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三国马谡深受诸葛亮赞赏却导致蜀国面临亡国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06
转发:0
评论:0
马谡,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生于190年,卒于228年,享年39岁。字幼常,襄阳宜城人(今为湖北宜城南),为三国时期蜀汉侍中马良之弟。马谡共有兄弟五人,并在五人中年龄最小,但五兄弟个个都才气过人,被人们称为“马氏五常”。图片来源于网络马谡原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随刘备进入蜀国,曾相继担任过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和越嶲太守之职。又凭借着他过人的军事天资和谋略深得蜀国丞相诸葛亮的器重与喜爱,他们俩人时常一起讨论军事谋略,甚至时常从白天到黑夜,俩人忘乎所以。而刘备对马谡的评价与诸葛亮截然不同,在刘备临终时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刘备对马谡如此评价并且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以把重要的任务交托于他,并且要对他多加考察。而诸葛亮却不这么认为,违背了刘备的话,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不顾众人的反对,将马谡任命为北伐魏国的先锋,予其以大任,但由于马谡违背诸葛亮的作战计划,不听旁人劝谏...

  马谡,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生于190年,卒于228年,享年39岁。字幼常,襄阳宜城人(今为湖北宜城南),为三国时期蜀汉侍中马良之弟。马谡共有兄弟五人,并在五人中年龄最小,但五兄弟个个都才气过人,被人们称为“马氏五常”。  

1_副本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马谡原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随刘备进入蜀国,曾相继担任过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和越嶲太守之职。又凭借着他过人的军事天资和谋略深得蜀国丞相诸葛亮的器重与喜爱,他们俩人时常一起讨论军事谋略,甚至时常从白天到黑夜,俩人忘乎所以。

  而刘备对马谡的评价与诸葛亮截然不同,在刘备临终时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刘备对马谡如此评价并且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以把重要的任务交托于他,并且要对他多加考察。而诸葛亮却不这么认为,违背了刘备的话,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不顾众人的反对,将马谡任命为北伐魏国的先锋,予其以大任,但由于马谡违背诸葛亮的作战计划,不听旁人劝谏,一意孤行,导致了这场战争以失败告终。马谡因此也获罪,被诸葛亮挥泪斩首,年仅39岁。

  虽然马谡为人言语浮夸超过其实,但是他也有一定的才气这是不可置否的,在诸葛亮南征孟获之时,马谡就以其过人之才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将为下”的战略方针,使诸葛亮在南征孟获中大获全胜。 

  马谡用计失败

  马谡纸上谈兵用的是韩信的计策,但是韩信的背水一战成功了,马谡的守街亭却失败了。身为历史上著名的两个战役,结果却是一胜一败,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局呢? 

2_副本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两者在战术上都有共同点,都是先断了自己的后路,让自己的军队只能向前和敌人拼命,不是生就是死。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就是韩信在解释自己为什么在井径口背水而战时说的话;“人的潜力只无限的,有时候有了退路反而会让人胆怯,一直在想着不胜利没关系,但是把后路切了,就只能拼了!”马谡在守卫街亭的时候也想这么做,但是他没有背靠水,而是靠着山,违背诸葛亮靠水扎营的军令。他想制造军队危机感,想效仿韩信活捉赵王。

  但是他没有考虑时代环境,在秦末时期,是最不拿人命当回事的时代,秦始皇焚书坑儒大修长城死伤数十万,项羽埋了二十万秦军,白起将数万战俘沉入江中……在那个年代,投降的军队是没有好下场的,都是死路一条,所以哪怕不是背水一战,要么战死,要么投降之后继续死,所以他们会拼命。

  来看看马谡在的三国时期,这是重视人才和军队力量的时代,除了董卓之外,几乎没有出现杀战俘的事情。而且像孟达这样的人可以几次降而复叛,但是仍然在不同的阵营里活得风生水起,所以这一招对于马谡带领的士兵来说,没有威慑力。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街亭,三国时著名的战略要地。其山势高耸,悬崖陡峭,最狭窄的地方仅容一辆车通过,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古往今来,大大小小无数恶战在此发生。 

3_副本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话说刘备去世之后,刘禅刘阿斗登基。因为先父临死之前千嘱咐,万叮咛,所以刘禅对诸葛亮尊敬有加,政治军事,大小事务,都要请教诸葛亮。蜀国境内休养生息,不几年后就国泰民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诸葛亮并没有偏安一隅,心中常常回响起刘备遗志。建安六年,诸葛亮厉兵秣马,率蜀国大军北上伐魏。一路之上,蜀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深的沿途百姓人心。于是每仗必胜,魏军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魏明帝得知后寝食难安,后来手下有人说张郃熟读兵法,可敌蜀军。于是魏明帝派张郃率大军前去抵抗。诸葛亮深知张郃用兵如神,非等闲之辈。于是派出得力战将马谡出战。

  谁知蜀军久无败仗让马谡十分轻敌,他认为区区张郃完全不必放在心上。王平曾在魏国效力,深知张郃之勇猛,于是劝马谡万万不可轻敌,但马谡完全没放在心上,甚至还觉得王平过分多事,他斥责王平道: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我身经百战,什么场面没有见过?需要你来教育我?

