷添堵了。”李禧很有把握地说:“我一定要奏,我是不怕的,你别管(注:这是历史原文,如假包换)”。

  李禧找到了乾隆。正一身热孝,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乾隆没有生气,他首先是命令赐座,坐下来了还不够,又热情地说:“李爱卿,坐近些,坐近些”。面对领导主动拉近距离的做法,李干部也很配合,他把公务都汇报了,然后提出了辞职。理由是:管着三个旗的兵力,权力太大,强烈请求辞职。当着新领导辞职的,恐怕是伸手要权的居多。

1-150G6121GVI.jpg

网络配图

  此时的乾隆不知道是军方还没有亲信,还是有意整顿京城的八旗部队,或者琢磨透了李禧的心思,忽然显得格外热情,否决了李禧的辞职口头报告,态度很开放很肯定地说:“你谦虚个啥,谁说管理三个旗的部队太多了?我还要你管五六个旗,难为你把八旗部队管理得这么好。”接着,乾隆还进一步提示,要加大李禧的权力空间:“你管理整顿西四旗部队,很不错,我还要叫你插手东四旗的整顿业务。”接见的最后,乾隆做了一个表态:“你不要怕,我也和你一样不怕,天命在我这边。”似乎这是给李禧壮胆,表明咱们是一伙的。

  第一个场面的背后:得到以上指示的李禧欢欣鼓舞,回到北京东华门自己的住所,就憋不住和耿韬说了:“老弟,知道不?今儿个皇上叫我坐了,还叫我坐近一些,而且叫我整顿东四旗呢。”好消息还要跟更多的人分享,于是李禧又找到老友——朝廷的写字外郎王钰,得意地说:“兄弟,知道不?我去皇上那里辞职,皇上不但不批准,还说要扩大我的地盘,皇上还给我壮胆呢,说不用怕,他就是看中了我胆子大,有事随时可以向他汇报(早得早奏,晚得晚奏)”。

  得意的话,憋在心里好了,或者躲到被窝里去笑好了,干吗表现出来呢?要命的是,还告诉同事和朋友,所谓同事,往往是泄露语言的第一条渠道。如果你不想保守机密,尽管告诉同事好了。

  事情没完,又过了13天,九月二十四日,李禧又来找乾隆,要汇报五件公事,汇报完第一件,他可能觉得自己是个角,于是提起大清汉族士兵的福利问题。李禧提出来:驻扎在北京的满洲兵、蒙古兵、绿旗兵都有福利资金——红白事银两(或称资生银两),独独汉族士兵没有,希望能够参照前者对汉兵实施福利,碰到有丧事,部队可以先预支借给当事人四个月的钱粮,或者干脆赏给四个月钱粮。

  可能这件公事是重点,讲完之后,没有其他时间讲剩下的三件公事了。对此,乾隆发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指示:等你当了总督,再具体打报告上来,具体实施。这个指示很积极,不只是汉营战士也有了红白喜事福利,更重要的是:李禧要升总督了。

  会谈结束,李禧马上告诉一个朋友——写字外郎崔柄:“兄弟,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咱们汉营的弟兄们要加福利啦,这可是我向领导争取来的。还有一个好消息呦,你可千万别告诉别人呦,嘿嘿,皇上要升我做总督,我都很谦虚地推辞掉了呢。”

  所有消息中,最不能泄露的是提拔的消息,倒不是担心领导介意,就怕你得瑟的时候,妒忌你的人开始给你下绊了。

download.jpg

网络配图

  在手头资料中,找不出这个场面的具体日期,李禧去见乾隆,商谈的是“苗疆事务”,乾隆不知道要耍什么手段,25岁的他是不是觉得刚刚登基,还没把握,新领导所特有的那种孤独感发作了,他首先叫李禧坐,然后抓住李禧的手居然大哭起来,大概说了什么“我当皇帝没信心”“你要帮我”“拜托拜托”之类示弱的话。

