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晋悼公恢复中原霸业:鄢陵大战击败楚郑联军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83
转发:0
评论:0
晋悼公恢复中原霸业:鄢陵大战击败楚郑联军,晋楚鄢陵(今河南省鄢陵县)之战,实际上是晋景公霸业持续的另一幕。晋景公霸业的

  晋楚鄢陵(今河南省鄢陵县)之战,实际上是晋景公霸业持续的另一幕。晋景公霸业的蓝图是以制楚为其惟一目标,其进行的步骤,首在并灭赤狄,开拓中原的战略形势;其次在联齐,结成晋齐联盟以与秦楚的联盟相抗衡;其三在结吴,使吴国兴起东南成为楚肘腋之患,使其不能再致力于中原;其四在拆散秦楚的联盟,而后与以各个击破。周简王8年,晋秦麻隧之战就是晋国实行其长期图霸计划已至第四阶段,即:晋国先用和楚的手段与以拆散秦楚联盟,使秦陷于孤立无援之境,而后以诸侯之军击破于麻隧。至于其最后一幕,则为乘秦已败,进而击破孤立的楚国,从而达成其战略的最终目标。所以周简王11年的晋楚鄢陵之战,实际上是晋国自景公以来所制定的长期图霸方略,历10余年的曲折绵延而达于其最后阶段的一战。

2_副本.jpg

网络配图

  晋秦麻隧之战既然是晋国拆散秦楚联盟后各个击破一连串战略行动的一环,则其下一战略行动自然就是乘机击破楚国。这两个战略行动必须密切配合,紧密联系。这是因为如果两者时间相隔过久,秦国复苏,则秦楚联盟就将再次复活,势将再次陷于平衡僵持之局,则麻隧战役的功效就将全失了。晋国主政者对于这点似乎颇为注意,所以晋国于麻隧之战后,马上进行晋楚鄢陵之战,其间相距仅2年,是春秋中各大战役间时间距离最短促的。由这两大战役时距的接近,更可证明这两大战役是一整个相连的战略行动,不可视之为截然无关之事。

  晋国这一连串的图霸方略前后共历18年。虽然其国君有景公、厉公的递嬗,但其主持该项政略、战略的,前三阶段为士会与栾书;到第四阶段时,士会已然退休,由栾书一人所主持。

  晋国的战略是在麻隧战役后企图迅即打击楚国。但楚国远处南方,必须诱其北进中原,才有与以打击的机会。于是晋国的政略就是集中精神着眼于中原纠纷,这是因为中原诸侯本多纠纷之事,而且这种纠纷最容易引起楚国的注意。下面就麻隧战后3年间中原所发生的事端叙述如下:

3_副本.jpg

网络配图

  麻隧战后的第一年,即:周简王9年,公元前577年8月,郑成公派公子喜(子罕)伐许,被许所败。郑成公就自往攻许,遂攻入其郭,许君割让邻近郑境的叔申封地以求和。郑成公自在晋铜鞮与晋厉公会盟归国后,郑就为晋的盟国,而许则为楚的盟国。郑的两次伐许,是否有晋的指使,史无记载。然而许的被侵,却足以影响楚国北边的安全,自属事实。

  楚国因盟邦许国被侵,安全受逼,于是就有伐郑以救许之议。令尹子重(公子婴齐)原为主持晋楚在宋西门会盟之人,他认为伐郑足以引起晋楚两国的大战,主张不救许。当时公子贞(子囊)也赞成该义,他说:“新兴晋盟而背之,无乃不可乎”?但司马子侧(子反)反对其议,他说:“敌利则进,何盟之有”?子反与子重,素来互相妒忌,积不相能。尤以子重主持的晋楚媾和为子反所反对,所以想借此与以破坏,于是就决定兴兵伐郑。

  麻隧战后的第2年,即:周简王10年,公元前576年。楚共王听从司马子侧的建议兴兵伐郑,到达暴隧(今河南省扶沟县境内);又东侵卫国,到达首止(今河南省睢县首乡)。郑成公这时也派遣公子嘉率兵侵入楚境新名(失考,似乎在河南省许昌附近),以威胁楚军的后路。晋国得知楚军侵入郑、卫两国的行动后,栾书认为楚军北侵,是晋军攻击的良机,急欲兴兵救郑。当时韩厥认为楚国背叛西门之盟而侵入中原,其民必不用命,楚将无力作战。当时韩厥并不深知栾书的整个战略,他因晋国内部厉公多内嬖,而诸卿争权,国内将有内难,所以认为不战为佳。这时恰逢侵入卫国的楚军,也因后路被郑军威胁而自行撤退,所以栾书救郑之议就随之作罢。

