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隋炀帝为何执意下江南?他可不是为了玩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14
转发:0
评论:0
三征高丽失败之后,往昔强盛的大隋帝国境内已经烽烟处处,盗贼遍地。然而眼前的危机一过,隋炀帝故态复萌,又开始忘乎所以地要干他认为要干的事情,比如造龙船下江都。自东汉以降,中国的政治权力就掌握在门阀贵族的手里,无论是汉族的士族,还是胡人的豪酋,都可以算在这个行列中。这些人不仅有力量,也有文化,有知识。隋朝的根基就是在关中发家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网络配图出身于这个集团的隋文帝以权臣的身份篡夺了北周的朝廷,他有足够的威望镇住手下大臣,也有足够的经验和手段来摆平权臣尾大不掉这类很容易对帝国造成危害的事情,而继任的隋炀帝却没有这些优势。在一系列对外战争失败后,权臣的威胁越来越让他如芒刺在背。贵族高官杨玄感发动的叛乱更坐实了他内心的恐惧,让他更加不信任这些臣子。因此,隋炀帝觉得,当务之急根本不是尽快平定国内的叛乱和剿灭盗贼,而是怎么摆平手下这班不听话的大臣。然而,隋炀帝上任以来的荒淫奢侈已经伤透了臣...

  三征高丽失败之后,往昔强盛的大隋帝国境内已经烽烟处处,盗贼遍地。然而眼前的危机一过,隋炀帝故态复萌,又开始忘乎所以地要干他认为要干的事情,比如造龙船下江都。

  自东汉以降,中国的政治权力就掌握在门阀贵族的手里,无论是汉族的士族,还是胡人的豪酋,都可以算在这个行列中。这些人不仅有力量,也有文化,有知识。隋朝的根基就是在关中发家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

隋炀帝

网络配图

  出身于这个集团的隋文帝以权臣的身份篡夺了北周的朝廷,他有足够的威望镇住手下大臣,也有足够的经验和手段来摆平权臣尾大不掉这类很容易对帝国造成危害的事情,而继任的隋炀帝却没有这些优势。在一系列对外战争失败后,权臣的威胁越来越让他如芒刺在背。贵族高官杨玄感发动的叛乱更坐实了他内心的恐惧,让他更加不信任这些臣子。因此,隋炀帝觉得,当务之急根本不是尽快平定国内的叛乱和剿灭盗贼,而是怎么摆平手下这班不听话的大臣。

  然而,隋炀帝上任以来的荒淫奢侈已经伤透了臣子们的心,越来越多的人与他离心离德。他能杀掉一个两个反对他的出头椽子,但不可能杀掉所有反对他的大臣。在感觉到大部分大臣都不赞同自己的政策之时,他害怕了,他感觉这个被众多关陇贵族包围着的帝都长安不再安全。于是,他决定下江南,去江都(今扬州)。

  下江都,以常人的思维来看,简直不可思议:一个皇帝,置国家的政治中心于不顾,却流连在千里之外的江南小城——要知道虽然当时的江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跟在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巨城长安比起来依然差得太远。这不但大大增加了控制国家的行政成本,而且打乱了之前已经成熟的政令渠道,使得整个上层无力化,简直是变着法子使国家走向毁灭的境地。

隋炀帝

网络配图

  不过,如果站在隋炀帝的立场换位思考,就会发现这其实非常顺理成章。

  隋文帝开皇八年(588年),当时还是皇子的隋炀帝被任命为行军元帅,统辖90路总管,雄兵52万,渡江灭陈,结束了南北朝长期的对峙,统一了全国。开皇十年,为了巩固对江南的统治,隋文帝任命隋炀帝为扬州总管,出镇扬州,长达10年。因此,比起长安,江都才是隋炀帝真正的“老巢”。呆在江都,远比呆在门阀林立的长安更能令隋炀帝舒心。

  当然,盗贼蜂起也是隋炀帝最终决定下江都的一个重要原因。隋末的农民起义,发生在北方的比南方的严重得多。身前有到处流窜的盗贼,身后又有众多居心叵测的军事贵族,下江都也就成了一个非常自然的选择。

