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骄后李凤娘为何会与宋朝四代帝王结怨?
看到这个题目,有读者可能会纳闷,李凤娘真的这么牛?跟四个皇帝结怨,她还想不想混了?纳闷得好!一般来说,在皇权至上的年代里,跟帝王结怨,无异于自寻绝路。但时移势易,历史有的时候还真不爱跟你讲“一般”,时不时蹦出个“特殊”来,叫你云里雾里的找不着北。南宋光宗皇后李凤娘,就是一个让你找不着北的女人。
个人简介如下:李凤娘,安阳人,1144年生,父亲李道,官居庆远军节度使。其姿色艳丽,面相大贵,曾有道士皇甫坦看其面相,惊曰:“此女当母仪天下。”遂起名“凤娘”。1189年被立为光宗赵惇的皇后,干道四年生儿子赵扩,1200年病死。
从这个简历里看出门道来没有?赵炎看出几条来了。一,她是宋高宗的孙媳妇,宋孝宗的儿媳妇,宋光宗的老婆,宋宁宗的老妈,这有点像废话;二,她活了56岁,是病死的,不是因为跟皇帝结怨而被杀;三,她的成长环境有迷信做基础,性格养成娇宠蛮横,有恃无恐,不怕得罪皇帝;四,如果说她跟祖公公、公公,甚至和老公结怨,都可以理解,咋还跟儿子结怨呢?母子自己能有啥怨恨?我们就来仔细说说他们是如何结怨,又是如何自保的。
长舌如枪,欺高宗廉颇老矣。
网络配图
按照古代的婚姻规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子女婚配的两个主要原则,也就是说,赵惇和李凤娘结婚,必须孝宗点头,再加上媒婆牵线搭桥,就可以了。可当时高宗还没死呢,于是乎,爷爷插手,这两原则就成狗屁了。
绍兴末年,那个会相面的皇甫坦受到高宗的召见,鼎力举荐李凤娘,说:“臣为陛下做媒来了,为陛下寻得个孙媳妇。”接着把李凤娘出生时的故事说得天花乱坠,高宗听信其言,遂聘为恭王赵惇之妃。道士当媒妁,爷爷来拍板,一段不伦不类的包办婚姻,就这样走上历史舞台。那么,孝宗同意不同意呢?根据史料显示,他不同意,但没得办法阻止,因为高宗对他有禅位之恩、养育之情,他不能也不敢背负一个忤逆的骂名。
在做恭王妃期间,李凤娘尚能安分守己。恭王被立为太子后,李凤娘开始暴露出骄横蛮悍、无事生非的本性。她不断在高宗、孝宗、太子三宫之间搬弄是非,到高宗那里埋怨孝宗为太子选的左右侍臣不好,在孝宗面前又诉说太子的长短。
看到李凤娘居然是这样的长舌妇,高宗开始后悔了,在与吴皇后的谈话中,他认为自己受了皇甫坦的蒙骗而撮合了这门亲事,当初实在是应该听听儿子的意见的。高宗廉颇老矣,吃不了几碗饭了,当年一怒之下杀妃子的“英雄气概”早被黑白无常给吸纳得差不多了,就凭这,李凤娘也不怕他了。
慢侮公婆,欺孝宗秉性仁厚。
常说婆媳关系不好相处,在宋孝宗家里,翁媳关系也颇为紧张,双方的矛盾到最后基本表面化了。
本来孝宗对儿子的这门亲事就不看好,再加上李凤娘又无后妃之德,所以,孝宗屡屡训斥她:“你应该学太上皇后(吴皇后)的贤德,若再插手太子事务,朕宁可废掉你!”孝宗的吓唬没有起到震慑作用,反而在李凤娘心中播下了怨恨的种子。
等到孝宗禅位,光宗登上大宝,李凤娘做了皇后,越发肆无忌惮,这种吓唬就更加无效。
一次家庭聚会,婆婆谢氏好言规劝李凤娘注意礼仪,她竟恼羞成怒:“我是官家的结发夫妻!”言外之意是讥讽谢氏由嫔妃册为中宫,在场的孝宗闻此勃然大怒,打算动真格的废了她,就招来大臣史浩商量,但史浩不同意,他认为光宗初立,此举会引起天下议论,不利于政局稳定,执意不从,废后之事只得作罢。孝宗废后的警告对李氏来说,时时如芒刺在背,矛盾开始激化。
网络配图
为了保住凤冠,她想到两招,一是必须牢牢控制住丈夫光宗,使其疏远孝宗,一是让自己的儿子尽快当上太子。
不让丈夫跟人家老子见面,这怎么行?而且光宗还有病。孝宗不干了,就亲自过来看儿子,发现儿子满口呓语,不省人事,不禁又急又气,再次厉声训斥李凤娘:“你不好好照顾皇帝,以致他病成这样。万一皇帝有何不测,我就灭了你李家!”
