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历史揭秘:大明首辅张居正是怎么死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76
转发:0
评论:0
历史揭秘:大明首辅张居正是怎么死的?,明朝万历帝十岁登基,张居正当了十年首辅,辅助皇帝处理朝政。他虽然不是皇帝,却

  明朝万历帝十岁登基,张居正当了十年首辅,辅助皇帝处理朝政。他虽然不是皇帝,却肩负国家重任,以天下为己任。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梁启超(1873-1929)曾点评:“明代有种种特点,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但野史却说张居正死于纵欲过度……

  明朝出了好几位多年不上朝,不理朝政的皇帝,出了名的有嘉靖皇帝朱厚(1507-1566)和他的孙子万历皇帝朱翊钧(1563-1620)。可是明朝依然还可以继续统治276年,才被满清取代。明朝有如一个无人驾驭(autopilot)王朝,但因为有了能治国的大臣和首辅等官员在把持朝政。这些皇帝就抱着“你办事,我放心”和无为而治的态度,安心让日子天天如是过。说起来,万历皇帝还在万历十五年(1587),在殿试中所出的考题是“无为而治”!

  在万历王朝,就出了一位张居正,他就是梁启超点名的政治家。

张居正

网络配图

  张居正出身寒微,天资聪敏,勤奋好学,很有抱负,充满理想和信念,一心投效国家。张居正也是万历帝的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还未成年,当时还是太子的朱翊钧。张居正对这未来皇帝寄予厚望,要使他成为千古明君,用心良苦。朱翊钧也对张居正毕恭毕敬,尊称他“先生“。

  张居正当了十年的首辅,辅助十岁登基的万历帝处理朝政。他虽然不是皇帝,实际上却是有实无名的君王。张居正肩负国家重任,勤奋工作,“以天下为己任,不畏讥弹,敢于担当”,“苟利社稷,生死以之”。万历朝的大儒李贽称张居正为“宰相之杰”,清代人说:“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

  死后被撤销谥号

  张居正担任首辅的十年期间。明朝正处于多事之秋,内忧外患,整个封建制度开始走向没落。是他推行万历新政,实行政治整顿和改革,经济得以恢复力图振兴颓势,使衰败的明王朝一度恢复生机,出现短暂的中兴,所以有人称他为“救时宰相”。

  张居正也是个有争议性的人物,很多史学家对他的评介,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把“伟大与渺小、无情与重义、拒贿与好谄”集他一身。说他徇私,善于权谋,独断专行,待人不善,搞两面派,陷害他人,表里不一,生活奢侈……虽然说盖棺论定,但是后世的历史学者,仍然还对他的功过,重新审视、定位。

  最令人惋惜的是,在张居正死后不到两年,就被人弹劾。时年21岁的万历帝竟然立即剥夺他在张居正死前九天所封赐的“太师”荣誉,撤销“文忠”谥号,而且更进一步抄他的家。可怜被困在张府内老弱妇孺,有十余人口活活饿死。长子张敬修也含恨自缢身亡,次子张嗣修被流放。

张居正

网络配图

  万历帝对待一手扶持自己的恩师,竟然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这种失去理,有人认为是万历帝因为长久处于张居正的严厉管教约束之下,以及感觉到威权震主的一种反叛心理变态的发泄表现。

  张居正居功至伟,万历帝是很清楚的。而且万历也表达过感恩报恩之情。故此《明神宗实录》(神宗是万历帝)有记录万历所说:先生大功,朕说不尽,只看顾先生的子孙。 后来万历这样毫无情义行为,也是历史上认为匪夷所思的事。

  不过,公道自在在人心,人还是有良知的。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相信也是史无前例。家破人亡的张居正,竟然使到当年要推倒他的反对派,抛开恩怨,义无反顾为他鸣冤;有曾被张居正、贬职、罢官的人如赵锦,翰林院侍讲学士于慎行上书求情和宽恕张居正;连因得罪张居正而引退的工部右侍郎陆光祖,复官后出任吏部侍郎,因为维护张居正,又再被降职。因政见不同被张居正处以廷杖八十,打到残废的都御史邹元标,还拖着一条拐腿为昭雪张居正而奔走呼号,不念旧恶,称赞张居正“功在社稷,过在身家”。

