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魏延的死,诸葛亮究竟该负多大的责任?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01
转发:0
评论:0
魏延的死,诸葛亮究竟该负多大的责任?,魏延之死,是三国的一大谜案。有人觉得,他死得冤枉,有人觉得,他咎由自取。

  魏延之死,是三国的一大谜案。

  有人觉得,他死得冤枉,有人觉得,他咎由自取。

  咱们先把事情的导火索粗略介绍一下:

  诸葛亮去世前,曾经给杨仪下了一道命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但是,魏延对这件事很不满。他觉得自己作为诸葛亮死后蜀汉最高功臣,应该统领全军,怎么可以只是个断后的职位呢?而且,统领全军的任务,居然给了自己最讨厌的杨仪,太不爽了。

  于是,魏延倍道兼行,赶在了杨仪的前面返回成都,一路上还把所有的桥梁烧毁,不让杨仪回去。

  最后,在两军对阵时,魏延士兵临阵倒戈。魏延仓皇逃窜,被马岱追杀。

魏延

网络配图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心里对一件事印象都很深,就是诸葛亮说魏延脑后有反骨——不知道诸葛亮什么时候成了相面大师了,而且连后脑勺都能相。

  很多人都觉得,魏延之死,是诸葛亮一手策划,临终遗计。

  实际上真是如此吗?

  小生觉得,魏延之死,基本属于咎由自取。

  魏延的资历在蜀国是相当老的,在诸葛亮死的时候,从荆州追随刘备入川的人基本都去世了。而魏延作为刘备中晚年最信任的人,也成了蜀国威望极高的领袖。朝中除了诸葛亮,谁也不能和他比。

  但是,这也造成了魏延的一个性格:居功自傲。他认为,自己劳苦功高,而且朝廷要仰仗自己,所以谁都不放在眼里。

  虽然对诸葛亮表面上还算服气,实际上内心里也是不满的,他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很怀疑。所以,每次出征,魏延都要求自己带领一支军队,和诸葛亮分开行动。

  诸葛亮镇得住他,别人镇不住,所以对他都是客客气气的。但是,杨仪作为一个书生,有自己的书生意气,就是不服魏延,所以二人经常吵架。每次吵到激烈,魏延就拔出刀吓唬杨仪,吓得杨仪痛哭流涕。

  因此,二人积怨过深,最终导致了反目成仇。

魏延

网络配图

  对于二人的争斗,其他人心里是暗暗叫好的。他们表面上对魏延客气,心里也不爽。看到有人替他们出气,他们也很过瘾。

  魏延断了杨仪归路后,给朝廷上表,状告杨仪谋反。杨仪也不甘示弱,状告魏延谋反。

  刘禅蒙了,不知道该相信谁。

  此时,那些饱受魏延欺负的人全都站了出来说:“我们不知道魏延会不会谋反,我们只知道杨仪不会谋反。“

  傻子都听得出来,这不就是说魏延谋反吗?

  刘禅听懂了。

  就这样,魏延成了“钦定”的反贼了。

  而在杨仪派王平和魏延对阵时,王平说道:“丞相尸骨未寒,你们就做这样的事,你们怎么不上天呢?”

  听到了这句话,魏延的手下士兵全都倒戈了。

魏延

网络配图

  为什么魏延的手下会倒戈?表面上看是王平一句话把他们说清醒了,实际上怎么可能?一句话如果能解决这么大的事,天底下就少了好多事了。

  实际上,也是魏延平日里的傲气,让手下人心存不满。原本不敢有什么动作,如今魏延被定为反贼,此时不叛,更待何时?

