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廉颇:为何不配战国四大名将之称?
廉颇,战国时期赵国大将,与白起、李牧、王翦一起,被后人统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但我以为,廉颇不配战国四大名将之称,原因有二:
公元前270年,秦国进攻赵国,围困阏与城。赵惠文王召见大将廉颇、乐乘问道:“阏与城还有得救吗?”他们两人都说:“从邯郸到阏与,路途遥远,更兼道路险峻,难救。”赵惠文王又问赵奢,赵奢回答说:“道路遥远险峻,就好比两只老鼠在洞穴中咬斗,勇敢者将取胜。”最终,赵奢果然出奇制胜,成功打败秦军,解了阏与之围。
网络配图
不知为什么,后人在读史或评价廉颇时,极少关注这件事,但我认为,在客观评价廉颇此人时,这件事不能被忽略,因为这件事很能体现廉颇的军事才能,战略眼光。换句话说,廉颇的军事才能,战略眼光,其实也就与乐乘在一个档次上,而与赵奢相比,就差了一个档次。
我们再看史料中提及的关于廉颇指挥的其他一些主要战斗:
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廉颇率领赵军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秦赵渑池之会当年(前279),廉颇向东进攻齐国,打败了它的一支军队。过了两年,廉颇又攻打齐国的几邑,把它攻占了。此后三年,廉颇进攻魏国的防陵、安阳,都攻克了。再过四年,蔺相如领兵攻齐,打到平邑就收兵了。
以上战斗,需要提醒诸位的是,公元前283年,廉颇大败齐军是在燕国乐毅统领五国划齐的背景下取得的;而之后,齐国已经被乐毅打得只剩下两座城池,所以廉颇在齐国所取得的战绩,未免胜之不武;至于打魏国,大家知道,魏国马陵之战庞涓死后,已经不堪一击了。
公元前260年,赵国与秦国爆发长平之战,赵国的策略是速战速决,以廉颇为将,对阵秦国的王龁。结果王龁把廉颇打得一败再败,只好转入防御,打消耗战。这也是后来赵国用赵括替代廉颇的根本原因,所谓秦国反间、郭开进谗,并非是根本原因。
网络配图
公元前251年,燕国错误估计赵国在长平之战中的损失,悍然发动攻打赵国。赵王任命廉颇为将,率军迎击燕军。廉颇先后击败燕将栗腹(战死)的部队和卿秦、乐间的部队,并乘胜追击燕军五百余里,顺势包围了燕国国都蓟城,燕王只得派人向赵国求和。
对燕反击战,恐怕是廉颇一生中打得最漂亮的一次战役。不过,对燕反击战之胜利,实际上还有多方面的因素,如燕军轻敌、乐乘守代地,吸引了燕国的大量军力和注意力等等。
廉颇最为后人熟悉的不是他的战功,而是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后,蔺相如因功被封为上卿,位居廉颇之上,廉颇马上就不高兴了,说:“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卑贱之人,我感到羞耻,在他下面我难以忍受。”并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此事后来因为蔺相如顾全大局、宽容不计较而顺利化解,实现了“将相和”,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段美谈。
但我们现在反观当时的情景,如果蔺相如不是一个顾全大局、心胸宽广善宽容的人,那么在廉颇咄咄逼人的羞辱之下,必然造成“将相不和”,这无疑会给赵国带来沉重的打击。所以,在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中,蔺相如的顾全大局、心胸宽广,恰恰反映了廉颇胸襟狭小,格局不高,过于争强好胜,心眼太小的毛病。
网络配图
廉颇的争强好胜、心眼太小的毛病不仅表现在与蔺相如争功上,还表现在与乐乘争权上。据史料记载,赵孝成王去世后,太子悼襄王即位,派乐乘接替廉颇。廉颇大怒,不仅不交出兵权,反而出兵攻打乐乘,迫使乐乘逃跑。廉颇自己也因此逃奔到魏国。
另外,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开篇中说廉颇“ 以勇气闻于诸侯”,但在本篇的结尾“太史公曰”部分,却不提廉颇,只说蔺相如“ 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这很有可能是司马迁有意如此安排,目的在于说明,像蔺相如那样的勇气才是真正的值得称道的勇气。司马迁如此苦心安排,值得我们在读史时留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