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免死金牌有用吗?为何朱元璋能把他给杀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37
转发:0
评论:0
免死金牌有用吗?为何朱元璋能把他给杀,翻阅历史,我们总会被一些颇具传奇色彩的东西所吸引,比如我们今天说到的免死金牌

  翻阅历史,我们总会被一些颇具传奇色彩的东西所吸引,比如我们今天说到的免死金牌。免死金牌在历史上并不多见,能够有免死金牌的人也是凤毛麟角,物以稀为贵。大家也就更加看重这件东西了。然而免死金牌真的能够“免死”么?也不尽然,今天我们说道的主人公,就是拥有免死金牌还被皇帝处死的人。

8-16040GAI0135.jpg

网络配图

  明太祖朱元璋作为真正贫民起家的皇帝,在起义和建国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协助,其中就包括李善长。李善长从小就喜爱读书,有智慧和谋略,通晓法家学说。他曾经劝朱元璋效仿刘邦,知人善任、施行仁政,朱元璋也听从了他的意见。

  在朱元璋的奋斗史上,李善长也曾出谋划策,帮助朱元璋进行重大事务的决策。李善长更大的功绩则是在背后支持朱元璋,他主管军队物资,钱粮补给;他负责审核前来投靠的人才,考察他们的才能和忠诚;他还负责协调将领以及臣子之间的关系,调和矛盾,使团队团结一致;他擅长文告,通晓律令,是不可多得的治国人才;最最重要的是,他对朱元璋忠心耿耿,一心辅佐,从来没有动摇。

8-16040GA631L8.jpg

网络配图

  可以说,李善长之于朱元璋就像萧何之于汉高祖,朱元璋的千秋大业,李善长功不可没。也正因此,李善长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殊荣:朝中重臣,皇亲国戚(和朱元璋是儿女亲家),并且手握免死金牌——朱元璋钦赐铁券,李善长可“免二死,子免一死”。李善长本应该是安享晚年,封妻荫子,成为历史上的名臣,然而历史无情地成为了另一个样子。

  胡惟庸案爆发,朱元璋开始大规模胡党,最后牵连出李善长,最终即使位高权重,手握免死铁券,也没有性命,李善长一家七十余口,全部被处死。

  说起来李善长真的很冤枉,他对朱元璋可谓忠心耿耿。胡惟庸在朝的时候,曾经极力拉拢他,但是他不为所动,不管是胡派人来还是亲自登门,李善长都坚决不加入胡惟庸团伙。胡惟庸又派李善长的弟弟来劝说李善长,李善长最终无奈地说了一句“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也就是这句话,最终成了葬送李善长一家的丧钟。