  王平只得作罢。自古骄兵必败。马谡当然也是如此。张郃大军压境之后,断掉蜀军水路,马谡被困,援军无法赶到。后来自己率领几人杀出一条血路逃出。不过,他还是没有逃过军法的处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诸葛亮自身存在致命缺陷!导致蜀国率先亡国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可谓是第一大谋士,善于用兵布阵,刘备依靠他,便从一个兵少将寡的小诸侯,慢慢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建立起了蜀国政权。然而,诸葛亮本身却存在一个致命缺陷,以致蜀国最终便因他日渐衰落,率先亡国。大诗人杜甫有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缅怀诸葛亮的。的确,诸葛亮复兴汉室的雄心令人感叹,主政二十余年从未有过谋逆之心令人钦佩。不过,这一切却不能掩盖住这位千古一相的致命缺点。网络配图刘备三顾茅庐,这才将诸葛亮请了出来。经过十余年悉心培养,临终前刘备托孤,不但将自己的儿子刘禅的性命交给了诸葛亮,也将蜀汉帝国的江山托付给了他。刘备的遗愿是什么?不外乎两条。一是保持蜀汉江山长久生存下去,二是尽力实现诸葛亮在隆中对提出的战略构想——复兴汉室。作为患难与共二十载的战友,刘备对诸葛亮有何告诫呢?有的。这一点从他对诸葛亮的这番话中就可以体现出来。《三国志?马良传》中提到,刘备在临终前曾对...
· 三国蜀国马谡的简介历史上的马谡是怎样的人?
导读:马谡(sù)(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人,官至越嶲太守。马谡少时素有才名,和兄长们并称为“马氏五常”。马谡是马良之弟,素有才名,得到诸葛亮赏识。刘备临终前叮嘱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但诸葛亮并未听取。北伐时期,诸葛亮力排众议,任命马谡为先锋,马谡不听王平之言而在山上驻军,结果蜀军在街亭惨败给魏将张郃,诸葛亮退军汉中,马谡下狱后死亡(一说是军法处死),终年38岁。蜀越嶲太守、参军。兄弟五人,并有才名。兄良,侍中。谡以荆州从事随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嶲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建兴三年,亮征南中,谡定攻心之计,亮深然之。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懿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
· 三国李严本事干练深受器重却差点被斩首
李严,字正方,三国时期南阳人,后改名为李平。李严早年为郡守中的小官,因为能干而被人称道。荆州刘表调李严前往各处任职,后又被刘璋任为成都县令,皆是以才干被人称赞。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李严率军投降刘备,成了刘备的将军,为成都的平定立下了功劳。李严还随诸葛亮、伊籍、法正和刘巴一同编订了蜀中的律令《蜀科》,这也为后来的后汉法律奠定了基础。图片来源于网络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李严率领仅仅五千人,就击溃了聚众五万之多的马秦和高胜等人,李严由此被刘备升为辅汉将军,并为犍为太守。李严任命太守期间,也显现出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凿山,修建大道,兴土木,整修郡城,据说百姓和官员都十分欢心。不过李严为人却有着自私的一面,与部下曹杨和王冲都不和,致使两人一个辞职引退,一个归降北魏。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备东下伐吴失败,在白帝城任李严为尚书令。第二年又托李严和诸葛亮一道辅助少主,李严升为中都护。...
· 三国马谡怎么死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真的吗?
失街亭是一次非常严重的战略失误,它直接影响了诸葛亮的北伐计划,间接影响了蜀国的运势,因此造成这次失利的主将马谡难辞其咎。说起马谡的死,历来人们都认为马谡是在街亭之败后,回到诸葛亮大营负荆请罪,最后被诸葛亮挥泪斩于军门。所以有这种印象,其实乃是来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但是,这些全是小说家的艺术加工,史实与这些说法是有很大出入的。晋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及后来裴松之为其作的注释中,对此事的描写散落在诸列传中,我们不妨将其综合起来,看看史书上的“斩马谡”真相。首先是《向朗传》中的记述,当时向朗为丞相长史,随军征战,而向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此段意思十分明显,就是街亭之战后,马谡并未投案自首,而是畏罪潜逃,而向朗知情不报,被诸葛亮免去官职,一直待到诸葛亮死后,向朗始复出仕官。其间“优游无事”达数十年!第二个是《马谡传》中裴松之注,有提及《襄阳记》中的记载说马谡...
· 诸葛亮斩了马谡为什么却斩不了关羽
“失街亭”,是正史上真实存在的。因为马谡的“失街亭”,导致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彻底失败,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得而复失。也让诸葛亮最有希望成功的一次北伐,在极端顺利的情况下功亏一篑!而此前马谡作为谋士存在的时候,简直是一副不世出的将才模样存在,诸葛亮攻打南中的时候,献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让诸葛亮得以顺利解决大后方的隐患,集中精力和力量来准备北伐。马谡失街亭以后,害怕受处罚,畏罪潜逃了!他的好友向郎还因为替他隐瞒行踪,被罢官。马谡被抓到以后,就被关进了牢房。他给诸葛亮写过信,但是,诸葛亮没去看他。马谡被判死刑,但是,在执行前,他就病死了。关羽堪称刘备集团的第二把手,除了刘备谁有资格动他?也没人能动他,就他那股傲气,诸葛亮他都不放在眼里,所以此次明知关羽会放了曹操,也要关羽立军令状,就是让关羽觉得欠诸葛亮人情,以便于以后不至于不服从诸葛亮指挥。那么算准了关羽会放曹操,自然也是关羽性情使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