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唐朝一任宰相杨涉:两朝皆国相为何战战兢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05
转发:0
评论:0
唐朝一任宰相杨涉:两朝皆国相为何战战兢兢?,唐朝是我国公认最强盛的时代之一,不仅享国289年之久,还涌现出了开国皇帝唐高

  唐朝是我国公认最强盛的时代之一,不仅享国289年之久,还涌现出了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一代女皇武则天等杰出帝王,深为后人仰慕。

  然而,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年),重兵在握的左仆射、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趁着唐玄宗李隆基晚年昏聩奢靡、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与史思明等人发动叛乱,掀起了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

网络配图

  “安史之乱”最终虽然得以平息,但唐朝已是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宦官势力和藩镇割据,成为困扰皇权的致命威胁。

  处在两大势力的夹缝中,不仅皇帝的日子很难过,昔日养优处尊的朝廷大员,更是斯文扫地:唐朝最后一任宰相杨涉的传奇经历,就是那段混乱时代的真实写照。

  家族根基深厚,年少入仕却遭国乱

  杨涉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杨严官至兵部侍郎,祖父杨遗直曾任濠州录事参军,而他的伯父杨收,则更是官运亨通,在咸通四年(863)时成为唐懿宗李漼朝的宰相。

  杨涉自幼聪慧过人,在严格的诗书培养中,他进步迅速,不仅参透很多儒家经典,吟诗作文也颇有成效。

  唐朝乾符二年(875年),年轻的杨涉一举登进士第,领到了参与朝政的资格证。

  然而,拜当时在位的天子唐僖宗李儇所赐,杨涉的仕途之路并不平坦。

  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年仅12岁的唐僖宗在父皇唐懿宗李漼驾崩后,被大宦官田令孜、韩文约等人拥立登基,成为唐朝即位年龄最小的皇帝。

网络配图

  由于年幼的唐僖宗缺乏足够的理政能力,朝政大权尽归大宦官田令孜之手。唐僖宗不仅称呼田令孜为“阿父”,还任命他为神策军中尉,宦官势力的进一步坐大,让本就非常混乱的政局更加不堪。

  另外,王仙芝、黄巢等人领导的反唐斗争,规模也日益壮大,逐步威胁到了唐朝的统治。

  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黄巢率军逼近长安,唐僖宗君臣束手无策,只能狼狈逃离京城,先逃往山南(汉中),又逃往四川。唐僖宗成为继安史之乱中的唐玄宗李隆基之后,又一位避难逃往四川的唐朝皇帝。

  不久,黄巢进入长安,并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

  为了组织反扑,避居四川的唐僖宗放手给了义武镇节度使王处存、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出身沙陀族的河东太原李克用、凤翔节度使郑畋等藩镇集团巨大的权力,使得这些武夫有了更多的资本。

  中和二年(882)九月,黄巢的得力部将同州防御使朱温投降,大喜过望的唐僖宗为他赐名朱全忠。

  在多重打击之下,再加上自身的腐化及内部纷争,黄巢被迫率部退出长安,最后力尽兵败,黄巢于中和四年(884年)六月横死,黄齐政权也不复存在了。

  光启元年(885)正月,唐僖宗自川中启程,三月重返长安。然而,此时的唐朝已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朝廷所能够控制的区域,不过河西、山南、剑南等数十州而已。

  在如此动荡的时期,初入官场的杨涉疲于奔命,没有太多建树。

  昭宗致力复权,打击宦官仕途起步

  文德元年(888年)三月,27岁的唐僖宗李儇结束颠沛流离的心酸,在长安宫中的武德殿驾崩。

网络配图

  唐僖宗死后,他的弟弟寿王李晔被大宦官杨复恭拥立为皇帝,是为唐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

  虽然唐昭宗李晔继位时年仅22岁,但他的政治手腕却比他哥哥唐僖宗强得多。

  唐昭宗首先利用杨复恭和他的干儿子李顺节之间的矛盾,经过一系列斗争,将他们全部铲除,狠狠打击了多年以来骄横跋扈的宦官势力,初步掌握了权力。

  杨涉也开始仕途顺畅,先后担任吏部郎中、礼部侍郎、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官职。

  朝廷不敌藩镇,天子遭戏身世飘零

  唐昭宗李晔在扫除了宦官势力的干扰后,开始着手解决藩镇割据的问题,但由于中央禁军实力太过弱小,西川之役和河东之役两次削藩战争,不仅没有达到削弱强藩的目的,反而使得中央禁军折损大半,西川落入野心家永平军节度使、充行营诸军都指挥使王建之手,东平王、检校太尉、中书令朱温则坐收渔翁之利,实力更加壮大。

  唐昭宗的威望损失殆尽,逐渐沦落为地方诸侯随意侮辱的对象,陇西郡王、凤翔和陇右节度使李茂贞不仅出言不逊,还逼得唐昭宗离开长安,结果走到半路被李茂贞的盟友、华州刺史韩建追上,在华州幽禁了将近三年。

