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是一代贤王却成了第一个被不老药毒死的皇帝
一位无能的昏君,上至误国亡国,下使百姓民不聊生;而一位贤良的明君则上可兴盛国家,下可使黎民百姓耕者有其田。若说起唐太宗李世民,这可是中国帝王史上有名的明君。他有高瞻远瞩的长远目光,亦是文韬武略的文武全才。在他的诸位兄弟中,是真正的佼佼者,当他被兄弟们猜疑嫉妒,百般为难时,他爆发了,展示了自己真正的实力,他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成为李唐江山的第二位主人,开创了赫赫有名的“贞观之治”,成就了李唐帝国的稳固和威严,是名副其实的庞大李氏帝国真正的铸造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样一位有勇有谋,名垂青史,让后人纪念崇拜,模仿学习的“贤良明君”,中国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位,却死的很是让人无奈可笑。在他五十二岁时,因为耽迷于仙家法术,又宠溺方士术士,一心想要得道成仙,长生不老,好永远享用自己用一生打拼下的大好江山,于是他服食了所谓的“仙家妙药”,一命呜呼,暴毙身亡,断送了自己性命,也将自己苦心经营二十三年的“贞观王朝”断送了。可悲可叹,一位明察秋毫,用人唯贤的开明君王自此陨落,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被“长生不老药”毒死的君王。
当他真的成为了皇帝,坐上了自己梦寐以求渴望已久的皇位,他便时时刻刻用隋朝灭亡的教训来警示自己,勤于纳言,任人唯贤,于民休养生息,于臣各司其职,他深刻的知道:人民,就是江河里的水;君王,便是水里的一艘船。人民的水可以载起这艘他们爱戴的君王的舟,也可以倾覆这艘让他们不满的君王的舟。若使民怨,必覆之,若使民爱,必载之。
正是这样的时时警醒,才使得他广纳谏言,任用贤臣,使得魏征这种谏言时丝毫不知回转委婉的大臣也能得到重用,因此他获得了魏征的忠心,在整顿官吏任用、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等方面多次获得绝佳的意见。他也对出身贫寒,却极富有才能的贫寒子弟照顾有加,大力提拔真正有才学的人,不论出身,对例如马周等出身低微却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入仕机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李世民得到了不少真正有才之人,极大地完善了政府各个部门的构成,优化配比,为贞观王超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是因为他本人的高瞻远瞩,以及卓远的见识,因此使得李唐江山日渐繁荣昌盛,成就了“万国来朝”的盛世。使得唐文化的影响经久不衰。
但再贤明的君王,掌权的久了,经受了帝王权术的考验,难免不会变得迷失本心。
在他统治的晚期,逐渐进入了一种自我的状态,不在询问大臣们治国之道,也厌烦了臣下的进谏,迷信道术,迷信天象,本人则开始了奢靡的享受生活,建宫殿,兴土木,助长了社会风气的腐朽。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臣下对自己不忠,四处打探臣下们的动静,在他的怀疑和不断试探的手段下,一干功臣元老心力交瘁,告老还乡的有之,被的亦有之,一时间人心惶惶,许多人成为了他四处剪出威胁行动的,平白无故的被扣上了反叛罪名,家破人亡,身首异处。
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李世民开始惧怕死亡,留念起世间的荣华富贵,他开始求仙问道,大肆搜求仙家法药。贞观二十一年,他又一次患病了,本是很微小的病,在他看来却是自己命不久矣的征兆,他慌乱极了,病好之后便加紧了寻访仙药的进程,次年,大臣为其献上一位天竺僧人,自称拥有助人超脱轮回之苦的本领。因为轻信这位僧人的谎言,不但赏给他数不尽的财宝、锦衣、玉食,还给了他大量珍贵的药材,满足他的一切需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这位不靠谱的僧人却炼出来了一颗致命的“毒药”,服食了这颗名义上的仙药后,一带君王驾鹤归西,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羽化登仙”,但人已经死了,后悔还有什么用?仅仅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帝,年仅五十二岁的他,就这样去了,断送了自己的性命,断送了大唐锦绣繁华的江山,也断送了著名的“贞观之治”,留下人世间的一切,长眠昭陵,在黑暗中与孤独作伴。
一代贤良帝王,为万世称赞,开大唐盛世,却因为晚年时的糊涂,为自己辉煌的人生抹了黑,留给后世无尽唏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