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伍子胥范蠡都是有功之臣为何结局相差那么远?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75
转发:0
评论:0
伍子胥范蠡都是有功之臣为何结局相差那么远?,吴王阖闾在和勾践的战斗中,被勾践用箭射伤之后,病重身亡。阖闾在死之前曾对夫差

  吴王阖闾在和勾践的战斗中,被勾践用箭射伤之后,病重身亡。阖闾在死之前曾对夫差说:“你不要忘记杀父之仇”,即位后的夫差发誓三年后必定灭掉吴国。三年后,吴军大败越军,勾践被迫投降吴国。此时,伍子胥认为应该联合齐国彻底的覆灭越国,而当时的夫差认为小小的越国经此一役之后会一蹶不振,不足为虑了。夫差的考虑是先灭掉强大的齐国,然后一举问鼎中原大地。君臣二人之间因为这件事情有了间隙,这时有心思活络的下属开始向吴王进谗言,污蔑伍子胥早已投靠齐国。

1.jpg

网络配图

  吴王虽然不相信下人的挑拨之言,但也在伍子胥的身旁安排了间谍。不久,伍子胥被夫差任命出使齐国,在出使齐国的过程中,伍子胥将自己唯一的儿子托付给齐国的好友鲍牧。这件事被当初向夫差进谗的小人知道了,他马上上报给吴王,最终吴王赐剑伍子胥,令其自刎。伍子胥在拿到吴王赐予的宝剑之后,感到非常的愤恨,但为了吴国的安宁,他只能选择死亡。在死之前,愤恨的伍子胥对其下人说:“我死后,请将我的眼珠挖下,放在东城门之上,我要亲眼看着吴国灭亡”。听到此事的夫差,下令将伍子胥的尸体丢入钱塘江喂鱼,这一天刚好是农历五月初五,后世也有人认为端午节侍卫纪念伍子胥而立的。

  伍子胥死后九年,卧薪尝胆的越王就带领士兵偷袭吴国国都,夫差在自杀之前曾用布蒙眼,表示自己死后无颜见伍子胥。伍子胥和范蠡本均是楚国人,二人皆因为出国政治昏暗,官府腐败便另谋高就,伍子胥投靠的是吴国,范蠡投靠的则是越国,从此本无交集的两人便变成了敌对关系,各伺其主。伍子胥是一个悲剧人物,从小文武双全,甚有谋略和胆识,但因楚太子的污蔑,他的父亲和兄长均被楚王所杀,而一代忠烈伍子胥有家不能回,有仇不能报,被迫出逃吴国,得吴国公子相助,不仅收留了伍子胥还为他报了杀父之仇,于是伍子胥便死心塌地的留在吴国报恩。

2.jpg

网络配图

  范蠡则是因不满楚国政治腐败,且一身学识不被重用,灰心之下携友人文种投奔当时广纳贤士的越国,成为勾践手下。勾践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不听取范蠡意见情意攻击吴国,遂落下会稽之辱,只能忍辱成为吴国奴仆,向吴国求和保国。而伍子胥预见勾践的反逆之心,屡劝吴王夫差应斩草除根,不应收勾践,但夫差不听取其意见。遂在这段时间内,范蠡一直为勾践准备复国之事,出谋划策,投夫差所好,迷惑他的心理,还献绝世美人西施动摇他,使其荒废朝政。

  而伍子胥深知吴国将灭,遂先将儿子托福给齐国友人,自己则再劝说,后被小人诬陷,被夫差所杀。一切如伍子胥预料,其死后十年,吴国灭,越国复出,而范蠡也因“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离开越国,后凭借超群的理财能力成为天下闻名的富翁。传闻范蠡曾在齐国找到伍子胥的儿子,不仅赠其钱财还教其致富之方,使其成为富甲一方之人。