  被老大拉着手哭,那种朝廷重臣的良好感觉油然而生,李禧激动地说:皇上,我也想帮到您,可是我绝对是个没有派系色彩的干部啊,“奴才是孤臣”。乾隆于是趁热打铁说:“你怕什么,先帝重用你是因为你够胆,现在我给你做主,你更加要够胆,不必怕。”言下之意是放开手去做,我支持你。

  看样子要跟皇上做哥们了,李禧干部那个激动啊,大汗淋漓的,乾隆马上叫来太监,给李禧扇扇子。

  第三个场面的背后:虽然乾隆叫人给李禧扇风,可李禧终究没能凉下来,没能冷静下来,从宫里头出来,就让副都统耿韬知道皇上拉着他的手哭了,说:“兄弟,知道不?皇上见我热,还叫人给我扇风取凉呢。”吹牛吹到巷子里,李禧更加控制不住情绪了,他又神秘地对朋友们:“知道皇上喜欢哪位皇子不?”大家都说不知道,李禧就得意地提到当年的夏季,和当时还是太子的乾隆商量“苗疆”的事情,临散会时,弘历给了他一个莫大的荣誉和惊喜,竟然问李禧:我两个儿子,你看谁最好?李禧答:“四爷好,体格来得大(身板比较大)。”乾隆当场表扬李禧,说他跟自己想的一样。

  乾隆把自己家里的私事跟李禧说,并不等于李禧就是他圈子里最紧密的人了,领导能拿家事来问你,不偏不倚地回答一下就好了,拿出去晒,那就是你不尊重人家的家事私密了,不要说领导,就算是普通同事也不乐意你晒他的家事。

  根据《清代档案史料选编 李禧漏泄密旨案》和《清史稿高宗本纪一》可以得知:李禧在1735年农历九月二十四日给乾隆打报告说要提高汉兵待遇后不到一个星期,即九月二十八日,李禧被拿下了,主持审讯的是硕庄亲王允禄和刑部,审讯手段是“夹讯”,就是夹棍伺候,审讯对象是李禧和耿韬。审讯缘由:泄露密旨。

u=1799148055,1625569036&fm=11&gp=0.jpg

网络配图

  具体过程不用赘述,乾隆似乎开恩了,特别指示,在审讯中要尊重李禧和耿韬,“命审讯大臣宜存大体”。

  然而,这个跟具体定罪没有关系,李禧只承认自己泄露了辞职没有得到批准、皇上叫他整顿东四旗的事项,余下的都是其他参与撰写圣旨的人泄露的。

  认不认罪已不是李禧自己说了算的问题了,他平时交头接耳所吩咐过千万别跟其他人说的朋友、同事,都纷纷来揭发他、检举他,说他“任性刻薄”,“擅作威福”,“肆无忌惮”,“狂妄悖谬”,甚至还揭发他家的宅子竟然有十四五层深。

