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欧阳修为“避嫌”忍痛割爱判了苏轼第二名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06
转发:0
评论:0
欧阳修为“避嫌”忍痛割爱判了苏轼第二名,在宋代,欧阳修的学问十分了得,名气很大,他有一句名诗曰:“书有未曾经我读。”

  在宋代,欧阳修的学问十分了得,名气很大,他有一句名诗曰:“书有未曾经我读。”意思是说中国的书我都读遍了。

苏轼

网络配图

  欧阳修做学问,一向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以致用。他在任主考官时,便根据《大禹谟》中“罪疑惟轻,功疑惟重”这两句话,为考生拟了个策论题目《刑赏忠厚之至论》。在唐宋时代,考试是考策论文,不是八股文,也不是现代的博士论文,是考你做学问的情况,即一个人一旦出来做官谋事,真要做出一番事业的道理,这个叫“策论”。“策”就是一个计划,你对国家政治看到某一点,写一个计划,就叫“策论”。

苏轼

网络配图

  令人欣喜不已的是,欧阳修在众多考卷中发现了一篇与众不同的文章,其要点说:“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是当时的司法部长。说有一个人犯了罪,皋陶说:“杀之,三。”司法部长坚持非杀不可,并且连说三次。可在尧那时代,我们上古的那个好领导,国家的贤君明主,尧却说:“宥之,三。”皇帝也是讲了三次,说算了吧,不要杀头了,给他个无期徒刑也行。那时候的考卷都是密封的,谁也不能打开,打开是要杀头的。欧阳修越看就越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好,思想也好,便猜想这个考生大概就是自己的那个学生,唯有自己的那个出色的学生,才能写出这样好的文章。欧阳修本要给他第一名状元,但为了避嫌,“忍痛割爱”,才把他改成了第二名。

苏轼

网络配图

  考生及第后,都要拜座主,就是“拜恩师”了。欧阳修一看,奇怪了,及第的第二名并不是自己的那个得意门生,而是个四川人,叫苏轼(苏东坡)。谈话之后,苏东坡就要走了,欧阳修扯住他说,你慢点,我问你,你写的文章,“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出自哪部书?因为欧阳修读了那么多的书,可从没有在哪本书上看到过这样的文字。苏东坡笑了,说:老师,实在对不起,那是学生“想当然”信手写来的,不在“本”。欧阳修一下愣在了那里,他不觉眼前一亮,感到既惊喜又佩服,心说这个年轻人太优秀了,他的想象竟与《大禹谟》“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之道不谋而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欧阳修为“避嫌”忍痛割爱判了苏轼第二名
在宋代,欧阳修的学问十分了得,名气很大,他有一句名诗曰:“书有未曾经我读。”意思是说中国的书我都读遍了。欧阳修做学问,一向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以致用。他在任主考官时,便根据《大禹谟》中“罪疑惟轻,功疑惟重”这两句话,为考生拟了个策论题目《刑赏忠厚之至论》。在唐宋时代,考试是考策论文,不是八股文,也不是现代的博士论文,是考你做学问的情况,即一个人一旦出来做官谋事,真要做出一番事业的道理,这个叫“策论”。“策”就是一个计划,你对国家政治看到某一点,写一个计划,就叫“策论”。令人欣喜不已的是,欧阳修在众多考卷中发现了一篇与众不同的文章,其要点说:“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是当时的司法部长。说有一个人犯了罪,皋陶说:“杀之,三。”司法部长坚持非杀不可,并且连说三次。可在尧那时代,我们上古的那个好领导,国家的贤君明主,尧却说:“宥之,三。”皇帝也是讲了三次,说算了吧,不要...
· 苏轼得罪王安石后被外调,竟做了个通判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开始了自己的为官之路。然而到了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因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知道后颇感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于是苏轼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那么苏轼外调的这个杭州通判究竟是个什么官职呢?通判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省称。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州政,可视为知州副职,但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知州向下属发布的命令必须要通判一起署名方能生效,通判之名,也因上下公文均与知州联署之故。通判的差选,初由朝廷选京官任职,后改由转运使、制置使及提举司等监司奏辟。通判之掌除监州外,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皆可裁决,但须与知州通签文书施行。通判是兼行政与监察于一身的中央官吏。而且,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
· 欧阳修问苏轼考试卷中的典故哪里来的?苏轼竟然说是自己瞎编!
北宋有个文人叫做苏东坡,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对后世影响很大。有些人一生下就不简单,骆宾王七岁“咏鹅”,宋濂九岁写诗,苏轼也不差。在他十岁那年,有一次,母亲给他讲《汉书·范滂传》的时候,小小年纪的苏轼听完故事后,竟然反问母亲,“如果有一天,我想和范滂一样,为了名节而死的话,母亲您答应吗?”如果您是这位母亲,那么到底是应该鼓励苏轼为了名节而死,还是让他放弃名节好好活着呢?后来苏轼长大后,进京赶考,一举中的,入朝为官。他写的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而且他和欧阳修关系不错,两人之间还发生了很多趣事,下面我给大家说上两段。宋仁宗嘉佑二年,二十二岁的苏轼去汴京应试,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刑赏忠厚之至论》,得到了考官梅尧臣的青睐,于是将此文推荐给主考官欧阳修。欧阳修仔细看完文章后,赞叹不已,但是对文中一个地方想不明白。当时苏轼在《刑赏忠厚...
· 欧阳修与王安石、苏轼的关系他为什么叫“六一居士”?欧阳修的故事
欧阳修与王安石、苏轼两人同为北宋名臣、文学家,且在散文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同处“唐宋八大家”之列。欧阳修早王安石与苏轼两人入朝为官,若说三人之间有什么密切的联系,倒还算不上,但是却也出了许多趣事儿的。王安石初入仕途的时候,欧阳修对其很是欣赏,甚至曾经作诗以赠。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尘埃拂旧弦。常恨闻名不相识,相逢罇酒曷留连?王安石收到官场前辈的诗之后,也写了首诗回赠。欲传道义心犹在,强学文章力已穷。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抠衣最出诸生后,倒屣尝倾广座中,只恐虚名因此得,嘉篇为贶岂宜蒙。欣赏归欣赏,后来王安石进行变法,欧阳修对王安石变法的某些政策并不支持,因此在政治上有所反对。不过欧阳修反对王安石变法,倒比司马光一类的要好的多,至少他并不是全盘否定,而是从实际出发。再来说欧阳修与苏轼,苏轼算是欧阳修的门生。苏轼参加的那场...
· 苏轼为歌女填词,太过情深至今广为传诵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苏轼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北宋政坛发生了著名的“乌台诗案”。有御史打小报告说:“(苏轼)与王巩往还,漏泄禁中语,阴同货赂,密与宴游。”于是时任秘书省正字、苏轼的好友王巩被一撸到底,贬去宾州监督盐酒税。宾州就是今天的广西宾阳,王巩也因此成了20多位“乌台诗案”案犯中,被贬得最远、责罚最重的。苏轼为此非常内疚:“兹行我累君,乃反得安宅”。王巩,字定国,是当时有名的画家,府中自然少不了歌姬和舞姬。当王巩被贬时,府中的人全都被他赶走,毕竟自己是被流放的,不可能带着这么多人去。但有一个歌女,王巩却怎么也赶不走,她非要陪着王巩一同前往宾州。此女名叫宇文柔奴,柔奴本是洛阳城中大户人家的女孩,只因家道中落才沦作歌女。跟随王巩后,王巩待她很好,从不让她吃苦。可能正是因为这份恩情,在王巩的人生低谷,柔奴才会义无反顾的陪着他。过了几年,王巩的流放生涯终于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