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唐朝的谋臣李泌能与三国谋臣诸葛亮相提并论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07
转发:0
评论:0
唐朝的谋臣李泌能与三国谋臣诸葛亮相提并论,三国中的谋臣当论诸葛亮为首,而唐朝的谋臣不可不说李泌。李泌,到底何许人也,居

  三国中的谋臣当论诸葛亮为首,而唐朝的谋臣不可不说李泌。李泌,到底何许人也,居然能够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相提并论,想必也是有大智慧的。  

1_副本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泌出生于公元722年,在经历了67个春秋后,于789年自然病逝。他出生于唐玄宗时代,死于唐德宗时代。

  李泌的智慧在他幼时便崭露头角,7岁时李泌在跟随老臣张九龄处理朝政时便提出了自己对政事的独特见解,据传张九龄当时亲自认错,并不顾年龄上的悬殊,身份的差异一意与李泌结为知己,这在当时是广为流传的。李泌也因为此事被唐玄宗亲自接见。成年后的李泌更因与玄宗讲解《老子》而被任命为翰林院学士,同时兼任太子师。

  李泌在侍奉唐朝四代君主时,在保全自身安危之后,会不遗余力的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传达给了当朝皇帝,一般被采纳的建议实施后均获得不小的成效,未被采纳的却或多或少导致了时局的进一步动荡混乱,可说李泌真是具备长远的眼光,能够做到深谋远虑。

  李泌性格上的一大缺失便是他信道教,所以他一直在寻找长生不老之法,很少食用烟火食物。这在现代来看是多么的可笑之极,但在当时来说,正因为他信奉道教,所以他议政时见机行事,当大环境不利于己的时候,他会选择明哲保身,正可谓留的青山,才能做以后的图谋,如果连青山都不在,何谈将来。

  李泌,客观来说,他为唐朝时期的四朝元老,具备了谋臣的眼光,但却因避祸保全自己,而未能将其才能完全发挥,可想如果他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才能,晚唐时期何以生灵涂炭到那种地步。

  李泌归山

  三国时,刘备请诸葛亮,经过了三顾茅庐才有请到此位高人,诸葛亮也不负刘备所托,帮助刘备建立了蜀国,在刘备死后也尽心辅助其子,只可惜是扶不起的阿斗,最终将蜀国葬送。  

2_副本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唐朝,也有这么一位高人,他就是李泌,他同样是隐士高人,他同样被唐肃宗花费心思请到朝政上辅助朝政。但李泌与诸葛亮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下面来一一分析。

  诸葛亮与刘备初时并不相识,经历过机缘巧合结识后才成为知己,诸葛亮在那时就下定决心士为知己者死。而李泌和肃宗李亨结识却是幼时,那时的李泌刚崭露头角,被玄宗认为是可造之才,并任命为太子师,那时的太子便是肃宗李亨,所以他们二人可谓亦师亦友的关系维系了很多年,后来因李泌与权臣杨国忠发生矛盾,杨国忠将其赶出长安,李泌便归因于山林,过着隐士般的生活。

  当肃宗登上皇位后,便费劲心思寻觅他幼时的好友李泌,肃宗在寻找到李泌后,十分欣喜,以后但凡大小事均要跟李泌商量过后才能放心处置,但好景不长,肃宗重用李辅国,使得国家继续变得乌烟瘴气,李辅国觉得李泌权限过大,便私下勾结宠妃张良娣,想方设法李泌,李泌感觉到了危险的来临,决意再次离开朝廷,在推拒肃宗的再三挽留后,毅然再次转身归山。

  李泌,因不愿意同流,在肃宗时期便被迫二次归山,在李泌归山后,唐朝便政局黑暗无比。

  李泌开六井

  李泌,我们一直在说他的聪明,说他的大智慧,却一直没有谈论到他的政绩究竟有何?作为一位隐士,他的隐士生涯可谓十分的惬意,来回穿梭于朝堂和山林,在山林间,他潜心向道,不食烟火,参佛悟理。 

3_副本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作为一名政客,他给晚唐留下了什么,值得后世尊称他为一代政治家,李泌的政绩其实不胜枚举,内政不断调和君王父子之间的矛盾,虽搬不上大太面,但于私于公,都是有历史大意义的,外政他力谏皇帝对抗番邦,推荐了良将最终也取得了胜利,在胜利后,李泌语重心长的对德宗说,千万不要因嫉妒而斩杀良将。李泌亲自治理的政绩中,当属开六井最为闻名于世了。

  六井,开在杭州解放路,其中又以相国井最为闻名。它蕴含了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在唐德宗时期,李泌任杭州刺史,当时杭州人民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没水喝,李泌到来后便到处进行实地考察,想方设法解决杭州人民的饮水难题。在他的努力下,他发现西湖之水可以通过引流的方式引入杭州,便采取了当时比较罕见的引流方式引入了六口井至杭州城内,以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后来,杭州饮水难的问题得以解决,李泌也升任了相国一职,杭州的百姓为了纪念李泌,便将李泌所开槽之井命名为相国井。

