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侯方域究竟遭谁陷害? 被陷害的原因是什么
侯方域,字朝宗,是明末“四公子”之一,是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他生于万历四十六年,是东林后裔,逝世于顺治十一年,人生在三十七岁那年画上了句号,但是侯方域在明清之际依旧产生过广泛的社会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时势造英雄,乱世出人才。侯方域所经历的年代正式明末清初黑暗、的年代。朝政动摇,百姓民不聊生。生在官宦世家的侯方域,自小眼睁睁目睹父辈宦海沉浮,深谙当朝典故、洞察时事。“官二代”的侯方域有着世家公子生性豪放不羁的性格,交游甚广,饱览诗书,才华横溢。侯方域与冒襄、方以智、陈贞慧志趣相投,以诗会友,合称“明末四公子”。
在二十八岁那年,血气方刚的侯方域为清朝农民军献计献策,积极参与到农民起义当中去。
侯方域作为散文家,自然少不了给后世留下的文学作品。35岁那年,侯方域过了而立之年,感慨自己过去庸庸碌碌,一事无成,在自己提名为“壮悔堂”的书房里,写下了《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两部文集。
侯方域更为我们所知,是因为清朝戏曲家孔尚任的《桃花扇》,描写的就是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从侯方域和李香君两个历史人物身上,反映了清朝建立,南明灭亡的兴衰历程。
人生虽短暂,但是侯方域依旧在历史长河里留下了无法抹去的一笔。
侯方域遭谁陷害
侯方域出生在官宦家庭,祖父、父亲、叔父都在朝为官,侯氏家族在朝堂之上,有着些许权力。深处宦海,为官者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为君为民,还是为己,都难免结下梁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侯氏家族与阮大铖原早有交谊。侯方域的父亲与叔父在1616年,与阮大铖同授行人,共入宫室。
朝堂之上,魏党擅权,凡与自己相左者,视为东林。而侯方域的父亲由于“红丸”、“移宫”之案,遭到了魏党的排挤。他的叔父又因政事得罪魏党。兄弟二人双双被罢黜官职。而阮大铖因为不得志,对东林党人怀恨在心,勾结魏党,加害魏氏等人。官场就是如此势力与冷酷,他们曾经同期为官的友谊从此断绝。
崇祯十二年,侯方域赴金陵应试,此时其父身陷囹圄,已与阮大铖交恶。侯方域参与了复社诸子讨阮活动,开始踏上仕途。
侯方域被金陵社集推为主盟者,针对开展讨伐阮大铖的活动。从此,加之上一代与阮大铖的恩恩怨怨,侯方域诚然已经成为了阮大铖的“眼中钉,肉中刺”。
当伪明皇朝弘光皇帝登基后,侯方域强烈反对这一皇帝,却于事无补。弘光皇帝怀恨在心,抓住了两家人的恩怨,利用阮大铖,趁机陷害侯方域,并将阮大铖的挚爱李香君许配给他人。
侯方域究竟遭谁陷害?总之,他的败落,是满足了弘光皇帝、阮大铖以及众多反东林党人的心愿。在朝当值,侯方域触碰到了当政者的逆鳞,不幸遭到了弘光皇帝和阮大铖的陷害。
侯方域性格
我们从孔尚任的戏曲作品《桃花扇》中了解了侯方域。但是侯方域并不只是停留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在我明末清初的历史真真正正地出现过这样一位人物。侯方域是明末清初的散文家。生于官宦之家,这给侯方域的性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侯方域父亲累官至户部尚书,叔父累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祖父官太常卿。侯方域就是在这样一个掌握着朝政权力的家庭,自小养尊处优,过早耳濡目染了官僚的习气,侯方域少年之时就已经初具豪侠之气。侯方域从小在这样一个大家庭中,家学氛围浓厚,诗学文化在侯方域身上渐渐积淀,聪颖过人。
侯方域虽年少,却忧国忧民,发出“天下且乱,所见卿大夫,殊无足以佐中兴者,其殆不救乎!”侯方域不得不说是一位青年才俊,气盛志高,虽有儒雅之气,但是恃才傲物,豪侠任性。
在与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中,侯方域敢爱敢恨,性格直率,与李香君情投意合,敢于冲破世俗,结为连理。但是在明朝式微,国家危在旦夕的环境中,侯方域性格中尖利的硬刺,在历史沉浮中,渐渐被抹去棱角。
侯方域在仕途遭遇挫折,与阮大铖之间恩怨纠葛,生活逐渐落魄,南明式微,侯方域报国无门。在三十多岁时,为碌碌无为的自己感到愤恨与苦闷,感慨自己“平生可悔者多矣”。在37岁时,侯方域因对李香君思念成疾,为国家兴亡悲愤不已,后来便离开了人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