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汉武帝“独尊儒术”背后是赤裸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22
转发:0
评论:0
汉武帝“独尊儒术”背后是赤裸的权力斗争,儒术独尊,并非历史的必然。有时候,决定历史命运的恰恰就在于它的偶然性,或者某

  儒术独尊,并非历史的必然。有时候,决定历史命运的恰恰就在于它的偶然性,或者某些人的一念之差。

  儒学如今是显学,从学界到民间,从儒学论争到读经运动,似乎都彰显了新世纪儒学的“复兴”。不管是把儒学当作一种信仰,还是批评儒学只是一缕“游魂”,儒学总而言之都进入了新世纪人们的视野。接下来值得一问的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关注儒学?

  概言之,我以为,儒学其实只是一种权力,或曰权力的实现。

  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我认为还是要回到儒学成为独尊的历史境域来说话。

  众所周知,儒学独尊发生在西汉武帝之时。武帝为什么要独尊儒学?他又是怎么来尊儒的?这个问题本来是个大问题,然而人们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它。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三件事。这三件事发生在三个很有意思的人身上。

汉武帝

网络配图

  第一件是秦始皇的坑儒。《史记·秦始皇本纪》关于坑儒的记载背景是这样的:秦始皇听信方士关于长生不老之说,打发方士到处寻找长生之方,殊不知,世间哪有什么长生不老之方?方士得了银子,却不敢回见始皇,于是只好逃亡。方士侯生、卢生潜逃后,秦始皇大怒。“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御史是刑狱之官,诸生即儒生。御史把诸生捉来审问,诸生互相告密,秦始皇便亲自圈了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把他们活埋了。活埋以后,又告知天下,以示儆诫。

  还有的说,秦始皇“焚书”有之,,“坑儒”则无,所谓“坑儒”实是“坑方士”之讹。当时秦始皇主要针对方术之士大开杀戒,儒生被坑杀者虽有,但为数不多。从历史上看,儒家在秦朝的地位比以往大有提高,秦始皇的“坑方士”行动,对秦代儒生的社会政治地位并未造成大的影响。如清代梁玉绳说:“余常谓世以‘焚书坑儒’为始皇罪,实不尽然。……其所坑者,大抵方伎之流,与诸生一时议论不合者耳。”(《史记志疑》)宋代郑樵说:“陆贾,秦之巨儒也;郦食其,秦之儒生也;叔孙通,秦时以文学召,待诏博士数岁。陈胜起,二世召博士诸儒生三十余而问其故,皆引《春秋》之义对,是则秦时未尝不用儒生与经学也。”清代梁玉绳也说:“《叔孙通传》载二世召博士诸儒生三十余人问陈胜,又通降汉从儒生弟子百余人,征鲁诸生三十余人……则知秦时未尝废儒,亦未尝聚天下之儒而尽坑之。”(《史记志疑》)

  有的甚至提出,西汉始元六年(前81),始有桑弘羊提出秦始皇“坑儒”这一说法,这时距始皇去世已有一百多年了。刘向在《战国策序录》中也说过“坑杀儒士”的话。也就是说,坑儒是后世儒家强加给秦始皇的罪名。

  既然这么多人对“坑儒事业”提出了质疑,我们就有必要来探究一下秦始皇到底杀的是些什么人。考古发现的秦云纹瓦当告诉我们被秦始皇所坑埋的是术士,是一群宣传炼丹吃药,上山下海求仙,用长生不死之说欺骗、蛊惑人心的骗子,在当时以这种“方术”成名的人有羡门高、正伯侨、徐福以及他们的徒子徒孙卢生、侯生、韩众等等。他们欺骗秦始皇,说能给秦始皇弄来长生不死之药。秦始皇给了他们好多钱,他们弄不来长生不死之药,而且还在下头议论秦始皇,说秦始皇“刚戾自用”、“专任狱吏”;说秦始皇“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说秦始皇“贪于权势”、“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说秦始皇每晚批阅文件,批阅不完多少斤竹简、木牍就不睡觉;说像他这样的人如何能够成仙呢?说完后他们便卷铺盖逃跑了。他们所批评的秦始皇的一些毛病,不能说不对,但他们是由于没有办法向秦始皇交差,没有办法掩盖他们的骗术不灵而发这种牢骚的。所以秦始皇大为震怒,便把留在咸阳的一些类似的人捉起来加以拷问。这些人相互牵引,越扯越多。秦始皇从中圈定了四百六十个,把他们活埋在咸阳城外的山区。当时的坑儒谷在今西安市临潼区西南十公里之洪庆村。