  直到现在,只要提起杭州的相国井,人们便自然会想到李泌,杭州市政府为了纪念李泌,特地重修相国井以作观赏之用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朝的谋臣李泌才能可以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三国中的谋臣当论诸葛亮为首,而唐朝的谋臣不可不说李泌。李泌,到底何许人也,居然能够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相提并论,想必也是有大智慧的。图片来源于网络李泌出生于公元722年,在经历了67个春秋后,于789年自然病逝。他出生于唐玄宗时代,死于唐德宗时代。李泌的智慧在他幼时便崭露头角,7岁时李泌在跟随老臣张九龄处理朝政时便提出了自己对政事的独特见解,据传张九龄当时亲自认错,并不顾年龄上的悬殊,身份的差异一意与李泌结为知己,这在当时是广为流传的。李泌也因为此事被唐玄宗亲自接见。成年后的李泌更因与玄宗讲解《老子》而被任命为翰林院学士,同时兼任太子师。李泌在侍奉唐朝四代君主时,在保全自身安危之后,会不遗余力的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传达给了当朝皇帝,一般被采纳的建议实施后均获得不小的成效,未被采纳的却或多或少导致了时局的进一步动荡混乱,可说李泌真是具备长远的眼光,能够做到深谋远虑。李泌性格上的一大缺失便是他信道...
· 三国第一谋臣不是诸葛亮而是他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熟知的有谋略之人当属诸葛亮,徐庶,荀等人。而印象最深的当属诸葛亮了。他的料事如神,运筹帷幄似乎无人能及。但是事实恐并非如此。他的战略胆识,智慧才华不输诸葛亮。他就是曹魏第一谋士——郭嘉。郭嘉,此人字奉孝,东汉末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可谓是曹操最厉害的谋臣,毫不客气地说,曹操大军的胜利最大的功臣就是郭嘉。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一、十胜十败说建安二年(197年),曹操讨张绣新败,袁绍写信羞辱。曹操正担心自己不具备与袁绍抗衡的能力之时,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他一连举出十条理由,以证明“公有十胜,绍有十败。”郭嘉的分析很具说服力,不但振作了曹军将士的斗志,更助曹操拟定了远期和近期的作战目标。同时,郭嘉也正式确立了自己在曹操军事智能团中的核心地位。二、擒关羽、捉刘备建安5年,当时的曹操为了...
· 三国谋臣杨仪的死是因为自己作茧自缚?
杨仪,字威公,是襄阳人士。在建安年间,他就进入官场,替荆州刺史傅群担任主簿一职,之后,背离簿群投奔到关羽帐下。关羽觉得他是个人才,就任命他为功曹,让他作为信使,去见身处蜀地的刘备。刘备见到杨仪之后,跟他谈论起国家大事来,杨仪议论其政治那可是头头是道,引得刘备的喜欢,于是任他为曹掾,直到日后刘备当了汉中王以后,又任命他为尚书。在刘备称帝之后,带兵去攻打东吴的时候,杨仪跟自己的上头不合,被改任为遥领弘农太守。图片来源于网络直到公元225年,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任其为参军,代诸葛亮处理丞相府的大小事务。公元230年,杨仪被升为长史。诸葛亮在多次出军的时候,杨仪总能够在一旁替他参谋,帮他筹措粮食,行事果断,不需要过多的考虑,就能够把事情利索的处理好。军中的大小礼节,都让杨仪来安排。诸葛亮非常爱惜他的才干,但是杨仪就跟魏延不合,他也不好偏袒他们其中的任何一方。在公元234年,诸葛亮出军屯扎谷口,...
· 解密多智如妖的诸葛亮为何是三国第一谋臣?
诸葛亮、司马懿、郭嘉、贾诩、周瑜、陆逊、荀?、荀攸、田丰、李儒、庞统、徐庶等人,就如每个人心目中的三国武将武力值都有一个心目中的排行榜一样,喜欢三国的朋友自然也有心目中的第一谋臣是谁。图片来源于网络个人依旧觉得诸葛亮才是三国第一谋臣。诸葛亮,出山时刘备几乎是到了绝境边缘,为刘表在荆州做了七年的看门狗,却一直未能有所建树,眼见曹操基本上平等了北方,下一步就是要取荆州了,到时候曹操兵峰所指,第一个要灭的就是刘备。而当时刘备兵马不足一万,将只有关张赵,谋臣几乎为零,此时不管是在谁的眼中,刘备就是个将死之人。可是随着诸葛亮的加入,刘备势力得以在曹操南征时逃出生天,又在赤壁之战中和东吴结成了联盟,虽然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的贡献没演义中那么大,可是也不是毫无作用,为刘备孙权统一战线的建立,可谓是居功至伟,虽然说当时真正和曹操打战的是东吴,刘备几乎没干什么事。图片来源于网络可是从这之后刘备基本上就不再是绝境...
· 三国谋臣许攸最后死于谁之手
许攸,字子远,南阳人(今河南南阳人),开始为袁绍出谋划策,官渡之战后由于家庭变故投奔了曹操,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袁绍最后也因为许攸的计谋从而败在官渡,后来一直跟着曹操到处征战四方,最后因为惹怒曹操被杀死。许攸一生聪明绝顶,火烧乌巢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准确的显现了许攸的才智。也是这场战导致袁绍几乎全军覆没,也正是由于这个事情导致了曹操发现了许攸才智,随后跟随曹操征战四方。建安七年,袁绍因病而逝,导致两个儿子为了权力地位自相残杀。建安九年,曹操带领军队直接打入邺城,占领了冀州,许攸因为有很大的功劳,但是许攸自恃功高,很多次的去触曹操的底线,虽嘴上未说,心里颇有芥。后来,许攸依然傲慢无礼,口无遮拦,轻视曹军将士,被许褚一怒之下杀了。但是曹操却假装生气,然而并没有惩罚许褚。许攸此人历史评价也是颇高,司马光评价许攸昔周得微子而革商命,秦得由余而霸西戎,吴国得伍员而克强楚国,汉得陈平而诛项籍,魏得许攸...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