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秦末起义领袖吴广为什么会惨死在自己人手里?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64
转发:0
评论:0
秦末起义领袖吴广为什么会惨死在自己人手里?,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带领九百戍卒开赴渔阳,行至大泽乡时恰遇大雨所阻,无法

  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带领九百戍卒开赴渔阳,行至大泽乡时恰遇大雨所阻,无法前行,在去亦死、不去亦死的艰难抉择面前,陈胜吴广当机立断,揭竿而起,以公子扶苏、楚将项燕的名义,发动戍卒反秦,先后攻下大泽乡、陈地等,短短一二个月,起义军迅速扩大,拥有部骑数万人,声势浩大。陈胜随后自立为王,吴广为假王,国号张楚,开启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1_副本.jpg

网络配图

  陈胜自称张楚王后,立刻命吴广率军西击荥阳,命武臣、张耳、陈余等北伐赵地,命邓宗南征九江,命周市北攻魏地。然而,吴广毕竟一介农夫,缺乏战争经验,他西击荥阳,遭遇秦军顽强抵抗,久攻不下,无奈之下,他修书一封,急送陈胜,报告实情。陈胜得报,与谋士一番商议后,决定另择良将西征。他后来访得陈人周文,此人颇懂军法,立即授他将军。周文领军攻秦,一路西行,边行边征召勇士,最后部众竟猛增至数十万人,长驱直入,不久进逼函谷关。

  之前,秦二世胡亥被赵高封锁了消息,陈胜起义已经数月,他还一直蒙在鼓里,这时数十万义军直捣京畿,纸包不住火,于是,告急文书雪片般飞向二世案上。二世闻报,慌作一团,赶紧召集文武众臣急议应对之策。那些峨冠博带饱食终日的大臣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吓呆了。在君臣们不知所措之际,只见一将军站出大声说:“盗贼已至,来势汹汹,如今调发近县军队为时已晚,正好骊山刑徒众多,不如赦免他们,发给兵器,由臣统领出击,定能击破。”

 

  此人是谁?他就是秦朝最后一员大将——少府章邯。二世立即任命章邯为将军,集中郦山刑徒,精选身强力壮者数十万,出京都,迎击周文。大军行至戏地,与周文所部狭路相逢,章邯号令全军,只有前进,没有后退,奋勇杀敌有赏,犹豫不前者立斩。那些各地征集来的刑徒本身就有许多十恶不赦的凶狠犯人,如今杀人有赏,便一窝蜂地扑进敌阵,刀剑横扫,锐不可当。

2_副本.jpg

网络配图

  周文一路西征,都是仗着人多势众,基本没遇到过大的战斗,认为秦军也不过如此,有些轻敌。但章邯的军队的进攻,却如猛虎下山,英勇难敌,周文军队一下子就乱了阵脚,慌忙后退,秦军顺势掩杀,周文军队随即杀掉大半,其余则溃散奔逃,周文压阵不下,也只得往函谷关外逃跑。周文逃到曹阳,又被章邯追上,周文组织败仓促应战,又战败,再次奔逃,最后逃到渑池,章邯仍然紧追不舍,周文部众杀的杀、跑的跑,身边已经没有几个士兵了,绝望之际,周文最后拔剑自杀身亡。

  消灭周文大军后,章邯乘势领军东征,向荥阳逼近。而此时,张楚假王吴广围困荥阳几个月,城未攻下,人已疲乏。然而,当章邯出关,周文大军大败的消息传来之后,吴广仍围着荥阳,不作打算,部下一些将士便开始嘀嘀咕咕了。部将田臧、李归一干人等议论说,周文全军覆没,秦军乘势东征,说不定哪天就从天而降,今不想应变之法,秦军一到,内外夹击,你我必死无葬身之地。吴王骄横,又不懂兵法,看来跟着他只有死路一条,不如除掉他,才好重新计议。大家一拍即合。

 

  于是,田臧、李归直入吴广营帐,假借陈胜之命,说:“吴广久留荥阳,暗藏祸心,蓄意谋反,我等受陈王命处立斩。”话音未落,吴广人头早已落地。田臧、李归随后枭首出帐,召集全军,说吴广意欲谋反,今奉陈王之命立斩。接着,田臧写了一封信送给张楚王陈胜,诬告吴广阴谋叛变,自己同众将揭发其图谋,已经就地处决。陈胜与吴广一起举事,两人资历相当,陈胜对吴广也有所忌惮,如今既死,也去掉了一块心病似的。因此,他对吴广之死非但不去追究,反而立即任命田臧为上将。田臧杀吴广,本来向陈胜报告时,心里还有些许害怕,现在陈王非但没有,反而封自己为上将,不禁大喜过望。

3_副本.jpg

网络配图

  吴广只陈胜同举大事,浴血奋战,结果竟然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于自己人之手,也着实是千古奇冤一桩。后人曾对吴广之死作过细致分析,有人说,田臧和吴广在军事决策上出现严重分歧,面对秦军夹击,田臧不得不杀死吴广,救己图存;有人认为,陈胜为王后,颇为猜忌,妄杀故旧,田臧杀吴广有可能暗中顺从了陈胜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意;有人还认为,吴广之死,不过是田臧实现个人取而代之野心的一个大胆阴谋而已。

