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宰相近乎完人却晚节不保 只因皇帝给了这赏赐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91
转发:0
评论:0
宰相近乎完人却晚节不保只因皇帝给了这赏赐,王旦是宋真宗时期的宰相。他这个人私德非常高,不仅同僚们钦佩,连皇帝也忍不住夸

  王旦是宋真宗时期的宰相。他这个人私德非常高,不仅同僚们钦佩,连皇帝也忍不住夸赞。其一的表现是度量大,能容人。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他就是这样的例子。与他同时期当官的寇准也是一个颇有才学的官员。他们同年考试,入朝当官,但是王旦的仕途比寇准走得顺多了,对王旦,寇准总是心有不甘。

7fa000549f58cede32c.jpg@100q.jpg

网络配图

  有一次王旦当值时,手下的一份公文格式出现了错误,他没有发现。寇准瞅准了这个机会,立马打起了小报告。王旦只能在皇帝面前认错。没想到,风水轮流转,寇准也因为同样的小事被王旦的属下发现了纰漏,但是王旦却没有趁此报复他,在皇帝面前参上他一本。寇准知道此事后,红着脸对王旦说,同年,你的度量怎么这么大呢?王旦听了,什么话也没有说。但这件事并没有感化寇准。也许跟寇准刚直的个性有关,他一直在皇帝面前说王旦的不是,皇帝听烦了,就告诉王旦,你总是说寇准的好话,但是他却不断说你的坏话呢。说完,观察寇准的反应。

  没料到寇准这样回答,我在宰相位子上坐了这么久,可能真是有做事情不对的地方。他这么说,可见他的忠诚正直。听完这番话,皇帝对王旦的欣赏更上了一层楼。而且,王旦这样大度的回答可不是装的,当皇帝问他,谁可以继任宰相时,王旦还不计前嫌地推荐了寇准。这得有多大的心胸和专业精神才能推荐一个时常给他扔小石头的人当继任者啊。一方面是对外人心胸宽广,另外一方面,王旦对自己家人却是严苛到了不近人情的程度。生怕家人沾了他的光,得到什么特殊的好处。

  最倒霉的是他的两个女婿。王旦的女婿苏耆凭真才实学考中了进士,殿试时被放在了进士以外的明经、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诸科里,这将直接影响将来实授官职。真宗知道他是王旦的女婿,有心卖王旦一个人情,问王旦,这个人如何啊。只要王旦一句话,他女婿的仕途起点就必然不同了。但是王旦却不说一句话,生生浪费了这个机会。

  另外一个女婿韩亿就更倒霉了。真宗欣赏他的文章,准备升他的官,硬生生被王旦拦下来了。他说,这个人没那么大的本事。结果,按照惯例,这个女婿就被派到天远地远的四川去当官了。可怜的王旦女婿,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回家后自然跟老婆如此这般描述了一番。女儿一听说,就回娘家哭诉。王旦安慰女儿说,你别哭啊,他去四川当官期间,你可以回娘家住啊,又不用跟他去受苦。连同王旦的弟弟,儿子,都受到王旦的影响,在其死后才有官职的晋升。不得不说,王旦一家从来没有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状况,反而是因为王旦,过得分外隐忍。

20121231082646_KVEFW.thumb.700_0.jpg

网络配图

  正因为王旦的私德太好了,皇帝有时候也“怕”他,甚至有次送了一坛子珠宝贿赂他。王旦这么廉洁朴素的人,自然用不上,但是皇帝的意图,他是懂了,不唱反调,给他个面子,珠宝也没有送回去。晚年,出于对于王旦的嘉奖也或者是考验,真宗戏谑了王旦一把。给王旦送了两个小妾。可怜王旦一生克勤克俭,私生活白璧无瑕,仅仅一个老婆。想不到晚年竟然晚节不保,纳妾了。皇帝送来的小妾自然得好生安顿,而且这两个姑娘如花似玉,纵然清心寡欲了一辈子,王旦一朝入温柔乡,也竟然沉浸其中,不可自拔。这是王旦没有料到的事故。

