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要命人推倒魏征的墓碑?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13
转发:0
评论:0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要命人推倒魏征的墓碑?,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和魏征的故事被世人所称道,传位千古美谈,可是世人只知道开始,却猜不到结局。

  魏征死的时候李世民还伤心地说我失去了一面镜子,谁能想到过了不久魏征的墓就被李世民给砸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jpg

网络配图

  魏征,河北人,在辅佐李世民之前,他曾是太子李建成的谋士,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审问魏征:“你为什么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处处与我作对?”魏征答:“如果太子早听从我的意见的话就不会有今日之死。”李世民不但没有怪罪,还十分欣赏他,对他委以重任。

  魏征性格耿直,敢于犯颜直谏,前后共劝谏唐太宗200余次,为唐初社会经济繁荣局面的出现,作出了重要贡献。李世民常常把魏征带到寝殿里,与他讨论自己为政的得失,魏征本就是经国之才,喜逢知主,当然是知无不言。唐太宗十分欣慰,夸奖魏征说:“人家都说魏征举止粗鲁,我看这正是他的可敬之处!”

唐太宗

网络配图

  有一次,李世民准备到泰山封禅祭天,以炫耀自己的德行。但这种行为将给沿途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魏征劝告唐太宗:“隋末以来,全国战乱频繁,各地受到的严重破坏,现在还没有恢复过来。如果现在去封禅,那么一路上将给老百姓造成多大的负担呀!”唐太宗由此想到隋朝灭亡的教训,吓了一身冷汗,马上取消了行程。

  还有一次,李世民问魏征:“为什么历史上的君王有明君和昏君之分呢?”魏征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治理天下的君王,如果能够采纳来自下面的意见,那下情就能上达,就不会受到蒙蔽。”

  后来,魏征觉得唐太宗不像早先那样节俭朴素、体恤百姓了,就写了一份谏书提醒唐太宗。唐太宗看后,觉得他提得很对,就把他的谏书贴在墙上,时时观看,以便提醒自己不要松劲。

唐太宗

网络配图

  公元643年,魏征病死。李世民非常难过地对身边的人说:“魏征是我的一面镜子,他总是告诉我哪儿做错了。现在他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可是在魏征死后不久,一切都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魏征死前曾秘密推荐的杜正伦和侯君集先后犯罪,侯君集更是参与谋反被斩首,李世民开始怀疑魏征有结党营私的嫌疑。

