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萧何辅刘邦识韩信 被刘邦认为第一功臣和大威胁!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73
转发:0
评论:0
萧何辅刘邦识韩信被刘邦认为第一功臣和大威胁!,萧何慧眼识珠,不仅发现了刘邦,而且还为刘邦发现了韩信,成就了刘邦的天下大业;

  萧何慧眼识珠,不仅发现了刘邦,而且还为刘邦发现了韩信,成就了刘邦的天下大业;他功高无二,被刘邦认为第一功臣,然而也被认为是一大威胁,于是他从善如流,自损清白,自污其身,小心谨慎,趋利避害。

  一、才识过人,慧眼识珠

  萧何的出身不是世家豪门,但年纪轻轻,就因精通司法律令,而被任命为沛县的功曹,负责刑事审判。他审案刑判以“文无害”而著称,也就是引用法律条文准确无误,从没有使人无辜受害。很快,他就因“素有方略,诸事辨明”,而被秦朝派在泗水郡督察工作的御史和郡司法长官一致看好,把他从县上调到郡。担任了泗水郡卒史(郡司法长官的助理)。

萧何

网络配图

   在政绩考核中,他又是全郡第一。御史决定推荐萧何到中央司法部门任职,却被他拒绝了,而是又找了个理由调回了沛县当主簿(县政府秘书长)。拒绝的原因没有明确记载,大概是因为他已预感到秦朝的不得人心,天下终将大乱,不想到朝中去当。

  萧何与刘邦是贫贱之交。刘邦当时只是一个小亭长,平时不拘小节,经常惹事。萧何曾多次利用职权暗中袒护他,所以他们两个人的交情很好。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萧何和曹参、樊哙、周勃等人聚集商议,观察形势,并和早已扯旗造反的刘邦保持着联系。当时的沛县令看起义军势大,也想归附陈胜,保住官位,就和萧何、曾参商议。萧何建议赦罪重用刘邦,县令同意,于是他们就到刘邦落脚的芒砀山去与刘邦商议。可是,当一行人回到沛县后,县令却变卦扣押了萧何。刘邦知道后大怒,带兵打回沛县,杀了县令,救出了萧何。萧何接着向大家宣布,公推刘邦为县令。从此,萧何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立下了盖世的功勋。

萧何

网络配图

  刘邦率军打进咸阳,别人都抢金银珠宝,只有萧何抢书籍、地图、典章、档案,而且是一网打尽,专车运到刘邦的营地,妥善保存。刘邦被封“汉王”,其封地却在巴、蜀、汉中,刘邦认为是贫穷、偏僻、落后的蛮荒之地,不想去,要和项羽拼命。而当时刘邦力量弱小,拼命等于没命。张良、陈平等一班谋臣武将苦劝,都不能说服刘邦。而萧何从抢到的户籍档案中已经知道,巴蜀是秦朝最安定、富庶的地方,加上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刘邦打天下最好的根据地。经他这么一劝,刘邦茅塞顿开。后来,巴蜀之地为刘邦打天下提供了丰富的人力、物力,成为刘邦最稳固的后方,而萧何也成了刘邦得力的“后勤部长”。

  萧何还慧眼识英雄,发现了为刘邦打天下的将才韩信,又留下了一段“月下追韩信”的历史故事,成就了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美名。

  二、从善如流,化险为夷

  萧何跟定了刘邦,但他也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每当刘邦以市井无赖之心、君主的权术,猜疑、牵制他的时候,他都能以大局为重,听从别人建议,解除了知邦对他的疑虑,而化险为夷。

