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好基友魏征与唐太宗相爱相杀不离不弃的故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28
转发:0
评论:0
好基友魏征与唐太宗相爱相杀不离不弃的故事,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

  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61991287959810187_副本.jpg

网络配图

  魏征与唐太宗

  唐太宗在魏征死后,曾废除与魏家的婚约,扑倒自己手书的魏征碑,但这些事不大被人提及,人们津津乐道的,仍是他们作为明君贤臣的故事。其实,这对中国历史上的君臣楷模,有其真实的一面,也有被后人的记载着意塑造的一面。

  贞观十七年(643)正月,当朝名臣魏征病危,唐太宗甚是关心。不仅用自己别殿的质材为魏征宅修筑了正殿,赏赐各种家用物什,还专门派中郎将住在魏家,随时禀报病情变化,药品御膳自是送了不少,还不时亲自前往探视,有时一去便逗留一整天。眼看魏征大限将至,太宗问他有何心愿,魏征拖病体勉强穿上朝服,对唐太宗说:“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语出《左传》,意为:“我对自己和家里的事无心可操,就是恐怕国家出乱子”)。

  唐太宗为此深受感动,不久,便决定将小女儿横山公主嫁给魏征之子魏叔玉,希望魏征能在生前看到这个新媳妇。但未得成婚,魏征便撒手人寰,去世后,太宗罢朝五日,并亲自书写碑石立于其墓前。此后不短的时间里,太宗都思念不已,时常登凌烟阁看魏征的画像,或写诗悼念这位名臣。

  然好景不长。由于魏征生前曾经举荐杜正伦和侯君集为宰相,结果杜因为过失而遭罢官,侯因叛乱而被诛杀,加之有人在太宗面前说魏征结党营私,令太宗大为不悦;又有人说魏征曾让史官褚遂良看过自己的谏诤文章,这一点更是触犯了太宗的神经(由于玄武门之变这一事件,太宗对国史的编修非常看重且亲自过问),于是,太宗一怒之下,先是废除横山公主与魏叔玉的婚事,随即又下令扑倒了自己手书的魏征碑,亲手终结了自己和魏征之间为后人所追慕的一段君臣佳话。

112871465760999560_副本.jpg

网络配图

  此举不免令人心生疑惑,凭魏征与唐太宗之间深厚的情谊,如何到最后竟是这般的恩断义绝呢?

  我们都知道,魏征在隋末先是追随瓦岗军首领李密,后才投奔李唐的。归唐后,先是在太子李建成府内任职,并在太子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关系紧张时,劝说太子建成当机立断,占得先机,但终于李世民高出一筹,发动玄武门之变,亲手除掉了自己的同胞和政治对手,并一步步赢得了天下。

  不过,李世民当上皇帝后,不仅没有降魏征的官,反倒是加以重用,史载:“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旧唐书·魏征传》)也就是说,魏征与唐太宗,彼此都深感遇到了知音,两人在国家大事上总能密切协商,通力合作。最重要的,魏征总是能说中太宗的心思。

  太宗多次在大宴群臣时说,自己定天下,是房玄龄之功,而治天下,则多仰魏征。对于自己与魏征之间的融洽关系,太宗在各种场合反复说起,这种言辞上的不断自我确认,其实一定程度上反而说明,唐太宗对魏征的真正态度是比较矛盾的,他虽然肯定魏征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却始终难以百分之百信任魏征。由此,也就有助于我们了解上述太宗对魏征态度的巨大反差。

  那么,魏征与唐太宗之间的佳话是如何被经典化并传颂下来的呢?这就不能不谈到吴兢和他修撰的《贞观政要》。吴兢是唐前期重要的宫廷史官,一生经历了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五朝,因“励志勤学,博通经史”而受到人们的钦佩,负责修撰国史,曾编修著名的《武则天实录》、《唐春秋》等。有意思的是,无论《旧唐书·吴兢传》,还是《新唐书·吴兢传》,都没有提到《贞观政要》。而今天,《贞观政要》的版权不仅归于吴兢名下,还成为一本广为人知的政治典范之作。

