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唐太宗求贤若渴 效仿刘备三顾茅庐三请马周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86
转发:0
评论:0
唐太宗求贤若渴效仿刘备三顾茅庐三请马周,历史上有刘备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出山辅佐汉室的故事,留下流传千秋的纳贤佳话。

  历史上有刘备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出山辅佐汉室的故事,留传千秋的纳贤佳话。其实,盛世明君唐太宗也有一段三请马周的故事。太宗不仅在草创基业、马上定天下时注重求贤,而且在登基称帝后,更是思得忠良以匡辅国政。他“三请马周”破格用才的故事,显示出他思贤若渴的明君本色。

1.jpg

网络配图

  贞观三年,天下大旱,严重的灾情已危及国计民生。唐太宗忧心如焚,多次率百官求雨并极为虔诚的谴责自己。太宗求天不应,便召集群臣商量对策。他宣布,无论文臣还是武将都要指出朝廷政令的得失,并提出几条具体的意见。这可难坏了武将常何,他回到府中,愁眉不展。正好家中一位名叫马周的落魄朋友,漫游到长安,借住在他的府中。得知了常何的为难之事,马周不加思索,伏在案上,洋洋洒洒的向朝廷提了二十多条建议,文辞非常优美。

  次日早朝,常何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奏疏呈现给太宗。太宗一看,这些建议有根有据,切中时弊,确属可行,但武夫常何决非有这神来之笔,便问他是何人所写。常何告诉太宗为马周所写。太宗又问马周是何样之人,常何便向太宗介绍说:“马周是清河荏平(今山东荏平)人,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尤其精通先秦诸子的典籍。

唐太宗

网络配图

  由于自负才学出众,清高而孤傲,郁郁不得志。他在博州一所学校教书,常受地方官的训斥,一怒之下便拂袖而去,离家远游。他穷困潦倒,经常受人欺凌,历尽艰辛来到长安,住在臣家,乃当今一大奇士也。”

  太宗听完介绍,立即预感到这是一位隐于“侧陋”的杰出人才。传诏奖赏给常何绢三百匹,表彰他推荐贤才之功,并派常何回家,请马周入官见驾。等了约半个时辰,不见马周前来。太宗求贤心切,亲自派官员驾宫中的四马彩车去请马周。又过了半个时辰,太宗到殿外张望,还不见马周入宫。他又派了一辆四马彩车前去催请。这就是风传一时的太宗礼贤下士、三请马周的佳话。

  太宗见到马周,广泛问及尧舜的德治天下、孔孟儒学的思想精华、周隋的盛衰兴亡以及当今的时弊和治国要略,马周对答如流,见解精辟。太宗对马周的才华和忠诚极为赞赏,不久拜为监察御史。

唐太宗

网络配图

  马周为官后理政谦虚、谨慎,不拘旧俗,锐意创新,对于贞观一朝的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表彰马周勤劳国事,唐太宗亲自题写了“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十六个草书大字赐与马周,使马周大享殊荣。