  后来,唐太宗又得知魏征曾把谏书给记录历史的褚遂良观看,更加怀疑了,心里很不高兴,越想越恼火,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一段君臣佳话,竟以此为终,让人叹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太宗为魏征墓碑撰文为何又推倒墓碑
“君臣协契”的典范魏征的事迹,仅就两《唐书》其传中所列,不下三十来件。不可能一一列举,就说几件魏征管皇帝家事或小事的事吧。管嫁女。长乐公主将出嫁,太宗因其为皇后所生,嫁妆比永嘉长公主多一倍。魏征说:不行。“天子的姊妹是长公主,天子的女儿是公主,既然加‘长’字,就有它的尊荣显贵。感情可以有深有浅,但不能超越礼仪制度。”唐太宗听了。管纳妾。郑仁基的女儿又美又有才,皇后做主娶进宫,典册都已具办。魏征说:不行,她已经许配给士人陆爽。太宗听了,命停册使。后来陆爽本人上表称与郑氏无婚约。太宗说:你看看,人家自己都说了没这回事嘛!魏征说:人家怕你,所以这么说,你还当真?太宗遂放弃。网络配图管挑拣饭菜。太宗出巡洛阳,进驻昭仁宫,对地方官多所谴责。魏征说:“隋朝因为责备郡县不进食物,或是供物不够精美,为此事而无节制,以致灭亡。所以上天命陛下取而代之,正应谨慎戒惧,约束自己,怎能让人因供应不奢侈而悔恨呢!如认...
· 奇怪!唐朝李世民为何要推倒魏征墓碑?
魏征,是唐朝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多次向唐太宗李世民直言进谏,与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也正是因为他的直言进谏,历史上有很多人都效仿他向君主进谏,这种传统美德一直被保留到了现代,对别人说实话,给出真诚的建议。网络配图对于一个君王来说,做人其实是很累的。身边没有一个人肯说真心话,说大实话,听到的全是夸奖皇帝做的好的好话,看到的也是人人阿谀奉承的样子。活得一点都不真实,没有人像唐太宗李世民这样“幸运”,也没有人能像魏征这样敢于直谏。关于魏征直言进谏的故事有很多。贞观元年,李世民初登帝位,对于如何治理国家前前后后问及魏征的意见共两百多条;贞观六年,长乐公主要出嫁了,李世民说“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大臣们纷纷同意,还说要比长乐公主的姑姑永嘉公主更多。只有魏征说这是不合礼数的,长孙皇后得知此事后夸魏徵能“引礼...
· 解密:唐太宗为何为魏征墓碑撰文后又推倒墓碑?
魏征与唐太宗两人之间曾有一段问答。太宗说:我说什么,你只管当时答应,下来有机会再另外陈述意见,难道不行吗?魏征答:“从前舜告诫群臣说:‘你们不要当面顺从我,退下后又有话说。’如果臣当面顺从又另找机会陈述意见,这就是‘退下后又有话说’,难道是稷、契事奉尧、舜的办法吗?”太宗听了大笑:“人言魏征举动疏慢,我但觉妩媚,适为此耳。”猛一看这段话,感觉魏征也真会说话啊,将太宗比为尧、舜,谁听了不高兴呢?但读接下来这段话,魏征对太宗绝不是虚夸,“征拜谢曰:‘陛下导之使言,臣所以敢谏,若陛下不受臣谏,岂敢数犯龙鳞。’”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啊,如果赶上万历皇帝,就算魏征说破嘴皮子,对方听吗?人终有死去的那一天,贞观十七年即公元643年正月,魏征薨。太宗亲临痛哭,罢朝五日。命九品以上官员都去参加魏征的葬礼,并“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如此高的待遇,魏家没全接受,因为厚葬不符合魏征生前之志,魏家拒绝了朝廷馈赠的...
· 魏征死后李世民为什么要推倒魏征的墓碑?
贞观十七年,即公元643年,一代名相魏征病逝,终年63岁。在魏征病逝前几天,李世民带着小女儿衡山公主到魏府探望,将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叔玉,并深情而痛心的说:“您的儿媳妇儿来看您了。”气若游丝的魏征激动得无语以对,泪流满面。然半年后,唐太宗下令推倒了魏征的墓碑,还解除了衡山公主与魏叔玉的婚约。缘何这对贤君直臣的楷模,在魏征死后不久便反目成仇?1魏征多年直谏,使得李世民心中积怨颇深。在后人眼中,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但也有普通君王爱听恭维话、贪图享乐、好大喜功的一面。唐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品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高兴地玩耍,当看到魏征向他走来时,连忙把鸟藏在怀中。魏征看到这一切,故意奏事很久,使鹞鹰闷死在唐太宗怀中。唐太宗宁可失去心爱之物,也不愿让魏征抓住他玩物丧志的小辫子。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准备妥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魏征问及此事,唐太宗回答:“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怕你又要直言...
· 唐太宗终结与魏征的佳话:毁掉婚约推倒墓碑
唐太宗在魏征死后,曾废除与魏家的婚约,扑倒自己手书的魏征碑,但这些事不大被人提及,人们津津乐道的,仍是他们作为明君贤臣的故事。其实,这对中国历史上的君臣楷模,有其真实的一面,也有被后人的记载着意塑造的一面。贞观十七年(643)正月,当朝名臣魏征病危,唐太宗甚是关心。不仅用自己别殿的质材为魏征宅修筑了正殿,赏赐各种家用物什,还专门派中郎将住在魏家,随时禀报病情变化,药品御膳自是送了不少,还不时亲自前往探视,有时一去便逗留一整天。眼看魏征大限将至,太宗问他有何心愿,魏征拖病体勉强穿上朝服,对唐太宗说:“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语出《左传》,意为:“我对自己和家里的事无心可操,就是恐怕国家出乱子”)。唐太宗为此深受感动,不久,便决定将小女儿横山公主嫁给魏征之子魏叔玉,希望魏征能在生前看到这个新媳妇。但未得成婚,魏征便撒手人寰,去世后,太宗罢朝五日,并亲自书写碑石立于其墓前。此后不短的时间里,太...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