  事实上,吴兢是在中宗(656-710)朝,针对“袭武周之制”还是“依贞观故事”的政治纷争,开始了《贞观政要》的编修,到开元十七年(729)上呈唐玄宗,翔实呈现了贞观年间的政治风貌,尤其突出地记录了唐太宗与以魏征为代表的贞观名臣的问答与政论。或许是同为谏官的原因,吴兢尤其突出了对魏征的描绘。但此书上呈后,吴兢非但没有受到玄宗的称赞,反倒随即遭到贬官。由此,《贞观政要》虽入藏宫中,其下落却隐而不彰。

  直到德宗(742-805)朝,《贞观政要》才由时任史馆修撰的蒋乂(吴兢外孙,747-821)重新整理,得以面世。

12337748_31n_副本.jpg

网络配图

  此后的唐宪宗(778-820),非常喜欢读《贞观政要》,“每有大政事、大议论”,必召蒋乂“咨访”,蒋乂“征引典故”。现今所见“读《贞观政要》”最早的记载,就是在唐宪宗朝,也就是说,正是蒋乂,使其外祖父吴兢的遗著得以重见天日。此后,唐文宗、唐宣宗,直至宋仁宗所读、所见的《贞观政要》,都是蒋乂整理过的版本。

  到唐文宗(809-840)在位时,尤其痴迷《贞观政要》,并将此书写在屏风上,每次阅读都非常正式,视为大事。唐文宗甚至因为联想到魏征的贤达,派人去寻访魏家后人,由此当时魏征五世孙魏谟被提拔为右拾遗。魏谟姿宇魁秀,深得文宗赏识。到唐宣宗朝,魏谟被擢为宰相,当宰相时,在朝廷中论政议事,其他宰相或委抑规讽,只有魏谟直言不讳,无所回畏。唐宣宗曾说:“谟名臣孙,有祖风,朕心惮之。”(《新唐书·魏征传》)可见,两百多年后,魏征的形象已作为某种常规式的历史记忆,进入唐代帝王乃至很多官僚文人脑海之中。

