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朱元璋皇位传孙不传儿?背后的原因令人心酸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15
转发:0
评论:0
朱元璋皇位传孙不传儿?背后的原因令人心酸,朱元璋是一个典型屌丝逆袭的励志人物,从小家境贫寒,还帮地主放牛,后来经过不懈

  朱元璋是一个典型屌丝逆袭的励志人物,从小家境贫寒,还帮地主放牛,后来经过不懈的努力开创了大明朝。在传皇位的时候让人奇怪的是他颠覆了传统,没有传给赫赫战功的儿子朱棣,而是传给了孙子朱允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归根结底来看的话原因有三:

3.jpg

网络配图

  1、朱允炆是爱子朱标的儿子

  朱元璋在所有的儿子当中最喜欢的就是长子朱标了,当时朱标出生的时候他还在打仗,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十分的兴奋,毕竟初为人父。他还在行军打仗经过的一座山上将“到此山者,不患无嗣。”刻在石头上,可见他对于这个儿子有多喜爱。

  在建国之后,朱标13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当时朱元璋的想法是13岁尚未懂事,只要把他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太子就把皇位给他,当时压根不给其他的儿子任何机会。朱元璋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栽培这个儿子,请全国最好的老师来教他,对他寄予厚望,朱允炆是他的儿子,爱屋及乌,自然也深得朱元璋的宠爱。

1.jpg

网络配图

  2、朱标和朱元璋的政见不同

  朱元璋在培养朱标是希望他多读书来治理国家,没想到却事与愿违,书读多了,这个朱标当时的儒家思想十分的严重,心地善良,崇尚仁政治国。而朱元璋是一介武夫,他认为武力治国才是维护江山根基的主要方法,在他登基之后便将昔日的手足一一给杀了,从这可以看出朱元璋对于武力和专权的推崇。

  朱标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他和朱元璋探讨的时候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因此经常父子吵架。朱元璋因为总是担心被谋朝篡位,所以在当时久而久之也开始怀疑朱标别有用心,开始提防他,父子两人的关系日益破裂。

  朱标当时也感受到了父亲对他的不信任,郁郁寡欢,在37岁的时候因病去世。因为当时朱元璋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朱标身上,对于其他儿子不上心,所以朱标死后他也没有想过让其他儿子登基,朱棣虽然能干,不过在7岁的时候才被朱元璋赐名,可见并不得恩宠。

1.jpg

网络配图

  3、朱允炆身上有朱标的影子

  在朱标死后朱元璋开始反省自己,认为是自己害死了儿子,所以心底一直十分的后悔,希望能够弥补自己的过错。看到自己的孙子朱允炆和儿子长得很像,宽仁宅厚,学富五车,每当看到他的时候总会想到朱标,渐渐的对于儿子的感情传递到了孙子身上,于是决定让自己的孙子继承皇位,以慰藉儿子的在天之灵。