  贞观二十二年,马周病危,太宗亲自为他调药,命御医日夜护理。马周去世时,年仅四十八岁,令太宗不已。

  从唐太宗对待马周一事可以看出,太宗求贤的虔诚、礼贤的恭敬、用贤的如一、思贤的深情。所以天下贤才聚集朝廷,君臣共创大唐盛世之伟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三顾茅庐刘备三请诸葛亮确有其事吗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世人皆知。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就详细叙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成就霸业的故事。将刘备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态度描写得惟妙惟肖,把刘备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关羽、张飞的居功自傲也是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段“三顾茅庐”的故事,是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记载,加入了艺术构思创作而成的。那么,刘备真的曾三次前往茅庐拜访诸葛亮吗?一直以来,史学界都是众说纷纭。第一种说法认为,刘备的确“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三国演义》中关于刘备和诸葛亮第一次见面的记述是,刘备带领军队驻扎在新野的时候,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刘备就让徐庶带诸葛亮来见他,可是徐庶说只有登门去拜访诸葛亮,却不能让诸葛亮来拜见刘备。由此可见,刘备是亲自到诸葛亮那里拜访的,总共去了三次,才得以见到诸葛亮。但是这里面却没有写到关羽和张飞同刘备一同前往拜访诸葛亮,也没有记载刘备同诸...
· 刘备到底有没有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相信所有人都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当中的《三国演义》中,写的是刘备三次到茅庐之中请诸葛亮出山辅助他成就帝业的故事,将刘备礼贤下士的态度写得是栩栩如生,同时也把刘备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关羽和张飞的居功自傲描绘得是惟妙惟肖,真可谓是入木三分。而这段“三顾茅庐”的故事,是罗贯中根据陈寿的《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记载,加上了自己的艺术构思而创作的。但是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究竟有没有“三顾茅庐”?学术界也是各有说法。网络配图《三国演义》中关于刘备和诸葛亮的第一次见面的记载是:刘备带领军队驻扎到新野的时候,徐庶对刘备说道:“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愿见他吗?”于是刘备便说道:“你带他一起来吧。”徐庶却说:“可以主动登门去见此人,但不能让他来拜见您。”可见,当时刘备是亲自到诸葛亮那里去请求拜见、赐教的。一共是去了三次,才得以相见。但是却没有写关公、张飞一同前往,也没有说明是在茅...
· 刘备为何一定要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诸葛亮在其中虽算佼佼者,但也不是最厉害的一个。可是刘备偏偏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帮忙夺取天下。这其中不免让人疑惑,刘备为什么一定要三顾茅庐选诸葛亮作为辅佐人呢?要明白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看看两个人当时的处境。网络配图据史书记载,在今天隆中的半山腰上,有一处凉亭,名叫“抱膝亭”。由于尚未发现值得辅佐的明主,诸葛亮一直显得很茫然,每当早晨和傍晚,他都独自一人,在山林之中抱膝长啸。当这位读书人倍感苦闷的时候,后来那个最赏识他、最可以发挥他才智的人——刘备,其实就在距离隆中不远的新野县城里。当时,他也苦闷极了。刘备一生也极其坎坷。起初,他在家乡起兵参与了黄巾起义,后来又卷入诸侯混战,几十年东征西讨,凭着讲感情、够朋友和自己的那点谋略才一步步成长壮大起来,拉起了一支队伍。但他没有聪明的谋士辅佐,所以只能时而投靠陶谦,时而联合吕布,时而归顺曹操,时而依附袁绍,始终被人利用来利用去,跑了大半...
· 刘备三请诸葛亮而这个人让唐太宗四次请他
大唐贞观三年,中郎将(高级武职,即各府卫的禁卫统领)常何的府邸。皇帝的使者再三行礼,请常何的门客马周入宫详谈。使者说,皇帝陛下的原话,是恭请马周先生,不是召见,更不是命令。但马周回说身体不适,拒绝了。使者又来了两次,马周还是拒绝。网络配图这一搞,可把常何吓坏了,他忙不迭地劝,可马周只是笑而不语。终于,在太宗李世民的使者第四次到来时,马周才答应进宫面圣。究竟这马周是何许人也,为何他经得起李世民的四次请谈?狂傲书生,只身来到长安马周,字宾王,公元601年生于山东清河郡,幼时父母双亡,在亲戚家寄身长大。艰苦无依的环境,让马周深知,只有发奋读书方可改变命运。于是,广泛涉猎,加上聪颖天资,不过二十岁,满腹经纶的马周已是名动一方。可是,渴望在官场一展雄才的马周,直到高祖武德初年才接到邻郡书吏的邀请。而这对他来说,尚不是理想所在。于是,虽然入职,他却无心公务,而是纵情山水,以酒为乐。在世人眼中,这位马才...
· 揭三国中刘备为何一定要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诸葛亮在其中虽算佼佼者,但也不是最厉害的一个。可是刘备偏偏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帮忙夺取天下。这其中不免让人疑惑,刘备为什么一定要三顾茅庐选诸葛亮作为辅佐人呢?要明白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看看两个人当时的处境。网络配图据史书记载,在今天隆中的半山腰上,有一处凉亭,名叫“抱膝亭”。由于尚未发现值得辅佐的明主,诸葛亮一直显得很茫然,每当早晨和傍晚,他都独自一人,在山林之中抱膝长啸。当这位读书人倍感苦闷的时候,后来那个最赏识他、最可以发挥他才智的人——刘备,其实就在距离隆中不远的新野县城里。当时,他也苦闷极了。刘备一生也极其坎坷。起初,他在家乡起兵参与了黄巾起义,后来又卷入诸侯混战,几十年东征西讨,凭着讲感情、够朋友和自己的那点谋略才一步步成长壮大起来,拉起了一支队伍。但他没有聪明的谋士辅佐,所以只能时而投靠陶谦,时而联合吕布,时而归顺曹操,时而依附袁绍,始终被人利用来利用去,跑了大半...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