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梁公与娄师德之间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娄师德,生于公元前630年,卒于公元前699年,是郑州原武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原阳人,是唐代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将军,曾经官至宰相,是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大臣。因为他为唐朝所作出的突出事迹和贡献,而被唐德宗列入三十七个宰臣上等之一,与房玄龄和杜如晦等名臣齐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娄师德在二十岁的年纪便考取了进士,随后被任命为江都(即现今江苏扬州)县尉,因为政绩突出随后便升任监察御史职位。娄师德是文臣出身,但是他也曾经随军征战过。那是在678年,唐高宗命令当时的宰相李敬玄为统领,率军讨伐吐蕃,并在河南、河北一带招募兵士。娄师德挺身而出,前去应募。高宗十分高兴,便任命他为散朝大夫,跟随宰相出征。没想到宰相李敬玄对战事一窍不通,结果导致大败,手下的大将刘审礼也被俘。娄师德在这种危急关头,整备残存兵力,他陈说利害关系,以自己的雄辩之才说服了吐蕃将领论赞婆,解救了这次危机。他随后便被任命为中侍御史和河源君司马职位,主持屯田工作。后来在吐蕃侵犯河源军时率军迎战,八次作战无一败绩,完全展示了他作为将领的雄才大略的一面。
因为他突出的功绩,他曾经先后两次担任宰相的职位,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足以看出皇帝对他的信任和器重。他在699年九月病逝于现在的甘肃靖远,享年七十岁,也算是寿终正寝。
纵观娄师德的一生,不管是担任文臣还是武将,他都勤勉奋进,有所作为,而且他生性宽厚仁爱,对人亲切友好,始终保持一颗谦卑谨慎的心。他的这种高贵品质和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崇敬。
娄师德字
在中国古代,一个人除了基本的姓名之外,还有一个“字”。这个字是因为在我国古代,当一个男子成年之后,对他直呼其名是很没有礼貌的,因此便要取一个与自己的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这个就是字。而研究一个人的字和他的名的关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一个人的名是用来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而一个人的字便是用来体现一个人的品德的。我们来看一下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经做过宰相和将军的娄师德他的名和字有什么样的关系和含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先来看一下娄师德的简介。他是唐初时期一位文武双全的大臣。他是郑州原武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原阳人氏,在他二十岁的时候便高中进士,担任了江都县尉的职位,因为才华突出,功绩卓著,很快便升迁到了监察御史的职位。此后他又以文官的身份应征入伍,随军参加了征讨吐蕃的战争,建立了一番战绩。回来之后被皇帝认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马上对他委以重任,让他做了殿中侍御史和河源军司马的职位。随后又两度出任宰相,勤勉有为,恪尽职守,始终被皇上所器重,直到公元699年病逝,享年七十岁。
娄师德,字宗仁,根据他的名“师德”和字“宗仁”来看,他的名和字应该是扩充的关系,即意思相近,字是名的补充或者修饰。这里“师德”应该是要学会仁义道德的意思,而“宗仁”也有“仁爱、仁义”的意思,应该说名和字寄托的寓意都是做一个充满“仁爱”和“贤德”的人的意思。
狄梁公与娄师德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繁荣和富庶的时期,在将近三百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当时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和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无论是在经济、文化、科技还是政治上,唐朝都远远领先于当时所有的国家。唐朝的强盛除了君王的贤能和才智之外,也离不开很多具有雄才大略的大臣的辅佐。这其中,诞生于唐初的两位名臣狄仁杰和娄师德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狄仁杰和娄师德都是当时出类拔萃的大臣,也都是具有治国之才的名臣。他们两人的命运可以说是惊人的相似,他们的出世仿佛是在向所有人宣告的大唐的盛世已经到来。狄仁杰和娄师德都出生于公元630年,一个是现在的山西太原人,一个是现在的河南原阳人,都曾经先后两次担任宰相的职位,勤于政务,克己奉公,深受皇帝的器重和赞赏。而他们两个人之间,还曾经过一段有趣的故事。
那是在狄仁杰和娄师德都担任宰相职位的时候发生的故事。狄仁杰因为某种原因并不喜欢娄师德,因此常常找他的过错来排挤他。这时女皇武则天察觉到了这种情况,便问狄仁杰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重用他。狄仁杰答道当然是因为我文章写得好,品行又端正,这跟那些只是依赖他人的帮助的人完全不同。武则天听了之后,对他说:你能够得到机会完全是因为娄师德在我面前大力向我推荐你啊!随后便拿出了十几篇娄师德的推荐奏折给狄仁杰,他看过之后愧不敢当,说道:我完全没有想到娄师德居然如此包容我,而且他从来没有在我面前有夸耀的表现。
这个故事中不但表现了娄师德博大的胸襟和谦虚仁厚的品质,也体现了狄仁杰勇于认错的精神,同时也可以看出武则天在如何处理大臣之间关系方面的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