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揭秘:铁血大帝康熙不喜欢科技的五大理由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45
转发:0
评论:0
揭秘:铁血大帝康熙不喜欢科技的五大理由,在清史学界眼泪,康熙是一个千古伟人,创造了康乾盛世,为中华文明发展立下了惊天

  在清史学界眼泪,康熙是一个千古伟人,创造了康乾盛世,为中华文明发展立下了惊天之功,故而被誉为“千古一帝”。其中有一条值得大书特书,就是康熙有别于传统帝王,他非常喜欢学习科学知识,可以说康熙帝是历代帝王中对科学最重视、最感兴趣的一位。事实真是如此吗?

  就小编看来,康熙喜欢科学知识,实际上目的性非常强,动机不纯。所以,我们就能看到,在铁血大帝康熙时代,不仅根本没有什么科学知识推广流传,而且还扼杀了中国人的科技创新。

  一,军火专家戴梓被康熙弃用!

康熙

网络配图

  戴梓(1649~1726), 中国清代火器制造家,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曾侨居扬州,晚年在辽东自号耕烟老人。戴梓博学多能,通兵法,懂天文算法,擅长诗书绘画,通晓天文、历法、河渠、诗画、史籍等,是著名的机械、兵器制造家,曾制造了“连珠铳”(又称“连珠火铳”)和“威远将军炮”(“子母炮”)。

  他曾轻松仿制比利时的大炮,让南怀仁惊讶不已,后来这种大炮在平定准葛尔叛乱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此之后,他发明的世界上第一把机关枪,即“连珠铳”。

  当然,结局大家都知道,戴梓不仅没有得到喜欢科学的康熙重用,反而被流放到宁古塔,最终晚年才得以回归。

  康熙经历过大炮平定准葛尔叛乱,和俄国人打过雅克萨之战,应该知道火器的重要性,可惜康熙却丝毫不重用戴梓,可见康熙眼光和学习科学的动机,肯定不纯。康熙下旨说:“子母炮系八旗火器,各省概造,断乎不可,此事不准行。”明知西方船坚炮利他就是不准备改进。

  二,外国传教士如何评价康熙喜欢科学?

康熙

网络配图

  虽然康熙手不释卷,爱好科学知识,但是他的学业成就被夸大了。在皇宫中供职三十年之久,并在1718年为康熙皇帝刻制一副中国地图的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回忆道,康熙皇帝自负精通音律,更擅长数学,但实际上他对音乐一无所知,对数学和科学也只是略懂皮毛,他仅仅是对这些有兴趣而已。

  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说:“康熙对于数学仅略窥门径,音乐则更茫然无知”。或许,正因为他只知道皮毛,甚至可以说是无知,所以才无法理解科学带来的力量。如此一来,他不推广科技就可想而知了。

  三,康熙学习科学知识的动机不纯!

  对于康熙学习科学知识的动机,一直为铁血大清宫廷服务的南怀仁有着显著的说服力。南怀仁说“他通过这件事……便在其周围的贵人面前,能夸示自己的学问而得意!”实际上,就是通过学习西学,大大提高满族人在汉族人心目中的地位,甚至对汉人形成心理优势。

康熙

网络配图

  李光地记录:康熙说“你们汉人全然不晓得算法,惟江南有个姓梅的他知道些。他俱梦梦。”意思是你们这些汉人大臣都不懂算法,即便姓梅的,也只是有很多幻想,并不懂。但问题是,康熙一直不召见姓梅的这个人,直捣10多年之后,他感觉学有所成,感觉能在算法上鄙视姓梅的,才召见他!

  四,科学制度上康熙是最大的法官,科学是否正确,要看康熙脸色!

  有人给康熙看《阿尔热巴法》代数新法,康熙不喜欢于是不准颁行。除了算学、天文之外,康熙对于采矿、冶金、机械是很少涉猎的,甚至几乎不懂。在他的时代,也曾颁布过禁矿令,就是不让挖矿。