李凤娘不怕孝宗的吓唬,是因为她洞悉了孝宗的性格特点,精明强干的外表里,藏着一颗仁孝宽厚的心,吓唬归吓唬,他最终不会狠下心来。在不久以后的一次宴会上,她当面向孝宗提出立儿子嘉王为储,孝宗沉吟不决,她竟然责问道:“我是你赵家正式聘来的,嘉王是我亲生的,为什么不能立为太子?”孝宗大怒,却拿她没办法,只好拂袖离席。
血色控制,欺光宗生性懦弱。
皇帝怕老婆,历史上有吗?许多人总认为唐高宗算一个,其实不对,李治并不怕武则天,而是爱其贤能,扬其才干而已,跟怕没关系。真正对老婆感到恐惧的皇帝,大概只有光宗一个。普通人怕老婆,可能还有几分爱意在里面,宋光宗则完全没有。
一次,光宗洗手时见端着洗脸盆的宫女双手细白,就色迷迷地盯着看,不料被李凤娘瞧在眼里。几天后,她派人送来一具食盒,光宗打开一看,里面装的竟是上次那个端盆宫女的双手。
一个宫女因为手白而得到光宗的好感,李凤娘尚且不能容忍,对于光宗宠爱的妃嫔,她更是而后快。光宗还在东宫时,高宗曾赐给他一名侍姬黄氏,光宗即位后晋为贵妃,倍受光宗宠爱,李后自然妒火中烧,她趁光宗出宫祭祀之机,虐杀黄贵妃,然后派人告诉光宗说黄贵妃“暴死”。光宗明知是皇后下的毒手,但惊骇伤心之余,除了哭泣,连质问皇后的勇气都没有。
面对如此强悍很辣的老婆,生性懦弱的光宗开始崩溃了,精神疾病彻底发作,病情时好时坏,无法正常处理朝政,这正中李凤娘下怀。从绍熙三年开始,“政事多决于后”,大权旁落李凤娘之手。
,宁宗苦恼母子情。
李凤娘辅政时期,没干啥好事。她既无兴趣也无能力参决朝廷大政,权力对她而言,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为娘家捞好处。她封娘家三代为王,侄子孝友、孝纯官拜节度使,一次归谒家庙就推恩亲属26人,172人授为使臣,下至李家门客,都奏补得官。李氏家庙也明目张胆地僭越规制,守护的卫兵居然比太庙还多。李凤娘外戚恩荫之滥,是南宋建立以来所没有的。
网络配图
这时,恰好孝宗病逝,在李凤娘的阻挠下,光宗又不肯去为老子发丧,朝廷大臣实在看不过去了,赵汝愚、韩侂胄等人就请示高宗遗孀吴太皇太后,逼光宗退位,拥立嘉王赵扩登基,是为宁宗。这一逼宫举动,让宁宗很为难。一方是自己的父母,虽然父亲有病,但亲生母亲在掌权,这样做了,不是造父母的反吗?一方则是公义所在,祖父丧事要办,且太祖母也出面了,实在不能拒绝。他在喃喃自语“使不得”中,硬是被韩侂胄拖上皇位。
尽管是自己儿子当皇帝,尽管李凤娘泼悍的不得了,但她辅政的日子也到头了。在当时朝野读书人的笔记里,李凤娘有着许多头衔,如长舌妇、泼妇、悍妇、妒妇、毒妇等等,凡是形容妇女的贬义词,都给了她。
宁宗皇帝为了全孝义,同时兼顾,最后选择减少探视次数、不作秋后算账的办法来平衡。李凤娘还是有几分自知之明的,她一反常态,开始对光宗好了,还在大内僻静处找了间精室,独自居住,闭门思过。当然,由于她平日里作恶多端,独居后并未能心安理得,反而受到了更大的精神折磨。
多行不义,晚年结局好凄凉。
庆元六年(1200),她在精室中染病,却没有人来关心照顾,为嘛?因为她平时待下人太凶,没有人愿意照顾她,也没有人去通报宁宗。七月,这位昔日泼辣刁蛮而又工于心计的皇后孤寂地死去。
李凤娘死后,宫人到中宫为其取礼服,管理钥匙的人拒不开启中宫殿门,结果礼服没有取到,宫人们只得用席子包裹尸体,准备抬回中宫治丧。半路上忽然有人大喊:“疯皇来啦!”宫人们一向怕遇见疯疯癫癫的光宗,一听到喊声,便丢下尸体,急忙散去。过了很久,他们才知道不过是旁人故意喊叫的时候,再回去寻找李氏尸体,尸体已在七月骄阳的曝晒下散发出阵阵刺鼻的恶臭。治丧时,宫人们只得杂置鲍鱼,燃起数十饼莲香,以掩盖难闻的气�丁�
一代骄后落得如此结局,无疑是其多行不义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