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崇祯执政期间勤勤恳恳却为何落了个亡国的下场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32
转发:0
评论:0
崇祯执政期间勤勤恳恳却为何落了个亡国的下场,明思宗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在执政期间勤勉勤政,勤勤恳恳,但却落了一个亡国的

明思宗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在执政期间勤勉勤政,勤勤恳恳,但却落了一个亡国的下场。

但是仔细想想崇祯并不是没有翻身的机会,即使内有农民军四起,外有清军铁骑扰边,但在朱由检和朝臣兢兢业业维护王朝的治理下,崇祯中期甚至一度出现中兴迹象,然而这好不容易才攒出的一手好牌最终却被打烂,其主要原因便是“攘内必先安外”的正确政策未能实施。

崇祯 (2).jpg

网络配图

朱由检继位之后不足三月,便以雷霆手段铲除了把持朝政数年的魏忠贤,致使朝堂气象一新,既建立权威、收回权柄又快速稳定了人心。而后不久,明朝半个世纪积攒的毒瘤终于爆发,在中国北方再次大面积大旱的背景下,崇祯元年由陕西爆发了整个北方农民大起义。

崇祯二年,清军方面皇太极在袁崇焕擅杀毛文龙而无后顾之忧时,改变战略率军绕道蒙古突入京师,此举对于刚刚组建的崇祯朝廷来说无疑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崇祯一朝就是在这样内忧外患的局势下展开。

朱由检虽向群臣展示出这个少年天子异于常人的雄心和决断,在这种纷乱时局中满心想将明朝脱离死亡的边缘,但其性格能力却难以拯救极速恶化的形势。

崇祯八年十月,农民军在河南荥阳会师后突破官军防线,攻克大明龙兴之地凤阳,焚烧掳掠皇陵,明廷举朝震动,迫使朱由检痛下罪己诏。

崇祯九年六月,皇太极领兵十余万绕道蒙古突破长城喜峰口,入关直逼京师,“凡五十六战皆捷,共俘获人口牲畜十八万三千一百五十六”,明廷上下为其撼动,时任兵部尚书张凤翼畏罪自杀。

崇祯十年二月,清军攻占朝鲜后迫使其成为附属国,再加上毛文龙死后东江镇的溃散,至此,明廷在辽东一带除关宁锦防线已无任何牵制清军的势力。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下,朱由检火速提拔正处丁忧的杨嗣昌继任兵部尚书一职,依托其制定的一系列举措迅速稳定了局面。

3.jpg

网络配图

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汉族,大明第十七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

1“攘内必先安外”的提出

杨嗣昌是协助朱由检带领明廷走出困境却又陷入难处的具有极大争议的人物。

朱由检在崇祯四年即将处死时任陕西三边总督的杨鹤时,便发现了其子杨嗣昌有才有骨气,随后不仅免了杨鹤死罪而且多次留意关照杨嗣昌。

崇祯七年九月,便将其提拔为兵部右侍郎兼宣大山西三镇总督,不久杨鹤病死,杨嗣昌辞官归乡丁忧。但此后不久,毛文龙曾经的部将孔有德、耿仲明引导金军进攻山东半岛等地,塞外漠南蒙古十六部也与后金盟誓,共尊皇太极为汗。

内忧外患之际,时任兵部尚书张凤翼畏罪自杀,崇祯九年十月朱由检便迫不及待的起用杨嗣昌接任兵部尚书一职,甚至常叹“用卿恨晚”,一切军政事务都会听取杨嗣昌的意见。

杨嗣昌也没有辜负朱由检的期望,上任后便一心为国建言献策,提出了所谓“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来清剿农民军,同时又提出三点规划来保障剿匪事业的成功进行:

其一为大政方针:攘内必先安外。主张与后金议和,调集精锐解决内部叛乱后,再与后金决战:

其二为解决实际军需:足食方能足兵,采取采取因粮、溢地、事例、驿递等四个途径筹措军饷:

其三为制止流民成贼:保民方能荡寇,下令各州郡县训练兵士守卫本土。

崇祯 (5).jpg

网络配图

这几项政策虽然难免有一番书生意气,如限期限域围追堵截农民军就使得大量将领军士苦不堪言,但正因如此却也收到了极为突出的成效。

崇祯十一年二月,长期流窜于湖广一带的张献忠和刘国能等部,在走投无路之际被迫向官军投降。

崇祯十一年十一月,孙传庭将李自成打败,其落魄到仅剩十八骑逃入商洛山区之中。

明廷在杨嗣昌的主持下,取得了这一系列的胜利,将农民军逼入绝境,剿匪事业可以说已经取得百分之九十九的成功了,明廷崇祯一时中兴迹象已显。

但真正的成功是必须是百分之百,只需百分之一的不足便能导致失败,而这个百分之一正是“攘内必先安外”政策实施的失败。

杨嗣昌(1588年—1641年),字文弱,一字子微,自号肥翁、肥居士,晚年号苦庵,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中国明朝后期大臣、诗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崇祯皇帝勤勤恳恳17年?为何最后还是被亡国了
中国两千多年,历经数十个王朝,有数十个末朝皇帝,绝大多数是荒于政事或无能或贪生怕死,但明朝的末位皇帝却与之不同,彰显了中国皇帝的气节,特别是临死前颁布的一道诏书。虽然汉武帝时有“敢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宣言,但汉朝也曾和亲妥协过;唐朝国力强势,但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也不得不逃往蜀中;宋朝更是依靠纳岁薄币来维持王朝的稳定。唯独明朝,历任16位帝王,从未对外族低头,对外宗旨: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网络配图崇祯公元1610年出生,父亲是朱常洛,母亲刘氏,崇祯排行第五,他父亲一共7子,但是5个夭折,他父亲朱常洛死后有他哥哥朱由校继承了皇位,朱由校死因挺奇葩的,在一次游玩中落水受了惊吓而死,死之前把皇帝的位置让给了弟弟朱由检也就是后来的崇祯,崇祯当皇帝那年才16岁。崇祯上位后,所面对的情况是这样子的,社会阶级的矛盾极度尖锐,而且天灾不断,导致多地颗粒无收,爆发了许许...
· 为什么崇祯帝没做亡国之事却成了亡国之君?
导读:大明朝,是汉族人在中华大地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它的建立,使中华大地的汉族人民摆脱蒙古贵族的残暴统治,又一次赢得了民族独立;它的灭亡,又让汉族人民成为满洲贵族奴役压迫的对象,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舞台。它的存在有伟绩,像郑和下西洋、一条鞭法、驱除蒙鞑倭寇、收复台湾、改土归流;有污点,像东厂锦衣卫等特务组织的建立、宦官专权、党争不断、土地兼并严重、民不聊生纷纷起义。它处于世界变革的大时代,西欧由此走向强盛,中国也由此走向衰落。虽然明朝为很多国人诟病,因为其社会极其黑暗,吏治极其腐败,但我还是要说,相对清朝,我对明朝是极其喜欢的,不为别的,就为它捍卫汉民族文明的决心。封建王朝的核心,就是皇帝。作为国家的政策制定者,皇帝的意见直接导致社会的变化。明朝灭亡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它建立者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又叫重八,贫农出身,双亲死后,给地主放过牛,当过和尚和乞丐,元末参加过红巾军起义。明朝建立后,他深...
· 秦襄公在他执政期间推行了哪些政策?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秦襄公:不愿做附庸的人们。受了褒姒蛊惑的周幽王身死申侯和戎狄人之手。既是周室国戚又是诸侯国君的申侯,引狼入室,致使戎狄人盘踞镐京,却无力讨伐,只得密书诸侯“勤王”。前太子宜臼复立,为周平王。平王为避戎狄锋镝再犯,东迁以求久安。值此风云变幻之际,附于诸侯的秦人之首,秦襄公,审时度势,带领心怀赤子的“附庸”之国,走上了富强之路。编者按早在犬戎入侵镐京、烽火连天的时候,与犬戎做邻居的秦襄公,不可能不知道这个消息。在这个需要抉择的时刻,秦襄公冷静地选择了装聋作哑,静观其变。因为,他知道,他出兵的时机还没有完全成熟。当犬戎攻破镐京、申侯无法控制局面、密书求救时,早就做好了充分准备的秦襄公,立刻名正言顺地出师“勤王”,抓住了出击的主动权。在申、郑、卫、秦四路诸侯商讨如何进攻犬戎的时候,秦襄公没有顾虑自己附庸的名分,而是毛遂自荐,充当起出谋划策的角色,担负起了驱赶犬戎的实际责任...
· 揭秘:为何说崇祯皇帝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之君
公元1627年,玩了一辈子木匠活的熹宗在临去见太祖的前几日,将他的五弟朱由检叫到跟前说:“来,五弟当为尧舜也。”他将一个内困外患的国家,而且还是阉党把持着的朝政的恐怖局面交给了他十七岁的弟弟。这就是后世称为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之君,为他的朝政和国家奋力挣扎了十几年的崇祯皇帝。崇祯是个亡国皇帝,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奇怪的是,他是一个比较不挨骂的亡国之君。国人对于亡国之君的印象是商纣王、秦二世、汉献帝、陈后主、隋炀帝、宋徽宗之类的主儿,这些人或残暴无情,或荒淫无耻,或昏庸无道,或懦弱无能,不亡没有道理。陈后主陈叔宝,是个荒淫无耻有了名的皇帝。隋炀帝杨广,不说了,暴君的名气可与秦始皇并列。南唐后主李煜,长于妇人之手,几曾识过干戈?虽有一手的好词,却是以三千里江山为代价,最后做了违命候,连个小周后都保不住,生日都过不了。北宋二帝,徽宗与李煜差不多。这些人在历史上,是骂名多于同情。但崇祯不一样。先看...
· 崇祯怒了:“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为亡国之臣!”
?战守之策阁臣们奉召来到中左门,却不见陈演,互相询问,也不得要领。崇祯出来,阁臣们行过礼,蒋德璟道:“皇上,首辅陈演尚未到。”“朕未召他。”崇祯举起一份奏疏,“这是李邦华的密奏,”遂递给王承恩,“念吧。”王承恩展开读起:臣去年入都,即请勅畿辅郡县预备战守,秦督宜扼关自守,固勿轻掷浪战,宜遣重臣督师防河。诸臣泄泄不省,以至百二山河,河决鱼烂都城堵墙一无可恃。恃京营,则刓(wán)敝垂尽;恃援兵,则江浙摇动,荆襄糜烂,鞭长不及马腹矣!恃积财,则天子持钵,健儿脱巾,京师无两月粮矣!为今之计,惟坚持效死勿去之意,为中国主则当守中国,为兆民主则当抚兆民,为陵庙主则当卫陵庙。周平、宋高之陋计非所宜闻。东南旷远,贼锋渐蔓齐鲁,南北声息中断,神京孤注,变起不测。窃见东宫皇太子天资英武,豫教端凝,正宜历试艰难,躬亲戎器。请亟仿仁庙故事,抚军陪京,即日临遣,钦简亲臣大臣忠诚勇智者专敕辅导,便宜行事,克期攒水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