  所以,魏延的死,看起来像是被诸葛亮策划的,实际上是咎由自取。一个太过于自傲的人,最终都会因此吃大亏的。就像前几天小生说的韩信的故事,其实不也一样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禄山扶摇直上起兵叛乱唐玄宗该负什么责任?
乱世出人才,造英雄。而在安逸平稳的治世和盛世,那些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因受到资历、背景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要想脱颖而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西汉时期的“战神”李广就是个例子。李广善射,在担任侍卫官期间,经常随汉文帝外出射猎,因其射箭百发百中,每次都能让汉文帝满载而归。汉文帝曾对他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可惜你生在今天,只能陪著我打打猎,要是你生在高祖那种战乱时代,封个万户候没问题。”像李广这种有能力的人,生在“文景之治”这种边疆稳定、四海升平的“治世”年代,英雄因为没有用武之地,要想“进步”是很难的。而与李广相比,生逢“开元盛世”,没有背景、没有资历、没有什么大能耐的安禄山,却能够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无名小卒扶摇直上,官运亨通,一跃成为手握三镇重兵、身兼数职的“超级节度使”,这就不能不让人称奇了。安禄山究竟...
· 安禄山扶摇直上起兵叛乱唐玄宗该负什么责任?
乱世出人才,造英雄。而在安逸平稳的治世和盛世,那些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因受到资历、背景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要想脱颖而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西汉时期的“战神”李广就是个例子。李广善射,在担任侍卫官期间,经常随汉文帝外出射猎,因其射箭百发百中,每次都能让汉文帝满载而归。汉文帝曾对他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可惜你生在今天,只能陪著我打打猎,要是你生在高祖那种战乱时代,封个万户候没问题。”像李广这种有能力的人,生在“文景之治”这种边疆稳定、四海升平的“治世”年代,英雄因为没有用武之地,要想“进步”是很难的。而与李广相比,生逢“开元盛世”,没有背景、没有资历、没有什么大能耐的安禄山,却能够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无名小卒扶摇直上,官运亨通,一跃成为手握三镇重兵、身兼数职的“超级节度使”,这就不能不让人称奇了。网络配图安...
· 崇祯该背负明朝灭亡责任吗?乾隆:崇祯是蠢货
关于明朝灭亡的责任,社会上有各种争论,有的说是崇祯,有的归于东林党,有的认为道德沦丧,有的说是天灾人祸......总而言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明朝灭亡的原因很多,责任也不在于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身上,崇祯并不清白。或许,因崇祯壮烈殉国,而且留下了感人的遗书,让人倍感同情。崇祯在遗书中写道:“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崇祯帝一死报国,令人感动。但是,他将责任推给“诸臣误朕”,也肯定有推卸责任嫌疑。网络配图喜欢点评历代帝王的乾隆,如何看待明朝覆灭中的崇祯责任呢?在《御批历代通鉴辑览》中,乾隆认为:崇祯是蠢货,并给出了四大理由!第一个理由:一个伟大的君主不应该自杀乾隆认为,崇祯以死殉国虽然悲壮,但却非常不明智。因为,一个伟大的君主不应该自杀,而是要凭借自己的智慧让帝国千秋万代传承下去。笔者按,溥仪当初是否...
· 黄海海战双方的损失有多大该海战的影响有多大
海战影响在历时近5小时的黄海海战中,日军指挥处置有方,战术运用得当,充分发挥了第一游击队航速高和舰炮射速快的优势,运用灵活的战术,始终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损失较少,只有5艘战舰受伤,伤亡仅290人。北洋舰队的战场指挥严重失误,丁汝昌采取了极其不利于发挥机动与火力优势的阵法与战法,且交战不久即失去了对全舰队的统一战场指挥,加之弹药不充足,因此舰队损失重大。此外,“济远”率先逃跑,也影响了斗志,“经远”、“致远”、“超勇”、“扬威”和“广甲”被击沉击毁,“靖远”和“来远”受重伤,伤亡官兵约千余人。但是,中国广大爱国官兵是英勇顽强的。他们在惨烈的战斗中,奋不顾身,临危不惧,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后人永远记取。此战后,黄海制海权落入日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产生不利于中国的决定性影响。中日海军在此战中的战术和指挥的实践,对世界近代海军的装备发展及...
· 东吴灭亡谁该承担责任?陆逊为什么被逼致死?
东吴灭亡谁该承担责任?陆逊为什么被逼致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孙吴集团占据江东六郡,又有长江天堑为险,按理来说是不会这么快灭亡的。但可惜的是,孙权晚年昏庸无能,其后代子孙为了皇位又自相残杀。到了末代皇帝孙皓继位之时,他更是荒淫残暴,一手加剧了东吴灭亡。对此,史学家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之时,便总结了两点根本原因。“孙权横废无罪之子,虽为兆乱,然国之倾覆,自由暴晧。”客观上来说,如果孙权不是随意废立太子,又怎么会让后来的东吴集团陷入到一片动荡之中呢?“若权不废和,皓为世适,终至灭亡,有何异哉?此则丧国由于昏虐,不在于废黜也。设使亮保国祚,休不早死,则皓不得立。皓不得立,则吴不亡矣。”可以看到,裴松之将孙权晚年的昏聩无能看做了东吴灭亡的导火索。那么他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依据呢?显而易见,从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之上的反复来看,他确实要为东吴灭亡承担很大的责任在内。在这场东吴国本之争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