  这个时候,乾隆再也不会拉着李禧的手说家常,而是冷冷地墨批:着将耿韬一并交部(刑部),余依议(依照有关部门的建议办)。

  根据史料记载,雍正十三年十二月,李禧以贪污罪论斩。同一天被杀害的,还有吕留良的传承人,传说中吕四娘的男朋友曾静。

  都说乾隆好,我看他比他老子还毒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历史上谁误把乾隆当哥们惹来杀身之祸?
一切从一个叫李禧的人身上说起。这是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的农历九月十一日,25岁的弘历,即乾隆皇帝,刚登上清帝国最高元首的位置才八天,雍正永远离开了他的大清帝国也才两个多星期,李禧来找这位新皇帝了。李禧是什么人?是个比较大的官,当时驻扎在北京的八旗兵,按照部队所在地区的方位,分为东西两翼,又称为左右两翼,每翼四个旗。李禧居然管着西翼的三个旗,手里有三个番号的部队,人道是“三旗都统”。李都统这天去找新皇帝,时机似乎不太好,朋友们也劝过他,副都统耿韬说:“大哥,十一日是先帝的灵柩从乾清宫南庑移到雍和宫去的日子,你没什么要紧事,别去给万岁爷添堵了。”李禧很有把握地说:“我一定要奏,我是不怕的,你别管(注:这是历史原文,如假包换)”。李禧找到了乾隆。正一身热孝,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乾隆没有生气,他首先是命令赐座,坐下来了还不够,又热情地说:“李爱卿,坐近些,坐近些”。面对领导主动拉近距离的做法,...
· 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 清朝历史上的叶赫那拉氏,一见乾隆误终生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历史上有很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女,后宫同样如此,有才华且清高的女子,或许不懂风情,但她们往往可以活出自我,比如汉成帝的班婕妤,不仅有却辇之德,还能在生死关头全身而退,她喜欢汉成帝,但更懂得君心不可托付。可痴情女子有很多,不是人人都能和班婕妤一样通透,《如懿传》里的叶赫那拉意欢,一见乾隆误终生,却被乾隆利用,真心错付,好在历史上相反,乾隆对她多少有些真情,曾为她做了一件事。《如懿传》里的意欢,入宫之前曾远远的看过一眼出巡的乾隆,一见倾心,此后被太后安排到乾隆身边,但她却不愿做太后的棋子,坚守初心,痴恋乾隆。乾隆明面上给她的恩宠也有不少,一入宫就封为贵人,还亲自赐给她坐胎药,却不知一切都是陷阱,意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很陶醉。可一朝东窗事发,乾隆对她的好和自己的真情形成了最大的讽刺。古代嫔妃自戕是大罪,但意欢纵火死的决绝,何尝不是一种解脱。若...
· 误把砒霜当白面,三头猪救了三十二条命
在1967年春榆次县东阳公社南庄生产大队的知青食堂,险些发生一场人命关天的事故,事情原委是这样:那天中午,知青食堂改善生活,那时白面很缺。一年每人才分二十来斤小麦,所以,吃顿白面条是一次难得的享受。当天,从城里探亲回来的女知青郝文显、赵秀如从家里拿回些报纸准备糊已糟损的炕围,就问事务长王培仁要了些白面,而当时食堂已经没有白面了,但库房窗户台上放着一包“白面”,就给了她们一些让出糨糊用。然而,她俩在火上出糨糊好一阵子仍是水是水,“面”是“面”,于是就找事务长问这是怎么回事?事务长说:可能是白面放的时间长了不粘;但不要浪费扔了,就让她俩倒给食堂养得三头猪吃了吧!然而,谁也没想到:一会儿,三头猪马上倒地死了,这就惊动了大家,也惊动做饭的大师傅,因大师傅在擀面条时已用那“白面”做了擀面条用的面粉,那时,已有面条准备往锅里下,人们也排队准备打饭,大师傅马上停止了做饭,跑过去一看,大叫一声:猪是中毒死...
· 《煮酒侃三国》之:爱美惹来的杀身之祸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本来没有什么错。不过有时候太爱美了,对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事。记得小的时候,有一位师姐就是因为要减肥而天天吃白菜,最后终于因为营养不良晕倒在路上。在三国时期就有这么一位爱美之士---张裕,因为爱惜自己的胡子,把胡子修理的又浓又密,很是漂亮,不能容忍别人拿自己心爱的胡子来开玩笑,结果还被人怀恨在心,后来还惹来了一场杀身之祸。而这个杀死张裕的人居然就是一直以宽厚仁爱著称的刘备。据《三国志%26#8226;周群传》记载(笔者稍微用上一些调侃来介绍):刘备入川和刘璋见面的时候,张裕当时曾经作为刘璋的下属在场作陪。可能是当时刘备心情特别好(本来嘛,天上掉下来了一个大馅饼,刘璋主动把自己请到益州,自己以前还在发愁找什么理由才能来呢,换谁谁不乐呀),居然开起了玩笑。他一看在座的张裕的胡子是又浓又密,顺口就来了一句:“我以前居住的老家涿县,姓毛的特别多,东南西北都是毛呀,当时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