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深通兵法的张良为何一生从未指挥过一场战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05
转发:0
评论:0
深通兵法的张良为何一生从未指挥过一场战斗,张良,与萧何、韩信并称“汉初三杰”。作为三人之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张良身

  张良,与萧何、韩信并称“汉初三杰”。作为三人之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张良身上有个迷团始终困扰着大家——那就是深通兵法的张良,为何从未指挥过一场战斗呢?

  张良原本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的上层贵族子弟,他的父亲和祖父曾先后出任五位韩国君王的相国。

2.jpg

网络配图

  秦国灭掉韩国后,国破家亡的张良,曾经花重金聘请了一位刺客行刺秦王嬴政。

  但是,因为刺杀目标的失误,而导致刺杀行动的最终失败。

  自此以后,张良来到了数百里之外下邳,过起了隐名埋姓的生活。

  幸运的是,不久之后他就遇到了传奇人物——黄石公,并且从他的手中得到了一本几近失传的兵法奇书——太公兵法(传说为姜太公所著)。

  经过认真的研习,很快他就掌握了其中的技巧。

  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良带领自己的上百人马投奔到了刘邦的麾下——相对于韩信最初投奔刘邦时,不仅没有见到刘邦的面,反而还险些被杀不同,刘邦不仅重用了张良,而且对他言听计从。

  这让张良很是欣慰,也是他日后死心塌地效忠于刘邦的主要原因。

3.jpg

网络配图

  在此之后,刘邦听从张良的计谋,顺利攻下了秦都咸阳、化解了鸿门宴前自己和项羽的部分矛盾(张良劝刘邦与项羽和谈,而不是直接开打,毕竟当时实力相差太多)、稳住了请求自封为齐王的韩信,并最终把刘邦扶上了皇位。

  那么,有人会问了——既然张良深通兵法和谋略,为何要寄人于篱下呢,难道他不可以亲自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地盘呢?

  答案是——不可以!

  原因也很简单——“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意思也就是说,张良身体虚弱多病,根本就没有办法以将领和统帅的身份冲锋陷阵。

  试想一下,在那个硝烟四起的战争年代,如果一个统帅或者将领体弱多病,那么他的士气必定不会高涨,他这个统帅或者将领的位子也会不保——万一这边士兵还在卖命厮杀,而那边统帅却忽然病重、或去世,那就不好玩了。

1.jpg

网络配图

  所以,张良选择了投奔良主,而不是自立门户。

  所以,即便是张良投奔到了刘邦麾下,干得也不是带兵打仗的活,而是成为了刘邦的最高智囊——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总参谋长。

