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干爹文化:古代最大“干爹”丑闻为争当儿皇帝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36
转发:0
评论:0
干爹文化:古代最大“干爹”丑闻为争当儿皇帝,现代似乎流行“干爹”文化,认爹的,多为妙龄女子,做爹的,多为事业有成的多金男

  现代似乎流行“干爹”文化,认爹的,多为妙龄女子,做爹的,多为事业有成的多金男。利益双方,往往在借助各宗媒介,在诸多场合多有互动,其中演绎最为精妙的,恐怕非之前锒铛入狱的郭美美莫属了。但中华文化,本就博大精深,这“干”字,白天在公共场合,念的是“平声”,晚上关起房门,屁股一沉,恐怕就成了“仄声”

2.jpg

网络配图

  当然,这“干爹”文化,绝非郭美美之流首创,自古以来,其实早有。只是,古时明目张胆认“干爹”的,鲜有女性。缘由也简单,古时女子大多不可抛头露面的,多是“宅”在闺房做些刺绣女红,鲜有见人的机会,即便有,负着三纲五常的教条,公然认别人做爹,也有违封建理法。何况,古时男子大可三妻四妾,若遇到心仪女子,何必遮遮掩掩炮制“父女”关系,直接纳进房里成了姨太太便是。因此,史书里记下拜认“干爹”的,多为男子。有意思的是,在这“认爹”里,有的人爬上岸来,潇洒地抖了抖身上的水珠,摇身成了坐北朝南的天子。譬如,李嗣源就是其中一位。

  这个李嗣源,生于唐朝末年的沙陀族平民家庭。这沙陀族,在大唐正室眼里,挺多算是蛮族,文明尚未完全开化。李嗣源生长于此,当“学霸”的路,断然是行不通的,但凭着小时掏掏鸟窝砸砸狗洞的气势,及至青壮年,倒是也有了一身功夫。唐末,后面挨着自然是乱世。乱世之中,肌肉说话。颇有武勇李嗣源,为同是沙陀族军阀头子李克用相中,认了义子(李嗣源由此改为李姓),至此开始军旅生涯。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李克用同志,打自认了李嗣源这个“干儿子”之后,事业似乎扶摇直上,于是当爹的情怀忽然泛滥了起来,先后共认领了十二个义子,连同自己亲生的李存勖,江湖上给了个响当当的称呼:十三太保。更有意思的是,李克用这个“干爹”,自己的身份也颇为微妙。原来,当时的沙陀族人作战英勇,唐朝天子觉得可以拿来一用,于是将其中的翘楚者,赐予国姓。李克用的父亲李国昌,就是其中一位。当然,李克用认了李唐这个“祖宗”,后来的起兵,倒也有了光明正大的旗号,少了诸多周折,及至后来立国建制,也承袭了“唐”这个国号。

2.jpg

网络配图

  不过,屁股登上龙椅的,并非李克用,而是他的亲儿子。子承父业,这本来也没有什么,况且这位李存勖,还是一位雄主,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很高:“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欧阳修语)。可惜的是,这个评价却搁在了李存勖人生的上半场。称帝之后的李存勖,染上了一个癖好,混娱乐圈。你看现代娱乐圈都是什么人,嫖的、赌的、吸毒的全都有。古时还要糟糕,竟都是阿谀奉承蝇营狗苟之徒,朝上给皇上一通拍马,朝下转身汲取民脂民膏(“伶人乱政,竭万姓之脂膏”)。“干爹”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恐怕经不起李存勖这般折腾,李嗣源看在眼里,自然有了想法。其实,这话也可以反过来说,李存勖对这个功高震主的“干哥哥”愈发看不顺眼了。

  一场家族内战,看来在所难免。赢得这方,自然不可能是不得民心的李存勖。踩着“干爹”骨血的尸身,李嗣源扛起了“干爹”的旗号,这就是史书上的后唐明宗。有意思的是,李嗣源老当别人的“干儿子”,也想来点体面风光的名头,后行军创业之时,也依着葫芦画瓢,认了诸多“义子”。后来,“干儿子”里有个叫李从珂,颇为骁勇,到李嗣源之子李从厚即位时,见其昏庸无道,如法炮制,抢了“干爹”家饭碗。当然,这是后话。

