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清朝陵墓第一位葬入的皇帝是谁?有何传奇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81
转发:0
评论:0
清朝陵墓第一位葬入的皇帝是谁?有何传奇,大清王朝,1636年-1912年,在位13位皇帝,这些皇帝生前大权在握,生杀

  大清王朝,1636年-1912年,在位13位皇帝,这些皇帝生前大权在握,生杀赏罚只在一念之间,自古便有伴君如伴虎一说,然而他们死后也渴望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利,遂出现大型群葬墓,清朝帝陵

  清陵坐落在河北省唐山市的遵化市境,其中祖先的陵墓建在今辽宁省境内,统称“清初三陵”或“盛京三陵”。1644年入关以后,共有10帝,除末代皇帝宣统外,其他九个皇帝的陵墓分别建在河北省遵化县和易县。由于二陵东西各距京师100余公里,故称“清东陵”和“清西陵”!

2.jpg

网络配图

  清陵中第一位葬入的皇帝即清东陵的顺治陵墓---孝陵!顺治(爱新觉罗·福临, 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年号顺治,在位十八年)在位时间短,也是众说纷纭的一位皇帝。

  顺治皇帝一生所经历的三件大事。

  (一)太宗之死,顺治继位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盛京皇宫中发生了一件大事:太宗皇帝在端坐中突然无疾而终!经过一番兵戎相持的较量,太宗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在叔父摄政睿亲王多尔衮辅佐下即了帝位,改元顺治,并于顺治元年(1644年)九月由沈阳进京,在太和门举行了登极大典,成为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20140208131118_mEGuQ_副本.jpg

网络配图

  (二)睿王专权,福临受压

  6岁登上王位的福临是在多智多勇又独断专行的叔父多尔衮与深明大义的寡母孝庄文皇后教导之下成长起来的皇帝。多尔衮摄政7年间,清廷在以武力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发兵追剿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和南明抗清势力,推行剃发易服、圈地等民族高压政策。

  (三)睿王病逝,顺治改革

  多尔衮病逝后,顺治开始摆脱傀儡地位,对多尔衮实行了削除封号爵位、罢撤庙享谥号、籍没家财等身后惩处。为加强皇权,他废除了诸王贝勒管理各部事务的旧例,又采取了停止圈地,放宽逃人法等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尽管顺治很想有番作为,也颇为中原文化所吸引,但终因他周围尚未形成一支以他为主导的强有力的政治势力,致使他在与朝中反对汉化的勋旧大臣的较量中败下阵来。

  顺治一生之中最为神秘的当属他的死因,在电视连续剧《孝庄秘史》中就有非历史性的剧情,讲述董鄂妃死后,顺治一蹶不振,遂出家!有人说顺治为了董鄂妃之死剃度出家,多为电视《韦小宝》《孝庄秘史》等等都有此类剧情,顺治并没有死,而是出家了。这不符合事实。从现有材料来看,顺治还是死了。顺治帝患天花有历史记载,清廷还曾禁止民间炒豆。还有更直接的证据。顺治病危时,翰林院清孝陵掌院学士王熙起草《遗诏》。《王熙自定年谱》记载了这件事情:正月初二日,顺治帝突然病倒,病情严重。第二天,召王熙到养心殿。初六日子夜,又召王熙到养心殿,说:“朕患痘,势将不起。尔可详听朕言,速撰诏书。”王熙退到乾清门下西围屏内,根据顺治的意思撰写《遗诏》,写完一条,立即呈送。一天一夜,三次进览,三蒙钦定。《遗诏》到初七日傍晚撰写与修改完毕。当夜,顺治就去世了。顺治临终前说:“祖制火浴,朕今留心禅理,须得秉炬法语……”顺治帝死后被火化,由溪森和尚主持。四月十七日,溪森和尚在景山寿王殿为顺治遗体秉炬火化。溪森死后,他的门人编辑他的语录《敕赐圆照溪森禅师语录》记载了这件事。所以,顺治帝确是死了,而不是出家了,火化之后葬于孝陵!

6e2db1452e2d9207cefca3eb.jpg

网络配图

  孝陵为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帝陵,没有被盗掘迹象,这完全取决于顺治生前清廷经济艰难,连孝陵本身的营建都是拆了北海等处的建筑才得以完成,没有什么余力再陪葬珍玩;二:死后实行火葬,生前所用的大量珍玩已经在他们的葬礼中烧毁;三:福临本人有明确遗命,不陪葬金宝玉器,墓里只有骨灰罐,没有棺椁,放陪葬品的地方不多。这也是孝陵成为东陵内连奶娘、侍卫墓在内,唯一没有被盗的陵墓的原因。