萧何

网络配图

  公元前204年,刘邦与项羽形成了对峙局面,双方都无法迅速战胜对方。此时萧何留守后方负责粮草、兵源的输送,成了决定刘邦生死存亡的关键人物。生性多疑的刘邦,数次派特使到后方向萧何问辛苦。萧何手下的鲍生看出端倪,对萧何说:“现在大王风餐露宿,在前线浴血苦战,还不忘记问候您的劳苦,大概是对您不放心了。我给您出个主意,不如把您家族中所有能扛动兵器的男子,全都派到前线去;这样的话,汉王就会打消对您的疑虑,而更加信任您了。”萧何依计而行,果然刘邦大喜,放心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刘邦为何认定萧何为大汉帝国第一功臣(图)
高帝六年十二月、正月,刘邦不仅分封了二十九位列侯,而且还为这二十九位列侯排出了座次。毫无疑问,排名第一的就是大汉帝国的第一功臣。那么,谁会成为大汉帝国的第一功臣?这样的排位,又有何根据呢?众里寻他千百度我们先来看看谁有可能入选?一号候选人:张良。刘邦定“三杰”的时候将张良列在了首位,认为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一般来说,一位领导一旦提出某种独创理论,都会异常钟情于此,刘邦亦是如此。显然,张良被列为“三杰”之首说明他深得刘邦的认可,这为其成为大汉帝国第一功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算是初战告捷,初赛分数相当高。再者,刘邦分封列侯时指定食邑户数最多的曹参,共一万零六百户,但他的食邑之地是由刘邦决定,个人没有选择权。而刘邦对张良则厚爱有加,做出了让他“自择齐三万户”的许诺,二十九位列侯之中得此待遇的唯有张良一人。有这两条做保证,张良极有可能成为大汉帝国第一功臣。二号候选人:曹参。曹参所封食邑...
· 萧何为何会赏识推荐韩信?刘邦为何会重用韩信
人生很多时候与其说是你英明选择,倒不如说是你被逼无奈。当一个人感觉不舒服、难过或者不安到时候,他就会做出改变。有的人默默承受,逐渐的成为懦弱者。有的人会愤然离开,寻找适合他生存发展的环境。而有一些人则会崛起,历史上这些人几乎都非常有名。比如韩信忍住胯下之辱,忍住好友刻薄寡恩,终于等到了自己才华施展的时候。秦朝末年等级观念依旧在某些人心中根深蒂固,比如项羽是楚国项燕的后代,一直以来引以为傲。像韩信这种出身低贱的人,即便再出类拔萃也无法令项羽所看重。所以,在灭亡强大的秦朝之后,项羽分封了那些东方六国王室贵胄为王。但是刘邦不同,他的祖上没有名人,到了他这一代好歹混了个亭长,大概相当于村长的职位。所以在秦朝末年的群雄逐鹿中,刘邦虽然是汉王,但是以项羽为代表的贵族还是看不起他。所以,那些王室贵胄们明白一个愿意到刘邦这里效力的,当然张良是一个意外。刘邦能够任用那些出身低贱但是拥有才能的人,他们怎么会不...
· 揭秘:刘邦为何认定萧何为大汉帝国第一功臣
高帝六年十二月、正月,刘邦不仅分封了二十九位列侯,而且还为这二十九位列侯排出了座次。毫无疑问,排名第一的就是大汉帝国的第一功臣。那么,谁会成为大汉帝国的第一功臣?这样的排位,又有何根据呢?萧何受封食邑八千户,排名第四,次于曹参、张良、周勃,但他的受封深得刘邦庇护。著名的“功人”、“功狗”之说,不就是刘邦为萧何辩护时诞生的吗!再者,萧何一直是汉王身边的重臣。楚汉战争期间,他奉命镇守关中、汉中、巴蜀地区,全权代理一切事务,这无疑显示了其在刘邦集团中独一无二的地位与身份。这次推选第一功臣,萧何理应入选。以上是我们对第一功臣人选的预期,最终决定谁拔头筹的因素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刘邦待见谁,二是列侯推举谁。列侯们的意见集中而且明确:平阳侯曹参,受伤七十余处,“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众人一致推举曹参为第一功臣。这样的集体意见让刘邦一个头两个大,他心之所向乃是萧何,但在封侯时已经“强行”多封了萧何许...
· 谁是西汉开国第一功臣?刘邦为什么认为他的功劳最大?
项羽死后,刘邦夺得天下。公元前201年,刘邦论功分封列侯,剖符为凭,受封者的爵位世代相传而不断绝。在论功封侯时,所有大臣都认为曹参功居首位,“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可最后刘邦却把萧何列为西汉开国第一功臣,为什么呢?在军功簿上明明白白的记着,“参功: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也就是曹参一共攻下了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二个县;俘获了两个诸侯王、三个诸侯国丞相、六个将军、郡守、司马、军候、御史各一人。事实摆在这里,刘邦仍要将萧何排在第一,他还弄出一套说辞。当时,很大一部分人都支持曹参功居首位,也有一部分人支持萧何,鄂秋就是萧何派,他说:“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待陛下,此万世功也。”刘邦听了双方的说法,觉得...
· 刘邦吕后大杀功臣!为何萧何能够善终
刘邦手下有很多大臣,这些开国功臣,有的是六国旧部,有的是以前在一起闹革命的穷哥们,还有的曾是刘邦早年的上司。刘邦杀韩信、屠彭越、斩英布,连那个足智多谋的张良也退避三舍,居然装神弄鬼,搞起了隐居。倒是有一个安安稳稳地做起了大汉丞相。此人是谁,就是萧何。网络配图萧何这个人早年是刘邦的上司,刘邦在泗水亭做亭长的时候,萧何就是县里的秘书,而且因为精通法律,是县令的好帮手。那个时候大家都看不起无赖出身的刘邦,只有萧何对刘邦好些。秦始皇三十五年,亭长刘邦去首都咸阳服徭役一年。有所交际往来沛县属吏纷纷前来送行,按照惯例,大家都以铜钱三百封一红包赠送,刘邦打开萧何的红包,里面却整整齐齐地装了五百铜钱。人送三百钱,已经是与工资匹敌的重礼,萧何是上司,破例送五百,是特别地有所表示。这件事,刘邦终身未曾忘却的,后来打下天下论功行赏时,他特别为萧何增加二千户的封邑,明言就是为了报答这二百钱,颇有些点滴之恩,当涌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