  如果说他一生接近完人的品德有何瑕疵,晚年对小妾的宠爱算是其一。但就是这可爱的好色,才让王旦像个人,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尊不苟言笑的雕像。从前太宗朝的宰相沈伦去世后,家道中落,不得已变卖家产维持生计。卖出来的都是奢华的用品,王旦这种一身衣服穿多年,连块玉佩都舍不得带的人,自然没兴趣,买不起,更无处用。但宋真宗让人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卖给王旦一些,这是皇恩,王旦只能勉强接受。但几个小妾来了之后,王旦居然开始跟儿子打听,哪里还能买到像沈家那样的东西呢?

b0d00067cdd851aed61.jpg@100q.jpg

网络配图

  原来他今天给这个小妾置办个梳妆台,明天给那个小妾加个屏风,原来觉得用不上的东西不仅都用上了,而且觉得远远不够。这也印证了了那句话,女人是男人的学校。一个沉浸在柔情蜜意中的男人,总希望给爱人献上珍宝。不多久,一个寒酸的家里,就变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了。

  只是这种柔情蜜意来得太晚了。一年后,王旦就病逝了。有人说,是因为女色掏空了身体,加速了死亡。有人说他,晚节不保,要不可以是个圣人。但不论如何,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宰相王旦表现得如同凡夫俗子一样的生活情趣,是他清如水的人生的最后的调味剂,既突兀又有趣。但也正因为这种调味剂,王旦的圣人完人的美誉,稍有欠缺。但对于他的过于严苛人生的来说,何尝不是幸运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只因皇帝路边收了这小乞丐当义子,他守了几百年江山
朱元璋算是中国古代比较传奇的一个皇帝了,从一个要饭的摇身一变成为大明朝的开国皇帝,建立了由汉人建立的王朝,不过他在建立大明之后把跟他一起打过天下的老兄弟们都杀了,怕那些老兄弟们夺他的兵权,不利于自己进行集权。但有一人他是非常信任的,一直让他守护边疆,对他很是放心,他就是朱元璋当年收的一个义子。元朝末年许多地方都在打仗,民不聊生,当朱元璋正在路上走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小男孩,这个小男孩的母亲在逃命途中病死了,只剩小男孩一个人了,靠乞讨生活。朱元璋当时跟马皇后刚刚结婚不久,还没有孩子,看这个孩子这么可怜就把他收为了义子,取名叫朱英。朱元璋夫妇对这个孩子特别上心,虽然是在路上捡的,但还是把他当作亲生儿子一样看待,马皇后对他更是宠爱有加,朱元璋一直教他行军打仗,给他讲解一些战术战略,等这个小男孩到12岁的时候就跟着朱元璋开始打天下了,18岁就正式担任重要的军事职务,开始为朱元璋分忧,他也逐渐成为朱元璋...
· 这位将领作战失败将要被斩首,给皇帝上书了8个字,不但没死,皇帝还赏赐了他
公元前104年,西汉王朝派出一支以车令为首的使者团,带着金银财宝和一匹用金子制作的马,前往西域大宛国(现土库曼斯坦境内)换取汗血宝马。谈判失败后,大宛国王毋寡杀害了车令等人,掠夺了使者团随带的金银和金马。消息传到汉朝之后,汉武帝刘彻大怒,感到这是奇耻大辱,决定派兵攻打大宛,以雪此恨。这时,深受武帝宠爱的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便成为统军的首要人选,因为武帝想通过李广利率军讨伐大宛,树立李夫人兄妹的威信。于是,武帝调拨精骑6000、步卒数万,由李广利统率,浩浩荡荡开赴西域征讨大宛。然而,以武帝为首的大汉王朝打错了如意算盘。因为中原距离大宛路途遥远,加之没有协调好沿途西域城郭诸国的外援,李广利所率士卒人数众多,后勤供应出现了极大困难,绝大多数人员不堪大漠恶劣环境和长时间缺衣少食而成批死去。待部队到达大宛时,讨伐大军减员惨重,士气十分低落,很快就落败而归。回到敦煌时仅剩十之一二的人员。武帝刘彻对不争气...
