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物理学家居里夫人成就:两次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123
转发:0
评论:0
物理学家居里夫人成就:两次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居里夫人的成就是伟大的,对于这一点,没有人怀疑,但是她到底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居里夫人的成就是伟大的,对于这一点,没有人怀疑,但是她到底取得了哪些成就呢?并不一定所有的人都是清楚的。诺贝尔奖可以说是科学界的巨奖,每一位科学家都以获得这个奖项为荣,居里夫人一生中就获得了两次。  居里夫人照片

  居里夫人照片

  居里夫人是第一位一生中获得两次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而且还是不同的学科,一次是物理学,一次是化学。在1903年,因为居里夫妇发现了镭这种放射性的物质,与另一位法国物理学家共同获得了物理学奖。但是居里夫人研究的脚步并没有停下,即使她的丈夫兼事业伙伴,在1906年因为车祸而去世,她仍旧忍着悲痛继续工作,而且还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放射性物质的著作,特别是镭与钋,她也因此获得了1911年度诺贝尔奖的化学奖。

  科学从来都是为生活服务的,居里夫人为这句话做了做好的诠释,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居里夫人将自己的研究,运用到了医学上,用X-射线设备装备了救护车,而且将其开到了前线,去救治那些受伤的士兵,并且在部队医院里,开设了一门课,就是教医生和护士使用这项新技术,她挽救了上百万战士的生命,可以说这才是她最引以为豪的成就。

  居里夫人的成就是伟大的,她的发现时至今日还在许多领域被应用着,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着,而且对人类科学发展的意义也是非常深远的。 

  居里夫人的贡献

  科学是用来为人类的生活服务的,对于这一点,大家都是认同的。说起在放射性物质领域的贡献,首屈一指的人物应该是居里夫人的贡献了。  

居里夫人图片

  居里夫人图片

  居里夫人本是波兰人,其创造了好几个第一,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第一位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那到底居里夫人的贡献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居里夫人与丈夫发现了两种放射性物质,那就是钋与镭,特别是为了证实镭的存在,也就是为了提炼出镭这种物质,他们付出精神与体力的双重磨难,在几十吨的铀沥青废渣中只提炼出0.1克的镭,同时并测定了它的原子量,因为它,他们夫妇在1903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生活方面,居里夫人是不幸的,1906年丈夫因车祸而丧生,但是她却并没有消觉,她接过了先生在巴黎大学里的教鞭,并且还指导那里的实验室工作。由于对镭与钋一系列的著作,并且充实了化学元素表,在1911年的时候,居里夫人又获得了化学诺贝尔奖。这是居里夫人在个人研究方面的贡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她还将放射性物质运用到医学上,并且为医生与护士开设了课程。

  在教育方面,虽然从来没有人说居里夫人是教育学家,可是她不仅教育出了优秀的女儿,还培养出了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称其为教育学家一点都不为过。

  居里夫人的贡献是巨大的,特别是在物理、化学以及教育领域,她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对居里夫人的评价

  科学史上对居里夫人的评价是非常高的,毕竟在那个男女并不平等的年代,居里夫人能取得如此的成就,她的付出要比一般的人更大一些。 

居里夫人图片

  居里夫人图片

  对居里夫人的评价都有哪些呢?对其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领域,由于其与丈夫的不懈努力,经过大量的工作、研究,在脑力与体力两个方面的付出都是巨大的,他们发现了放射性物质钋与镭,并且提炼出了镭,对于这些,人们对她的评价是其具有坚毅刻苦且永不放弃的顽强精神。

  二是在人格方面,对居里夫人的评价是淡泊名利,而爱因斯坦对她的评价更高,原话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可见居里夫人对于名利看的是相当轻的,从其将金质奖牌送给不懂事的女儿玩耍也可见一斑。

  三是在奉献方面,居里夫人虽然名气非常大,而且其年薪也不低,但是在战争时期,她将获得的诺贝尔奖金全部捐献出来,要不是因为捐赠奖牌没人接受,要不然她连奖牌也会捐赠的。

  四是在教育方面,居里夫人的女儿们所取得的成就都不低,其大女儿也获得了诺贝尔奖,而小女儿在音乐与写作方面的成就也非常高,而居里夫人培养出来的科学家许多成就也是非常高的。

  对居里夫人的评价都是正面的,对于这样的一位女性,用伟大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她的高尚品格将世世代代被传颂下去,也将激励更多的人。 

  居里夫人实验室

  作为物理学家以及化学家的居里夫人,许多成果都是实验的结果,如果没有其在实验室的那些时光,就不可能有后来那些伟大的成就,那居里夫人实验室是不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呢?里面的设备是不是非常完备呢?  