  可以说,在科学制度上康熙是最大的法官,要根据康熙的观点来行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康熙大帝死因真相
电视剧《康熙秘史》讲述了少年天子康熙被鳌拜等权臣威迫有加,连孝庄太后也只好含辱。鳌拜“亲政”开始,康熙改归皇权,权臣竟图谋废君改朝,康熙被迫殊死相争,最终智擒鳌拜,肃清。吴三桂等“三藩”拥兵自重,独霸一方,康熙年轻气盛,下旨撤藩,引发三藩之乱。朝廷兵将屡被吴三桂击败,明后裔朱三太子也趁机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太监造反,宫廷大乱。康熙陷入绝望,意欲退位,在孝庄太后的怒斥与激励下,康熙重振精神,起用汉臣周培功,与吴三桂拼死一搏,取得了最后胜利。中国康熙时代,已是国富民强,一片盛事景象。郑成功后裔郑经割台湾岛自立,不肯归降;蒙古葛尔丹也磨刀霍霍,推崇元大都立誓杀回北京。康熙先安抚葛尔丹,暂缓西北局势;然后起用名将施琅一举收复台湾,继而调转枪头率20万大军,在辽阔的草原上进行殊死的决战,全面消灭葛尔丹的余部,完成了中华民族版图的统一。班师凯旋以后,孝庄太后归天,太子与权臣结成同党,意欲提前即位。...
· 康熙大帝
[康熙帝朝服像]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病逝,享年69岁。康熙帝在位61年,执政时掸精竭虑,勤于政事;用兵临戎,从无畏惧,曾平定三藩、统一台湾、亲征噶尔丹、进军,业绩辉煌;平日力戒骄奢,节用爱民,不尚虚文,推行实政。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发展繁荣,文化政策以怀柔为主,提倡程朱理学,兼容西方科技,整理文化遗产,对清代文化影响很深。康熙帝自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始,疾病缠身。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十一月起,已经患病70多天而不愈。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病危时面惭乱慎继承皇位。戌时驾崩,第二天被追封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庙号圣祖。次年(公元1723年)九月初一,葬于景陵。康熙皇帝全名爱新觉罗・玄烨,为清世祖顺治皇帝第三子。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年仅8岁的康熙即位,是清代的第四位君主。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
· 揭秘:康熙大帝的景陵为何三度起火?
1、第一次大火第一次大火发生在光绪三十一年二月二十日,景陵的隆恩殿起火,把大殿全部烧毁。大殿是陵寝的主要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十分壮丽。但是,人们更关心的是大殿中被烧毁的神碑。另外,这次大殿失火也波及了其他建筑。大火燃烧后,先是殃及了东西配殿,把两个配殿的琉璃瓦烤黑了,门窗也烤着了。而大殿后面的三座琉璃门损失最大,琉璃件被烤坏,陵寝门被完全烤着,整个琉璃门毁于大火。网络配图这件事被守陵的大臣上报给了朝廷。慈禧太后一听,吓了一跳,赶忙派出两个重量级的大臣前往查办,这两个人就是赵尔巽和铁良,一文一武,既有韬略,又有胆识。他们二人被派往清东陵调查火灾事故,采取的办法就是提审当事人。这些守陵人早吓得面如土色,不知如何是好,经过提审、分析、调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这场大火居然是一场怪火。“一怪”是起火原因奇怪。我们国家的古建筑由于没有避雷设施,很容易在雨季被雷火击中而起火,这在北方很普遍。旧历二...
· 多才多艺的康熙大帝
康熙由于幼年时出天花而落下了一脸的麻子,可以说和美男子不搭边。但他精神上的美,远远超过他外貌上的美。他天赋极高、博闻强记、智力过人、明察秋毫,有处理复杂纷繁事务的刚劲毅力,有制定、指挥、实现宏伟规划的坚强意志。他的嗜好和兴趣高雅不俗,都很符合他帝王的身份。他为人公正,伸张正义,倡导德行,爱护臣民,具有服从真理的性格以及抑制情欲的克己之心。诸如此类高贵品德,不胜枚举。此外,他还爱好艺术并勤奋学习各门科学知识。所以,见过他的人无不被他所折服,包括那些发誓与清朝决不两立的汉人士大夫,也包括那些远渡重洋而来的西洋传教士。康熙帝半身像康熙文武双全。论射箭,满朝文武无人能比得上他。他娴于强弓,不论是立射还是骑射,也不管是马停下,还是马飞奔着,都能左右开弓,百发百中。他对一切武器,包括欧洲的枪炮,都非常熟悉。在文学方面,他也有很深的造诣。他努力钻研汉学,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名著他几乎全都读过。他吸收汉族的文...
· 揭秘:雍正凭什么理由继承了康熙的帝位?
大家都知道康熙帝把清朝管理得国盛民安,盛世和平,不过后期也因为几个皇子争皇位而让康熙帝焦头烂额,最终皇位传给了皇四子胤禛,就是后来的雍正。要说诸皇子当中,胤禛并不是最出色的那个,当时十四阿哥、八阿哥都是上乘人选,为什么康熙偏偏就选中了皇四子呢?网络配图当时也有人出来质疑,说皇四子伙同当时的大臣把康熙的遗诏纂改了,将“十四”前面的“十”改为了“于”,生生把十四阿哥的皇位截了。但是,当时的遗诏是蒙汉两种文字写成的,汉字好改,蒙文的可不好改啊。所以这个说法也有点行不通。康熙皇帝为什么选择皇四子作为继承人,其实除了皇四子即位前清查京、通两仓,又秉命冬至祭天办事得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胤禛有一个儿子弘历,深的康熙的心,康熙想让弘历以后也当皇帝,所以就把皇位传给了弘历的爹,就是胤禛了。网络配图据史书记载,康熙六十一春天,康熙皇帝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居住在畅春园北的雍亲王胤禛邀请酷爱牡丹的康熙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