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谁是千古第一相?此人竟然还是青楼祖师爷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91
转发:0
评论:0
谁是千古第一相?此人竟然还是青楼祖师爷,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经大小五十余朝,产生了许多的名臣良将,这其中,丞相作为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经大小五十余朝,产生了许多的名臣良将,这其中,丞相作为文武百官的最高代表,最受人关注。几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名相,例如姜子牙、管仲、诸葛亮、魏征、王安石、张居正等就是优秀代表。那么谁真正可以称得上千古第一相呢?

  说起千古名相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肯定就是诸葛亮了,《三国演义》深入人心,诸葛亮早已是智慧的化身,完人的代表。真实历史中,诸葛亮也确实称得上是千古一相。

齐桓公

网络配图

  诸葛亮受刘备三顾茅庐出山,隆中对三分天下为刘备定下发展方略,联吴抗曹时舌战群儒,取蜀地时筹军筹粮。可以说是一位极为出色的政治家。刘备去世时,托孤于诸葛亮,对诸葛亮说,可辅则辅,不才则公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竭忠尽智辅佐刘禅,朝廷内外,一手打理,同时还展现出自己强大的军事才能,平南蛮,七擒孟获,伐曹魏,六出祁山。行军打仗几乎未尝败绩。可称得上杰出的军事家。同他还是发明家(木流牛马,连弩)、文学家(《出师表》)。

  诸葛亮更可贵的还在于其人格上。一个明显的对比就是曹操,曹操在汉献帝身边,官职是丞相、冀州牧。相当于中央上总理朝政,同时还是冀州地方的最高长官。诸葛亮也是丞相、益州牧,两人都是各自集团的实际掌权者,但是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曹操功高盖主,渐渐有不臣之心,而诸葛亮呢?却不忘匡扶汉室之初心,不忘先帝重托之忠心,尽其力而不谋其位,本可取而代之,却始终忠心耿耿。当然,并非说曹操这样做有什么不对,只是,诸葛亮这样的选择更让人钦佩而已。除此之外,诸葛亮廉洁勤政(家无余产,仅有桑树八百和薄田十五亩),老婆也不像其他大员,仅有黄氏一人,诸葛瞻(亦是忠烈效国之士)一子。并且,诸葛亮还是个大帅哥(“身长八尺,容貌甚伟”)中华上下五千年,唯有诸葛亮在各方面可堪称都是完美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对他的最好诠释。

  诸葛亮曾经自比管仲,完美如诸葛亮者,所自比的偶像,自然亦是千古奇人,事实上他们职业还相同(都当过农民,后来都是丞相)。

  管夷吾,字仲。生于公元前719年,卒于公元前645年,管仲比诸葛亮早生了八百多年。管仲出身贫寒,年轻时,与知己鲍叔牙合伙做生意,结果失败,后来去当兵,三次临阵脱逃。年过三十,依然一事无成,标准的卢梭儿。

齐桓公

网络配图

  后来,他和鲍叔牙分别辅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而此时的齐王是纠和小白的哥哥齐襄王。齐襄王昏庸无道,且不孕不育(无子),眼看朝局动荡,管仲随公子纠躲到鲁国等待机会,鲍叔牙则和小白跑到莒国伺机而动。后来,公孙无知杀齐襄王篡夺王位(前686),不到一年,公孙无知又被杀,这时纠和小白两方在齐国都城临淄的眼线星夜赶往两国报信,纠和小白,谁先到谁就成为齐王。于是两边开始了一场赛跑比赛,由于莒国离齐国比较近,管仲决定做两手准备,一边公子纠往回赶,另一边自己带人截杀小白,管仲射术惊人,赶上小白队伍时,隔得老远射了一箭,正中要害,眼看当场毙命,管仲安心离去。回到纠这边,没有了竞争对手,王位非纠莫属了!于是大家伙边往回赶,边欣赏沿途的美景,提前进入齐王模式了。赶到齐国一看,傻了,小白已经是齐桓王了。原来,管仲一箭正好射中小白的腰带扣,躲过一劫。

  管仲和纠只好跑回齐国,不复来时的惬意...鲁国发兵打齐国战败,于是,被逼杀了纠,把管仲押回了齐国。管仲沦为阶下囚。

  管仲还著有《管子》,记载了他的治国思想和方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就包括诸葛亮。他可称得上伟大的思想家,提倡以法治国,注重发展经济,认为国君应该尊重人民,“顺民心为本”,这些思想,都是非常先进的思想。此外,他首先设立了国营的青楼,因此,后世特殊服务业一直将管仲视为祖师爷。

管仲

网络配图

  个人品格上面,管仲是一位实用主义者,前面讲过,他因家贫获利多,因侍母当逃兵,后来当了丞相,纳妾很多又借口说替君王担恶名。应该说,管仲算是一个真实的人,有很多普通人都有的毛病。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有一定代表性,他认为管仲是一个气量狭小,不节俭不懂礼数的人。但是,孔子最后还说,管仲“如其仁,如其仁”,认为管仲虽于小节有失,但是于社稷,他功劳大,有仁德(“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属于仁人。其实于社稷大事,而言,有时候履行职位赋予的大使命,比履行个人所应承担的私德要来的重要的多。毕竟,作为丞相的所为关乎整个国家的千千万万黎民百姓。