  朱元璋虽然是个皇帝,不过他的另外一个同样重要的身份是——父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客家女子为什么不裹小脚原因令人心酸
还不知道:客家女子为什么不裹小脚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女子缠足现象在清朝达到历史上的高峰,汉族人家的女子无论贫富,从幼年起几乎都裹起了“三寸金莲”。如果不缠足,就会受到普遍的嘲笑。但是我们都知道一个现象,作为汉族分支的客家人,没有缠足的习俗。客家女子为什么不裹小脚呢?客家人是从秦朝开始,历经魏、晋、南北朝、唐、宋等,由北方迁徙到南方的汉族人,到南宋已形成了特定的群体。其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份。晚清福建挑水的女子。很多人认为,客家先民南迁时,缠足还未形成风气,他们在南方定居后没有受此影响,客家女子得以保留天足,身体也比缠足女子更加健康。这一观点似是而非。礼教文化辐射力很强,缠足也是逐渐扩散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客家地区为何抗拒了这一习俗的蔓延呢?说到底,不缠足是由客家人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生存状况决定的。晚清背负柴薪的女子。客家先民大多生活在山高林深的地...
· 孙传庭
历史背景从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至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张献忠等部农民军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从游击流动作战到运动流动作战企图推翻明朝的的统治。明朝末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天灾人祸不断发生。又有皇太极在边外威胁,明政府被迫削去驿站,无数人家破人亡,陕西又逢旱灾,人民无法生活。明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于陕北。这儿土地贫瘠,生产落后,赋税和徭役严重,加之连年发生灾荒,所以率先引起农民起义。这场起义直至清顺治年间才基本结束。人物生平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起义。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年约51岁。马革裹尸。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根据
·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的皇位为什么传孙不传子?
按照常人思维,一般皇帝死后皇位大多都是传给儿子的,当然,没有儿子的皇帝例外。那么,为何朱元璋不将皇位传给他儿子而是传给他的孙子朱允炆呢?他脑子抽风了吗,当然不是。原来,朱元璋其实并不是说皇位传子不传孙,他本来已经立朱标为太子,确立了接班人,无奈接班人身体不行,没有当皇帝的命,竟然抢在朱元璋之前挂掉了,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标病逝。国不可一日无君啊,为了让江山永固,必须有紧急预案才行啊,于是选接班人又成了朱元璋的一件麻烦事。网络配图在此期间,他想到了皇四子朱棣,因为朱棣又许多地方都与自己非常相似。但向群臣咨询的时候,大臣刘三吾提出,如立皇四子,那么将皇二、三子立于何地?当时朱元璋已经分封了诸王,而且皇二、三、四子分别被封为了秦、晋、燕王,三人的封地都是边境重镇,而且手握重兵,一但由于争储而出现内讧,后果将非常严重。网络配图为了朱家的江山的安宁,他承受不住那样的结果。因此,尽管朱元璋认为皇孙朱允...
· 李自成是怎样打败孙传庭的?解读孙传庭之死
导读:明廷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以孙传庭为兵部右侍郎,速命孙传庭率禁卫军驰援开封。李自成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果断地撤出了开封之围,并在以后的襄城之战中杀死了陕西总督汪乔年,孙传庭逐奉命赴陕西代行其职。孙传庭到任后,立即奉旨扣押了原抚剿总兵贺人龙,将其正法。崇祯十五年(1642年)五月,李自成第三次包围了开封,崇祯帝连催孙传庭火速出关入豫。孙传庭则上疏回复:“兵新募,不堪用”。但心急如焚的崇祯帝不加理会,只是逼迫孙传庭尽快救援开封。孙传庭只得起兵驰援,于九月底进抵潼关。时恰逢大雨连下数十日,河水骤涨,李自成遂决黄河马家口段,水灌开封。就在孙传庭的援军刚出潼关之时,李自成早已挥军南下,撤离了成为水乡泽国的开封,于是孙传庭便挥军直趋南阳。李自成与罗汝才合兵,与孙传庭的陕西军交战,并在郏县大败之。孙传庭率残部逃至巩县,由孟塬进入陕西。孙传庭败回陕西后,决心死守潼关,以扼京城之上游要地。当时明军...
· 明末强将孙传庭简介孙传庭是怎么死的?
明朝中后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政局态势,天下形势多变,社会动荡。外忧内患,对明朝的统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外族入侵,层出不穷,前有土木堡之变,后有萨尔浒之灾。内部农民起义事件不断,各地都有农民起义军的集结威胁。偏偏当时整个大明朝的统治还黑暗不堪,皇帝不贤,官吏黑暗,奸臣当道。种种迹象都表明,明朝灭亡已经是早晚之势了。面对各地的威胁,明朝兴兵不断。值得一提的是,就如清末时期一般,明末许多著名将领都是由文入武,建立功勋,狙击敌人。这些文武兼备的将领,安定时可以温文尔雅,作战时可以铁血骁勇,让后人敬仰。本文要讲的孙传庭,便是这样一位由文入武的大将。孙传庭是亡国皇帝崇祯帝时期的官员,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人。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卒于明思宗崇祯十六年,年约51岁。他一生征战不休,尽职尽责,在明朝国家动荡的危机时刻,牢牢守候着这片山河,堪称大明朝最后的柱石。国难出良将,孙传庭一介书生,最后得《明史...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