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他是功绩卓越的帝王 为何却是个失败的父亲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71
转发:0
评论:0
他是功绩卓越的帝王为何却是个失败的父亲,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一代帝王李世民,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这位功绩卓著的帝王,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但他对于太子的教导却屡遭失败。

  李世民登基当皇帝时年仅30岁,但依据皇帝的继承制度,国要有储君,因此,作为嫡长子的李承乾被立为了太子。面对八岁的太子的培养,李世民深知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未来“国之本”的培养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timg.jpg

网络配图

  李世民很早就重视对承乾的教导,在承乾不足六岁时,就请有名的大儒陆德明做他的老师。立为太子后,李世民指任颇具才华,德高望重的李纲为太子少师,还有意识地培养他处理政事的能力。在李纲的教导下,十多岁的承乾态度谦恭,处理政事时,也能识大体,朝臣们也对他期望很高。

  然而承乾必定生于深宫,长期与宫女妇人为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哪里知道民间的疾苦。从老师们那里听来的见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必定是肤浅的,这就严重影响了他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加上他太子尊贵的地位,渐渐养成了讲排场,尚奢华的习气。

1.jpg

网络配图

  为了加强对承乾的教育,李纲死后,李世民又把他托付给了于志宁、李百药二人。这时的李承乾已不是当年态度谦恭的小太子了,如今已变得固执己见,不听劝告。李百药经过两年的努力,见无甚成效,便毅然辞职。

  李世民找到敢于直谏的杜正伦,让他来匡正太子的行为。杜正伦想方设法,苦口婆心,多次劝导承乾,但均无效果。这时的承乾已发展到制造假象,愚弄朝臣的地步。更糟糕的是他竟然与偷盗之人为伍,在东宫内设有大锅,沸水中煮着从百姓家偷来的牛马肉,与亲信及臭味相投之人分食。他不仅以低俗的做法为乐,还贪恋女色,宠幸一名女子,呼为“称心”,日夜与其作乐,太宗得知此事,又惊又怒,就处死了“称心”。此后,承乾整日以泪洗面,在宫内立坟,设灵堂祭奠,发心中思念之情,表达对太宗的怨恨。

1_副本.jpg

网络配图

  李世民闻之,仍希望儿子迷途知返,挑选当代名儒孔颖达为太子右庶子,来震慑其行为。孔颖达不畏权势,直指太子过失,但承乾恶习甚深,积弊难返,在堕落之路上,越滑越远。李世民对培养太子这一“国之本”,不可谓不尽心竭力,所选太子之师无一不是名儒大贤,然而对太子的教育效果却令人大跌眼镜,最后父子二人竟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贞观十七年,承乾的太子集团党羽已成,密谋,弑杀太宗,后因变故,阴谋败露,承乾集团瓦解。为培养儿子费尽心血的李世民,竟然差点儿为儿子所杀,这让人痛心之余,不能不引起思考。

