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南宋抗蒙名将余玠防蜀之战是怎么回事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88
转发:0
评论:0
南宋抗蒙名将余玠防蜀之战是怎么回事呢?,余玠是南宋的抗蒙名将。早年家庭贫困,生活艰难。但是父母依旧要紧牙关将余玠送进

  余玠是南宋的抗蒙名将。早年家庭贫困,生活艰难。但是父母依旧要紧牙关将余玠送进了学堂。余玠读书期间与茶馆老人发生口角,不慎推死了他。之后亡命天涯。余玠投入到赵葵的名下,后者盛赞他雄心壮志,对他予以重用。不久后,余玠立下功劳,官升一级。  

1_副本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1236年,蒙古军入侵南宋。余玠受到征召,配合朝廷军队打退了蒙古军。次年,余玠又在赵葵的领导下保全了淮右。1238年,余玠官进三级。余玠一次又一次地击退蒙古人的进攻。1248年,他就被任命为兵部尚书,驻守四川。次年,官拜右丞相。四年后,蒙古侵犯成都。余玠带领兵马再次打退了蒙古人。

  余玠的赫赫战功遭到了谢方叔的嫉妒,后者想方设法地他。次年,谢方叔在宋理宗面前诬告余玠,指责他独揽大权,没有君臣之礼。宋理宗召余玠还朝。余玠知道宋理宗的真实意图,愤懑成疾。没多久,余玠就在四川服毒自杀了。奸臣削去了余玠生前所有的职务,并且伤害他的家属亲信。余玠的部下也被诬告私通敌国,最终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宝祐六年,余玠得到了平反。 

  余玠虽然是一个武将,但是也颇通文墨,留下了很多的佳作。余玠虽然死了,但是他留下的山城防御体系依旧固若金汤,宋朝暂时得到保全。  

2_副本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故乡人民一直都非常怀念余玠,特地为他修建了衣冠冢。为了纪念他,还用余姓作了地名。以上就是余玠简介,通过他的简介可以看出他确实是南宋必不可缺的臣子。

  余玠防蜀之战是怎么回事呢?公元1243年至1253年,余玠用山城防御抵挡蒙古军的进攻,史称防蜀之战。公元1241年,蒙古大汗驾崩。一时之间蒙古陷入,无暇顾及南宋。宋理宗任命余玠为兵部侍郎,负责四川防御。

  余玠到达四川后整顿军纪,广纳贤良。余玠采取了冉氏兄弟的计策,依山制骑,以点控面。余玠不仅修建十余城,还调整到了兵力部署。那些城市依山为垒,经过数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纵深梯次防御体系。后来蒙古军队兵分四路进攻蜀地,余玠依靠防御体系打退了蒙古军。 

  四年后,余玠调动各方精锐,决定北伐。余玠兵分两路,一路朝着陇蜀边界出发,自率主力取道陕西。屡战屡胜。次年,余玠带着兵马占领中梁山,并派兵烧毁了汉中到宝鸡的栈道。余玠的兵马不分昼夜地对汉中进行了围攻。蒙古修复了栈道后,援军赶来。余玠久久没有攻下汉中,眼见士兵疲劳,只好下令撤军。 

3_副本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蒙古蒙哥汗二年,余玠又击退了乐山的蒙古军,四川的形势一片大好。余玠防蜀利用了山城地形的特点,改变了不利的局面。余玠的防御体系为以后的抗蒙作战打下基础。