汉武帝

网络配图

  显然,至少可以肯定一点,坑儒事业是由方术之士引起的。许多人据此认为,秦始皇是坑方士而不是坑儒,但在我看来是有问题的。“儒者,术士之称也”。儒是术士的别称。术士本来就是儒,儒也就是术士,秦始皇坑杀的就是儒。那么,方术之士为什么被称为儒生(诸生)呢?

  儒在孔子之前的时代就已经存在,它是从事某种与文化和习俗有关、具有特殊技能的一批术士。东汉许慎说:“儒,柔也,术士之称。”郑玄也说:“儒之言优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又,儒者,濡也,以之道,能儒其身。”扬雄认为:“通天地人曰儒。”胡适考证:儒是殷民族的教士。由此可见,儒之名称的内涵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孔子以前,儒是作为一个懂礼重乐的知识阶层而出现的;孔子以后,儒是作为一个有文化意识和道德节操的社会团体而出现的。后者是从前者即巫术方士中分离出来的。

  战国时期,“儒”字可以称孔子、孟子那个学派的人;同时也可以泛称学者、文化人,例如对于庄子,就有人称他是“小儒”。孔子也强调要区分“君子儒”与“小人儒”。荀子认为“有俗儒者,有雅儒者,有大儒者”,甚至认为有徒具形式而丧失儒家精神的“贱儒”。东汉末年应劭仍然将儒者划分为“通儒”和“俗儒”。孔子死后,“儒分为八”,不一定表明儒家这个“学派”内部分化为八派,事实上也不大可能分化得这么严重,无非是人们根据他们的师承和境界而区分他们的差异而已,就如俗儒、雅儒这样的区分一样。因为根据孔门后学的具体情况来看,他们之间有的区别并不明显,有的则根本不能算作儒,比如那个替孔子驾车的樊迟。

  因之,后人不必在“儒”和“方士”之间为秦始皇大做翻案文章。在秦始皇和时人看来,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况且,坑杀那些俗儒,只不过是秦始皇手中的一种权力。

  第二件事是汉高祖刘邦溺儒冠。史载汉高祖刘邦之轻贱儒生、奚落儒生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沛公不喜儒,诸儒冠儒冠而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郦食其以“状貌类大儒”不见,复报以高阳酒徒则见之。

  刘邦为什么不喜儒?历史上没有明文记载。后人说“刘项原来不读书”,这其实是片面的。项羽虽然是一介武夫,但作为贵族出身的他,刚开始也是要让他读书的,只是他更喜欢学武,这并不能说项羽就是个文盲;刘邦也一样,历史上虽然没有记载他读了什么书,但《史记·高祖本纪》说他“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也就是说他成年后是经过考试做了亭长的。依秦制,以吏为师。刘邦无疑更不是文盲(否则何以能写出《大风歌》?)。

  刘邦显然不是方术之士,他和儒生的区别之一也体现在帽子上。史载刘邦喜欢一种以竹皮做成的帽子(冠),应劭说:“一名‘长冠’。侧竹皮裹以纵前,高七寸,广三寸,如板。”蔡邕也云:“长冠,楚制也。高祖以竹皮为之,谓之‘刘氏冠’。”司马彪《舆服志》亦以“刘氏冠”为鹊尾冠也。

汉武帝

网络配图

  其实,刘邦并非不喜欢读书人,张良、萧何、韩信、陈平都是读了点书的人,虽然他们读的不是后来被儒家专有的“六经”。刘邦还懂乐,《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所教歌儿百二十人,皆令为吹乐。”就是说刘邦曾培养过一个由一百二十人组成的乐队。