居里夫人在实验室工作图片

  居里夫人在实验室工作图片

  早期的居里夫人并没有自己的实验室,为了得到一间可以做实验的房间,她的丈夫皮埃尔多次去向校长请求,经过多次的努力,同意为居里夫人提供一间潮湿的小屋,那是居里夫人的第一间实验室。条件是相当的艰苦,冬天寒冷,夏天酷热,可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居里夫人却可以忘我的投入到铀物质的提炼中。

  居里夫人实验室中的条件是相当简陋的,实验室的顶棚是玻璃的,在夏天的时候,被太阳晒的像个烤箱,在冬天的时候,由于没有什么取暖设施,又冷的象是冰窖。而居里夫人在这间实验室里做的就是提炼放射性物质的工作,工作性质决定了,她需要在一个大融炉边上工作,可想而知,工作的强度有多大,困难有多多。

  随着居里夫人名气越来越大,其工作环境的条件也被改善了不少,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实验室,基本的实验条件都拥有了,不过那也只是基本的,居里夫人对于物质方面的需要是非常少的,只要能满足做实验的条件就可以了。

  从居里夫人实验室的情况,可以看出她是一个非常热衷于研究的人,对于实验条件的要求并不高,也正是这难能可贵的一点,让其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布罗意的老师是谁
德布罗意是法国历史上一位年轻的诺贝尔获得者,其在巴黎大学的时候一直任职为理论物理学教学。那么这样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有怎样的一生?下面做一个德布罗意简介。德布罗意图片德布罗意的全名叫做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他出生于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贵族家庭中,这个贵族家庭在法国的历史上颇具名声,一直在为法国国王效力。德布罗意在早期时比较倾向于文学,在18岁的时候就拿到相关学士学位。在刚拿到学士学位不久,德布罗意在参加完一个物理会议之后,对于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开始致力于物理上的研究,并在他21岁的时候拿到了相关学士学位。德布罗意主要从事于物质波的研究,他从事物质波的研究主要是源于在第一次大战时,他对于在战争中所需要使用的无线电报产生兴趣,这个兴趣成为了终其一生的研究。德布罗意一生是简单的,他虽然有公爵的称号但是仍然向往简朴的平民生活。他是一个工作狂热者,在工作期间几乎没有休息过,他秉承了贵族家庭中良...
· 她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Poland)的敬意,另一种新元素命名为“镭”(Radium)。为了要把镭拿给人们看,向全世界证实镭的存在,也为了进一步研究镭的各种性质,居里夫人花了整整45个月,铲动、熔解、煮沸和过滤了8吨沥青铀矿,提炼出了十分有限的镭,从此,镭的存在得到了最后的证实。利用镭的强大放射性,科学家能进一步查明放射线的许多新性质。镭和钋的发现对于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在实际的应用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耳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皮埃尔·居里不幸死于车祸,留下悲痛欲绝的居里夫人和两个幼小的女儿。她从这个可怕的打击中恢复过来以后又继续投入艰苦的研究工作。她与德比尔纳合作,用电解的方法,第一次制出了镭。1911年,居里夫人再次荣获诺贝尔化学奖。这是独一无二的事!因为在当时,世界上还没有别的科学家——无论男女,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居里夫人被誉为“镭的母亲”!居里夫人在科学上作出...
· 诺贝尔奖获得者川端康成自杀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川端康成生于京都附近的大阪府,祖辈为地方有名的富贵,家道中落后迁于东京,其父亲习医。2岁丧父,3岁丧母,幼失怙恃,由祖父母扶养;祖父将他带回大阪府扶养,他唯一的姐姐则寄养在另一亲戚处。由于身体孱弱,川端康成的幼年生活是封闭式的,几乎没有与外界的接触,而这种过分的保护并没有改善他的健康,反而造就了他忧郁、扭曲的性格。川端康成老照片上学后这种生活有所变化,但不幸又接踵而来,8岁时祖母去世,12岁时姐姐也去世了,16时岁祖父亦亡,最后被接到外公家扶养,孤儿的遭遇使他的童年郁悲凉,也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川端康成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他既是美的执着追求者和探寻者,也是人生的执著追求者和探寻者,他对人生的追求和探寻主要是通过对美的追求和探寻体现出来的,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川端在文学创作上还有很多的写作风格,他有丰富而独特的人生经历以及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影响,他的创造有着自觉而独到的...
· 以中文为“第一语言”的美国作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珍珠
赛珍珠(PearlS.Buck,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直译珀尔·巴克,美国作家、和女权活动家。出生4个月后即被身为传教士的双亲带到中国,在镇江度过了童年、少年,进入到青年时代,前后长达18年之久。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她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在镇江风车山上在她小时候就读过现在仍然存在的崇实女中内有她的故居。同时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北园的西墙根下,矗立着一座三层的西式小洋楼。也是赛珍珠居住工作过的地方,作为以中文为母语的美国女作家,她曾在这里写下了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大地》(TheGoodEarth),1932年凭借其小说,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并在1938年以此获得美国历史上第二个诺贝尔文学奖。1934年,赛珍珠告别了中国,回国定居。回国后她笔耕不缀,还积极参与美国和女权活动。1942年夫妇创办“东西方联合会”(EastandWest...
·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核物理学家——于敏
于敏及妻子于敏,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求学生涯于敏,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父亲是当时天津市的一位小职员,母亲出生于普通百姓家庭。于敏7岁时开始在芦台镇上小学,中学先后就读于天津木斋中学和耀华中学。1944年于敏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1946年,他转入了理学院去念物理,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考取了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任助教。在张宗遂、胡宁教授的指导下,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他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