  如此我们便可以看出,魏征与唐太宗成为后人心目中的政治理想,有其历史事实的一面,但还有一条隐约可见的线索,那就是吴兢《贞观政要》一书的流传与逐渐受人重视。到五代宋初,“君臣共治”的观念渐趋浓厚,《贞观政要》更是成为一本广为人知的著作,魏征与唐太宗之间的君臣之谊以及贞观之治的政治理想,也随之在人们心中愈加经典化和符号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战国时期三对“好基友”完美诠译何为相杀相爱
今天给大家聊一聊春秋战国的三对兄弟,他们都不是亲兄弟,关系却非常的密切,可他们的密切方式却又各有不同。这就是管仲鲍叔牙兄弟、孙膑庞涓兄弟和苏秦张仪兄弟。按出生顺序我们先说一说管仲鲍叔牙兄弟,这哥俩怎么好上的,历史上没有记载,反正他们就是非常的好。他们曾经一起合伙做过买卖,因为鲍叔牙家里比较有钱,所以本钱方面基本就是他出了,可每次赚钱分红的时候,管仲总是拿大头。鲍叔牙的小弟就为老大鸣不平,凭什么啊,凭什么他拿大头啊!怎么着也得按股份分红吧!这个时候鲍叔牙就跟小弟耐心的解释,你不懂,我了解管仲,他这么做不是因为贪财,是因为他家里困难需要钱。后来管仲参军打仗,可每次冲锋的时候,他都慢吞吞的躲在最后面,所以从来没负过伤。那对于这样的人,肯定就会有人笑话他,这个时候鲍叔牙就出来为管仲解释,你们不知道内情,我了解管仲,他可不是贪生怕死,他这么做是因为他家里有老母亲需要照顾。后来这哥俩不知道为什么,分别...
· 战国时期三对“好基友”完美的诠译何为相杀相爱
今天给大家聊一聊春秋战国的三对兄弟,他们都不是亲兄弟,关系却非常的密切,可他们的密切方式却又各有不同。这就是管仲鲍叔牙兄弟、孙膑庞涓兄弟和苏秦张仪兄弟。按出生顺序我们先说一说管仲鲍叔牙兄弟,这哥俩怎么好上的,历史上没有记载,反正他们就是非常的好。他们曾经一起合伙做过买卖,因为鲍叔牙家里比较有钱,所以本钱方面基本就是他出了,可每次赚钱分红的时候,管仲总是拿大头。鲍叔牙的小弟就为老大鸣不平,凭什么啊,凭什么他拿大头啊!怎么着也得按股份分红吧!这个时候鲍叔牙就跟小弟耐心的解释,你不懂,我了解管仲,他这么做不是因为贪财,是因为他家里困难需要钱。后来管仲参军打仗,可每次冲锋的时候,他都慢吞吞的躲在最后面,所以从来没负过伤。那对于这样的人,肯定就会有人笑话他,这个时候鲍叔牙就出来为管仲解释,你们不知道内情,我了解管仲,他可不是贪生怕死,他这么做是因为他家里有老母亲需要照顾。后来这哥俩不知道为什么,分别...
· 爱情佳话传说:不离不弃
北宋时期,齐州有一个叫刘廷式的农村小伙子,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一边帮着做农活,一边读书,希望能考取功名,改变家里的窘境。他邻居的一个老伯,很喜欢这个孝顺又有理想的小伙子,打算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刘廷式感念老伯不嫌弃他穷困,就约定,他年考取功名后,便迎娶邻家小妹,让她过上幸福日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廷式进入太学院,又经过五年艰苦勤奋的努力,他终于考中进士,被朝廷授予官职。人生得意须尽欢。进士刘廷式兴高采烈衣锦还乡,准备践行婚约风光迎娶邻家小妹时,一到家就挨了当头一棒,和他订下口头婚约的邻家老伯已经病逝,而邻家小妹因为思念父亲,悲伤过度导致双眼失明。这种情形下,刘廷式没有一拍屁股就闪人,而是请了媒婆去正式提亲,要选择良辰吉日与邻家小妹成亲。邻家小妹也是通情达理之人。虽然有一个“婚约”在先,但是,现在刘廷式已经是北宋进士,被授予官职,前途无量,可自己已双目失明,她当然不敢再痴心妄想,所以对刘廷...
· 爱情对联横批不离不弃
1、上联:志同道合好伴侣下联:情深谊长新家庭横批:不离不弃2、上联:政善人和乐盛世下联:莺歌燕舞贺新婚横批:歌舞升平3、上联:鸳鸯比翼新婚乐下联:龙凤呈祥花烛辉横批:洞房花烛4、上联:玉种兰田千秋庆下联:丝牵绣暮百载缘横批:六合姻缘5、上联:与君信守百年约下联:伴我同唱一曲歌横批:永结同心6、上联:银镜台前人似玉下联:金鸾堂中语如花横批:鸾凤和鸣7、上联:倚窗望月吟诗句下联:投石破天缔良缘横批:良缘天定8、上联:眼角眉梢都是爱下联:花前月下最知情横批:爱情永固9、上联:绣枕早酣飞熊梦下联:洞房试听雏凤声横批:丰收在望10、上联:新事新办新风尚下联:好夫好妻好家庭横批:喜气盈门11、上联:新婚之夜都是爱下联:阳和以后更辉煌横批:爱情春光12、上联:陷阵冲锋真闯将下联:怡情快慰似神仙横批:几多快乐13、上联:掀帘赏月心自畅下联:今友吟诗兴更豪横批:豪情满怀
· 荆轲与高渐离是好基友吗荆轲高渐离的故事
荆轲与高渐离这是一对好基友。因为在荆轲刺杀失败,众人为自保四散逃跑之后,只有高渐离一人还回来再次刺杀秦王,不管他是为荆轲报仇,还是为了国家大义。先来看看这两人是如何认识的。有时候你一时兴起交的朋友可能就是你以后一生的挚友,这话说得在理。这两人是无聊在集市上斗酒认识的。你总不能希望两个男人是因为逛街看上同一件衣服而认识的吧。那时候,荆轲还在各国之间流浪,觉得跟高渐离一起喝酒还挺有意思的,就留在燕国。两人喝醉了,高渐离就在集市上奏乐,荆轲就在边上唱歌,然后两人就泪流满面。这样的人在别人眼里定然是疯子一样的存在。接着就是荆轲被田光推荐给太子丹,再然后就有了刺杀秦王的这个计划。在易水江边送别的一群人中就有高渐离,当他看着荆轲远去的身影时,不知道他那会儿内心做何感想。最后就是荆轲失败的消息,大家纷纷逃命自保,高渐离也隐姓埋名,换上粗布衣裳,去给人家家里做工。但是一个音乐家的灵魂怎么甘心做这么普通的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