  刘邦是典型的性情中人,郦食其去见刘邦,刘邦正在,郦摆儒生架子,被刘邦脱口骂做“竖儒”,但见郦生有识见,便立即拜其为广野君。另一个例子是叔孙通。“叔孙通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楚制,汉王喜”。可见,刘邦并非对儒者有成见,他不喜欢儒生繁饰重文,而喜欢他们“短衣便事”。人言叔孙通是儒者败类,好迎上意,其实不然。叔孙通原在秦始皇时做博士,见始皇无道,设计出逃,投刘邦,是识时务之举;他对儒者的弊端与作用认识也很透很清醒:“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他为刘邦设计朝仪,到家乡鲁国搬请一些儒生,有人就以“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为由,不肯相从。被叔孙通一顿痛斥:“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叔孙通建议刘邦正礼乐,说:“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臣原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这段话里看得出叔孙通深得孔子的礼乐真谛。等到刘邦见识了他设计的朝仪,由衷地叹道:“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并由此获得了儒生的佩服:“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虚与实
[内容摘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帝国确立主导意识形态的现实需要,是政治“大一统”的必然结果。但统治集团的标榜、口号是一回事,而其政治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则又是另外一回事。不仅武帝本人没有真正做到独尊与罢黜,武帝之后,儒学也未获独尊,百家也没遭致罢黜。整个汉时乃至历代所有帝王君主,其治国施政的策略和手段一贯都是王霸兼用、儒法并采的,儒术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其实
· 独尊儒术
参见诸子百家
· 德主刑辅:汉武帝独尊儒术背后的司法建设
窦太后死后,汉武帝没有任何羁绊了,他要一展雄图,他修改法律,使西汉“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死罪“大辟四百零九条”,他所奉行的重刑主义之繁苛由此可见。可以说,汉武对“文景之治”的另起炉灶,翻开了中国刑法史上最酷烈的一页。但是,治国手段的打、杀、罚只是硬币的一面,硬币的另一面则需要,要统一思想。关于统一思想的智慧,不独今人,古人很高明。汉武帝在窦太后死后的第二年,就“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不久,他作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这个决定影响中国两千年,这,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什么要独尊儒术?汉武帝这人从骨子里就不是一位喜欢儒生的人。他和他的先祖刘邦一样,都认为儒生酸酸的,一股酸腐之气。刘邦甚至一看见儒生,就要摘下他们的帽子往里撒尿。汉武帝的父亲汉景帝追随文帝推崇的是黄老哲学,因此,“文景之治”,与民休息,社会和谐而繁荣了。中国这个社会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从历史上看,有时皇帝兢兢业业地上朝理...
· 汉武帝独尊儒术(前136年)
七国之乱很快地被平定了。天下又恢复平稳安定局面。汉景帝依旧推行减赋税、轻徭役的安民政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国家出现一派富裕景象。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春,景帝病逝,享年47岁,在位16年。景帝死后,皇太子刘彻继位,这便是我国历史上被称为一代雄主的汉武帝。这时的汉朝最为繁荣和昌盛。政府里的存钱和储粮的仓库都装得满满的。武帝继位时年刚16岁。他一登上帝位,就要立志做一番事业。他下诏各郡县,举荐贤良方正、直言进谏的人,其中最著名的是董仲舒。董仲舒是广川(在今河北省枣庄县境内)人,是个精通儒家学说的大学问家,在景帝时做过博士官。他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当时政治上的需要,改造了由孔子创立、经孟子发展的儒家学说,并且把各家学说和阴阳五行等思想融合在一起,使儒家学说变成了一种为封建政治制度服务的,带有宗教迷信色彩的理论。他在汉武帝下诏举荐“贤良之士”的时候,向汉武帝提出了“天人三箫”的建议。意思是说:“天...
· 独尊儒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源头独尊儒术
独尊儒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源头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的过程中,有三位思想家的作用是举世公认的,这就是:孔子、董仲舒、朱熹。西汉时代的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孔子创立的儒学从诸子百家中跃居独尊地位,为儒学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主干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从儒家思想发展史来看,董仲舒起了关键的作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使得儒家之外的一切学说都遭到贬抑。胡适认为,独尊儒术的精神实质同李斯的焚书坑儒建议很相像,他们的目的都是要把人们的思想定于一尊。但从另一面看,统一的儒学思想实际上成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当国家面临分裂危险的时候,它就起着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作用;当国家受到外来侵略的时候,它就鼓舞千百万人民奋起抗敌,保家卫国。正是由于这种统一的民族精神,中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