张居正

网络配图

  所幸,张居正死后还不到40年,耻辱得以昭雪。崇祯年间,张居正获得全面平反,恢复谥号,子孙亦获袭职。张居正的故居被改为“张文忠公祠”,让后人瞻仰。《明史》盛赞有张居正为政期间“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功在社稷,日久论定,人益追思。”相信张居正泉下有知,亦可瞑目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历史大揭秘:大明首辅张居正究竟是怎么死的?
明朝万历帝十岁登基,张居正当了十年首辅,辅助皇帝处理朝政。他虽然不是皇帝,却肩负国家重任,以天下为己任。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梁启超(1873-1929)曾点评:“明代有种种特点,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但野史却说张居正死于纵欲过度……明朝出了好几位多年不上朝,不理朝政的皇帝,出了名的有嘉靖皇帝朱厚(1507-1566)和他的孙子万历皇帝朱翊钧(1563-1620)。可是明朝依然还可以继续统治276年,才被满清取代。明朝有如一个无人驾驭(autopilot)王朝,但因为有了能治国的大臣和首辅等官员在把持朝政。这些皇帝就抱着“你办事,我放心”和无为而治的态度,安心让日子天天如是过。说起来,万历皇帝还在万历十五年(1587),在殿试中所出的考题是“无为而治”!在万历王朝,就出了一位张居正,他就是梁启超点名的政治家。网络配图张居正出身寒微,天资聪敏,勤奋好学,很有抱负,充满理想和信念,一心投效国...
· 明代首辅张居正是怎么死的?揭秘张居正之死
导读:明朝万历帝十岁登基,张居正当了十年首辅,辅助皇帝处理朝政。他虽然不是皇帝,却肩负国家重任,以天下为己任。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梁启超(1873-1929)曾点评:“明代有种种特点,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但野史却说张居正死于纵欲过度……明朝出了好几位多年不上朝,不理朝政的皇帝,出了名的有嘉靖皇帝朱厚熜(1507-1566)和他的孙子万历皇帝朱翊钧(1563-1620)。可是明朝依然还可以继续统治276年,才被满清取代。明朝有如一个无人驾驭(autopilot)王朝,但因为有了能治国的大臣和首辅等官员在把持朝政。这些皇帝就抱着“你办事,我放心”和无为而治的态度,安心让日子天天如是过。说起来,万历皇帝还在万历十五年(1587),在殿试中所出的考题是“无为而治”!在万历王朝,就出了一位张居正,他就是梁启超点名的政治家。张居正出身寒微,天资聪敏,勤奋好学,很有抱负,充满理想和信念,一心投效国...
· 揭秘:大明朝首辅张居正因何惹来了抄家灭族之祸
导读: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张居正考中进士。当多数同科进士热衷于文章诗词之时,他却经常“周行阡陌间”,考察“岁时之丰凶”和农民疾苦,以深沉的目光关注着国计民生。隆庆元年(1567年),张居正进入内阁,次年上《陈六事疏》,提出改革方案,未被采纳。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病故,年仅10岁的神宗继位。张居正升任内阁首辅,终于得以“任法独断,操持一切”(《张文忠公全集》附《本传》),义无反顾地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一场力挽狂澜的变法革新运动。一、:整顿机构,建立问责机制在张居正看来,“致理之道,莫急于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核吏治。”他首先从“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明史·张居正传》)入手,大刀阔斧地进行。“尊主权”、“一号令”的关键在于克治明朝权力机构运行不畅的痼疾。明初洪武年间,废中书省,不设丞相,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
· 揭秘:大明朝首辅张居正因何惹来抄家灭族之祸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张居正考中进士。当多数同科进士热衷于文章诗词之时,他却经常“周行阡陌间”,考察“岁时之丰凶”和农民疾苦,以深沉的目光关注着国计民生。隆庆元年(1567年),张居正进入内阁,次年上《陈六事疏》,提出改革方案,未被采纳。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病故,年仅10岁的神宗继位。张居正升任内阁首辅,终于得以“任法独断,操持一切”(《张文忠公全集》附《本传》),义无反顾地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一场力挽狂澜的变法革新运动。一、:整顿机构,建立问责机制在张居正看来,“致理之道,莫急于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核吏治。”他首先从“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明史·张居正传》)入手,大刀阔斧地进行。“尊主权”、“一号令”的关键在于克治明朝权力机构运行不畅的痼疾。明初洪武年间,废中书省,不设丞相,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虽然...
· 揭秘:大明朝首辅张居正因何惹来了抄家灭族之祸
导读: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张居正考中进士。当多数同科进士热衷于文章诗词之时,他却经常“周行阡陌间”,考察“岁时之丰凶”和农民疾苦,以深沉的目光关注着国计民生。隆庆元年(1567年),张居正进入内阁,次年上《陈六事疏》,提出改革方案,未被采纳。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病故,年仅10岁的神宗继位。张居正升任内阁首辅,终于得以“任法独断,操持一切”(《张文忠公全集》附《本传》),义无反顾地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一场力挽狂澜的变法革新运动。网络配图一、:整顿机构,建立问责机制在张居正看来,“致理之道,莫急于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核吏治。”他首先从“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明史·张居正传》)入手,大刀阔斧地进行。“尊主权”、“一号令”的关键在于克治明朝权力机构运行不畅的痼疾。明初洪武年间,废中书省,不设丞相,由皇帝直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