  不过,李家人的“干爹”故事,若是到此搁笔,虽是有趣,但也谈不上浓重。接下来登场的这位,却是把“干爹”文化演绎到了极致,成了千古丑闻。此人名叫石敬瑭。这石敬瑭,和李家人有何关系?原来,石敬瑭为李嗣源的女婿(李嗣源的亲闺女永宁公主就是嫁给了他)。李从珂这个螟蛉子,竟胆敢抢了老丈人家的江山,石敬瑭自然不服气。不服气咋办?石敬瑭暴脾气起来,索性揭杆子,反了。

5.jpg

网络配图

  可是,李从珂端了李从厚的锅,虽不地道,但也终究算是李家人。李家人的家事,一个石姓外人瞎掺和什么。翻脸之后,石敬瑭冷静了下来,这军事实力和造势都不利于己方,摆在眼前得现实问题如何解决?石敬瑭心里暗暗叫苦,老丈人啊老丈人,您当初为何要把女人许予我啊?倒不如直接认做“干儿子”算了。可是,如今老丈人早已入土,总不能挖出来再拜个“干爹”吧。但是,法子是人想的,石敬瑭脑门一转,有了主意:另起炉灶,靠个后台更硬的干爹。

  找谁呢?北面武力雄厚的契丹国首领耶律德光。可这耶律德光,生的却不及时,竟比石敬瑭小了近十岁。可石敬瑭却不在意,左一口“干爹”右一口“干爹”叫的无比亲热。不过,耶律德光是个聪明人,却不想当这个便宜“干爹”,于是笑呵呵地罗列了一个清单,道,要认爹可以,先从了这些条件吧。清单的内容如下: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每年进贡大批财物、以儿国自称。此时的石敬瑭,早想着“干爹”用自己硕大的肱二头肌替自己擦屁股,干掉前来进犯的后唐势力,然后饱含深情地扶自己一把,登上面南的龙座。想到此番情景,石敬瑭早已热泪盈眶,动情在合约上签上了大名(石敬瑭后来在耶律德光的“资助”下,成立了晋国,史称后晋)。