  作为一位国君,李世民是一位成功的帝王;而作为一个父亲,李世民是失败的。俗话说:知子莫如父。李世民应该让承乾多到民间体察百姓疾苦,亲身体会守江山的不易,而不是留在深宫大院,死学书本。我们平时教育孩子,应该结合孩子身处的家庭环境采取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教育方法,而不能凭想当然来做,不顾实际的教育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禹是继他父亲的失败开始治水的?
禹的父亲叫鲧,大禹治水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而禹是继他父亲的失败开始治水的.网络配图相传鲧曾受尧指派,负责治理洪水.他用筑堤挡水的办法,试图堵住洪水,但堤坝坍塌,造成了更大的水患,治了九年也没有成绩.舜摄政后视察治水情况,“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古史传说往往以为,鲧用堵水之法治水失败,其子禹用疏导之法获得成功,事情简单而明确.网络配图有个神话,说鲧偷窃了天帝的宝物“息壤”,这是一块长生不止、能堆山成堤的宝土,鲧用它去堙塞洪水,但不见成效.从此中可以推测,鲧治水患的方法很成问题,主要是用壅塞的办法,水无处可去,东堵西决,此堵彼溢,仍然为患,所以治水9年,“绩用弗成”.其实,治理洪水是原始社会后期先民们经过数代人的奋斗才得以完成的.古史传说将功劳全归于禹,网络配图这是当时人们英雄主义观念的反映,其中肯定有夸张和简单化的地方.其合理因素,是在于禹作为领导者使治水伟业最终得以完成...
· 为什么说康熙是个好皇帝却是一个失败的父亲?
细数清代历史,康熙大帝所开创的康熙盛世,是清代全盛的顶峰时期之一。人们承认康熙在政策远见、开拓疆土中的丰功伟绩。但康熙不是神人,他也难做到面面俱到。他在治理国家的方面倾注了太多心血,导致他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略有骗倚。康熙这个平凡的父亲,并不是个伟大的教育家。网络配图说康熙是个好皇帝并不是全无根据,他稳定政治有功;四处征战,守卫边疆的同时开拓疆土;致力于维护满汉关系,颁布利民的政策,减轻民怨;此外学识渊博,指挥编纂了许多对各行各业都具有总结意义的书籍。他一生勤政爱民,在他治理下的大清,风调雨顺,是难得的盛世景象。康熙也是一位生产力极强的皇帝,他的子嗣众多。而优良的基因和后天优厚的条件,使他的孩子个个身手敏捷,才智过人。但也由于过多的孩子,导致他不能对每个孩子都一视同仁。康熙在选择后继者上,失去了他果敢的谋略勇气,他的犹豫和利益带给九子的冲击,引发了后世的九子夺嫡。可以说那把龙椅所引起的纷争,让...
· 为什么说康熙是个好皇帝却是一个失败的父亲?
细数清代历史,康熙大帝所开创的康熙盛世,是清代全盛的顶峰时期之一。人们承认康熙在政策远见、开拓疆土中的丰功伟绩。但康熙不是神人,他也难做到面面俱到。他在治理国家的方面倾注了太多心血,导致他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略有骗倚。康熙这个平凡的父亲,并不是个伟大的教育家。网络配图说康熙是个好皇帝并不是全无根据,他稳定政治有功;四处征战,守卫边疆的同时开拓疆土;致力于维护满汉关系,颁布利民的政策,减轻民怨;此外学识渊博,指挥编纂了许多对各行各业都具有总结意义的书籍。他一生勤政爱民,在他治理下的大清,风调雨顺,是难得的盛世景象。康熙也是一位生产力极强的皇帝,他的子嗣众多。而优良的基因和后天优厚的条件,使他的孩子个个身手敏捷,才智过人。但也由于过多的孩子,导致他不能对每个孩子都一视同仁。康熙在选择后继者上,失去了他果敢的谋略勇气,他的犹豫和利益带给九子的冲击,引发了后世的九子夺嫡。可以说那把龙椅所引起的纷争,让...
· 赵何的父亲是谁?他父亲为何要争夺赵何的王位?
赵何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惠文王,他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是进行了“胡服骑射”改革的赵王,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尤其是军事上,赵武灵王有着非常敏感和先进的意识。赵武灵王,赢姓,赵氏,名雍,是个很能干的王。他少年继位,那时候还只是一个不到十五岁的少年,放到现在也还是一个初中的小孩子呢!可是赵武灵王在那么年幼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常人难以达到的胆识和魄力,敢于面对五国联合的合纵,最后还逼退了他们。那可是战国时期啊,齐、秦、赵、楚、燕、韩、魏这七国之中有哪一个国家不是虎狼之国,有哪个国家不是时刻想着要将另外的国家吞并,这就是社会,就是竞争,就是生存,赵武灵王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敢豁出去,让赵国上下全国戒严,就是要摆出这么强势的态度,不惧怕这些国家,否则他们就会扑上来撕碎赵国。这次危机过后,赵武灵王深深感觉到了军事实力的作用,他认为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强弱十分重要,若是不能强大军事,那么赵国始终...
· 赵何的父亲是谁?他父亲为何要争夺赵何的王位?
赵何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惠文王,他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是进行了“胡服骑射”改革的赵王,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尤其是军事上,赵武灵王有着非常敏感和先进的意识。赵武灵王,赢姓,赵氏,名雍,是个很能干的王。他少年继位,那时候还只是一个不到十五岁的少年,放到现在也还是一个初中的小孩子呢!可是赵武灵王在那么年幼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常人难以达到的胆识和魄力,敢于面对五国联合的合纵,最后还逼退了他们。那可是战国时期啊,齐、秦、赵、楚、燕、韩、魏这七国之中有哪一个国家不是虎狼之国,有哪个国家不是时刻想着要将另外的国家吞并,这就是社会,就是竞争,就是生存,赵武灵王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敢豁出去,让赵国上下全国戒严,就是要摆出这么强势的态度,不惧怕这些国家,否则他们就会扑上来撕碎赵国。这次危机过后,赵武灵王深深感觉到了军事实力的作用,他认为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强弱十分重要,若是不能强大军事,那么赵国始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