隋炀帝

网络配图

  然而,在江都,隋炀帝固然可以摆脱关中那些势力强大的贵族门阀,也可以远离越来越多的盗贼,但他也失去了对帝国北部的实际控制。经过前朝北周的苦心经营,关中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均十分雄厚,又是府兵制施行的重点地区,有着整个帝国最庞大的军事力量。隋炀帝离开了长安,就意味着他完全放弃了对关中的支配权。所谓“得关中者得天下”,觊觎这块肥肉的野心家大有人在。隋炀帝在远离了危险的同时,也同样远离了自己的根本,最终与整个帝国一起走向了毁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康熙六下江南不是为了找韦小宝而是为了这个
在鹿鼎记结尾。金庸讲道:“后世史家记述康熙六下江南,主旨在视察黄河河工,但为什么他以前从不到江南,韦小宝一,当年就下江南?巡视河工,何须直到杭州?何以每次均在扬州停留甚久?又何以每次均派大批御前侍卫前往扬州各处妓院,赌场,茶馆,酒店查问韦小宝其人?其问不得要领,何以闷闷不乐?后人考证,《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之祖父曹寅,原为御前侍卫,曾为韦小宝的部属,后被康熙派为苏州织造,又任江宁织造,命其常驻江南繁华之地,就近寻访韦小宝云。”图片来源于网络鹿鼎记在今天来说,不像是武侠小说,而是一部架空历史小说。历史上不存在韦小宝其人,但鹿鼎记里提到说康熙下江南其实不全是为了巡视河工,确实没错。明清时代,江南地带一直是首都位于北方地区的中央帝国的钱袋子,而江南地区不稳定,对清朝的生存是致命的。说是巡视黄河河工,却每次必到江南长时间停留。又在江南设置江南三织造这种直接向皇帝负责的秘密情报机构,更多的是出自监视和...
· 康熙六下江南不是为了找韦小宝而是为了这个?
在鹿鼎记结尾。金庸讲道:“后世史家记述康熙六下江南,主旨在视察黄河河工,但为什么他以前从不到江南,韦小宝一,当年就下江南?图片来源于网络巡视河工,何须直到杭州?何以每次均在扬州停留甚久?又何以每次均派大批御前侍卫前往扬州各处妓院,赌场,茶馆,酒店查问韦小宝其人?其问不得要领,何以闷闷不乐?后人考证,《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之祖父曹寅,原为御前侍卫,曾为韦小宝的部属,后被康熙派为苏州织造,又任江宁织造,命其常驻江南繁华之地,就近寻访韦小宝云。”鹿鼎记在今天来说,不像是武侠小说,而是一部架空历史小说。历史上不存在韦小宝其人,但鹿鼎记里提到说康熙下江南其实不全是为了巡视河工,确实没错。明清时代,江南地带一直是首都位于北方地区的中央帝国的钱袋子,而江南地区不稳定,对清朝的生存是致命的。说是巡视黄河河工,却每次必到江南长时间停留。又在江南设置江南三织造这种直接向皇帝负责的秘密情报机构,更多的是出自监视和...
· 隋炀帝:三下江南引致天下大乱
杨广在位14年,其中老老实实地在首都长安的时间不足1年,他策划的最有名的工程无疑就是大运河。有野史记录,隋炀帝曾得到一幅《广陵图》,目不转睛地看了半天。萧后问他:“知它是甚图画,何消皇帝如此挂意?”网络配图炀帝回答说:“朕不爱此画,只为思旧游之处。”广陵就是杨广待了十年的扬州。萧后听炀帝讲了江南风物后,说了一句:“帝意在广陵,何如一幸?”这正中炀帝下怀。所以大业元年(605年)通济渠刚一完工,他就急不可耐地一下江南了。隋炀帝所乘的龙舟宽、高各45尺、长200尺,共4层。最上面一层是正殿,炀帝在这召见大臣、处理政务;中间两层是160间雕梁画柱的房子;最下面住的是内侍和水手。皇后座船名为“翔螭舟”,规模比龙舟稍小。随行船只数千艘,其中既有后宫、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们所乘的游船,也有装各地进贡物品的货船,史书说拉船的纤夫有18万人。网络配图皇帝出行不能没有护卫,龙舟后一方面有兵船数千艘...
· 乾隆为何六次下江南难道只是为了微服私访?
要说起乾隆,那可真算的上一位长寿的皇帝了。从他二十五岁登基,到他八十九岁与世长辞,他的一生跌宕起伏,荡气回肠。而要说乾隆一生的壮举,那么“六次”下江南可真算得上其中之一了。那么我们的乾隆大帝为何要下江南高达六次之频繁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剖析一下,乾隆对于江南的“情有独钟”吧!网络配图原因一:视察水利建设水利工程自古己来就是我国经济发展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尤其是黄河沿岸洪涝、旱灾的治理,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在乾隆在位时期,浙江的海塘工程开展,成为黄河水患的重要治理环节之一。尤其是江苏清口、洪泽湖的高家堰,是海塘工程的重中之重。乾隆每次下江南,都心系江南水情,只有治理了江南的水患这一大难题,江南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安定。原因二:寻妻纳妾网络配图自古英雄爱美人啊,乾隆皇帝当然也是如此。后宫佳丽三千大多都出于江南一带,听说苏杭美人无数,我们这位皇帝自然而然要去探寻一番啦。其实本来乾...
· 隋炀帝杨广:三下江南引致天下大乱
杨广在位14年,其中老老实实地在首都长安的时间不足1年,他策划的最有名的工程无疑就是大运河。有野史记录,隋炀帝曾得到一幅《广陵图》,目不转睛地看了半天。萧后问他:“知它是甚图画,何消皇帝如此挂意?”炀帝回答说:“朕不爱此画,只为思旧游之处。”广陵就是杨广待了十年的扬州。萧后听炀帝讲了江南风物后,说了一句:“帝意在广陵,何如一幸?”这正中炀帝下怀。所以大业元年(605年)通济渠刚一完工,他就急不可耐地一下江南了。隋炀帝所乘的龙舟宽、高各45尺、长200尺,共4层。最上面一层是正殿,炀帝在这召见大臣、处理政务;中间两层是160间雕梁画柱的房子;最下面住的是内侍和水手。皇后座船名为“翔螭舟”,规模比龙舟稍小。随行船只数千艘,其中既有后宫、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们所乘的游船,也有装各地进贡物品的货船,史书说拉船的纤夫有18万人。皇帝出行不能没有护卫,龙舟后一方面有兵船数千艘,另一方面骑兵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