8-16040GAA3561.jpg

网络配图

  当李善长这句话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之后,朱元璋下定决心,钦定了李善长的谋反之罪,李善长的免死金牌最终也没有救下他的性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免死金牌真能免死?为何朱元璋能把他给杀了
翻阅历史,我们总会被一些颇具传奇色彩的东西所吸引,比如我们今天说到的免死金牌。免死金牌在历史上并不多见,能够有免死金牌的人也是凤毛麟角,物以稀为贵。大家也就更加看重这件东西了。然而免死金牌真的能够“免死”么?也不尽然,今天我们说道的主人公,就是拥有免死金牌还被皇帝处死的人。网络配图明太祖朱元璋作为真正贫民起家的皇帝,在起义和建国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协助,其中就包括李善长。李善长从小就喜爱读书,有智慧和谋略,通晓法家学说。他曾经劝朱元璋效仿刘邦,知人善任、施行仁政,朱元璋也听从了他的意见。在朱元璋的奋斗史上,李善长也曾出谋划策,帮助朱元璋进行重大事务的决策。李善长更大的功绩则是在背后支持朱元璋,他主管军队物资,钱粮补给;他负责审核前来投靠的人才,考察他们的才能和忠诚;他还负责协调将领以及臣子之间的关系,调和矛盾,使团队团结一致;他擅长文告,通晓律令,是不可多得的治国人才;最最重要的是,他...
· 为何皇帝刚赏赐他免死金牌他就反了?免死金牌究竟为何物?
783年,大唐帝国又面临着一次危及生死存亡的重大危机。当时,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5000士卒拱卫京城长安。泾原士卒背井离乡,以为来到京城后能够得到朝廷封赏。结果直到离开京城都分文未得。唐德宗令京兆尹王翃犒赏军队,王翃却用粗粮野菜犒劳士兵。泾原士卒一怒之下,拥立退休节度使朱泚为王,发起兵变。唐德宗逃出京城,来到奉天(今陕西乾县)。史称“泾原兵变”。兵变发生后,各路节度使在唐德宗的召集下前来奉天勤王。其中,朔方节度使李怀光来得最快。李怀光,唐朝知名将领。他是渤海靺鞨人,本来姓茹,因为立下战功,赐姓为李。李怀光做过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副手,深得郭子仪信任。他长期镇守边关,威慑吐蕃,使得吐蕃军队多年不敢南下。这次兵变后,李怀光火速勤王。当时正是雨天,道路泥泞不堪行走。李怀光鼓励将士,夙夜前行,从蒲津渡过黄河,并在醴泉打败朱泚的骑兵,赶到奉天。此前,叛军已经将奉天包围得水泄不通,轮番进攻之下,奉天危在旦夕...
· 李善长手持免死金牌,但是朱元璋还是没放过他!免死金牌不管用吗?
李善长手持免死金牌,但是朱元璋还是没放过他!免死金牌不管用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古装影视剧中拥有免死金牌就相当于多了一条命,一些即将被处死的人突然亮出免死金牌就能无罪释放,在影视剧中可以说是一个BUG,但免死金牌在古代一般不叫这个名字,而是称“丹书铁券”、或者“金券”、“世券”、“铁券”等。这个东西在古代可是限量版,皇帝纵然任性,也不会随便什么人都给免死金牌,毕竟有了它,那人就等于脖子上长了两个脑袋一般,指不定闹出什么乱子。但这个东西又不能不给,它代表了皇帝对你的信任,也是皇帝拉拢和安抚大臣的一种手段。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手下有个大臣就曾经得到免死金牌,而且还有两张。但是事实证明,免死金牌还是没法和皇帝抗衡,皇帝才是最高统治者,说话算数的人,正所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这个大臣最后还是被杀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也曾当众诘问朱元璋,但朱元璋早有准备,没给他任何机...
· “免死金牌”真能免死吗?
影视戏剧作品中,常有免死金牌的说法,金牌倒是未必,免死铁券倒是有的。铁券的首创权属于汉高祖刘邦。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带着一帮穷哥们儿,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经过十多年的打拼,爬上了皇帝的宝座。为了兑现自己当年和弟兄们共保富贵的承诺,他给亲近的功臣们颁发了免死铁券,在坚硬的铁铸券书上用丹砂写下这样的誓词:“使黄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意思是说除非犯有谋大逆造反的罪名,功臣及他们的子孙可以凭“铁券”免死若干次,这就是最早的“丹书铁券”。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唐朝以后,人们就不再用丹砂书写,而是采用嵌金的办法,把券文条款铸成金字,嵌入铁券,这可能就是以后戏曲、演义、小说中“免死金牌”的出处。免死金牌是有了,但其效用却不佳。历史上没有记载哪位大臣犯大罪回家抱着一块免死金牌就能保全性命的。这种以皇帝好恶为善恶标准的免死铁券充其量是一份荣誉证书,在皇权社会中,皇帝老儿要杀人,即便有一颗“金脑...
· “免死金牌”真能免死吗?
影视戏剧作品中,常有免死金牌的说法,金牌倒是未必,免死铁券倒是有的。铁券的首创权属于汉高祖刘邦。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带着一帮穷哥们儿,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经过十多年的打拼,爬上了皇帝的宝座。为了兑现自己当年和弟兄们共保富贵的承诺,他给亲近的功臣们颁发了免死铁券,在坚硬的铁铸券书上用丹砂写下这样的誓词:“使黄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意思是说除非犯有谋大逆造反的罪名,功臣及他们的子孙可以凭“铁券”免死若干次,这就是最早的“丹书铁券”。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唐朝以后,人们就不再用丹砂书写,而是采用嵌金的办法,把券文条款铸成金字,嵌入铁券,这可能就是以后戏曲、演义、小说中“免死金牌”的出处。免死金牌是有了,但其效用却不佳。历史上没有记载哪位大臣犯大罪回家抱着一块免死金牌就能保全性命的。这种以皇帝好恶为善恶标准的免死铁券充其量是一份荣誉证书,在皇权社会中,皇帝老儿要杀人,即便有一颗“金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