  伍子胥,春秋名将,楚国人,后又逃到吴国,帮助吴国攻入楚国国都,随后又帮助吴国走上春秋争霸之路。后世对伍子胥的评价有两个极端,一说他是隐忍的君子,一说他是卖国贼。伍子胥隐忍君子的说法是司马迁在《史记》之中提出的,原文是“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理解这句话的大意是“伍子胥像兄长一样随着自己的父亲而死是对的,最后他隐忍下来,为自己的父兄报了大仇,成就了自己的不朽之名”。伍子胥的一生可以说是在复仇之中度过的,自从自己的父兄被杀之后,伍子胥就背负上了仇恨的枷锁。

501225148.jpg@100q.jpg

网络配图

  带着仇恨的他来到了吴国,运用自己的智慧,使得吴国这样的一个小国逐渐的开始强大起来。最终,他率领自己一手打造的精锐之师,攻入了楚国国都,鞭尸楚平王,报了自己父兄之仇。伍子胥卖国贼的说法是近代才被人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伍子胥既然是楚国人,就应该为楚国效力,投靠别国为别人卖力,最终还带领着别国的军队,攻入自己母国的国都,身为曾经的大楚臣子,却做出鞭尸自己国君的大不敬之举。当然也有人反驳这种说法,他们认为当时的东周是天下共主,其他的国家名义上只能算是东周的附属之国。当时的人才交流是非常的频繁的,各国对于人才的需求非常之大,很多人为了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不得不背井离乡,辗转各国,希冀能搏出一个大好前程。