  看过金庸武侠小说都知道,这契丹人凭着武力,老干些欺负咱们宋朝老祖宗的事。每每阅读于此,无不咬牙切齿。若追根溯源,就得怪石敬瑭这个急着认“干爹”的“儿皇帝”,正是他当时割让燕云十六州的一纸丑闻,使得大宋朝失去了向北的屏障,从此屡屡受人欺负。可惜的是,石敬瑭从来不看武侠小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小孩为啥要认“干爹”?杨贵妃也有干儿子?
“干”是上契的意思,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旧习俗还要通过某种仪式结为父子关系。“拜干亲”就是认义父、义母,是流行全国的一种保育习俗。在北方叫“认干爹,干妈”;在南方则称为“认寄父、寄母”,俗称“拜过房爷、过房娘”。婴儿时期拜认的干亲可能是永久性的,终身保有这种关系,也有可能是临时性的,多则三五年,少则匆匆一晤,从此各不相干。“拜干亲”的对象有的是人,也有的是物。其目的一是怕孩子娇贵,不好生养,或是以前生子夭折,怕自己命中无子,借“拜干亲”消灾免祸,保住孩子;二是孩子命相不好,克父克母,借“拜干亲”来转移命相,以求上下和睦,家道昌盛。为了让孩子好养,“拜干亲”一般都喜欢认儿女较多或贫寒的人家做义父、义母,因为儿女多的人家,孩子就像成群的小动物一样,容易长大;另外,贫寒的人家,小孩一般较多,又不娇贵,反而容易养活、长大。当然,也有两家为了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愿认对方儿女作义子、义女...
· 此人号称干爹杀手最后止步于曹操的手里
吕布的干爹到底有多危险,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吕布这个人,大家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虽然凶猛无敌,在战场上基本没有对手,三英战吕布也不过就打了个平手而已,可想而知,这吕布有多么厉害,而且,吕布这个人,很多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都是他解决的,可是人品不好,很多人都不太喜欢他,反而大部分人要么崇拜关羽,要么崇拜赵子龙,其实,说真的,这两位可没有吕布长的帅,这书上可是说了,这吕布生的那是剑眉星目,七尺有余,比赵子龙更多一些男子气概,比关羽少了一些粗杂之气。可是,吕布这个人,是一个地雷,号称干爹杀手,那是处处有干爹,处处杀干爹,第一个干爹丁原,为了一匹赤兔马就被他的杀了,而另一个干爹董卓,为了一个貂蝉又被他给杀了,而且,这两位可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啊,那都是脚一动,地一颤的存在。尤其是董卓,那可是很多人盼星星,盼月亮的做梦都想杀死的人,竟然被吕布杀死了...
· 鳌拜与遏必隆关系如何遏必隆女儿认鳌拜做干爹
鳌拜、遏必隆、苏克萨哈、索尼是康熙皇帝四大臣,鳌拜擅权将苏克萨哈处死,遏必隆为明哲保身归顺鳌拜,鳌拜倒台他也跟着倒霉了。那么遏必隆与鳌拜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鳌拜与遏必隆关系如何遏必隆鳌拜都是清朝的重臣,也都受命于顺治帝成为康熙帝的辅佐大臣。遏必隆鳌拜又同为满洲镶黄旗人,太多的相似和平起平坐的地位使得他们既相互提防,又不得不结为同盟。在遏必隆和鳌拜之间,那种被伪装得很好的和谐,曾经欺骗了不少人的眼睛。如果说早年的遏必隆鳌拜是骁勇的勇士的话,那么中年之后的遏必隆和鳌拜就是揽拢重权的权臣。受顺治帝之遗诏,成为康熙帝的辅政大臣的这四位大臣,尤其是鳌拜,在康熙帝年幼时期,结党营私,独揽国家大权。为了打倒其他家族的势力,遏必隆鳌拜勾结在一起,对其他旗人给予了狠狠的打击。与其说遏必隆和鳌拜勾结在一起,倒不如说是遏必隆依附于鳌拜的势力。鳌拜独断专行之际,遏必隆为了避免杀身之祸,选择明哲保身,归附于鳌拜旗下...
· 唐初三大被杀名将皆咎由自取有一个竟做干爹
要说善待功臣的朝代,大家首先能想到的便是唐朝。唐朝开国的功臣名将基本都能够得到善终,但是也有一些人太过,皇帝不杀他们都不好意思。这第一位便是大家熟悉的侯君集。要说侯君集的功劳,那是够大,从武德年间便和秦王一起打天下,贞观年间也有平高昌的功劳。一般人功劳大了,总想着如何低调做人,这位倒反其道行之。唐太宗对侯君集是真爱,侯君集平定高昌的时候纵容属下烧杀抢掠,私取财物。搁一般的皇帝,早把他弄死了。李世民对他多好,大臣们都要杀他,李世民迫于无奈将他下狱,最后还放了。网络配图想想,这是多大的恩德!是个聪明的人,他一定会从此洗心革面,老老实实做人。侯君集不走寻常路,偏偏不遂太宗心愿,不但没领心意,还怀恨在心。出狱以后,侯君集先后劝大将张亮、太子李承乾谋反。真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造反的时期任凭太宗多么大度也是不能原谅的。最终,侯君集因牵涉到李承乾造反案而被处死,据说太宗还曾犹豫过要不要杀。网络配图第二位...
· 李成梁守卫大明边疆40年却当了努尔哈赤的干爹
万历朝的边事历来为历史学家们称道,一度颇有成效。这有赖于边关的两大名将:东南戚继光,东北李成梁。戚继光是中国明代最伟大的抗倭英雄,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得明朝自嘉靖年间就已经废弛的军备再度苏醒,为晚明的国防增添了不少的力量。1、二百年来最强的明朝将领,守卫辽东三十年然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李成梁,在当时威名要远远胜过戚继光。李成梁纵横北方边塞四十余年,前后镇守辽东近三十年,屡破强豪,力压各方北方游牧部落,拓疆近千里。辽东形成了一道坚固的屏障,并在开原、清河、抚顺等地开办贸易市场,与当地部落建立友好关系。《明史》评价李成梁,称他:“然边帅武功之盛,(明)两百年来所未有。”然而这样一位忠心于大明朝的悍将,却做了一件最无心,也为明朝埋下灭亡的种子的事情。他亲自培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