  众说纷纭,但不管何种原因,从田臧杀吴广事件中,可以看出张楚政权经过一段茁壮成长期后,在争夺胜利果实的过程中,其内部已经逐渐开始分裂和倾轧,勾心斗角,内讧不断,欲成大事者却不能一心,必定行之不远,所以,张楚政权后来的迅速覆灭,与吴广之死不能说是没有关联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广简介同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吴广生平
吴广(?-前208),字叔,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与陈胜同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朝廷征发闾左屯戍渔阳,陈胜、吴广为屯长。他们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过期要杀头。陈胜、吴广便发动戍卒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陈胜自立为将军,以吴广为都尉,用已被赐死的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反秦。次年,吴广在攻打荥阳时,被同为起义军将领的田臧所杀。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朝廷征发闾左屯戍渔阳,陈胜、吴广为屯长。他们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过期要杀头。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陈胜毅然决定谋划起义。是夜,陈胜悄悄找另一位屯长吴广商议。吴广,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也是穷苦出身,他们虽然结识不久,但已是无话不谈的朋友。陈胜对吴广说:“这儿离渔阳还有上千里路程,怎么也不能按期抵达渔阳了...
· 吴广死因之谜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吴广怎么死的?
吴广死因之谜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吴广怎么死的?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率九百戍卒揭竿而起,很快汇成一支巨大的洪流,席卷全国,沉重打击了秦的统治,还建立了张楚政权。然而,正当吴广率重兵进攻荥阳(今属河南)时,却被其部将田臧杀死,这一事件给起义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那么,吴广为什么会被杀?据《史记·陈涉世家》记载,吴广领兵攻荥阳时,另一位起义将领周文率十万义军直捣咸阳,因孤军深入,最终寡不敌众,惨败于渑池(今属河南)。这时,秦王朝组织数十万军队,准备反击义军。田臧等人见周文战败,秦军不久即至,荥阳迟迟未克,就准备分部分兵力牵制荥阳之敌,以大部分精兵迎击秦军。他们商议说:“今假王(吴广)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于是假借陈胜之命杀了吴广,献其首级于陈胜,“陈王使使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从这段史料可知,吴广似乎是因为骄蹇自大,刚愎自用,以至于部下无法与他商议军事行动计划,所以被部...
· 农民起义领袖吴广简介吴广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吴广(?-公元前208年),字叔,秦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朝廷征发闾左屯戍渔阳,陈胜、吴广为屯长。他们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过期要杀头。陈胜、吴广便发动戍卒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陈胜自立为将军,以吴广为都尉,用已被赐死的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反秦。次年,吴广在攻打荥阳时,被同为起义军将领的陈胜手下田臧所杀。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朝廷征发闾左屯戍渔阳,陈胜、吴广为屯长。吴广、陈胜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过期要杀头。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陈胜毅然决定谋划起义。吴广很佩服陈胜的胆略,觉得他的主意符合当时的人心,完全支持陈胜“死国”、“举大计”的决定。吴广见时机基本成熟,于是趁两个押送士卒的军官喝醉,故意扬言逃跑,以激怒押送他们赴...
· 鳌拜是个怎么样的人?鳌拜为什么会折在康熙手里?
安分守己,明哲保身。每人都应该明确自己的权力范围,真正做到安分守己、明哲保身的人才能全身而退,或者扶摇直上。一旦出现了越俎代庖,就会引起冲突和争端。不知进退的人最后往往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战国思想家庄子讲过一个故事,说斗鸡的最高状态,就是好像木鸡一样,面对对手毫无反应,可以吓退对手,也可以麻痹对手。这个故事里面就包含着斗鸡博弈的基本原则,就是让对手错误估计双方的力量对比,从而产生错误的期望,再以自己的实力战胜对手。据野史记载,康熙八年五月的一天,康熙在南书房召见鳌拜,事先准备好一张折脚的椅子让鳌拜坐,鳌拜刚坐下来,侍卫捧上热茶,茶杯经过高温处理,茶杯顿时烫手坠地,在鳌拜毫无准备千钧一发之际,身后的侍卫霎时发难将鳌拜推倒在地,由于经过精心准备,鳌拜出其不意,一下被擒,“于是有善扑营之制,以近臣领之”。一场攻心攻力的政治斗争终于收场,康熙登位以来第一场大战以胜利告终,铲除了这个心腹大患。这种守...
· 三国里最厉害的人最后竟然死在自己人手里!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一说三国中被忽视的最厉害的谋士——李儒。这个人其实也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角色。网络配图一般说到三国著名的谋士,大家都会异口同声的说出郭嘉、诸葛亮、司马懿、庞统等人的名字,其实我们不能忽视的就是那些在背后“默默奉献”的人,比如李儒。李儒,字文正。正史记载是汉少帝时的郎中令,在董卓专政是,奉董卓之命,入宫毒死了刘辩,也就是汉少帝。历史上虽然对李儒的评价都是奸臣,但是客观来讲,作为董卓的首席谋士,还是有一定的见解和实力的,眼尖的人也许会发现,在《三国演义》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就是董卓每次碰到重大问题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看一眼李儒,分析一些李儒传达的眼神和态度,然后再做决定,这个细节很符合正史上的描述,体现了李儒对董卓集团的重要性。网络配图劝服董卓迁移首都,主要的原因是为了躲避关东联军,于是一把火就将几百年的都城洛阳烧的片甲不留,几百万百姓无家可归,民不聊生,从此就失去了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