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揭秘九原太守郭子仪为何一生未能受重用?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78
转发:0
评论:0
揭秘九原太守郭子仪为何一生未能受重用?,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至德三年(758年),进位中书令。至德四年(759年),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宝应元年(762年),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不久又被解除兵权。

4.jpg

网络配图

  广德元年(763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郭子仪被再度启用,任关内副元帅,再次收复长安。公元765年,吐蕃、回纥再度联兵内侵,郭子仪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稳住关中。

  大历十四年(779年),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建中二年(781年),郭子仪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郭子仪指挥或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之战、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重大作战;安史之乱后,他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 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他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郭子仪不但武功厥伟,而且还善于从 政治角度观察、思考、处理问题,资兼文武,忠智俱备,故能在当时复杂的战场上立不世之功,在险恶的官场上得以全功保身。

郭子仪

网络配图

  唐朝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太尉中书令尚父汾阳郡王郭子仪”。

  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郭子仪。

  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郭子仪亦位列其中。

  明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太祖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历代帝王庙,其中就有郭子仪。

1_副本2.jpg

网络配图

  清朝康熙年间,遵循明朝旧例,取古今功臣四十一人配享历代帝王庙,其中有郭子仪。

  清朝光绪年间,长乐县立庙祭祀郭子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朝名将郭子仪为何一生未受重用?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至德三年(758年),进位中书令。至德四年(759年),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宝应元年(762年),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不久又被解除兵权。网络配图广德元年(763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郭子仪被再度启用,任关内副元帅,再次收复长安。公元765年,吐蕃、回纥再度联兵内侵,郭子仪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稳住关中。大历十四年(779年),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建中二年(781年),郭子仪...
· 揭秘名将郭子仪一生未受重用的原因是啥?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至德三年(758年),进位中书令。至德四年(759年),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宝应元年(762年),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不久又被解除兵权。网络配图广德元年(763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郭子仪被再度启用,任关内副元帅,再次收复长安。公元765年,吐蕃、回纥再度联兵内侵,郭子仪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稳住关中。大历十四年(779年),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建中二年(781年),郭子仪...
· 揭秘唐代名将郭子仪一生未受重用的原因是啥?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至德三年(758年),进位中书令。至德四年(759年),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宝应元年(762年),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不久又被解除兵权。网络配图广德元年(763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郭子仪被再度启用,任关内副元帅,再次收复长安。公元765年,吐蕃、回纥再度联兵内侵,郭子仪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稳住关中。大历十四年(779年),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建中二年(781年),郭子仪...
· 揭秘:李广为何一生未能封侯?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广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经历前期数十年的韬光养晦,汉武帝决意反击匈奴。汉朝的对外战争就此打响。而根据汉武帝时期的分封条件必须要有切实的军功才能够名列侯爵之位,而汉武帝时期,边疆的著名将领李广征战了一生都没有被封侯。不仅使得司马迁,也使得后世为李广抱不平。为何在同时期的卫青,霍去病轻而易举地就得到了侯爵之位?很多人说,因为卫青和霍去病是汉武帝所宠幸的外戚。而西汉建立以来,刘邦便明确提出非议异姓不得封王的分封制度,这固然也有一定道理。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汉武帝并不昏庸。分封是奖励和激励成效的手段,汉武帝也没有将一些成不了气候的宗族子弟位列侯爵。整体而言,封侯依然是以军功为主。真的是李广的军功不如卫青,霍去病吗?这主要就看观察者究竟站在什么角度想。其实李广的成名要远远早于两人,也共同参加过讨伐匈奴的战争,但是两人的表现却出乎意料,在当时李广已经是名满天下...
· 唐朝“毒舌宰相”陆贽深受重用,为何一生清贫?
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清官,像明朝的海瑞还有北宋的包拯。今天,族谱网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位在盛世唐朝,并有“毒舌宰相”之称的清官陆贽。陆贽,字敬舆,浙江嘉兴人,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出生于嘉兴城内甜水井。原本陆氏一族是江南望族,但在他出生时已家族败落。其父陆侃虽担任过溧阳县令,但却英年早逝,所以陆贽是由寡母韦氏抚养长大。韦氏家教严格,所以陆贽不仅学习刻苦,而且在操行上也很注重。唐德宗李适(kuò)继位后,派黜陟使庾何等十一人巡视天下,为他选拔人才。陆贽游说使者,请求他们用“五术”察风俗民情,“八计”考地方政绩,“三科”选优秀人才,“四赋”理赋税财政,“六德”定疲困之人。黜陟使将陆贽的这些想法都告诉了唐德宗,德宗大喜,提拔陆贽为翰林学士。25岁的陆贽在唐德宗时调任“翰林学士转祠部员外郎”,成了唐德宗身边的心腹智囊。但对此时大唐繁镇割据困局一直犯愁的唐德宗,却从此体会到陆贽的独特风格:毒舌风。自从入仕起,目...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