  大汉王朝建立之后,在稳定朝中文武百官的人心、王朝都城的选定、已经稳定太子刘盈的位子等方面,张良多次献计献策,对于刚刚建立不久的大汉王朝,起到了极大的稳固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从未没有学过兵法的成吉思汗凭什么能所向披靡
铁木真不识字,但能参透人性的奥妙;没有学过兵法,却所向披靡。当后人在回味这段硝烟四起、血漫长天的历史时,不论是褒是贬,都不能忽视这位几乎从一无所有开始缔造千古伟业的巨人。一、苦难中崛起的素质铁木真出生在蒙古部族的一个贵族世家,父亲也速该是蒙古一个大部族的首领。当时漠北高原有一百多个部落,互相征战。铁木真降生时,恰逢也速该征讨塔塔儿部并俘获了他们的首领,而那个首领的名字叫铁木真,也速该为了纪念自己的赫赫武功,便给自己的儿子起名为铁木真。到铁木真九岁时,父亲被塔塔儿部人毒死,部众离散,他随母亲月伦艰难度日。在这期间,曾被其他部落捉获,险些遇害,凭机敏得以逃脱。又过了几年,他依附蒙古高原最强大的克烈部首领脱里(后称王汗),得以收聚父亲旧部,有了自己的一些嫡系人马。后来,又与札答阑部首领札木合结为义兄弟,逐步壮大自己的势力。到12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铁木真带着自己的部众来到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上游...
· 田忌一生都指挥过哪些战役?田忌生平事迹简介
”田忌赛马“这个故事是耳熟能详,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田忌也给我们后人留下无限的思考。田忌,生卒年不详,田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南),故又称徐州子期。战国初期齐国名将。田忌以田齐宗族的身份作齐将,田忌在平时还很喜欢招揽门客,在他的众多门客之中,孙膑算是当类拔萃之人。田忌的一生有两次比较出名的战役,一次是桂陵之战,再一次是马陵之战。齐威王四年,赵国进攻魏国的盟国卫国,此举招致了魏国的干涉,魏国因此派兵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次年,赵国向齐、楚两国求救。著名的游说家邹忌反对齐威王前去救援,思虑再三,齐威王最后还是派田忌、孙膑率领救援赵国。田忌原本打算直接进攻魏军主力,后来他采纳孙膑”围魏救赵“、”批亢捣虚“的作战方针,趁魏国防务空虚,直捣魏国都城大梁,迫使攻赵的魏军不得不放弃赵国回身自救,待魏军回兵时,田忌率军中途予以截击,打得魏军是措手不及,狼狈不堪,最后在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
· 清东陵未解之谜:孝陵为何从未被盗过?
来自苏格兰的文物专家将对清东陵中的孝陵和景陵进行数字化扫描。专家通过运用移动激光扫描仪等三维技术测绘这些建筑,并建立起三维立体精细数字模型,用于文物保护、文物状况的监控,虚拟现实游览、教育和解说。项目预计于本月底完成数据采集,经后期处理后,公众即可在网上观看到清东陵的三维数字模型。清东陵这块风水宝地,早在明朝的时候就被预定为皇家兆域,可还未及修建,明朝就灭亡了。清入关后,顺治皇帝相中了这里,说“此山王气葱郁非常,可以为朕寿宫”。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的孝陵是清东陵中的第一座皇陵,自然是风水最好,规模也最大,占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南北长达11华里。不过,几百年来,民间,特别是东陵地区一直流传着孝陵是空的,顺治帝根本就没有葬入地宫的说法。网络配图花费巨资修建一座陵寝却空着不用,这种说法的确有点匪夷所思,可顺治出家的故事又不得不让人相信这孝陵地宫是空的。传说他在宠妃董鄂氏死后痛不欲生、...
· 他一生从未有过败绩最终成了帝王中的奇闻
古代的中国所秉承的指导思想就是君权神授,自从汉武帝之后,皇帝接受了儒家的思想,为了逢迎皇帝的需求,董仲舒对儒家的思想进行了改造,将天的概念引入了儒家学派。皇帝自此之后可以宣称自己是天子,但是同时上天所产生的种种自然灾害也对皇帝的作为有了钳制的作用。因为自然环境的因素,地壳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所以当地壳碰撞的时候就会在地底产生地震,但这在蒙昧的古人看来却是上天对他的子民宣泄不满的一种惩罚。所以往往地震发生的时候,掌握天下最高权柄的皇帝如果稍稍不慎,往往就会被他的臣民指责。看似至高无上享受着无限尊荣的皇帝也同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很多皇帝就曾经在民生凋敝的大灾难之后检讨自己的过错,比如汉武帝就曾经下诏书承认自己的过错。但还有很多不够强力的君主就很难在皇位上稳如泰山了。他们或是大赦天下,或是寝食难安,完全没有了天下共主的威仪。但是古今以来情况最严重一位皇帝却在天灾之后一命呜呼。这位皇帝就是魏晋南...
· 包拯这辈子过得有多苦?一生从未笑过
包拯,字希仁,999年5月28日生于安徽合肥肥东,北宋名臣,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有一句好说得好“包公笑,黄河清。”包公一笑,黄河水都变得清澈了。那包拯为什么不笑呢?据史料记载,包拯患有先天性的疾病,类似于面部神经瘫痪。网络配图包拯这个人在当时非常了不起,是出了名的刚严典范,政治上所有言行皆出公心,私德也修饬得一无破绽,里里外外立于不败之地。但从常识可知,人是不可能这样完美的。欧阳修疏论包拯之接受三司使的任命中说道:“心中藏于中,而人所不见;迹者示于外,而天下共瞻。”他是说人心隔肚皮,评价一个人,可信赖的还是他的作为。不过,如果得不到情感的线索,一个人的作为,或为迷雾所隐,或为光芒所掩,也会含糊起来。欧阳修的批评,源于包拯连劾张方平与宋祁。包拯抨击宋祁的理由,是他知成都时多游宴,蜀人不满他的奢侈。比起哥哥宋庠,宋祁确实生活铺张,但当时文官游宴成风,若以此为罪,朝廷要空去一大半了。何况宋祁在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