  余玠打退蒙古军立下功劳,于1248年被任命为兵部尚书,仍然驻守四川。武将掌握了军政大权,腐朽的南宋出现了生机。但是主和派依旧有很大的力量,他们诬陷余玠等人。余玠不甘受辱,自杀身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南宋的抗蒙名将余玠简介余玠防蜀之战经过
余玠是南宋的抗蒙名将。早年家庭贫困,生活艰难。但是父母依旧要紧牙关将余玠送进了学堂。余玠读书期间与茶馆老人发生口角,不慎推死了他。之后亡命天涯。余玠投入到赵葵的名下,后者盛赞他雄心壮志,对他予以重用。不久后,余玠立下功劳,官升一级。余玠图片1236年,蒙古军入侵南宋。余玠受到征召,配合朝廷军队打退了蒙古军。次年,余玠又在赵葵的领导下保全了淮右。1238年,余玠官进三级。余玠一次又一次地击退蒙古人的进攻。1248年,他就被任命为兵部尚书,驻守四川。次年,官拜右丞相。四年后,蒙古侵犯成都。余玠带领兵马再次打退了蒙古人。余玠的赫赫战功遭到了谢方叔的嫉妒,后者想方设法地他。次年,谢方叔在宋理宗面前诬告余玠,指责他独揽大权,没有君臣之礼。宋理宗召余玠还朝。余玠知道宋理宗的真实意图,愤懑成疾。没多久,余玠就在四川服毒自杀了。奸臣削去了余玠生前所有的职务,并且伤害他的家属亲信。余玠的部下也被诬告私通敌国...
· 南宋将领余玠简介南宋将领余玠防蜀之战介绍
余玠简介余玠是南宋的抗蒙名将。早年家庭贫困,生活艰难。但是父母依旧要紧牙关将余玠送进了学堂。余玠读书期间与茶馆老人发生口角,不慎推死了他。之后亡命天涯。余玠投入到赵葵的名下,后者盛赞他雄心壮志,对他予以重用。不久后,余玠立下功劳,官升一级。1236年,蒙古军入侵南宋。余玠受到征召,配合朝廷军队打退了蒙古军。次年,余玠又在赵葵的领导下保全了淮右。1238年,余玠官进三级。余玠一次又一次地击退蒙古人的进攻。1248年,他就被任命为兵部尚书,驻守四川。次年,官拜右丞相。四年后,蒙古侵犯成都。余玠带领兵马再次打退了蒙古人。余玠的赫赫战功遭到了谢方叔的嫉妒,后者想方设法地他。次年,谢方叔在宋理宗面前诬告余玠,指责他独揽大权,没有君臣之礼。宋理宗召余玠还朝。余玠知道宋理宗的真实意图,愤懑成疾。没多久,余玠就在四川服毒自杀了。奸臣削去了余玠生前所有的职务,并且伤害他的家属亲信。余玠的部下也被诬告私通敌国...
· 南宋名将余玠简介余玠是怎么死的?
余玠为南宋时期名将,曾经多次率领南宋军队击溃蒙古军队的进犯。其生年不详,字义夫,分宁人氏,后来侨居蕲州,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川总领,兼夔州路转运使等职。余玠,幼年时家庭贫穷,在白鹿洞书院和太学上舍读书。后来在茶馆之时,与茶馆老人发生口角,一个不慎失手推到了茶翁,最后致使茶翁死亡。为了脱身,余玠出逃襄淮一带,淮东制置使赵葵欣赏其雄心壮志,于是有心收留他,余玠因而随后进入淮东制置使赵葵幕下为幕僚,在军中任事。余玠进入军中不久就立下战功,补进入副尉,又擢升作监主薄。宋朝端平三年,蒙古军大举进攻,余玠又应蕲州守臣征召,组织地方军民进入蕲州,参与守城之战。在这场战役中,余玠配合南宋援军共同击退前来进犯的蒙古军队,事后零工,进官三秩,任知招信军见淮东制置司参议官,进工部郎官。嘉熙二年,蒙古大军再次进攻滁州,余玠听到消息之后,当即率兵前往支援,获得了对蒙作战的大胜利。两年后,因为积累军功,余玠被提升为淮...
· 南宋防御战大师余玠的生平简介,余玠的人物事迹
人物生平余玠是南宋末期名将,出生于蕲州广济县太平乡。幼时家贫,就读于沧浪书院、白鹿书院。失学后投奔淮东制置使赵葵作幕僚,不久即以功补进入副尉,又擢升作监主薄。1236年2月,蒙古军侵入蕲、黄、广。余应蕲州守臣征召,协助组织军民守城,配合南宋援兵击退蒙古军。1237年10月,余玠在赵葵领导下率部应援安丰军杜皋,击溃蒙古军,使淮右以安。次年,朝廷论功行赏,余进宫三秩,被任命为知招信军兼淮东制置司参议官,进工部郎官。同年9月,蒙古大帅察罕进攻滁州。余玠率精兵应援,大获全胜。1240年9月被提升为淮东提点刑狱兼知淮安州,主持濠州以东、淮河南北一带防务。1241年秋,蒙古军察罕出兵安徽寿县,余玠率舟师进击察罕军,激战40余天,使蒙古军溃退。以功拜大理少卿,升淮东制置副使。次年12月,宋理宗因见四川战局不利,任余玠为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余玠受命于四川危亡之际,表示“愿假十年,手掣全蜀之...
· 南宋抗金抗蒙名将孟珙主要功绩有哪些?
孟珙(1195年—1246年),字璞玉,原籍绛州(今山西新绛),曾祖孟安是岳飞部将,祖父孟林亦是岳飞部属,随军至随州,定居于枣阳(今皆属湖北)。南宋优秀的军事家、统帅,民族英雄,抗金抗蒙名将。南宋中期宋蒙战争爆发后,曾以一人之力统御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上的战事,由于其在抵抗蒙古军的杰出表现,被后世军史家称之“机动防御大师”。藩篱三层淳佑元年(1241)春,孟珙改任京湖安抚制置大使兼夔州路制置大使,后进封汉东郡侯爵,兼任京湖安抚制置使,统领长江上游、中游的防务,正式成为南宋两个战区的主帅。纵宋朝300余年,没有任何一个武将能达到他的职权。尽管如此,孟珙依然尽心尽责地为国家出力。宋蒙战争的局面基本稳定下来后,孟珙开始着手建立整体性的防御体系。首先是大本营京湖战区的建设。孟珙引用三国名将陆抗的话:“荆州,国之藩表,如其有虞,非但失一郡,当倾国争之。若非增兵八万并力备御,虽韩、白复生,无所展巧。”他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