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清太祖都畏惧的明末名将 却死于意气用事
明天启五年(1625)八月,在大明王朝的九大边镇上,一颗人头在轮流传视。九边的军官将士看到无不悲苦心寒,士气低落;百姓见到无不深抱不平,扼腕叹息。这个被传守九边饱受巨大冤屈的人是谁呢?他就是连清太祖努尔哈赤也要惧三分的熊蛮子——熊廷弼。
面对辽东危局熊廷弼是最早提出坚城据守,伺机击敌的人,但这个在隆庆三年(1569)出生于湖北江夏的南方汉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今后的命运会与这寒冷的辽东大地如此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万历二十六年(1598)熊廷弼进士及第开始了他颇为顺利的仕途,他性情刚直,处事公正,嫉恶如仇,不事权贵。为官清廉的他颇受百姓爱戴,在入辽之前也算是官运亨通。
网络配图
万历三十六年(1608)熊廷弼以中央特使的身份巡按辽东开始与辽东这片土地结下不解之缘。在三年的巡按御史生涯中,熊廷弼看到了辽东积弊已久的卫所制度,城垣的颓败,兵士的羸弱,以及将领的骄横失职。对此熊廷弼上书陈述,革除积弊的同时触动了包括李成梁在内的辽东军阀的利益。为自己今后经略辽东的失落以及含冤身死留下了隐患。
三年的巡按生活结束后,熊廷弼调任南畿提学,因杖责诸生事被劾失官,赋闲于家。由于李成梁的纵容,建州女真的一支努尔哈赤异军突起用了三十六年统一女真各部。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开始进攻明朝,连下抚顺、清河,萨尔浒一战使辽左闻之色变,军民胆寒。此时熊廷弼临危受命,以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的身份经略辽东。未及到任,开铁失守,熊廷弼乃开赴沈阳,秣兵厉马,修城壕,集兵将,填火器,在辽沈一带形成铜墙铁壁,期间努尔哈赤虽有来犯都因防守紧密无功而返。
熊廷弼性格暴躁,不为人下,好特立独行,不与达官显贵相交,因此朝臣颇有微词,屡屡受人弹劾;但其治军严谨,爱戴士兵,却触痛了辽东原有的腐败军官体系,这些人也经常与熊廷弼作对。在众人的指责与逼迫下,带着遗憾的熊廷弼被请离任。如果熊廷弼就此不再踏上辽土,或许他的命运也就不会如此的悲壮凄苦。
三方布置策中心思想还是守为上,攻为辅。起初,朝臣因辽东屡败群情低落故纷纷支持熊廷弼。然而不谙兵事的辽东巡抚王化贞却提出一举荡平策(一方希望抚顺游击李永芳做内应;二方借助蒙古林丹汗四十万军队;三方己出六万军攻后金。),中心思想就是主动进攻,坚决不被动防守。
网络配图
此时朝廷中的投机派群起响应王化贞,兵部尚书张鹤鸣带头支持。熊廷弼与王化贞意见不合,熊廷弼据理力争,王化贞寸步不让,最后人缘好,后台硬的王化贞的策略被采纳,再加上王化贞手下统领十五万人,熊廷弼手上只有五千人马只得驻扎于离广宁不远的右屯,难有作为。努尔哈赤知辽东经抚不和,于正月率兵渡过辽河激战西平,罗一贯杀身成仁;沙岭野战,全歼援军;广宁由于游击孙得功的背叛,不战而降。王化贞逃到熊廷弼驻军的右屯,痛哭流涕向熊廷弼建议收集残兵退守宁远锦州一带,现在看来这还是糊涂的王化贞提出的一个相对正确的战略。
然而此时熊廷弼却犯了人生当中最大的一个错误,因为自己的愤恨,采取了小人的心思,不想为眼前这个人再做任何付出,但却忘了辽东的军民,忘了大丈夫的气节,忘了国家的危亡。熊廷弼放弃辽西的防御,护送辽西十万军民入山海关,致使辽西一带完全落入后金之手。应该说封疆之失熊廷弼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明史 熊廷弼传》对此有十分中肯的评价:惜乎,廷弼以盖世之才,褊性取忌,功名显于辽,亦隳于辽,假使廷弼效死边城,义不反顾,岂不毅然节烈丈夫哉!
网络配图
广宁之失,首罪化贞,此时朝中党争激烈,封疆之失成为东林党与阉党的党争题目,熊廷弼本身倾向东林党,阉党借熊廷弼之事打击东林党。天启四年(1624)六月,杨涟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大罪,公开打击阉党,但天启皇帝暗中支持魏忠贤,致使阉党猖獗东林人士,此时阉党状告熊廷弼贪赃贿赂杨涟,熊廷弼百口难辨。天启五年(1625)七月,一代辽东名将熊廷弼因封疆失守,贪赃枉法的罪名在北京西市被斩杀,并被传首九边。
熊廷弼一生为官清廉,将自己最宝贵的一生奉献给了辽东大地,但最后却以自身性情原因,以及朝廷政治昏聩而身首异处。没有创造更大的功绩不仅是熊廷弼的遗憾,也是大明王朝的遗憾。今日观此,不能不让人顿觉惋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