1_副本.jpg

网络配图

  在这2年间,中原又发生若干事件,足以助楚的北侵与晋的伐楚。于是晋、楚两国鄢陵之战也就无法避免了。

  其一是宋国的内乱。周简王10年,宋共公卒,他的儿子平公继位。这时宋国内部分为亲晋与亲楚两派。亲楚派司马荡泽想消弱亲晋派人物,就杀死公子肥(宋文公的儿子)。亲晋派右师华元讨杀荡泽及党羽。荡泽余党左师鱼石等出逃到楚,因此引起了楚国窥伺宋国,以图亲楚势力的复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趣味战国——第三次晋楚大战:鄢陵之战
?公元前575年五月,晋楚两国大军一支南下,一支北上,朝着对方逼近,大战即将爆发。晋军渡过黄河之后,驻扎在黄河边休整。听到楚军将至的消息,士燮再一次向栾书建议避而不战,在他看来,晋国已经衰落,当务之急是整饬内政,励精图治,而不是跑到国外去争夺霸权。“领袖群伦的事,已经不是我们晋国能够做到的了,为什么不将它交给更有能力的国家去做呢?以我们的现状,能够做到君臣和睦,不出乱子,就已经很不错了,哪里有精力去管天下的大事?”栾书懒得跟他嚼舌头,简单地回答:“不可。”便闭目养神不再搭理他了。五月底,两军在鄢陵(地名)相遇。士燮仍然坚持自己观点,建议与楚国人谈判,化干戈为玉帛。“现在收兵还来得及,我士燮愿意作为使者前去与楚国人谈判。”在战前军事会议上,士燮这样说。“笑话!”郤至跳起来,指着士燮的鼻子骂道,“临阵退缩,完全是懦夫所为!当年韩原之战,先君惠公被秦国人俘虏;邲之战,三军败逃,溃不成军;箕之战,...
· 春秋最早的霸主居然是郑庄公把天子的联军击败
说起春秋霸主,我们脑子里马上就会出现如下字眼,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可大家不知道的是,春秋最早的一个霸主是郑庄公,虽然他只是一个小霸主。郑国这个国家建立的比较迟,在周宣王的时候,郑庄公的爷爷因为征战有功,就被封赏了一块土地建立了郑国。而后郑国一直和周天子保持密切的关系,他们家几代人,除了担任郑国国君,还在周朝担任卿士(相当于后来的宰相)。等到郑庄公担当郑国扛把子的时候,他按照惯例也是在周朝当卿士。可那几年比较特殊,郑国内部也是麻烦事不断,郑庄公就经常的留在郑国,没有去给周天子干活。那个时候的周天子是周平王,他看老郑这么不敬业,就有点生气,再加上郑国这几年发展的挺快,他就想换掉郑庄公,从两个方面都打击郑国一下。这下子郑庄公不干了,你说我们家容易吗?我爷爷当年为了救周幽王死在乱军之下,你小子能当上天子,那也是我爹出力捧上去的,现在你翅膀硬了,想一脚把我开,你还是个人吗?郑庄公是越想越气,越气...
· 鄢陵之战的背景:楚共公率军解救被围的郑国
公元前579年(周简王七年),在宋国大夫华元的安排下,晋国的士燮与楚国的公子罢、许偃在宋国的西门外举行第一次弭兵会盟。两国同意暂息兵戈,停止战争。公元前578年(周简王八年)春,晋厉公与晋将栾书、荀庚、士燮,韩厥等率上,中,下及新四军前往周都王城(今河南省洛阳市王城公园附近),与齐、宋、卫、鲁、郑、曹、邾、滕八国国君所率军队会师,筹划攻秦事宜,周简王亦派大夫刘康公、成肃公率军助战。同年夏,晋大夫吕相(魏相)奉命赴秦,以绝秦书历数秦国罪状。随后,晋厉公率诸侯联军攻秦,秦国出兵迎击,双方在麻隧展开激战,秦军大败。麻隧之战后,晋国免除后顾之忧,势力更盛,中原诸国实为晋国之属国。而楚国未及时援秦,陷入被动。公元前577年(周简王九年),郑国兴兵攻打许国,攻入许都外城,许国被迫割地求和。许国为楚国的附庸,作为报复,公元前576年(周简王十年),楚国起兵攻打郑国,至暴隧(今河南省原阳县西),接着又伐卫...
· 鸡父之战的战争经过:吴军是如何击败楚联军?
鸡父形势公元前519年(周敬王元年)秋七月,楚平王得知吴军进攻州来,下令司马薳越统率楚、顿、胡、沈、蔡、陈、许七国联军前往救援,并叫令尹阳匄(子暇)带病督师。吴军统帅见楚联军力量强盛,遂撤去对州来的包围,将部队移驻于钟离伺机行动。楚令尹阳匄因病死于军中,楚军失去主帅,士气低落。司马薳越被迫回师鸡父(今河南省固始县东南),准备休整后再作行动。鸡父位于大别山之西北麓,为当时楚国南端之重镇。其地当淮河上游之要冲,胡、沈、陈、顿、项、蔡、息、江、道诸小国,屏列其西北。楚控有其地以对吴,则进可以战,退可以守;且由此可控制淮颍地区诸小国,而保持其东方之势力范围。吴夺其地以对楚,则不仅可驱逐楚国在淮颍地区之势力而控制其周围诸小国,且可由此以进入大别山区,为日后破楚入郢做准备。奇袭计划吴公子光得知楚军统帅阳匄已病亡,楚联军不战而退,认为这是吴军退敌的良机,便向吴王僚建议率军尾随楚联军,等待战机。公子光说:...
· 晋文公的霸业
宋襄公图霸失败之后,楚国的势力正在VV北上,北狄也因宋襄公伐齐而救之,并与齐国在邢结盟。楚国北上与北狄南下的形势比齐国初年还要险恶。这时齐国既不能再兴,第二次尊王攘夷的事业自然就为晋国所承担了。晋国受封较早,始封君是周成王弟叔虞,都于唐(今山西翼城县境)。叔虞子燮父时迁都今之太原晋水之旁,改国号曰晋(详见《国语・晋语》、《史记・晋世家》),就是后来的晋国。它的疆域居今晋南和汾、浍流域一带,表里山河,“景霍以为城,而汾、河、涑、浍以为渠”(《国语・晋语二》),“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左传》昭公十五年),四面都是戎狄小国,虽然地大势固,但影响了它与中原的交往。到了西周末年,晋国开始强盛,晋文侯曾与郑武公共同辅平王东迁。公元前745年文侯死,子昭侯立,封文侯弟桓叔成师于曲沃,建立了一个强宗。此后的晋国,实际分裂为二。春秋初年的六十七年间,内乱一直没有停息,到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灭晋而自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