  顺治共有8个儿子《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皇次子爱新觉罗·福全,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皇四子荣亲王(未取名,幼年逝世),皇五子爱新觉罗·常宁,皇六子爱新觉罗·奇绶,皇七子爱新觉罗·隆禧,皇八子爱新觉罗·永干》,下一节我们将讲到,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更为传奇的一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朝第一位皇帝是谁,入关后第一位皇帝是谁?
爱新觉罗·玄烨,即清圣祖、康熙帝,他是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入关后第一位皇帝是他的父亲顺治帝。清朝第一位皇帝是努尔哈赤,第二位皇帝就是皇太极,不过这两位皇帝都没有完成满清入主中原的夙愿。皇太极死后,满清陷入了皇位的争夺当中,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以及他的弟弟多尔衮开始争夺皇位,不过由于双方的力量对比差不多,谁也不服谁,最终只能互相让步,就这样,顺治摘了桃子,成为了大清的皇帝。1644年,清军入关,同年,迁都北京。顺治帝福临在南郊天坛祭天,然后再次即皇帝,宣布“兹定鼎燕京,以绥中国”。此举标志着清王朝转化为统治全中国的中央王朝。但其实顺治在位期间,主要任务是一统天下,毕竟当时的农民正确以及南明还存在,所以八旗入关后一直在致力于建立全国的统治。顺治十八年(1661)顺治帝与世长辞了,终年24岁。顺治死后,遗诏立八岁的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为皇太子,继帝位,就这样,康熙大帝开启了61年...
· 清朝入关第一位皇帝顺治的母亲是谁?
顺治的母亲是谁?清朝历史上,有一位出家当和尚的皇帝,他就是顺治。自古母子情深,知子莫若母,那么顺治的母亲又是谁呢,这得从顺治的叔父多尔衮开始说起。网络配图顺治昭陵顺治的父亲是皇太极,1643年农历八月初九日,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庙号太宗葬沈阳昭陵顺治叔父网络配图顺治叔父爱新觉罗·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少年时多次随兄出征蒙古与明朝,因屡建功勋16岁而获“墨尔根代青贝勒”(满语“聪明王”)之号,成为正白旗旗主。其兄皇太极死后,顺治叔父多尔衮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并于第二年以摄政王身份率八旗军入关。他是确立清初政权及清廷各项政策的最重要的决策者,加封至“皇父摄政王”。顺治玄烨网络配图顺治母亲孝庄皇后在多尔衮削爵之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力图辅佐顺治稳固天下。但因顺治在爱妃董氏去世后,抑郁寡欢,后身死佛门。孝庄不得不提拔顺治三字玄烨上台。玄烨即后来的康熙帝,成就了康熙帝国。孝...
· 嘉庆皇帝死后葬入的是昌陵吗?嘉庆葬于哪个陵墓
乾隆六十年,乾隆帝在勤政殿宣布,把帝位传给皇十五子永琰,自己去当太上皇。乾隆这样做,是因为祖父康熙皇帝只当了61年皇帝,自己无论如何也不敢超过乃祖,皇帝宝座坐够一个花甲就退位。第二年,改元嘉庆,举行了授受大典,85岁的乾隆在37岁的嘉庆帝陪侍下,先到奉先殿堂行礼,又派官员奉祭太庙后,接着举行了授受仪式,乾隆帝亲自把皇帝大宝交给厂嘉庆帝。从此,嘉庆就算当上厂皇帝。其实,在乾隆帝活着的时候,嘉庆帝就是个摆设,完全操在乾隆手里,85岁以后的乾隆帝至89岁逝去,批阅奏章一如往常,书无巨细都以他的意见为定夺。嘉庆帝对太上皇毕恭毕敬,言听计从,不敢有任何决断。太上皇死了,亦按其生前愿望谥为“高宗”(仿宋高宗)。但乾隆帝一死,第二天嘉庆帝就下令逮捕了乾隆的宠臣和坤,宣布和坤的二十六大罪,“并赐其死”。这说明这儿皇帝和太上皇之间还是有矛盾的,只是在太上皇生前不敢流露罢了。“和坤跌倒,嘉庆吃饱”,嘉庆帝查抄...
· 顺治皇帝首位皇后死后竟未葬入皇家陵墓?
博尔济吉特氏,在历代后宫的皇后、宠妃中是寂寂无闻的,后来野史让她露了一把脸,说她是嚣张跋扈,十分嫉妒的悍妇,害得宠妃流产,纯属自己“作死”。实际上,她的命运却是可怜可悲的。因为他的丈夫深爱着另一个女人,欲将她置之死地而后快。提起顺治帝,没人不知道他是个情痴,他在历代皇帝中名气太大了,因为他居然因为一个女人放弃江山,要去当和尚。这个奇特的八卦成功的掩盖了他所有的“政绩”,而让他成为野史、小说、电视剧津津乐道的看点。因为一个董鄂氏,不惜抛弃天下,也算是旷古奇闻了。我们在深深羡慕董鄂氏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她的荣宠,是建立在另外两位皇后深深的失落基础之上的。她所享用的“情深不寿”,也恰恰是这两个女子刻骨铭心的“薄情郎”所赐予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她是顺治帝的第一个皇后,是一个来自蒙古科尔沁草原的女子。福临和他的父亲皇太极一样,也十分重视与蒙古诸部的和亲。有关资料显示,福临共有14个具有名位的嫔妃,其中蒙...
· 揭秘历史上唯一没葬入皇家陵墓的皇帝!
明朝自开国以来,从明太祖朱元璋传到明思宗朱由检(即崇祯皇帝),共传了16位皇帝。其中除了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葬在南京明孝陵,还有那个在靖难役中不知所踪的第二任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外,其余14位皇帝中的13位,就连亡国之君吊死煤山的明思宗朱由检,都葬在了北京的明十三陵: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唯独第七任皇帝——明代宗朱祁钰,却没被葬入十三陵。网络配图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与明代宗和其哥哥明英宗之间的恩怨有关。明代宗朱祁钰是明宣宗(宣德帝)次子,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帝)之弟。在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中,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所俘。朱祁钰被拥立为帝,年号景泰,并遥尊英宗朱祁镇为太上皇。代宗朱祁钰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剌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