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揭秘古代皇帝们为何被称为是“九五之尊”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99
转发:0
评论:0
揭秘古代皇帝们为何被称为是“九五之尊”,“九五之尊”(有时也称“九五至尊”),是我们经常在影视剧里听到的,这是对皇宫

  “九五之尊”(有时也称“九五至尊”),是我们经常在影视剧里听到的,这是对皇宫里那位唯一的“男主子”,即皇帝的尊称,只能他一个人独享,这两个数字也是封建帝制的象征。当然,如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随便使用了,那这里宫殿君想问问各位:“大家知道为什么古时候皇帝要叫‘九五之尊’”吗?”  

2_副本5.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皇帝称“九五之尊”,其实是有说法的:

  一种就是认为1—10这十个数字中,分为两类,一类是奇数,一类是偶然,而奇数代表阳,偶数代表阴。那你看看,这10个数字中,哪个奇数最大呢?肯定是9,而5位于10个数字中间,刚好契合皇帝认为自己是天下人的中心这点,所以,“9”代表极阳,“5”代表正中,这两加起来就肯定是“九五之尊”,代表皇帝了。

  当然还有一种更为可信的说法是来自于《周易》,咱们都知道《周易》里有64卦,而第一卦“乾卦”为天,自强不息,一般代表帝王,皇帝不都称天子吗。而这“乾卦”由六个阳爻组成,“阳爻”在易经里就是用一条横线代表,而阴爻就是用两个小短线代表。

  六个阳爻,从下向上数就 是 :初九、九二、九三、九四、 九五、上九,这里“九”并不是数字,而是代表“阳”这个属性。

  到了吧,第五个,就是“九五”,而这个“九五”,在《周易》里解释,就叫做:“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都飞龙了,吉利吧,所以古代君王一般用这极阳极盛的乾卦里的“九五”来代指自己。

1_副本5.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好了,有细心的小伙伴发现了,皇帝不是什么都喜欢用最好的吗,那这个“乾卦”里,不是还有个“上九”爻比“九五”还高吗,怎么不用“上九”呢?

  其实,了解《周易》的朋友就知道,这本书里有一个主旨思想叫做“盛极必衰”,任何东西只要到达顶点了肯定会往下回落的,咱们帝王们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不敢用那“上九”,而且从卦辞言,“上九”为最阳之爻,再无上升的余地,必然要走向衰落,因此会呈凶相,帝王是怕“高处不胜寒”啊!而且你看看“上九”这一爻的解释叫做:“亢龙有悔”,都有”悔“了,也代表国家“倾、覆、亡、败、退”等意象。

  因此,咱们帝王很聪明,就老老实实待在“九五”这个位置上,有上升空间,而且数字还挺吉利。 

3_副本5.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一种说法认为,“九五”二字,“九”代表中原九州,“五”代表五岳。总体意思,即皇帝就是天下的主人,大家长。