  诸葛亮自比管仲,最后他做到了,取得了不下于管仲的成就,至于谁是千古第一相,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答案。

  另外,诸葛亮之后1700年,有一位伟人,自比诸葛亮,最后,他取得的成就也不下于诸葛亮,诸位知道是谁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青楼业的祖师爷竟是管仲使青楼成为合法化
据说:凡青楼开业,都要祭拜祖师爷,这个祖师爷不是别人,就是助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的齐国贤相管仲。那么,管仲又是如何成为青楼业的祖师爷的呢?这话还得从头说起。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以首功被封为齐国(今山东北部)君主,都城设在临淄(今山东淄博),最初的疆域不大,后来到了齐桓公时,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成为周王朝举足轻重的东方大国。齐国能够在齐桓公时得到强势发展,除了具有开明的统治、优越的地理和丰富的资源外,还得益于管仲的成功改革。管仲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而在他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开设了国营青楼(伎院),并且使青楼成为合法化、正规化和产业化。网络配图椐史料记载:公元前670年,管仲在繁华的都城临淄试点开了七家官办的“女市”(即伎院),其中每一市有“女闾”(即伎女)一百人,共七百人,后来又逐渐增加到二千多人。这些伎女,活跃于民间,“服务”于社会,为齐国的迅速崛起,起到...
· 春秋霸主管仲为啥成了青楼业的祖师爷?
据说:凡青楼开业,都要祭拜祖师爷,这个祖师爷不是别人,就是助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的齐国贤相管仲。那么,管仲又是如何成为青楼业的祖师爷的呢?这话还得从头说起。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以首功被封为齐国(今山东北部)君主,都城设在临淄(今山东淄博),最初的疆域不大,后来到了齐桓公时,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成为周王朝举足轻重的东方大国。网络配图齐国能够在齐桓公时得到强势发展,除了具有开明的统治、优越的地理和丰富的资源外,还得益于管仲的成功改革。管仲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而在他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开设了国营青楼(伎院),并且使青楼成为合法化、正规化和产业化。椐史料记载:公元前670年,管仲在繁华的都城临淄试点开了七家官办的“女市”(即伎院),其中每一市有“女闾”(即伎女)一百人,共七百人,后来又逐渐增加到二千多人。这些伎女,活跃于民间,“服务”于社会,为齐国的迅速崛起,起到...
· 剃头匠的祖师爷竟然是关羽?真相让人惊呆
三国里面的每个人都是非常具有英雄气概的,但是不得不承认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刘皇叔这边的大将在民间都被赋予了很多的含义,比如张飞就是忠义的代表,关羽也被奉为“武圣”、“武财神”等等,让我们忘记了三国里面其他的英雄,尤其是那些被误解的英雄!网络配图所以呢,在民间也就是易中天先生说的历史人物的民间形象,关公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他是正义的化身,忠义的代表,可是神奇的是有很多行业也是尊关公为祖师爷,其中最不可思议的当属剃头匠,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大家都知道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敢有损伤”,所以古人是将自己的头发看得比生命还重的东西,一般情况下不乱剪头发,只有特殊情况下才会剪,所以,这个剃头匠职业应该在当时不流行吧!换句话说应该很少存在的吧!第二,关羽,这个人不管是在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里面都没有记载他做过剃头匠这么个职业,人家是武将,一出场基本上都是英雄气概!所以呢,从上面可以看出这关羽...
· 剃头匠的祖师爷竟然是关羽?真相让人惊呆
三国里面的每个人都是非常具有英雄气概的,但是不得不承认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刘皇叔这边的大将在民间都被赋予了很多的含义,比如张飞就是忠义的代表,关羽也被奉为“武圣”、“武财神”等等,让我们忘记了三国里面其他的英雄,尤其是那些被误解的英雄!所以呢,在民间也就是易中天先生说的历史人物的民间形象,关公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他是正义的化身,忠义的代表,可是神奇的是有很多行业也是尊关公为祖师爷,其中最不可思议的当属剃头匠,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大家都知道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敢有损伤”,所以古人是将自己的头发看得比生命还重的东西,一般情况下不乱剪头发,只有特殊情况下才会剪,所以,这个剃头匠职业应该在当时不流行吧!换句话说应该很少存在的吧!网络配图第二,关羽,这个人不管是在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里面都没有记载他做过剃头匠这么个职业,人家是武将,一出场基本上都是英雄气概!所以呢,从上面可以看出这关羽...
· 此人的状元是骗来的,青楼留下一首诗名传千古!
此人的状元是骗来的,青楼留下一首诗名传千古!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此人的状元是讹来的,青楼买笑还写诗炫耀,结果入选《全唐诗》。这个状元厚脸皮,青楼还写诗炫耀,句句俗艳却流传至今。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最向往的事情,就是“十年寒窗苦,一朝闻名天下知”。在科举取仕的封建时代,我国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科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但是,由于人为干扰的因素存在,就是这不足600人的状元郎中,也不乏品行不端或不学无术之辈,有些人攫取的状元更是来路不正。比如今天老黄要给你介绍的这位唐代状元裴思谦,即其一例。裴思谦,是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就是现今的山西闻喜宰相村。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