  伍子胥为了吴国效力,那么他就是吴国的子民。帮助自己的国家打败另一个国家,不是卖国行为。伍子胥是一个名人,名人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你可以说他是个君子,也可以说他是一个卖国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伍子胥与范蠡同是有功之臣为何结局相差那么多?
吴王阖闾在和勾践的战斗中,被勾践用箭射伤之后,病重身亡。阖闾在死之前曾对夫差说:“你不要忘记杀父之仇”,即位后的夫差发誓三年后必定灭掉吴国。三年后,吴军大败越军,勾践被迫投降吴国。此时,伍子胥认为应该联合齐国彻底的覆灭越国,而当时的夫差认为小小的越国经此一役之后会一蹶不振,不足为虑了。夫差的考虑是先灭掉强大的齐国,然后一举问鼎中原大地。君臣二人之间因为这件事情有了间隙,这时有心思活络的下属开始向吴王进谗言,污蔑伍子胥早已投靠齐国。吴王虽然不相信下人的挑拨之言,但也在伍子胥的身旁安排了间谍。不久,伍子胥被夫差任命出使齐国,在出使齐国的过程中,伍子胥将自己唯一的儿子托付给齐国的好友鲍牧。这件事被当初向夫差进谗的小人知道了,他马上上报给吴王,最终吴王赐剑伍子胥,令其自刎。伍子胥在拿到吴王赐予的宝剑之后,感到非常的愤恨,但为了吴国的安宁,他只能选择死亡。在死之前,愤恨的伍子胥对其下人说:“我死后,...
· 伍子胥的知名度为何远低于同样成就的孙武
伍子胥简介伍子胥,生于公元前559年,死于公元前484年,活了75年,本名伍员,又名伍子胥。今湖北监利县人,也有人说是安徽全椒县人。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曾任吴国大夫。伍子胥画像伍子胥本为楚国人,他的家族在楚国也是一个大家族,父亲伍奢曾在楚平王时期任太傅一职,后来被奸人陷害,伍奢和伍子胥的兄长伍尚一同被杀。伍子胥在父亲朋友的帮助下逃出了楚国,背井离乡的伍子胥听闻吴王阖闾正在招贤纳士,就去投奔吴王。伍子胥很快就受到阖闾的重用,伍子胥在吴国期间主持修建了姑苏城,即现在的苏州城。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和孙武一同破入楚国都城,伍子胥为了给自己的父兄报仇,掘开了楚平王的坟墓,愤怒的伍子胥对着楚平王的尸体实行鞭尸,用皮鞭打了三百下才罢休。吴王重用伍子胥和孙武军事大家,才能破大楚,败强齐,夫差成为春秋一霸。后来伍子胥和吴王夫差的关系越来越差,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数次进谏,没有杀死勾践,后来吴王夫差和伍子胥...
· 伍子胥之死中看他与范蠡的区别对伍子胥评价
伍子胥之死吴王阖闾在和勾践的战斗中,被勾践用箭射伤之后,病重身亡。阖闾在死之前曾对夫差说:“你不要忘记杀父之仇”,即位后的夫差发誓三年后必定灭掉吴国。自刎前的伍子胥三年后,吴军大败越军,勾践被迫投降吴国。此时,伍子胥认为应该联合齐国彻底的覆灭越国,而当时的夫差认为小小的越国经此一役之后会一蹶不振,不足为虑了。夫差的考虑是先灭掉强大的齐国,然后一举问鼎中原大地。君臣二人之间因为这件事情有了间隙,这时有心思活络的下属开始向吴王进谗言,污蔑伍子胥早已投靠齐国。吴王虽然不相信下人的挑拨之言,但也在伍子胥的身旁安排了间谍。不久,伍子胥被夫差任命出使齐国,在出使齐国的过程中,伍子胥将自己唯一的儿子托付给齐国的好友鲍牧。这件事被当初向夫差进谗的小人知道了,他马上上报给吴王,最终吴王赐剑伍子胥,令其自刎。伍子胥在拿到吴王赐予的宝剑之后,感到非常的愤恨,但为了吴国的安宁,他只能选择死亡。在死之前,愤恨的伍子...
· 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唐朝的中兴大将,为什么两人的结局相差那么大?
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中唐时期的国家柱石,两人为平定“安史之乱”,保卫大唐江山立下赫赫战功,并称唐朝中期的中兴名将。唐肃宗曾发自肺腑地感谢郭子仪:“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李光弼也备受后人推崇,被称为“战功推为中兴第一”。郭子仪出生于公元697年,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父亲历任各地刺史。他本人也长得仪表堂堂,“长六尺余,体貌秀杰”。依靠自己的天赋和良好的家庭教育,郭子仪在武则天时期就高中武状元,公元749年就官居三品,成为武卫大将军。李光弼同样出身名将之后,父亲是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他比郭子仪小11岁,出生于公元708年。但他同样少年成名,不到20岁即被任命为左卫亲府左郎将,封云麾将军。如果没有安史之乱,也许郭子仪和李光弼就会在这样的官场上富贵但略显乏味地度过一生。但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彻底地改变了两人的人生轨迹,也让郭、李两人在乱世中尽显英雄本色而名垂千古。在平叛“安史之乱”中,两人尽...
· 明成祖为何将奴儿干都司治所安排的那么远?
永乐九年(1411),明成祖正式开设奴儿干都司,为明政府管辖黑龙江口、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治所在特林,今俄罗斯境内。这里距离北京城路途遥远,不便于名政府对这里的管辖。那么,朱棣为啥要将奴儿干都司治所安排的的那么远呢?奴儿干,亦称“耦儿干”、“努而哥”,或作“纳尔干”。网络配图奴儿干都司,是明朝在黑龙江下游设置的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等地区的最高地方军政合一建制。明朝建立后,公元1375年(明洪武八年),在东北地区南部设置辽东都指挥司使。1395年(明洪武二十八年),明总兵官周兴等进军到脑温江(今嫩江)、忽刺温河(今呼兰河)和斡朵怜(今依兰县城西马大屯)一带,派官招抚,始建卫所制,设指挥使和千户。1409年(明永乐七年),明廷决定,升奴儿干卫为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驻奴儿干城(今黑龙江下游黑龙江与亨滚河汇合处右岸的特林地方,即元朝征东元帅府的故地)。奴儿干都司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