  不管哪一种说法,我们都能看出“九五”二字所代表的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皇权的崇拜;这二字也代表了中国古人对于数字的一种迷幻般的“信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古代皇帝们为何总爱拿功臣开刀?
导读:皇帝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功臣,刘邦如是、朱元璋同样如此、赵匡胤还好点,杯酒释兵权放了这班老部下。那么他们为何要拿功臣开刀呢?仅仅只是威胁到他们的统治吗?“飞鸟尽,良弓藏”,在中华帝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周而复始地上演着这出闹剧。整个历史陷入一个怪圈,无论你如何挣扎,终究不能走出循环,就如齐天大圣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般。由于每朝每代都发生了此类事情,因此从逻辑上、直觉上来说这都不应该是某个皇帝个人素质问题,而是一个结构性问题。网络配图我们可将皇帝与功臣间的关系看作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皇帝作为帝国的所有者,控制着帝国的产权,但他不可能直接治理国家,必须委托一个或数个代理人来帮助他管理国家。在这样一个委托代理关系下,皇帝给功臣们高官厚禄,对他们的要求是勤奋工作,为皇帝效命。不过皇帝最主要、最关心的还是要求功臣们不得造反。对任何一个皇帝来说,确保江山万代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功臣们造不造反就顺理...
· 皇帝是九五之尊,谁还敢当面骂他们?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当差,自然是需要谨言慎行的,稍有个说错话的时候,脑袋则容易不保。可是,并不是所有皇帝都喜欢砍大臣的脑袋,甚至,有贤明的皇帝愿意听大臣的“责骂”,从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明君与贤臣之间的相处模式,仿佛有些“火爆”,可是,正是因为君臣之间的互动,虚心听取建议的皇帝以及仗义执言的臣子,才形成了唐、明两朝的盛事。在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位经常挨批评的皇帝。尤其是大臣魏征,那真是从前朝骂道后宫,经常直言不讳的指责李世民的过错。李世民就算感到不痛快也得忍着,因为“言官”的官职是他亲手设置的。起初担心没人敢忤逆他指正他,于是,约定:“言官怎么监督皇帝都没事,因为,那是他的职责所在。”因此,面对魏征的责骂,也只好自己忍耐了。唐朝还有一位经常被大臣责骂的皇帝,那就是唐穆宗李恒,众大臣中要数郑覃骂得最狠。刚刚登基,就被郑覃责骂,说他:“成天鬼混疏忽政事。”面对大臣的直言,唐...
· 中国古代被称为“第一屠夫的皇帝”是哪位?
郭姐喜欢阅读历史,劝我,多写一些中国历史方面的文章。这让我想到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网络配图他在我的脑海里第一特征,他是从普通百姓中,成长起来的皇帝。第二个特征,他残忍无比。恢复了前朝废弃的活人殉葬制度。第三个特征,他憎恨贪官,竟然为官府招待客饭,规定出四菜一汤。胆敢贪腐官员活剥人皮第四个特征,他是郭子仪的姑爷,跟郭姐有点亲戚......当然,在中国古代,无论是春秋争霸、战国称雄,还是秦扫六合、楚汉大战、三国风云等等,凡有征战自然难免杀戮,秦始皇杀人不眨眼,曹操杀人如麻。但是,那创立新朝的功臣末路又可能是染血的断头台,如“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文种、韩信等。若论谁是中国古代“第一
· 揭秘:陈后主为何被称为“井底皇帝”?
陈后主,即陈叔宝,陈宣帝陈顼的长子,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的最后一位皇帝,一生共在位7年,他在位期间大兴土木,疏于朝政,整天纵情声色、花天酒地,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陈国的国力也逐渐走向衰落。据《南史·卷十·陈本纪下·第十》记载:后主愈骄,不虞外难,荒于酒色,不恤政事。此外,陈后主还喜好文学,经常与才色兼备、精通诗词的妃嫔们、宫女们以及朝中文臣们混在一起,对酒畅饮,吟诗赋词,往往都是通宵达旦,把国事抛之脑后,不闻不问。陈后主在诗词方面有着颇高的造诣,最具代表作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其中《玉树后庭花》成为着名的亡国之音)。网络配图祯明三年(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派儿子杨广南下攻陈,而此时的陈后主还深居高阁之内,尽情享乐,朝廷上下也没有人在意。随着隋朝大军的不断深入,陈国的州郡相续失守,陈后主依然带着朝臣们奏乐饮酒,对外面的战事置若罔闻。等到隋军兵临城下,直捣陈国首都建康(今南京)...
· 古代名山之众:历代皇帝们封禅为何独尊泰山?
封禅祭祀是古代帝王举行的祭祀天神地祇的仪式。其仪式包括“封”和“禅”两部分,所谓“封”,就是在高山之顶聚土筑圆台以祭天帝,增高山之高以表功归于天;所谓"禅",就是在山之下的小山丘上积土筑方坛以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报福广恩厚。据记载,秦代以前有72位帝王在泰山进行封禅活动,沿至秦汉,封禅遂成为帝王的旷世大典,至唐宋时代,封禅仪礼臻于完备。泰山祭祀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泰山崇拜。《史记·封禅书》中所谓七十二帝王封禅泰山的记载,便是早期泰山山川崇拜活动的记录。《尚书·舜典》记载:"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所谓"柴",就是燔柴祭天,"积薪于焰上,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烧之"。所谓"望",就是望祭山川。这种祭祀天地的形式可以说是后来封禅的雏形。在封禅盛行的秦汉至唐宋时代,帝王频频前来祭祀。宋代以后,封禅大典不再举行,祭祀泰山成了帝王在泰山与天地进行对话的唯一手段,备受重视。中国名山有很多,位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