· 只因皇帝一个梦,韦见素竟被封为宰相
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第二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进逼长安,唐玄宗逃出长安,行至马嵬坡时,禁军哗变,围攻行宫,杨国忠、杨玉环等人尽皆被杀。当时,与杨国忠一同扈从在玄宗左右的宰相韦见素也被乱兵打伤,幸亏禁军将领陈玄礼出手相救,才幸免于难。关于韦见素为什么能够当上宰相,存在两个版本的传说。一个说法是他被杨国忠所提拔。韦见素既是名门之后,又是进士出身,李隆基做相王时他曾在王府任职,可说是皇帝身边的老人。他处事公道,工作认真,在中央与地方均有工作经历。750年,韦见素任吏部侍郎,他生性仁恕,主持考选多年,行事公允,深受称赞。754年(天宝十三年),京师大雨,引发水灾。唐玄宗认为这是因为宰相失职,上天才降下凶兆,便罢免了左相陈希烈,命右相杨国忠选取继任者。杨国忠找了一圈,认为韦见素性格柔顺,容易控制,便举荐韦见素为相。唐玄宗也因韦见素曾任职相王府,同意韦见素拜相。韦见素因此对杨国忠非常感激,走的很...
· 崇祯皇帝为何宁愿自杀也不敢南迁?只因这10个字!
在明朝末年,最令人可惜的就是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之后,吴三桂投降清朝,引清军入关,误我华夏300年。在当时情况下,崇祯皇帝迁都南京是最好选择,大明实行的是两都制度,南京和北京,南京当时有完整的朝廷统治机构。网络配图而且明朝末年,中原大乱,尤其是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地破坏很大,赤地千里,经济遭受严重破坏,但是南方基本上保存完好,本来明朝时期南方经济就大大超过北方,此时差距更大。因此,崇祯皇帝如果暂时迁都南京,必然能够团结南方半壁江山的民力、财力,然后抵抗大清和李自成军队。而且,如果崇祯皇帝不自杀,吴三桂就不可能,投降大清,那么引清军入关就是不可能的。即使清军入关,当时占据北京的是李自成农民军,两者必然有恶战。而坐镇南京的崇祯完全可以组织兵力北进,合击清军,如果这样的话,清军入主中原不可能发生。大明很可能获得再生,崇祯皇帝也将成为汉光武帝一样的中兴之主而名留青史。网咯配图但是,我们不禁要问,...
· 清朝皇帝给这国国王一道圣旨,国王看过后,假牙都笑掉了
在中国古代,圣旨代表着皇帝之意,而皇帝是九五之尊,一国之主,权势跟地位无人可比,因而这圣旨也连带着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威严。接旨之人需跪地磕头,以表恭敬臣服,毕竟见圣旨如见皇帝,但是满清时期乾隆皇帝发给英国国王的一道圣旨,乔治三世在看过后,却乐得假牙都掉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乾隆期间,清朝人口比以往增长了好几倍,呈现出一派繁荣盛世场景。而当时的欧洲,工业革命虽然进行得如火如荼,但还没有完成,所以从表面上看,清朝国力十分强悍,将欧洲各国远远甩在身后,所以乾隆甚是得意自豪。乾隆是历史上极少见的长寿皇帝之一,所以他过八十岁大寿的时候,普天同庆,各国来贺,热闹非凡。当时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一年的收入在三万英镑左右,听闻乾隆即将大寿,便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凑了一万多英镑的礼物,派公爵带了贺礼远渡重洋来清祝贺。贺礼有些什么东西呢?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有望远镜、战舰模型、地图、怀表、火药武器等等,看得出来都是当时比...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