  天复三年(903年),经过多番征战后,已经成为中原最大军阀的朱温彻底打败李茂贞,挟持唐昭宗回到长安。

  从此,唐昭宗成了朱温的傀儡,对他唯命是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朝宰相
起源据《新唐书》编者欧阳修所述,唐朝沿袭前朝隋朝体系。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将政府分为五个部门: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内侍省,后被隋炀帝改名殿内省。隋文帝年间,尚书省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让最受尊敬的官员如高颎、杨素、苏威在不同的时期任尚书省长官,尚书省总有两个长官即尚书仆射,通常被视为宰相。欧阳修还称,门下省和内史省的长官也被认为是宰相。唐朝重组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最初很大程度沿袭包括五省在内的隋制,但他为尚书省设立了唯一的长官尚书令,由皇次子李世民(即后来的唐太宗)担任。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成为皇帝,部属无人敢担任尚书令,尚书令一职空缺。此后,尚书省由两位副长官尚书仆射领导大约当时,可能在唐太宗命令下,多宰相的制度被正式化,以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改名自内史省)长官被认为宰相。因门下、中书两省经常有不止一个长官,宰相并不必是四个。唐太宗末期,他开始授特定的并非一省长官的高官参...
· 唐朝宰相杜
杜(cóng)(794年―873年)字允裕(一说永裕),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唐中叶宰相杜佑之孙,晚唐诗人杜牧之堂兄,又与李商隐为表兄弟。父杜式方为杜佑次子,杜以荫迁太子司仪郎,元和九年娶唐宪宗第十一女岐阳公主为妻,授予从四品上阶的殿中少监,加封银青光禄大夫衔。历官京兆尹、淮南节度使、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剑南东川节度使。复镇淮南,再拜相。以检校司徒为凤翔、荆州节度使,加太傅,封国公。1简介《资治通鉴》称他为“宗闵党也”,宋代孙光宪又言:“无他才,未尝延接寒素,甘食窃位而已”。2新唐书文载杜,字永裕,以门J三迁太子司议郎。权德舆为相,其婿翰林学士独孤郁以嫌自白。宪宗见郁文雅,叹曰:“德舆有婿乃尔!”时岐阳公主,帝爱女。旧制,选多戚里将家,帝始诏宰相李吉甫择大臣子,皆辞疾,唯以选召见麟德殿。礼成,授殿中少监、驸马都尉。太和初,由澧州刺史召为京兆尹,迁凤翔忠武节度使。入为工部...
· 唐朝宰相裴
裴,字弘中,唐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生年不详,卒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唐朝宰相。内史裴居道七世孙。20岁中进士。唐德宗贞元年间,朝廷制举贤良极谏科,裴对策第一,特授为美原县尉。他任期满后,各藩镇、州府,交相征辟,但均不赴就,不久,朝廷拜他为监察御史,此后,还相继任殿中侍御史、尚书礼部考功员外郎等职。这期间,吏部侍郎郑瑜曾委托裴培主持考试词判。裴秉公办事,严肃认真,不受请托贿赂,皆以实才取人。裴为相以后,奏请唐宪宗同意,将天下留州送使钱,改由省估征收。同时规定观察使或节度使,只征收所在州的赋税作为公费开支,如不足,才可征收所辖支郡,这样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裴为翰林学士时,曾举荐李绛、崔群同掌机要政务;为宰相以后,又用韦贯之、裴度知制诰,擢拔李夷简为御史中丞,这些人后来都相继机任宰相,为一代名臣。他选用的其他人也都很精明。不负人望。唐宪宗统治时期是唐后期政治比较清明时期,而裴是这一...
· 唐朝宰相崔
崔(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人物生平依附武氏崔年轻时便以文辞著称,后考中进士,累迁至左补阙,又参与编撰《三教珠英》,改任殿中侍御史。神龙元年(705年),崔改任考功员外郎。当时,桓彦范执掌朝政,害怕武三思向皇帝进谗,便将崔派到武三思身边,让他暗中探听消息。崔见唐中宗猜忌功臣,武三思日渐受宠,便出卖桓彦范,依附武三思,升任中书舍人。神龙二年(706年),桓彦范...
· 岑羲——唐朝宰相
【岑羲】(?~713年)唐朝宰相。字伯华。荆州人。岑文本之孙。岑文本、岑长倩、岑羲即所谓"唐代一门三相"。进士出身。中宗神龙元年(705),由天官(吏部)员外郎升为中书舍人。此间武三思当权,侍中敬晖欲上表请削武氏王号,众人畏惧不敢执笔,岑羲毅然草拟表书,辞情激切,由此得罪武三思,不久降为秘书少监,转迁吏部侍郎。以清廉守正识拔人才备受称赞。睿宗即位后,累官至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南阳郡公,参知政事,监修国史,删定格令。睿宗延和元年(712),因参与太平公主谋害睿宗太子李隆基,事情败露被斩,全家均遭诛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